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中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3:31:35
《山中观梅》
梅花暗香入
浓香留山谷
容颜白胜雪
一瓣不可缺
《于俗语中观潮剧》
潮剧作为潮汕地区地方性剧种,与当地民俗紧密相连。而俗语又十分能体现民生风情,因此,在瑰丽之潮语殿堂取俗语数句,浅谈潮剧。
一 潮剧起源
老一辈戏人常说:“正字母生白字仔”,这话从何说起?须从南戏谈起。南戏是南宋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戏曲形式。南戏最迟在明初已传入潮州,在潮州凤塘古墓中出土有宣德七年(1432)手抄剧本《正字刘希必金钗记》,这个剧本的行当角色、曲牌腔板都属于南戏体制,同时也吸收了北杂剧的某些成分,所以题目有"南北插科"字样。同时在题目中标明"正字"。"正字"就是正音,用官腔来演唱。
明代有潮腔、潮调的称谓,指的是"乡音搬演戏文",这种地方化戏曲在当时是严加禁止的。
在明代的潮腔、潮调发展成了今天的潮剧。因此,人们就说这是"正字母生白字仔"。因为如此,潮剧历来尊正字戏为师,称正字戏为大戏。
二 关于演员
潮剧的角色很多。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类型。俗语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来形容一个演员阵容齐全的标准。四生: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乌衫旦、闺门旦、彩罗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剧中扮演各种杂角。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丑角。潮汕俗语关于丑角的俗语最多。而且把丑角突出到重要的地位。“无丑吾成戏”,就是说没有丑角演不成好戏。潮州本上戏曲形成后,虽然整台都用潮语唱念,但生、旦角色唱、白较多使用潮语的读书音和词汇,而丑角不但可以说白话,而且可以随意插科打诨,逗引观众。所以,又叫做“老五旦白话”。有时,戏班还靠老丑来进行斗戏。有一年,某地两个戏班进行斗戏,两班各有特色,势均力敌。可是后来乙班渐入佳境,观众逐渐被吸引过去。这时,甲班宣布某老丑将出场,观众一听,都涌到甲班戏台前。只见一个胖得惹人发笑的丑角上场,他穿一条唐装的齐膝间短裤,赤着胖乎乎的上身,捐一条又粗又长的大麻绳,不声不响地先在台角扮个鬼脸,然后做了“想要自缢又害怕”和“想要投水却胆怯”的动作后,说了几句“唉!想欲吊颈哩惊畏索大条!想欲跳溪哩惊无人捞!便成便成勿去死,留放街市食白米!”十分诙谐,引得台下哄堂大笑,把观众都吸引过来了。要当好丑角并不是轻易的事,技艺上必须有所专长。正所谓“无技不成丑”。而在旧社会,演员的生活十分悲惨,他们“所歇老爷宫,所交大神明”。在戏班中,生活最艰苦的莫过于童伶。童伶是那些家庭贫苦而卖身戏班的儿童。所以俗语说:“父母无修世,卖身去做戏。”童伶失去人身自由,一切行动包括大小便都要由亲丁看管,师父对徒弟稍感不如意都可打骂。童伶不能偷看师父们演戏,有些好的动作也只能偷学,如被发觉,也要挨骂挨打。童伶就是在打骂中学会各门表演艺术。因此俗语说:“戏人贱骨头,无打不成戏。”又说:“老爷姓雷,戏仔着捶”。
童伶经常要受各种刑罚,对童伶的刑罚,较通常的是打脚腿、打手掌、夹手指、撑眼皮、锁笼脚、罚跪等,而对于那些不堪虐待而逃跑的童伶,一旦被抓回,所受的刑罚更残酷。有的连续几天被吊打,有的捆绑后锁在箱笼中,不给吃饭,更有甚者是割破肉撒上盐,俗话说“鼓乐声声响,目汁垂垂滴”可以说是童伶的写照了。
三 些许俗语自剧中演化
此外,有不少俗语是来自潮剧演出过程中闹出笑话。如“老老戏做到吾知挂须”,“老老戏做到跋落棚”、“老谷笪就知”、“做三出看不见人面”等。也有反映演出基本功的:“做花旦要会射目箭,做小生要会擎白扇,做乌衫要会目汁滴,做乌面要会扯架势”;“花旦平胜脐,小生平胸前,老生平下须,乌面平目眉,老丑四散来”。有一些来自戏文内容,如“人身猪哥头,赶人赴彩楼”源于《彩楼记》,“枭过陈世美”源于《铡美案》,“枭过金章婆”源于《金花牧羊》,“爱食好鱼金针鲳,欲娶雅亩苏六娘”源于《苏六娘》。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好就陈三五娘,莫就鬼戮枪’’了吧(见来小时候没少挨批评呀),此句便出自潮剧《陈三五娘》。
