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午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08 08:00:06
《沙包大战》
午后,凉爽的秋风吹过,我兴冲冲地对家人说:“我们来玩沙包大战吧!”
我们飞快地分好了组,我和姐姐紧紧挤在中间,激动地哇哇大叫着,脚下不停地移动着,像随时准备逃跑的小兔子。弟弟和妈妈一人站一边,把我们夹在中间。
游戏开始了!妈妈拿起沙包,瞄准姐姐,手臂一甩,沙包像个小炮弹一样“嗖”地一下飞了出去。姐姐吓得慌不择路地往后跑,可还是被沙包稳稳地砸中了后背,只好遗憾地退场了。她走过我身边时,拉着我的衣角小声地说:“小米,一定要找准时机抱住沙包啊!这样就可以救我一命了!”我连连点头,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可还没等我准备好,弟弟就举起沙包朝我砸来,我脑子一片空白,赶紧猛地向下一蹲,沙包“呼”地从头顶飞过,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头发丝好像都竖了起来。我刚站好,妈妈又拿起沙包朝我砸来,“就是现在!”我心里暗暗喊道,伸出胳膊轻轻一抱,居然真的稳稳地抱住了!姐姐立刻跳了起来,大喊道:“小米你太厉害了!动作比猴子还要灵活!太酷了!”我开心地脸都红了!
几轮过后,我们玩得大汗淋漓,脸蛋红扑扑的。院子里全是我们的笑声、叫声、脚步声,直到奶奶喊我们要午休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结束“战斗”。这个午后的“沙包大战”,真是太过瘾了!
《所有美好,都值得等待》
周末的午后,阳光像甜甜的蜂蜜,缓缓地淌进客厅,给墙壁镀上了一层金边。我蹲在阳台的小角落里,眼睛紧紧地盯着手里的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玫瑰花的种子。玫瑰,那可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我特别想亲眼看看,这些小小的种子是怎么变成美丽的玫瑰花的,那过程一定很精彩!
我先找来一个小花盆,装上一些松软的泥土,又轻轻地喷了点水,让泥土变得湿润。接着,我把几颗小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用手指轻轻捏了捏土,让种子和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我又喷了点水,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光下,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快快发芽,快快开花吧!”然后美滋滋地离开了。
连着好几天,我都按时浇水、施肥,还把花盆搬到阳光下晒太阳。可是,种子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探出头来。妈妈笑着对我说:“玫瑰花哪有那么快发芽呀?你要有耐心,最好的东西总是值得最久的等待!”听了妈妈的话,我慢慢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着玫瑰种子发芽。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种子竟然发芽了!那嫩绿的小芽,绿白相间,大概有三厘米高,一阵喜悦涌上我的心头。又过了几天,玫瑰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不过,因为学习忙,我没有太多时间去观察它。
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玫瑰花有些发黄,叶子也卷了起来。原来是因为这几天我忘记施肥、浇水,没有细心照顾它。我连忙给这株小苗施了底肥,又浇了水。过了半个多月,玫瑰竟然结出了花苞!我心里一阵欢喜,但同时也有些焦急,因为已经过去了好久,玫瑰每天都在长,但长得并不多。
过了许久,花苞准备绽放了!我拿起手机,录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瞬间。花苞一点一点地慢慢展开,好像在探索着这个新的世界。玫瑰完全展开了,绽放着迷人的光彩,我的心窝也甜得像吃了蜜一样。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等待是种子埋在土里的期盼,是花苞绽放前的优雅,是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它教会我们,最好的东西总是值得最久的等待。而我,也在这份等待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芳香。
《捉知了》
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而明亮。我们一家人去小树林里捉知了。
