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方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6:25:13
《用心观察方可增长见识《昆虫记》读书心得900字》
《昆虫记》这本书,妈妈早在上学期就给我买了,可贪玩的我一直没有用心地去读。这个暑假在老妈的“逼迫”下,才又端起这本描写昆虫世界的传世佳作来细细阅读。读着读着,慢慢地便被法布尔笔下那各种各样的昆虫吸引住了,真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文中记录了挥舞着大刀的螳螂、用生命唱歌的蝉、小心翼翼的歌者——蟋蟀、聪明电报学家——蜘蛛……各种昆虫各具特点,独一无二,让我在目不暇接中感受到昆虫世界的神奇。
整本书中有很多细致描写的语言,值得我揣摩品味。如:读着“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朴实无华的描写,我不禁感叹:法布尔爷爷之所以能把昆虫的这些特征、动作描写得这么细致、准确,是因为他对笔下的这些昆虫进行了仔细地观察。不仅如此,他还用生动优美、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进行了细致描写,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螳螂态度极其郑重,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地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极像是在向天祷告,”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有关写蝉的篇章。它的开篇第一句——“蝉的名声是靠传出来的”,使我疑惑不解,读到了后面,我才明白原来蝉是靠人们的传言才逐渐有名的,这个解释使我哭笑不得。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蝉是怎样产卵和孵化的,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虫的“家”在哪儿……
听妈妈说,法布尔爷爷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但法布尔爷爷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然而同法布尔爷爷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爷爷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明明知道留心观察会为写好文章积累丰富的素材,回想自己从小到现在,经历的事情和参加的活动也不算少,可每次老师叫我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有时,就是能想到相关的素材,对其中的情节、细节也忘得差不多了。我想,如果像法布尔爷爷这样用心地观察,细心地做好记录,经常回忆生活中的精彩镜头,何愁“无米下炊”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
《坚守方可突破暑假读书有感800字》
庄子曾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说明任何事物均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人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也都有认知局限,我们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囚笼,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突破牢笼,好去浏览新世界。但就拿夏虫举例,它并不知道自己只生存在一年的一小段时间里,更别谈去突破什么了。对我们人来讲,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想要破茧,得先作茧;清楚的认识自身、坚守自我是向外界突破的第一步。被誉为“文坛硬汉”的美国作家海明威,一辈子都在尽兴的写作、激烈的战斗和惊险的冒险中探索生命的另外一种可能。他从小便热爱写作,从初中开始就为文学社撰写文章,高中毕业后他竟拒绝进入大学,转而成为了一名记者,先后创作出闻名于世界的多本文学著作。一年后19岁的他毅然辞去记者的工作奔赴战场,战争与写作成了贯穿其一生的关键词。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一辈子处于硝烟弥漫之中。
《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历经战火淬炼,才有了《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对死亡极其平静的思考,才有了《丧钟为谁而鸣中》对战争残酷的控诉。他这一生两次坚定的选择,源于他对自我深刻的认识和对自身追求的强烈渴望。他的经历并非鼓动我们去放弃学业、用暴烈的方式活出自我,而是告诉我们要不断看见自身,坚守自己的初心,做到“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活出精彩。
作茧”并非自缚,坚守也不是固执的关上与世界沟通交往的大门,为自己戴上枷锁。“天眼之父”南仁东为打造国之重器耗时22年,仅仅天眼的选址就耗费了他12年。他在荒山野岭中跋涉,凭着自身毅力奋勇前进,最终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近七十年;屠呦呦从事中医药工作60多年,提取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百万人的生命。一个又一个人的坚守,推动了国家甚至世界的进步,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突破吗?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应惧怕自己如井蛙、夏虫般渺小。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尽管微如尘埃,也应坚守自我、砥砺前行,从尘埃中开出花来,实现自我突破。
《心崇节俭,方可立身1200字》
从战国时期墨家的节俭为尚,到如今的以节俭为美德,从历代贤士力推节约朴实,到如今的简洁实在……“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于国,唯有节俭方能长治。于人,唯有节俭方能立身。
