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午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28 11:54:51
《秋天的公园》
秋天的公园,像被打翻了颜料盒的画布,美得晃眼睛。周日午后,我拉着妈妈的手刚进园门,脚就像被粘住了——眼前的秋景,也太好看啦!
一条清亮的小河先撞进眼里,河面像铺了层碎银,波光一闪一闪的,把蓝天、软云还有岸边的树,都轻轻“装”进了水里。几只圆滚滚的小鸭子“嘎嘎”叫着游过来,扁扁的尾巴一甩,水面的“镜子”就碎成了一圈圈波纹,连云影都跟着晃悠悠地跳起舞。远处游船上的笑声,裹着风飘过来,脆得像糖块儿。
顺着石板路往前走,两旁的梧桐树早穿上了金黄的纱裙。风一吹,叶子就打着旋儿飞下来,像小伞兵似的,轻轻落在我的肩膀上、脚边的草地上。不远处的枫叶正烧得旺,一簇簇红得像跳动的小火苗——我忽然想起课本里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景色吧!
草坪上早成了欢乐的小天地,小朋友们扯着风筝线,五颜六色的风筝就飘上了天:红的像小灯笼,蓝的像小云朵,粉的像桃花瓣,扑棱着翅膀,像一群彩色的小精灵。旁边的花坛里,菊花正热热闹闹地绽开:鹅黄的像毛茸茸的小球,雪白的像薄纱做的小裙子,淡紫的像卷起来的小喇叭,甜甜的香味飘得老远,引得蜜蜂“嗡嗡”地唱着歌,蝴蝶扇着翅膀绕圈圈。长椅上的大人们裹着暖暖的阳光聊天,笑声裹在风里,连头发丝儿都透着开心。
秋天的公园,把温柔都揉进风里啦!它不光让眼睛浸在甜甜的色彩里,更让心里暖乎乎的。这样美的秋,这样可爱的公园,我真想把它揣进衣兜里带回家!
《自行车撞出的“大麻烦”》
秋日午后,太阳像一位母亲温柔地抚摸着大地。我迈着愉快地步伐来到了小彭水果店。
突然一辆自行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急促的“叮叮”声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头。伴随着“哎哟!”一声,只见一位老人双手摸着膝盖往地下一坐,大声喊道:“好痛啊!撞人啦!”老人的呻吟引来了许多围观群众。骑自行车的是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正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他脸色煞白、额头上有些许汗珠,嘴里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旁边的路人在议论纷纷:“这撞了老人可麻烦了,一进医院还不知道要做多少检查。”另一人说:“要不打120吧?让医生处理。”老人拉着少年的裤腿说:“把你家大人喊来,要赔钱才行!”我都替这少年着急起来。
少年明显更加慌乱了,眼圈泛红,紧咬着下嘴唇不敢吱声。老人催促着少年联系家长。没多久,少年的妈妈匆忙从水果店走出来,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直接丢下手中的水果上前检查老人的伤势。她问老人腿脚还能不能活动,又问需不需要去看医生。老人连连摆手,说:“不用,给我点钱,我自己买点药回去擦。”少年的母亲坚持送老人去医院,老人却多次拒绝。最后,老人提出让男孩母亲赔两百块钱,老人拿到钱便一瘸一拐地走开了。我想着,这老人连医院都不愿去,可真替这对母子省钱呀!