出发前,装备备齐:细竹竿、厚黏胶、小网兜。爸爸念叨着“竹竿要细,好掌控”,妈妈叮嘱我们“胶要涂厚些”,我和弟弟兴奋得直跺脚。
踏入小树林,清新的草木香扑面而来。大树枝繁叶茂,如撑开的绿伞,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投下一片片光斑。厚厚的落叶铺满地面,踩上去 “沙沙” 轻响。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点点,为翠绿的树林增添了生机。
我们穿梭在林子里寻找知了的踪迹。忽听爸爸指着一棵树喊:“看,那树干上有一只!” 我们循声望去,一只黑色的知了趴在树干上,小小的,黑色的外壳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鼓鼓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亮闪闪的。
我攥着小网兜,屏气凝神地靠近,心 “砰砰” 直跳,生怕惊跑它。我缓缓举起网兜,快碰到时手一抖,知了察觉到危险,扑棱着翅膀要逃。妈妈在一旁紧盯着,弟弟捂着嘴不敢出声。说时迟那时快,我猛地挥起网兜——竟真的网住了!我们欢呼着。知了在网里挣扎,“吱吱” 地叫着,像在表示抗议。
弟弟拿着涂了胶的竹竿,仔细搜寻,终于在一棵矮柳树上发现了目标。他慢慢举竿,小心翼翼地靠近。当黏胶接触到知了的翅膀时,知了被黏住了,想要挣扎着飞走,可为时已晚。弟弟乐得大笑。
这时,爸爸又喊:“那儿还有一只!” 他瞄准树干用竹竿一戳,竹竿一晃,戳下了一截树枝,“知了” 却纹丝不动。爸爸凑近一看,哈哈大笑:“原来是知了壳!” 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树林里满是欢笑声。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虽然知了歌唱得很难听,但我还是庆幸,第一次捉知了,竟然有收获。
家长感言
捕捉知了,让孩子亲近自然,培养探索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师赏析
小作者按照“准备工具—出发前往—寻找目标—尝试捕捉—成功捕捉—意外插曲”的顺序展开,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再现了小作者捉知了时由紧张、屏息、失败边缘到成功的动态过程。爸爸误把蝉蜕当真知了戳下树枝的乌龙事件,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方红波)
《午后惊魂》
一个夏日的午后,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整个森林都进入了沉睡。
大象和小熊在小河里游泳。他们玩得正开心,突然,一颗火星落了下来,小熊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树上的鸟窝着火了。
熊熊燃烧的火苗在树梢跳舞,小鸟在天上乱飞,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象大哥,不好了,着火了!”小熊一边跑一边喊,连忙回到家拎了一桶水,跑到树下,往鸟窝里浇水。可惜,树太高了,水泼不着鸟窝,
小熊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只见大象不慌不忙,把鼻子伸进河水里,用力一吸,走到树下,竖起长长的鼻子,对准鸟窝喷水,水柱像盛开的花朵,覆盖着鸟窝。“滋……”刚刚还耀武扬威的火苗一下子偃旗息鼓,再也神气不起来,只剩一股青烟。
小熊抹了抹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竖起大拇指:“象大哥,你真厉害!”惊魂未定的小鸟也连忙向他们道谢“谢谢象大哥!谢谢小熊!”大象和小熊很开心,因为他们不仅救了鸟窝,更救了一片森林。
《日记一则》
午后时光
9月21日 星期日 晴
午后,我和妹妹在家里玩过家家。
我们把五只胖乎乎的小白鹅布偶并排摆在客厅地板上,它们圆滚滚的身子,亮晶晶的眼睛,像是迫不及待要开始上课啦!
妹妹当起了幼儿园老师,用小黑板教小鹅们数数,还有模有样地给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小红花。我则扮演鹅妈妈,用泡沫砖块搭出小鹅的家,用塑料水杯给小鹅们喂食。突然,妹妹喊:“不好啦,圆圆生病啦!”我们赶紧用纸巾当被子帮小鹅盖上,用玩具听诊器检查,细心照顾它。
最有趣的是“白鹅选美大赛”,我们用珠串套在小鹅脖子上,再各自给小鹅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我们假装是小鹅,替它们比赛唱儿歌,最后选出第一名,贴上小皇冠。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照在笑作一团的我们身上,此刻的我们是多么快乐啊!