心崇节俭,方可无外忧。奢侈浪费之行一旦成为了日久的习惯,灾难临头之际,必将昼夜难眠。当今之时,疫情之下,一个个国家宣布着粮食危机的到来,平常看似丰足的储备粮于此时却失了原有的气势。要想在这场风暴中立足,必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唯有人人都知节俭,方能多出一些粮食,以缓解危机。古语有言勤俭持家为有道,古人知晓唯有节约度日,才能在面临突发情况时临危不乱,才能有资本去抵抗。而有了这份底气,无论是国,是家还是人,便少了一个彻夜难眠的理由。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立身之先便是无扰心神之外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学会节俭,亦是未雨绸缪。疾奢侈如仇,崇节俭如流。敢于对浪费说不,随手关好每一盏灯,拧紧每一个水龙头……不要让小事禁足了自己,不要让细枝酿成了大火。为无外忧,力行节俭。
心崇节俭,方可立正德。节俭乃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之传统,亦是当今每一个人都应践行的美德。古有“布衣将军”之善类,后有毛泽东节俭度日之正流。邓小平有一条洗脸的毛巾,用了几年仍然完好,而别人同样的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就破破烂烂。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两手用力拧毛巾,毛巾的纤维容易断;我洗脸时用两手挤干毛巾的水,毛巾的纤维不容易挤断,当然耐用!”于他们而言,无需财大气粗,无需金银珠宝,一身德便是最好的修饰。而他们的德,便有靠节俭之行赢得。孔子品德高尚人也,尚且崇节俭,行节俭。历代君主凡不大兴土木而节约民力物力者,便是有德行之君。现如今,节俭也是各类宣传标语里的美德之行。一个人若做到了节俭,自身的品德就会跟着进行一个升华。立节俭爱惜之心,方可充实内心的空虚与冷漠,也便达到了立德的目的。作为新一代青年人,德行是立身必不可少的东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好每一粒粮食,珍惜好每一件物品。不浪费,不奢侈,求实而不浮夸。节约行事,升华内心。为立正德,力行节俭。
心崇节俭,方可积小善。知否知否,中东之境,民生哀苦,食不果腹;知否知否,大山之处,衣不蔽体,家徒四壁……当有些人在为自己的挥霍感到“骄傲”时,另一些地方的人却为了活下去而四处奔波。当有些人肆意浪费而习以为常时,另一些地方的人却因为没有物资而命若细丝。若和珅大发财物,路边不会有冻死骨,若豪强心知节俭,农民也不会日夜颠倒。身处光明,理应知晓世界的黑色地带。若人人做好节俭,那些贫苦的人也能够生活下去。既然如此,何不行一举善,渡苦厄之人?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立身除了要无忧,正德,还要心善。心善便必行善,而节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为了那些山沟里的苦人,为了那些泥水里的艰辛,多余的衣物不必毫无节制地添加,多余的粮食不要毫不怜惜地倒掉……不要让多余成为自己生活的主题。为行善举,力行节俭。
夫君子,节俭必躬行。唯心崇节俭,才可立身。
《承以古方可出新900字》
所谓师承,承的是古;所谓出新,出的是后。无论是注重创新的吴冠中对于师承完全反对的立场,还是相对保守的美术馆认为师承更重要的看法,他们都被困于同一个枷锁:师承与出新当如何中和。
究其根本,师承可以是承技术,也可以是承手法,同样的,这又同文化的传承极为相似。中华文化,上至五千年前炎黄在世,下至唐宋元明清五代相生,中国古代优秀的经典古籍着实是数不胜数。在浩瀚的古籍烟海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古书,例如《诗经》,作为经典的儒家巨作,其中许多的故事仍为后人所传唱,并成为人们文学创作的源泉。而面对这些文化,又该如何传承或是如何创新,反而是令人纠结了。
然而,在我看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唯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才是面对师承的正确方法。
继承传统,并非一律囊括,而是有所挑选的继承。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懂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些落后过时的腐朽文化,例如裹脚,重男轻女,男子留长辫子等,要予以剔除。面对一些先进的文化,例如儒家的一些君子思想,法家的规矩观等,则要有所保留。继承传统,是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于一些优秀的文化需要抓住其精要,将它们的风骨保留,这就需要将其放到师承上。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应当继承住风骨,学习好技艺,打好扎实的基础。因为,无论是哪种技艺,基础都是必须要有的,只有有了基础,才能谈创新。
推陈出新,并非改的面目全非,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朝着良好的方向创新,而不是出现返祖。因为有了诗文的创新,才会有“天蓝蓝,草青青,风过虫二鸣”的生机;“春放纸鸢秋望雁,夏听雨荷冬赏雪”的意境;才会有“黄发健,垂髫康,炊烟袅袅香;百佳民谣笑声朗,一壶温酒伴夕阳”的蕴味……因为有了创新,绘画派别才会不断地丰富完善并衍生出更多的美丽画卷。无论哪种技艺,没有创新是万万活不下去的,只有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文化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打好了基础,传承好了古之后,必须要靠创新来不断地增加这项技艺的生命力与活力。故宫推出文创,汉元素流行,中华文化也正以更新的方式在被传承。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知识很重要,对老师的知识进行优化创新,以让它更加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承古,方有出新的必要。出新,方有承古的可能。
《“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800字》
药方效果不明显,是守方再服,还是变方呢?这一问题的背后是,我们是该坚持遵循旧例,还是创新方法。我的答案是“变方,”纵览古今,未有一成不变而得天下者,更未有循规蹈矩而成大事者。世间万物均在变化,遵循旧例如何成功,创新方法才能走得更远。
“时光如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长辈告诉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可若真是关键时刻,不变又真是个好方法吗?我中华上千五千年,历朝送代,却从未有过一个朝代要沿袭上一朝代的体制与旧例,这便因为“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一味地循环蹈矩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里,正如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换来的只有清王廷的无情反杀和《辛丑条约》的耻辱,这便是不变的后果。药方效果不明显,若还是一味地守方,那便有可能耽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知变通会变通以及能变通。
