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个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30 04:56:20
《游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美丽景点,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去参观。爸爸说这项工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很开心的是,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就去到了都江堰,领略了它的无限风光。
都江堰坐落于岷江之上。是由李冰父子主持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出发之前爸爸给我讲了这项工程的历史和作用。原来,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可以把水引进农田,让农作物有足够的水源,这样就可以大丰收了。站在水利工程旁边,看着这湍流不羁的江水,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伟人的智慧,也明白了水对于农田的重要性。
进入景区,是一条悠长的小径,这里古木参天,让人心旷神怡。小路旁边整齐地放着一堆堆石头,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说“这就是用来拦截水流的,叫笼堰卵石。”
很快,我们走上一个索桥,走在桥上身子会不停的跟着摇摆,左一下,右一下,再看着桥下湍急的流水,心里紧张的不得了。下了索桥,我看到了一个“鱼嘴”,爸爸说它就是用装满卵石的竹笼堆积而成的,形似嘴巴,所以就叫“鱼嘴”。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实现了“四六分水”。百分之四十的用来浇灌庄稼,百分之六十流向大江。
顺着水流继续前进,便来到了飞沙堰。为了避免泥沙堵住河道,李冰父子便在此砸开了一道口子。伴着人潮,水流声越来越响,我们终于来到了终点——宝瓶口。爸爸说,为了让一部份江水浇灌平原,李冰父子又在此劈开了一座大山。我惊讶的说到,太神奇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我们爬到了最高处,视野更宽阔了,站在秦堰楼上俯瞰都江堰的宏伟,心中暗自感叹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太奇妙了。下了秦堰楼映入眼帘的是许多葱葱郁郁的参天大树,这些树粗壮挺拔,像一个个英姿勃发的士兵一样守护着大山的一草一木。
走出公园,来到了南桥附近,爸爸说南桥也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八点过后,南桥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变了模样。桥上的灯光亮起,与江水相呼应,此时的江水真的变成了蓝色,像蓝宝石一样。这就是著名的“蓝眼泪”。
这次的都江堰之行真的是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了伟大的工程,它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奥秘。都江堰真的很美,很壮观,真的就是绿水青山。
《猜猜他是谁》
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自信。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鼻子尖尖的,在侧面看,真是像极了一座小型的滑梯。
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经常帮助别人。上次,我因为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正为没有纸巾愁眉苦脸时,他一边把纸巾递给我,一边笑眯眯地问:"你需要纸吗?"那一刻,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有许多爱好,尤其是折纸。记得那次语文课上,他把手放在了桌子下,偷偷拿出了一张纸折了一只恐龙。正当他为自己的作品而扬扬得意时,老师发现了。他厉声说道:“这位同学,你在干嘛?"他连忙藏起“恐龙”,吞吞吐吐地说:"没……没干嘛……"老师瞪着大眼睛批评道:"以后你上课再折纸,你就……”他委屈巴巴地点点头。可是老师刚转过头,他又玩起了他的“恐龙”。
朋友们,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能猜到这个热心又爱折纸的人是谁了吗?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吧!
名师点评
增荣同学,你太会观察了!把同学的外貌写得特别生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子像一座小滑梯”,读完之后老师仿佛也看到了他可爱的样子!
你挑选的事例非常真实又生活化,无论是“递纸巾”的暖心瞬间,还是“上课折恐龙”的调皮场景,都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他热心又天真的一面。尤其是“吞吞吐吐”“委屈巴巴”这些词,用得特别形象!
如果能把“递纸巾”时他的动作或说的话写得更细致一些,或者写写你当时的感受,这个小故事就会更加打动人了。
继续用你善于发现的眼光,去写身边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吧!期待你下一篇精彩的作文!
《猜猜她是谁》
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人,她个子高高的,总是扎着一条高马尾,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像在荡秋千。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水灵灵的,好看极了。
她是一个自信勇敢的人。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出了一个很难的问题,问谁知道答案。可是班里没有一个人举手,因为大家都担心自己说错了。正当老师要以抽号的形式提问时,她勇敢地举起了手。老师满意地说:“好的,这位同学,你来回答!”她自信地站起来回答道:“老师,这道题的答案是……”老师听完她的回答,点了点头,说:“回答正确!”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她很热心,总是帮助别人。有一次我肚子痛,不敢对老师说,她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点点头。她见状,立刻去找老师求助。老师知道后,匆匆忙忙来到教室,对我说:“等一会儿的体育课你就别去了,我先带你去医务室休息一下……”
除此之外,她还特别喜欢跳舞,跳起舞时的她是那样的迷人。那次,她在操场上跳舞,同学们被她的舞姿迷住了,纷纷围了上去。她跳完后,同学们竟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猜出她是谁了吗?相信聪明的你肯定猜得到。
《一个人在家》
早晨我刚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就发现家里格外安静。接着我大喊一声:“妈妈,我饿了。”可是没人回应我。我来到妈妈的房间,发现床上只有那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这时我才想起妈妈今天要去上班,看来今天只能靠我自己了。
我穿好衣服下楼去买面包,在去超市的路上我遇到了一条大黄狗。我十分害怕狗,之前每次遇到狗,妈妈总是站在我身前将狗赶走。这次妈妈不在,我只好一边硬着头皮往前走,一边在心中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可是不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条狗看到了我,并冲着我汪汪大叫。我赶紧马不停蹄地向超市奔去。那条狗在后面紧追不舍。好像要把我吃掉一样。最后还是狗主人把那条狗带走了。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回到家没有了往日那番喧闹的氛围,而是十分安静。我多么希望妈妈可以在家呀。一个人在家真得好孤独。
我盼呀,盼呀,终于到中午了,妈妈下班了。开门的那一刻,我就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让更多学生学会写作》
写作,是一个人终身所需的关键能力。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样的能力将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顺利地进阶到能够用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水平?这样的问题至今尚未有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就连语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也承认:“写作课很难教,写作教学内容编写也很难,几易其稿,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到底怎么编写作教学?特别希望能吸收一线的意见。”
研究生活作文已经有28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作文视作中小学生当下生活的真实需要,并明确提出了“生活通过写作”的主张。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写作是由思维深度参与其中的一种“默会知识”,一种语用能力。它无法单靠写作知识的“告诉”而获得,更没有特别的“奇招”可传授,而更多地是通过对优秀文章的“摹学”和自我写作的“习得”,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能力素养。基于这样的认识,为了将这些年来的生活作文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以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写作水平,自2021年底以来,生活作文研究团队致力于《跟随生活来写作——中小学生作文导学》的编写工作。我们试图从贴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出发优化作文命题,努力从数千篇学生作文中遴选富于生活气息并便于借鉴的优秀作文为范本,将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中的单元作文练习作为学习载体,以使学生作文能力的习得与其学习任务的完成统一起来,从而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切实有效帮助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为范文,从而引发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同频共振,并且通过给不同水平学生提供不同的摹写方式,以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与信心,进而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这是本套丛书编写的创意和标的所在。而我们创设了九年多的“原创生活作文”公众号,则为编写这套丛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范文资源!
