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副市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06:31:25
《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一):在党育精神鼓舞下前进
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金水
以我市枣强县公安局大营镇派出所原指导员范党育同志为原型的28 集电视连续剧《营盘镇警事》,日前已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完毕。该剧自开播以来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受到全国广大公安民警的称赞和喜爱,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感觉主题鲜明,视角新颖,叙事流畅,情节真实,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质感,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观赏性来说,都属于近年来公安题材电视剧中的上乘之作。正如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越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部接地气、暖人心、受欢迎的艺术佳作,是一部警爱民、民拥警、一家亲的生动教材,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范党育,以这样一种真实生动的形象重回到我们身边,必将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而温暖的正能量,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奋勇前进。
不同于以往传统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在《营盘镇警事》中,我们没有看到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没有看到惊心动魄的警匪对峙,没有看到抽丝剥茧的案情分析,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触发了我们的感动呢?我们看到,在范党育的世界里,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总也少不了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所长,范党育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物,他做的工作也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小事,电视剧在塑造他时并没有刻意拔高,而是"贴地飞行",把人物原型的感人事迹升华为影视故事中的细节点滴,没有慷慨激昂地宣讲道理,而是用民间立场去表达情感,着力刻画出一个平常朴实但又具有丰富性格的小人物。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心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大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嫌其小、不厌其烦地给群众"了事",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繁杂琐碎的小事,彰显出一个小人物的大情怀和大智慧。
电视剧在当今时代更能集中折射出社会的信息,传递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历程,使人们从中发现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因此,面向现实、讲述生活、寄托情感和思索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最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营盘镇警事》正是把目光投向社会民生、投向平民英雄、投向凡人小事,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多元化的阐述和表达,才最终成为一部把握时代脉搏,高扬时代主旋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电视剧精品。
作为艺术形象的范党育无疑是成功的,而真实生活中的范党育更加令人钦敬。人民警察是群众生活的"守护神",保一方平安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履行好职责,当然需要有破大案的本领和应对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还应有另一种重要的本领??善于发现各种隐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对于百姓而言更有意义,因为它可以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矛盾不解决会引发大纠纷,小隐患不排除会引发大事件。而范党育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秉持"警在先、察在后"的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注重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他有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的本领,只要他出面,就没有调解不了的纠纷,没有做不下来的群众工作,没有说不和、了不起的事。我们每一名公安民警都应该具有他这种精神,都应该具备他这种本领。他的事迹不仅对于公安机关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树立了榜样,而且对于各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范党育是从我们衡水公安队伍中走出去的典型,是全市民警的骄傲,同时又是对我们莫大的鞭策和激励。学习党育事迹,弘扬党育精神,我们衡水公安必须先行一步、深入一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以《营盘镇警事》的播映为契机,迅速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重温范党育群众工作法,学习他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天大的事,带着深厚感情认真对待的"当事"精神;学习他拉家常、访乡情、交民友,熟悉辖区情况,掌握警情信息,通晓社情民意,关注社会动态的"知事"情怀;学习他综合运用刚柔相济、以情感人、引导换位、借力配合等多种方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了事"本领,再次掀起争做"范党育式民警"活动的新高潮,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努力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更加忠诚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更加出色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营盘镇警事观后感(二):低调朴实的警察新形象
矿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 赖天常
以范党育事迹改编的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 《营盘镇警事》,是一部跟民警现实工作和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公安素材的电视剧。看惯了警匪片的我,本对《营盘镇警事》这样一个片名没感到多大兴趣,但看着看着,剧中的情节,与我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我和剧中的人物一起入戏、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悲、一起乐,它激荡着我的心情,考问着我的心灵。
与以往高、大、全的影视剧警察的形象相比,这部戏完全是一个平民警察形象。 "穿上制服,依然是老百姓",这是范党育常说的一句话,剧中的范党育没有惊心动魄的英雄壮举,却在家长里短中展现出许多充满震撼力的情节,同样感动人心。比如范党育被父亲打一巴掌,教育他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而范党育更是清楚自己是谁。正是这样他真正地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也正是因为范党育始终铭记自己平民的身份和公仆的责任,他才会为村子修路而打自家存款的主意,他才会坚持要保住大柱子,他才会把囚犯的孩子带回家。