我们为何要变通?因为“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了,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告诉我们,该转弯了。”我们“变”,就是因为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先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也让人们有饭吃,有活干,而到后来,弊病便显现,亦是这时,邓小平爷爷大胆提出改革开放,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春风吹满地,幢幢高楼拔地起。若当时一味地守方不变,又何来深圳渔村大变样,又何来今日中国高速繁荣发展,“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不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怎知别人说的不是对的;也不要说“量的积量引起质的变化”,增量终会变成存量,“变”才是正道。
当然,“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康有为主导的白日维新失败,却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了一颗变法的种子。《人民日报》说:“时间是真理的挚友,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变”并不是胡乱的变,而是要找清其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解决方案。变方亦是如此若是胡乱地变,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守方”不能成,“变方”才可远,但若不会变,那就有可能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知只有会变通,才能走得更远。
《“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800字》
药方效果不明显,是守方再服,还是变方呢?这一问题的背后是,我们是该坚持遵循旧例,还是创新方法。我的答案是“变方,”纵览古今,未有一成不变而得天下者,更未有循规蹈矩而成大事者。世间万物均在变化,遵循旧例如何成功,创新方法才能走得更远。
“时光如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长辈告诉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可若真是关键时刻,不变又真是个好方法吗?我中华上千五千年,历朝送代,却从未有过一个朝代要沿袭上一朝代的体制与旧例,这便因为“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一味地循环蹈矩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里,正如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换来的只有清王廷的无情反杀和《辛丑条约》的耻辱,这便是不变的后果。药方效果不明显,若还是一味地守方,那便有可能耽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知变通会变通以及能变通。
我们为何要变通?因为“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了,并不意味着到了尽头,而是告诉我们,该转弯了。”我们“变”,就是因为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先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也让人们有饭吃,有活干,而到后来,弊病便显现,亦是这时,邓小平爷爷大胆提出改革开放,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春风吹满地,幢幢高楼拔地起。若当时一味地守方不变,又何来深圳渔村大变样,又何来今日中国高速繁荣发展,“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不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怎知别人说的不是对的;也不要说“量的积量引起质的变化”,增量终会变成存量,“变”才是正道。
当然,“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康有为主导的白日维新失败,却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了一颗变法的种子。《人民日报》说:“时间是真理的挚友,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变”并不是胡乱的变,而是要找清其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找出解决方案。变方亦是如此若是胡乱地变,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守方”不能成,“变方”才可远,但若不会变,那就有可能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守方”不能成,“变方”方可远,知只有会变通,才能走得更远。
《美味的艾米果》
我去过许多地方吃艾米果,可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比过崇义艾米果的香甜。
艾米果的味道可多了!有的是甜的;有的是酸菜的;还有的是肉的......不同的口味有不同的特点,甜的一口咬下去浓浓的甜味在你嘴里摇荡,酸菜的一口咬下去,一阵酸酸的味道在你舌尖跳舞,肉的一口咬下去,滚滚的油香在你舌上打鼓。
艾米果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可是下锅油炸以后,就会变成浅绿色了。
艾米过的味道可好闻了,糖的,是淡淡的甜味;酸菜的,略带一些儿柠檬味;肉的,是淡淡的油香味。
艾米果的形状可多了!平常,三角形的是酸菜的,心形的是糖的,圆形的是肉的。
我喜欢我家乡的美味极品食物——艾米果。
《游北陵公园》
五一假期,无功课之扰,吾等方可去沈阳见姨与姐。姐二十岁,方就读大学,学船舶之业,成国栋梁之材,姨貌如常,未变。
风轻云淡之日,吾等乃去北陵之园,爽乎!坐地铁,不过三两站,其速极快,未下千里之马也。地铁尽,出站口,见西门进,出其狭,才通人,行几步,大地平圹。树木高大,绿草如茵,柳花飞舞,令人乐乐哉!快哉!有美景之属!