等人群散去后,老人颤颤巍巍的身影也越走越远。可当我路过巷子口,竟看见老人健步如飞,正兴高采烈地和别人炫耀自己的“收获”。看来老人刚才是在碰瓷,少年也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代价。
《挑战自行车》
初夏的午后,阳光把小区的柏油路烤得暖烘烘的,微风掠过香樟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望着小伙伴们骑着自行车在光影里穿梭,像一群追风的鸟儿,心里那股想学骑车的念头,便如藤蔓般疯长起来。
“爸爸,教我骑车吧!”我拽着爸爸的衣角,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爸爸笑着把一辆蓝色的自行车推到空地上,金属的车框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笨拙地跨上车座,双手紧紧攥着车把,指节都因用力而发白。车轮刚一滚动,车身就开始剧烈摇晃,我像个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稻草人,慌忙抓住爸爸的胳膊:“我不行……”。“别怕,你听,风在给你加油呢。”爸爸的声音带着笑意,他扶住车尾,我深吸一口气,试着把脚从脚蹬上挪开,让自行车顺着惯性滑行。风掠过耳畔,带来树叶的沙沙声,也带来我加速的心跳。可没滑多远,车身猛地一倾,我“啪”地摔在地上,手掌擦破了皮,渗出血丝,疼得我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赌气地想把自行车踢到一边,却瞥见远处的蒲公英,正顶着风把种子送往远方。“连蒲公英都在挑战风呢。”我咬咬牙,重新扶起自行车。这次我不再急着蹬车,而是慢慢感受车身的平衡,像在和一只倔强的小马驹对话。爸爸在旁边跟着跑,汗水浸湿了他的衬衫:“对,就这样,看前面的那棵树,别盯着车轮……”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尝试时,奇迹发生了——自行车像被施了魔法,稳稳地向前驶去!风从袖口钻进来,撩起我的衣角,香樟叶的影子在我脸上跳跃。我兴奋地喊出声,声音被风送得很远:“爸爸!我会骑车了!”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骑着自行车在空地上转圈,风在车轮边打着旋儿。忽然明白,成长就像这场与自行车的较量,有摔倒的阵痛,有想要退缩的犹豫,但只要敢在风里张开双臂,终能把每一次摇晃,都骑成一首自由的诗。而那辆蓝色的自行车,和那个追风的午后,便成了我童年里,最闪亮的一行韵脚。
《盼》
夏末的午后,阳光像熔化的金子,火辣辣地烤着柏油路,空气闷得能拧出水来。老槐树上的蝉没完没了地聒噪,让人越发烦躁。
幼儿园放学的队伍刚散开,我就挣脱妈妈的手,像被磁石吸引似的,冲到玩具摊前。我的目光死死黏在那个洋娃娃身上——她穿着层叠的蓝蓝蓬蓬裙,裙摆缀着细碎的蕾丝,两个辫子上系着蝴蝶结,圆溜溜的玻璃眼睛亮闪闪的,像盛着夏夜的星星。
我踮着脚尖,手指着洋娃娃,嘴角忍不住上扬,连蝉鸣都仿佛远了些。妈妈走过来拉我的手,我仰起头,眼眶亮晶晶的,小声嘟囔:“妈妈,她好漂亮,我想要……”妈妈笑着刮刮我的鼻子:“只要你这周乖乖吃饭、不挑食,周末就给你买。”我立刻挺直小腰板,用力点头,心里的燥热瞬间被甜甜的期盼浇得清凉。
从那天起,“盼”就住进了我的日常。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就主动坐到餐桌前,捏着鼻子把平时不爱吃的菠菜大口咽下去,连眉头都不皱。奶奶端着粥过来,笑着打趣:“我们宝贝为了洋娃娃都成小勇士了!”
有天傍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卷着沙粒砸在窗户上,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落下,雷声轰隆隆地滚过天际。我趴在窗边,看着玩具摊老板匆匆收摊,心一下子揪紧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洋娃娃会不会被雨淋湿?会不会被别人买走?雨声越来越大,我坐立难安,连最爱吃的红烧肉都没了胃口,一心想着赶紧把洋娃娃带回家。
终于盼到周末,天空放晴,阳光温柔地洒在地上,空气里飘着泥土的清香。妈妈带我走到玩具摊前,拿起那个我盼了好久的洋娃娃递到了我手里。我小心翼翼抱着她,心里甜甜的,连蝉鸣都格外悦耳。
原来盼的滋味虽有焦急,可当愿望成真时,所有等待都化作加倍的欢喜,这便是童年最纯粹的幸福。
《第一次做蛋挞》
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厨房台面上,妈妈买好了做蛋挞的食材,我们便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
我捧着食谱边看边做,我把圆鼓鼓的蛋挞皮挨个摆进炸锅篮,小心翼翼地往蛋挞皮里倒入蛋奶液,妈妈在旁边盯着,“别装太满!八分就行,不然烤的时候要冒泡泡啦。”我赶紧收了手,每个蛋挞皮都鼓着浅浅的奶黄色“小肚皮”。