《观雨》
午后两点左右,从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好像一只野兽在咆哮。顿时,操场上的同学们都齐刷刷抬起头往天上看,有人大喊:“要下雨啦。”这时,天空也开始变得灰蒙蒙的,像是被谁蒙了一层薄纱。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震得耳朵嗡嗡地响。只见天空涌来了一大片乌云,风也跟着“呼呼”地刮了起来,把操场旁的树枝吹得东摇西晃。那乌云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变大、变黑,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紧接着,天空暗得就像傍晚一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地上,落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像撒了一地的小珍珠。
雨越下越猛,密密麻麻的雨丝织成一张大网,好像有人在天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水龙头。雨声“哗哗”的,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连教室的窗户都被震得轻轻颤动。
又过了一会儿,天空渐渐变得明亮起来,雷声慢慢变小了,雨点也越来越小了,最后终于停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弯弯的桥。深吸一口气,空气也变得十分清新!
《“飞走”了的小乌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妈妈散步时,目光忽然被一只巴掌大的乌龟吸引住了。我缠着妈妈非要买下它,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乌龟——“云包”,自那之后,它便成了我最心爱的宠物!
“云包”的模样十分特别。它头的两侧有着深绿色与红色交织的花纹,远远望去格外漂亮。背上的壳坚硬异常,用指甲轻轻敲击,还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平日里,它似乎格外喜欢和我玩耍。当我空中抛起小虾干时,云包总会默契地接住,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我们就这样一天天地相互陪伴,感情也愈发深厚。
“云包”还是个十足的“调皮鬼”!记得那是一个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的傍晚,我放学回家已经很晚了。正兴致勃勃地准备观察“云包”时,忽然发现它不见了!这可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着急地到处寻找。就在我快要急哭的时候,突然在洗手间潮湿的角落看到了它——原来,这个小家伙趁我上学时偷偷爬出了龟缸,跑到这儿来玩了。这个小淘气鬼,真是让我又气又笑。
还有一次,我正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表妹把云包轻轻放在我身边。它好奇地盯着我的铅笔头,竟然伸长脖子咬了上去!看着铅笔芯在它嘴里一动不动,我吓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幸好它没什么事,不然我可得带它去宠物医院了。
如今,云包虽然不在了,但每当想起它,我的心里就泛起阵阵暖意。它那活泼的身影、有趣的模样,早已像一颗星辰,在我记忆的夜空里闪耀,永远鲜活地留存着。
《捉知了》
八月的午后,烈日当空,外婆家院子里的柚子树上传来阵阵鸣唱,那声音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似急雨敲窗,为炎炎夏日谱写着生动的乐章。
我正摇着外婆的蒲扇在树下乘凉,忽然被这天然的演唱会吸引了。“是知了!”我雀跃着跑进屋,拉着表哥的手往外冲。表哥神秘一笑,变戏法似的从屋里拿出装备:一根细长的竹竿,顶端系着用纱网编成的网兜,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晕。
我们蹑手蹑脚地来到树下,只见几只穿着黑衣的歌唱家正趴在粗糙的树皮上,鼓动着透明的翅膀,忘情地鸣叫。我迫不及待地接过竹竿,学着表哥平时的样子,缓缓举起。可是竹竿像一条调皮的蛇,在我手中微微颤抖。眼看就要罩住目标,那精灵“吱”的一声,展开薄翼,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轻巧地落在了更高的枝头。
“要沉住气,”表哥轻声指导,“像这样——”他接过竹竿,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如火炬,屏息凝神。竹竿在他手中稳如泰山,缓缓上升,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下一扣!“捉到了!”网兜里的小家伙扑腾着透明的翅膀,发出抗议般的鸣叫,那声音近在耳边,格外清脆嘹亮。
我也静下心来,再次尝试。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我也顾不得擦。瞄准,靠近,出击!这一次,网兜不偏不倚地罩住了目标。当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位“歌唱家”请到手心中时,它立刻振动发声器,那震耳欲聋的鸣叫声让我手心发麻,仿佛握着一个会唱歌的小马达。
我和表哥相视而笑,笑声在夏日的庭院里面回荡。
《人生的马拉松》
骄阳似火,烈日当空,正是三伏天里最炙热的午后。训练刚刚结束,我们早已大汗淋漓,训练服紧贴在身上,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四肢酸软,喉咙干得发哑,每个人都只想赶快冲进凉气逼人的冰库,再狠狠咬上一口冒着白气的雪糕——那才叫一个痛快!