四 潮剧发展前景
我一直都对潮剧这种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发展持乐观态度。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发展中的局限,有三:一、古典表演艺术大量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发掘整理的传统锦出戏一百多个,“文革”后能上演和作为教学剧目的只剩三十多个,近年仅存十多个,且传授行当不全。二、各类人才青黄不接。生活条件艰苦,从事潮剧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潮剧在城市招生,报名人数寥寥无几。三、身怀技艺的潮剧老艺人所存甚少,且年事已高,青年演员疲于农村演出,传承接济不上,有人去艺亡的危险。因此,年青一代亦应更重视,热爱潮剧;政府加强对潮剧的保护及宣传,使得这项艺术历久弥新,焕发出愈加迷人的光彩。
《亭中观雨》
荷叶清香,荷花随风荡漾,水中鱼儿自由地嬉戏,如此美景,真让我的心已如镜水。
我走在前往湖中的小道上,踏着古老的石桥,嗅着荷叶的清香,看着一丛丛的荷花,仿佛我也置身在湖中。
没过多久,我就坐在湖中亭的石椅上,赏着这美景。“滴、滴、滴”,咦?这是什么声音。我心想,接着走到亭边看见水面上泛起一阵阵涟漪,哦,原来是下雨了。
“哗啦啦”,雨姐姐正挥舞着水袖,让这绵绵细雨潇洒的降落在湖中。啊,我讶异了。这雨真美啊!雨姐姐让荷花纷纷点头,露出一种不用浓墨渲染而是用水粉颜料淡淡涂抹的粉色,让荷花显得如此的美丽。而荷叶呢,雨姐姐的雨露正在上面开心的玩着“滑滑梯”,从荷叶尖慢慢地融入湖水中,又泛起一朵小小的涟漪。
雨水,让这里变得无限美,慢慢地,雨姐姐好像也被她洒的雨陶醉了,一下子没管住雨口袋,让雨点们放任自流的从云朵中如倾盆大雨般纷纷落下。让整个雨水听起来就像是咆哮了一样,如同一位嗓音嘹亮的歌唱家,放声歌唱,而这个湖也只是他的伴舞。
到了黄昏,雨姐姐好像回过神来了,赶紧收起了雨口袋和水衫,灰溜溜地跑了。这时的湖面更是美丽,荷花在雨停的那一刻纷纷绽放,荷叶上还举托着雨点儿,风一吹,湖面又响起了“滴滴”声。雨后的湖景虽然没有蟋蟀的伴唱,却有亭中老爷爷的合唱;虽然没有萤火虫在湖上飞舞,却有着雨点的闪光。雨后,真美!
雨水悠悠,绵风细雨,翠色嫩粉,雨停后------荷花在舞,雨退后------只留下滴滴泪珠。
《《长江七号》观后感》
前几天,我与妈妈在电影院中观看了《长江七号》这部电影,其中的内容让我泪流满面。
长江七号它是一只外星球动物,拥有治愈伤口的能力。长江七号全身是绿色的,跟一只小狗差不多大,它也憨厚可爱,每次总是气的小主人哭笑不得。长江七号是有小主人的爸爸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小主人一家非常穷,就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都是靠“捡”来维持生活。有一次,小主人的爸爸买回来了一台二手电风扇,当时,它转也不转,最终,还是长江七号把电风扇修好了,从此他们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景不长,小男孩的爸爸在工地上出了事,医院抢救不及时,他的爸爸去世了,小男孩伤心极了。长江七号看出了小男孩的心思,用它所有的能量把小男孩的爸爸救活了。长江七号因能量失尽,变成了一只布娃娃。小男孩每天都在想念长江七号,每天都要把他放在床前把眼睛遮住数三下把眼睛张开,希望看见长江七号以前的模样。一天,小男孩带着长江七号出来散步,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艘宇宙飞船,从宇宙飞船中跑出来了很多很多的长江七号,小男孩手中的布娃娃也获得了重生,长江七号终于变回了原样,小男孩日思夜想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小男孩的梦想让长江七号获得了重生,我们要对我们的未来充满想象,我们走向未来的路才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