烈日炎炎,宽阔绿茵乃遮之,觉不出。进一大门,乃虎贲之陵地。未阴森,通地光明,石碑高高立上,人群脱帽致敬之,烈士等安呼!
林大而广,树多而密,不时有鸟飞;树杈有鼠,之尾大,敏捷者,乃松鼠也,通体灰色。地上忽爬蚯蚓,甚为可爱。春风吹,树叶飞,草花舞。花上飞白蝶,白之优雅,白之纯洁兮。姨乐弟调皮,爸悠闲自乐,妈陪走,吾捉蝶,无果,甚望!
美食广场五味俱全,炸串面筋俱全!烟大而浓,串辣而香!香呼!
玩吃后,吾等心满意足。乐从何来,生活中来也!
烈日渐落,吾等归家,回想来,乐呼!
《我去过的地方》
我去过的地方可多了,记忆最深的是我大姐姐的中学,姐姐的中学叫凤岭二中。
姐姐的中学可漂亮了。我在里面照了许多相片,食堂非常非常的大。
当我看到姐姐的教学楼,我心里想:姐姐的教室肯定非常漂亮。可惜不能去里面看。
姐姐中学的池塘,水非常清澈,鱼在水里欢蹦乱跳,可爱极了。
二中里有一棵高大的树,树上有三只可爱的小鸟: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着。
姐姐现在在上海的同济大学里读书。长大我要超过姐姐。
《美丽的牡丹江》
如果你问我爱什么地方?我爱的地方可多了。有北京的故宫,有哈尔滨的太阳岛,还有杭州的西湖。但是我更爱的还是我美丽的家乡—牡丹江。它位于我国东北部,是北国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还有一个别名一“塞北江南”。清晨,当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整个城市和我都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了。我往前望去,宽阔的大道早已被清洁工人打扫得干干净净,路边花池子里盛开着许许多多娇艳的鲜花,茂盛的杨树摆动着翠绿的小叶子。
整个城市给人以清新整洁的感觉。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荣获“五连冠”的卫生城啊!牡丹江不仅清新、整洁,而且还是一座十分美丽的城市。驰名中外的镜泊湖离牡丹江最近,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每到夏天都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镜泊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高山湖,每次到镜泊湖,我总要跑到静静的湖水跟前映照一下自己的影子,央求爸爸多呆一会儿。叶老曾赞美镜泊湖“山上平湖山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家乡的冬天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房子、树木都披上了洁白的冬装,公园里的冰灯棒极了,“迷宫、宝塔、滑梯,”吸引着许多不怕寒冷的小朋友。牡丹江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个英雄荟萃的地方、人民的好女儿冷云等八位女战士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勇敢地走向滔滔江水之中。
小朋友都为八女投江纪念碑捐了款,康克清奶奶还参加了奠基仪式呢。我们最敬佩的深入虎穴、勇敢机智的大英雄杨子荣烈士的墓碑也座落在海林县白雪皑皑的山坡上。改革中的牡丹江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牡丹江的工业、农业、纺织业都有很大发展。百货大楼、五金大楼、邮电大楼,一个比一个雄伟,26层的贸易中心正在紧张施工,雄姿傲然的牡丹江大桥横贯南郊……牡丹江的山留下了英雄的足迹,牡丹江的水唱着英雄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