与“ 兴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8:11:03
《读《榜样的力量》有感》
古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了让我知不足,明目标,求完美。爸爸给我介绍了一本非常励志的著作——《榜样的力量》。其中涵盖了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伟人的故事,读后发人深省,感慨良多。尤其是《名相王安石》和《少年典范司马光》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天才源于勤奋”的道理。
《名相王安石》一文中介绍,王安石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少好读书,记忆力强。10岁那年就写出:“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这样的诗句,悟性极高。13岁时,王安石随父郊游。一天,他突然悟到:“时光如逝,不会止步。”于是,他谢绝一切应酬,闭门苦读。他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而且能在这些经典的基础上求新求变。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并组织开展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少年典范司马光》一文介绍的司马光,幼年时期,天资一般,记忆力还不及几个兄弟。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兄弟们只背诵一两遍就会背了,可司马光却要背上五六遍。又要多读,又要熟读,几乎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司马光乐此不疲,为了让自己不浪费时间,他还给自己发明了“警枕”。正因为他惜时苦读,才能成为历经四朝的丞相,还主持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无论是天资聪慧的王安石,还是天资一般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才源于勤奋。
历史上,因勤奋刻苦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也比比皆是。像手不释卷的吕蒙,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反观我们自己,很多同学爱耍“小聪明”。以为读过几个小故事,取得过几次好成绩,就骄傲自满,自命不凡,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结果却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榜样的力量》这本书在用许多名人的故事在激励我们,教育我们,让人动容,令人振奋。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站在青岛火车站前,有种恍惚感,仿佛自己来到了欧洲。哥特式的建筑,复古的钟楼,让我莫名想到了巴黎圣母院,以及两座钟塔之间用希腊字母刻下的“ΑΝΑΓΚΗ”(命运)一词。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画面,有德国人来到青岛,来到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两名德国军官手执一张羊皮图纸,规划至青岛的未来……
想到这些,心中感慨万分,不禁走近去观赏它,我看见墙体上已出现裂缝,政府后来虽然翻修过,却依然掩不住时间的沧桑——1901年至2012年,一个世纪过去了,它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它不只是文化的遗产,更是历史的见证。
作为历史,它包含了血、泪和耻辱。它是历史的见证人,虽是物是人非,它却依旧伫立在青岛东方,亦或是中国东方。一个世纪,它客观直视到了青岛乃至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再不仅是建筑,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它亦乎是历史!
想到这,突然有些激动,眼泪也不自觉留下来,泪光模糊中,仿佛看到一群爱国青年,高呼着“还我青岛!”的口号,用它们的行动诠释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就是历史,一段饱含屈辱,但从不认输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一段虽不是惊天动地,但凝聚所有坚强内核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中国近代历史!
也许,这段历史反映出的更多是清王朝的腐败,但那仅是政府,不代表人民。历史的发展,不正是在黑暗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吗?只有出现问题,发现问题,并努力将其解决,一个民族才能发展,历史才可前进。
思绪又回到了巴黎圣母院上,一切都是“ΑΝΑΓΚΗ”吗?命运注定了清政府的衰败,命运铸就了希特勒,命运决定了中国所应经受的考验……也许吧,但我知道的,是命运选择了青岛,选择了这座车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