可就在这时候,仿佛晴天霹雳,教练的声音再次响起:“全体都有——体能训练继续!去操场跑三十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十圈?我没听错吧?如果一圈是三百米,三十圈就是九千米!九千米啊……这是一个我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它像一记重锤,砸得我脑海一片空白,只剩那个数字在嗡嗡作响。
前面五圈我还能勉强支撑着跑,从第六圈开始,我的脚有点不听使唤,像灌了铅似的,重得抬不起来。这时候,教练大声一喝:“如果大的被小的追上,再加五圈!”我被吓得一激灵,赶紧抬起脚,大步奔跑起来。
只是这效果只见效了几圈,我的脚步又开始慢下来了。跑道在烈日下发出刺鼻的焦糊味,鞋底像烧红的铁板,我机械地迈着步子,每一次抬脚都撕扯着脚上的茧子。
我靠意志强撑着跑到了第二十圈,这时喉咙干得不行,汗水流进眼睛里一股刺痛。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阵脚步声,后面的同学正在拼命追赶。这个举动点燃了我的斗志,我不想他们追上我,更不想加练,于是我拼了命地往前跑。
跑到第二十五圈,虽然我已经很累很累了,但是我想: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只剩最后五圈了,加油!靠着这份信念,我终于咬牙坚持跑完了三十圈。
也许这个距离并不是一场真正马拉松的距离,却是我人生第一次长跑。它让我明白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脚步不停,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就在缩短,总会到达梦想的彼岸。
《在汗水中遇见 更好的自己》
军训第二天的午后,太阳把操场烤得泛白,空气里飘着灼热的气浪,吸进肺里都带着烫意。我站在队列里,眉头拧成疙瘩,却挡不住强光往眼睛里钻,眼前的景物都蒙着一层晃眼的白。
“保持军姿!中指贴紧裤缝,后背挺得再直些!”教官的声音像晒透的石头,又干又硬地砸在耳边。我偷偷抬眼,前排同学的后颈晒得通红,汗珠顺着脖颈的纹路往下滑,在藏青色衣领上积成一小片深色的湿痕。我的额角也开始发烫,一滴汗慢慢爬过眉骨,没等我反应,“啪嗒”一声钻进右眼。
瞬间,涩意像细针似的扎进眼仁,视线猛地模糊了。我下意识蜷了蜷手指,指尖刚碰到袖口,教官“动一下必须打报告”的叮嘱突然撞进脑子里。我赶紧把念头压下去,咬着下唇把痒意憋回去,目光死死盯着前方同学衣服上的白色条纹——一道、两道、三道……我数了一遍又一遍,连条纹边缘起的毛球都看得清清楚楚。
“还有五分钟!坚持住!”教官的声音再次传来。腿后跟的酸麻感突然翻涌上来,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双腿开始不受控地发颤,脚掌像踩在软乎乎的棉花上,连站都站不稳。突然一阵眩晕袭来,我身体晃了晃,眼看就要栽倒。这时,旁边的同学轻轻往我这边靠了靠,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沙哑的声音低声问:“没事吧?跟着我深呼吸——吸……呼——吸……呼——”她的声音带着累极了的疲惫,可那平稳的节奏,却像一根稳稳的绳子,把快要晃倒的我拉住了。
我跟着她的节奏慢慢吸气、呼气,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进衣领里,带来一丝短暂的凉。不知数了多少遍条纹,终于等到“稍息!”的指令响起。我几乎是踉跄着放松身体,转头却看见刚才帮我的同学正揉着发麻的膝盖,冲我笑——她的嘴角沾着汗珠,脸颊晒得通红,可那笑容却亮得像此刻的阳光。
后来我总想起那天的那滴汗。它钻进眼里时是涩的,淌在脸上时是咸的,可回味起来,却藏着咬着牙不放弃的坚持,藏着同学递来的温暖,更藏着我第一次体会到的“熬过去”的畅快。原来所谓成长,就是在这样的汗水中,一点点遇见更坚韧、更温暖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