设置好200度,按下12分钟启动键,空气炸锅“嗡嗡”地转起来,透过透明视窗,我看到蛋挞皮先慢慢鼓起来,边缘悄悄晕开焦金色,原本晃悠悠的蛋奶液,渐渐凝出细腻的波纹,奶香味从缝隙里钻出来,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好像特别漫长,我隔一会儿就凑到跟前看一眼。终于,“叮”的提示音响起,我戴着隔热手套赶紧打开炸锅,一股香甜的热气直往我鼻子里钻。刚做好的蛋挞冒着热气,外皮金黄酥脆,轻轻一碰就会掉渣,咬开一口,内里的挞芯软乎乎的,带着淡淡的奶香。
我捧着蛋挞小口啃着,甜香裹着午后的阳光,连空气都浸满了心满意足的味道。
《“舍”去自私,“取”得成长》
秋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微风轻拂,吹落了枝头的红叶,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学校组织了一场学年才一次的跳蚤市场活动。我早早地将家中的商品精心摆放好,一心想着在这热闹的市场中狠狠赚上一笔。
在热闹的跳蚤市场里,我扯着嗓子卖力地吆喝着。经过了两个小时的努力,我成功创造了商品无滞销的“伟绩”,数着手中那红彤彤的600多元钞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脑海中早已计划好能用这些钱买些什么心爱的小玩意儿。
正当我欢天喜地跑回家里时,对上了阿公那冰冷如霜的眼神。我不禁打了个寒噤,眼神慌乱地移开,显得十分心虚。安静片刻后,阿公的声音如同一把重锤,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听班主任说,这活动你只交了十块钱?”我支支吾吾地回答:“呃……那个我……我只赚了十块。”阿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继续追问:“那么多东西只卖了十块?那你怎么没把其他的带回来?”我顿时无言以对,脸涨得通红。
阿公是郊区一个不知名小村的村支书,被人亲切地尊称为“翻山人”。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每天都骑着那辆破旧的、坐满铁锈的三轮车进城运物资。阿公曾经跟我说过,他看过山里孩子们失去一切的可怜模样,心里满是心疼,可除了为他们送点物资也无能为力。
半晌后,阿公满眼深意地看着我,缓缓说道:“阿公并不想让你做一个英雄主义的人,可阿公也不想让你成为自私自利的人。你做了什么别人一眼都能看出来。你生在一个好时代,一个好家庭,你什么都不缺。可阿公住在山里,见过太多孩子的苦难。我不指望你能像我一样,可我希望你能理解我,好好看看自己,然后再去决定自己要怎么做。”
阿公的话如一瓢清澈的水,洗净了我心里的尘埃,让我看清了自己自私的模样。第二天,我就把钱全数捐了出去。
阿公是一个英雄吗?不,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我是一个英雄吗?不,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可我们每一位普通人,都在舍去自身利益,服务于他人的同时,成为了一位强大的英雄。取与舍,是同时进行的,当我们取得某些东西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舍去一些东西的时候又能获得别样的收获,这或许就是对品德的一种考验吧。而我,在舍去金钱的时候,获得了成长的真谛。
(指导老师:李鲜艳)
《沙包大战》
午后,凉爽的秋风吹过,我兴冲冲地对家人说:“我们来玩沙包大战吧!”
我们飞快地分好了组,我和姐姐紧紧挤在中间,激动地哇哇大叫着,脚下不停地移动着,像随时准备逃跑的小兔子。弟弟和妈妈一人站一边,把我们夹在中间。
游戏开始了!妈妈拿起沙包,瞄准姐姐,手臂一甩,沙包像个小炮弹一样“嗖”地一下飞了出去。姐姐吓得慌不择路地往后跑,可还是被沙包稳稳地砸中了后背,只好遗憾地退场了。她走过我身边时,拉着我的衣角小声地说:“小米,一定要找准时机抱住沙包啊!这样就可以救我一命了!”我连连点头,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可还没等我准备好,弟弟就举起沙包朝我砸来,我脑子一片空白,赶紧猛地向下一蹲,沙包“呼”地从头顶飞过,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头发丝好像都竖了起来。我刚站好,妈妈又拿起沙包朝我砸来,“就是现在!”我心里暗暗喊道,伸出胳膊轻轻一抱,居然真的稳稳地抱住了!姐姐立刻跳了起来,大喊道:“小米你太厉害了!动作比猴子还要灵活!太酷了!”我开心地脸都红了!
几轮过后,我们玩得大汗淋漓,脸蛋红扑扑的。院子里全是我们的笑声、叫声、脚步声,直到奶奶喊我们要午休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结束“战斗”。这个午后的“沙包大战”,真是太过瘾了!
《所有美好,都值得等待》
周末的午后,阳光像甜甜的蜂蜜,缓缓地淌进客厅,给墙壁镀上了一层金边。我蹲在阳台的小角落里,眼睛紧紧地盯着手里的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玫瑰花的种子。玫瑰,那可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我特别想亲眼看看,这些小小的种子是怎么变成美丽的玫瑰花的,那过程一定很精彩!