范党育是平民,是平民警察,同样也遇到平民都能遇到的各类问题。 如范党育帮助妻子洗脚,最后范党育爱人的癌症被检查出来是良性的,不是象其它受累性、灾难性模范人物那样,我想到了一句话:"好人一定会有好报".范党育处理与儿子的关系很大众化,没有太过叛逆,也没有太过造作,儿子对范党育表面上说我这样对你,但实际上我还是挺骄傲的,因为我走在营盘镇的街上我能站得住,我是你的儿子很骄傲。这些话很朴实,表达了一个平常人物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展现了极其有力的说服力。
我们今天的社会处在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有很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人民警察 面对 大量的 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够象范党育那样坚持以普通百姓的姿态,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去做工作,在烦燥不安的社会情绪背后,诚心做事,默默工作,才能展现出当代警察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营盘镇警事观后感(三)
这段时间,我看完了《营盘镇警事》,这部电视剧和我们的日常工作非常接近,看完后深有感触。《营盘镇警事》不单单是派出所优秀民警的正面宣传,也是全国千千万万公安干警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该剧是以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派出所所长、全国"十佳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范党育同志生前事迹所改编创作而成,范党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派出所所长,他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调解处理邻里纠纷、夫妻关系、家族恩怨等生活琐事,这位在同事看来有些"婆婆妈妈"的警察,却能在百姓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百姓亲切的称他为"范大了".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几乎每天主动加班,因此累垮了身体,2008年5月,范党育因过度疲劳累倒在奥运会安保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再站起来…
《营盘镇警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大了得一句"没穿制服你是老百姓,穿上制服还是老百姓",心中有老百姓,老百姓心中才会有你,范大了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帮助老百姓作为自己工作的职责,没有因自己身上穿着警服而拔高自己的地位,没有因自己是所长而给自己特殊的待遇,始终都是以老百姓为第一位,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正如范大了处罚何雨桐迟到一事,假如我们是百姓,今天跑十几里的路到派出所办事,本来可以早去早回,不耽误手头事,结果因为民警上班迟到,等了几个小时,耽误了下面的事情,虽然事情最后派出所办理了,可群众从此对我们警察就戴上了有色眼镜,认为我们民警是说一套做一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老百姓到派出所办事,往往要跑好几趟,要不是手续没带全,要不是民警不在所,要不电脑网络有问题,使得老百姓认为是我们公安机关做事推诿,办事效率低下,如果我们时刻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的警察。
警察警察,警在前,在案发之前,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察在后,在案发后,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刚开始的时候,不仅仅是刑警队队长继后来的营盘分局局长赵光明看不惯范党育德工作方法,就连范党育的徒弟高宇成也不能理解师傅,他们认为警察就是要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主,要主打击,严打、狠打,把犯罪分子打怕了,让他们再也不敢在营盘镇犯案子,事实证明,严厉的打击能有效的提高破案率,但是却没有压得住发案率,很多的事情范党育都是靠一张嘴把事情解决了,例如拆迁裘皮加工厂,他靠一张嘴把事情了了,化解了一场矛盾,和谐了警民关系,在最后营盘分局搬迁新址的大会上,分局局长赵光明就表示:"警察,就必须警在先、察在后,不仅仅要严厉的打击犯罪,更要提前预防,把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是的,警察天生就是和犯罪对立的,我们要严厉的打击犯罪,但是,我们也不能缺少范党育这样的同志,有时候,他们的一张嘴比我们手里面任何一种破案手段都有用处,平常多动动嘴皮子,化解开有可能引发犯罪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警在先、察在后。
《营盘镇警事》不仅仅是一部介绍警察先进事迹的宣传片,更是一部教育片,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范党育同志的奉献精神,为老百姓不辞辛苦,把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更要学习他的处事方法,牢记警在先、察在后,事发前努力化解矛盾,事发后严厉打击犯罪,作为警察,要懂得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做到嘴勤、腿勤及手勤,《营盘镇警事》对我们基层民警启发很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人民心中的无字碑》
今年以来,北京市有两个副市长成为新闻人物:一个是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李润五,一个是腐败分子王宝森。由这具有相似之处的历史偶然现象,我想到了“人民心中的无字碑”这个题目。
这无字碑,最出名的可能是陕西省乾县境内的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墓前的那块,那高大的墓碑竟无一字,颇令人纳罕。但细琢磨,这武则天却有高人之处,她是否这样想:我的是非功过,留待后人去评说吧!这不比那些在碑文上美化自己,一味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帝王们高明许多吗?
的确,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不在于碑文上写的如何,而在于人民群众的评价如何。成语“有口皆碑”大概便是讲的这个意思,这便是人民心中的无字碑。人民心中这块碑,是看一个历史人物他到底为老百姓干了什么事儿。李润五和王宝森,同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相同,干的事不同,最终结局也不同。李润五,人称“全天候”市长,工作起来没有节假日、星期天;他说“我活一天就要给老百姓干一天事”;他一家三代住的是一套三室无厅的房子,最终为老百姓的事劳累而死。而王宝森呢?他干的是权钱交易,整天为钱、为色、为欲所忙所累,最终畏罪自绝于党和人民。他们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是不同的无字碑。李润五留下的是群众交口称赞的闪闪发光的无字碑;王宝森留下的是一块给党抹了无数黑的无字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公道的,他们心中那块无字碑是决不会随便填写的。由李润五和王宝森,我想起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司马!。他们都是三国时期有成就的军事家,但人民对他们的口碑却不相同。诸葛亮治蜀,“开诚实,布公道”,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廉洁从政,身后家无余财,这些都受到后人敬仰,歌颂他的诗句很多很多。而司马鳃虽然军事上有成就,但在抗御敌人的同时却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酿成儿孙篡魏,尽管留下了晋朝江山,但人们他的口碑并不好,没见过谁写诗文歌颂他的。因此,历史是公道的,人民也是公道的。人民心中有块判断忠与奸、正与邪的公道的无字碑。
可能有人会说,人已作古,管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什么样的无字碑。这说法未免失之偏颇。我想起杭州西湖边上的岳飞墓。岳飞之死,旷古奇冤,但人民是公正的。岳王庙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正气炳人寰,风雨灵旗一杯土;苦忠溯往迹,湖山姐豆万斯年”,充分表达了人民对岳飞的尊敬与热爱,岳飞在人民心中是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陷害岳飞的秦桧夫妇、万俊高和张俊四人,被人铸成铁像跪在岳飞墓前,万众唾弃。由此,联想到李润五,我想他虽已故去,但他在人民心中的无字碑不是更加闪亮吗?而那王宝森,他不正受到世人的唾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