我先找来一个小花盆,装上一些松软的泥土,又轻轻地喷了点水,让泥土变得湿润。接着,我把几颗小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用手指轻轻捏了捏土,让种子和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我又喷了点水,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光下,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快快发芽,快快开花吧!”然后美滋滋地离开了。
连着好几天,我都按时浇水、施肥,还把花盆搬到阳光下晒太阳。可是,种子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肯探出头来。妈妈笑着对我说:“玫瑰花哪有那么快发芽呀?你要有耐心,最好的东西总是值得最久的等待!”听了妈妈的话,我慢慢静下心来,耐心地等待着玫瑰种子发芽。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种子竟然发芽了!那嫩绿的小芽,绿白相间,大概有三厘米高,一阵喜悦涌上我的心头。又过了几天,玫瑰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不过,因为学习忙,我没有太多时间去观察它。
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玫瑰花有些发黄,叶子也卷了起来。原来是因为这几天我忘记施肥、浇水,没有细心照顾它。我连忙给这株小苗施了底肥,又浇了水。过了半个多月,玫瑰竟然结出了花苞!我心里一阵欢喜,但同时也有些焦急,因为已经过去了好久,玫瑰每天都在长,但长得并不多。
过了许久,花苞准备绽放了!我拿起手机,录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瞬间。花苞一点一点地慢慢展开,好像在探索着这个新的世界。玫瑰完全展开了,绽放着迷人的光彩,我的心窝也甜得像吃了蜜一样。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等待是种子埋在土里的期盼,是花苞绽放前的优雅,是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它教会我们,最好的东西总是值得最久的等待。而我,也在这份等待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芳香。
《捉知了》
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而明亮。我们一家人去小树林里捉知了。
出发前,装备备齐:细竹竿、厚黏胶、小网兜。爸爸念叨着“竹竿要细,好掌控”,妈妈叮嘱我们“胶要涂厚些”,我和弟弟兴奋得直跺脚。
踏入小树林,清新的草木香扑面而来。大树枝繁叶茂,如撑开的绿伞,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投下一片片光斑。厚厚的落叶铺满地面,踩上去 “沙沙” 轻响。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点点,为翠绿的树林增添了生机。
我们穿梭在林子里寻找知了的踪迹。忽听爸爸指着一棵树喊:“看,那树干上有一只!” 我们循声望去,一只黑色的知了趴在树干上,小小的,黑色的外壳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鼓鼓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亮闪闪的。
我攥着小网兜,屏气凝神地靠近,心 “砰砰” 直跳,生怕惊跑它。我缓缓举起网兜,快碰到时手一抖,知了察觉到危险,扑棱着翅膀要逃。妈妈在一旁紧盯着,弟弟捂着嘴不敢出声。说时迟那时快,我猛地挥起网兜——竟真的网住了!我们欢呼着。知了在网里挣扎,“吱吱” 地叫着,像在表示抗议。
弟弟拿着涂了胶的竹竿,仔细搜寻,终于在一棵矮柳树上发现了目标。他慢慢举竿,小心翼翼地靠近。当黏胶接触到知了的翅膀时,知了被黏住了,想要挣扎着飞走,可为时已晚。弟弟乐得大笑。
这时,爸爸又喊:“那儿还有一只!” 他瞄准树干用竹竿一戳,竹竿一晃,戳下了一截树枝,“知了” 却纹丝不动。爸爸凑近一看,哈哈大笑:“原来是知了壳!” 我们笑得前仰后合,树林里满是欢笑声。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虽然知了歌唱得很难听,但我还是庆幸,第一次捉知了,竟然有收获。
家长感言
捕捉知了,让孩子亲近自然,培养探索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师赏析
小作者按照“准备工具—出发前往—寻找目标—尝试捕捉—成功捕捉—意外插曲”的顺序展开,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再现了小作者捉知了时由紧张、屏息、失败边缘到成功的动态过程。爸爸误把蝉蜕当真知了戳下树枝的乌龙事件,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个意外的小插曲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方红波)
《午后惊魂》
一个夏日的午后,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整个森林都进入了沉睡。
大象和小熊在小河里游泳。他们玩得正开心,突然,一颗火星落了下来,小熊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树上的鸟窝着火了。
熊熊燃烧的火苗在树梢跳舞,小鸟在天上乱飞,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象大哥,不好了,着火了!”小熊一边跑一边喊,连忙回到家拎了一桶水,跑到树下,往鸟窝里浇水。可惜,树太高了,水泼不着鸟窝,
小熊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只见大象不慌不忙,把鼻子伸进河水里,用力一吸,走到树下,竖起长长的鼻子,对准鸟窝喷水,水柱像盛开的花朵,覆盖着鸟窝。“滋……”刚刚还耀武扬威的火苗一下子偃旗息鼓,再也神气不起来,只剩一股青烟。
小熊抹了抹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竖起大拇指:“象大哥,你真厉害!”惊魂未定的小鸟也连忙向他们道谢“谢谢象大哥!谢谢小熊!”大象和小熊很开心,因为他们不仅救了鸟窝,更救了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