写作是一个吸纳与表达相互作用过程。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有言:“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來,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宋代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可见,“摹写—习得—内化”,这是人们学习语言运用的一般过程。因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获得认知水平相似的同龄人范文的积极暗示,给学生搭建起“摹写”的支架,并辅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心理需求的命题优化,其写作的内驱力和自信心自然就能很好地激发出来。
我们已站在智能化时代的门槛上,未来已来。若干年后,人类许多活动将可能为智能机器人所取代,但写作作为人类极富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活动,将会无可替代地沿续下去,并且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写作,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获得生活所需且终身受用的写作能力!
《那个“竹竿子”》
咦?那是什么?一根细竹竿?还是一个人!没错,那就是我又矮又瘦的表姐,她那身材,简直能跟刚抽条的小树苗“比瘦”!
远看,她像根站不稳的小木棍,仿佛一阵微风就能把她吹倒,一场大风就能让她散了架。走近细瞧,小小的脸蛋上,一双大眼睛显得格外突出。她常扎着两个小马尾,乍一看,是个十分乖巧的小姑娘。可再看看她那细细的脖子,和小脸蛋一比,长得就有点奇怪了,活像只优雅的小长颈鹿。再看看我自己,脸蛋圆润,脖子粗实,跟她站一块儿,简直成了个“大胖子”。她那纤细的胳膊和腿,细得常常让我暗暗吃惊,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雷公不小心劈了她一下,才让她的手脚变得这般细弱,仿佛随时会折断似的。瘦瘦小小的她,整整比我矮了一个头,站在一起,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我妹妹呢!
看!她正吃饭呢。只见她飞快地把桌上的肉蒸蛋、番茄炒蛋一股脑儿夹进自己碗里。她妈妈给她夹了些青菜:“嘟,吃点青菜,营养均衡。”可我表姐呢?用她那细细的手指,敏捷地把青菜又夹回她爸爸碗里,小嘴一撅:“嗯,不吃!青菜是苦的!”
怎么样,这就是我那挑食又瘦小的表姐,你会像她一样吗?
《为妈妈点赞》
在我小小的世界里,有一个人,她总是用那双温柔的眼神注视着我,用那慈祥的笑容温暖着我,她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她就是我的妈妈。每当我想起她时,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感谢和赞美。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我躺在床上,浑身无力,额头滚烫,原来是发烧了。夜色已深,外面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似乎在诉说着冬夜的寒冷。而我,却在这样的夜晚病倒了。正当我难受得不知所措时,是妈妈,她轻轻地推开房门,手里拿着一盏小灯和
一个药箱,那温柔的眼神里满是焦急和担忧。“宝贝,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妈妈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我微微点头,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见状,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坐在床边,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心中的慌乱和心疼。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迅速地从药箱里拿出体温计,轻轻地放入我的腋下,然后坐在床边,用那双温暖的手握住我的小手,眼神没有离开过我半分。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但妈妈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她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安慰。当体温计显示我的体温过高时,妈妈没有犹豫,立刻起身去为我准备退烧药。她小心翼翼地端着泡好的药,回到床边,先试了试水温,这才轻轻地扶起我,让我靠在她的怀里,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药,动作是那么轻柔,生怕弄疼了我,而她的眼神中,除了焦急,还有那对我深深的疼爱以及同情。“没事的,宝贝,吃了药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妈妈细声细语地安慰我,她的声音像是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让我原本慌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妈妈的伟大和无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经过妈妈的精心照料,我的烧很快就退了。躺在床上,我看着妈妈疲惫却满足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爱。我想,这就是母爱吧,它无声却强大,它平凡却伟大。
妈妈,您用您的爱为我撑起一片天,让我在这片天空下自由快乐地翱翔。如今,每当我想起那个冬夜,想起妈妈那焦急的眼神、轻柔的动作和温暖的话语,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爱意。妈妈,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您的付出和牺牲让我学会了感恩和坚强。我想对全世界说一句:“我要为我的妈妈点赞!因为她是最伟大的母亲,她的爱,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我的自画像》
那里,有一个人最喜欢左看看,右看看,又十分喜欢讲话,脑子里一直蹦出来一些想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一个“好奇宝宝”。
我十分好奇。在家中,每一次听到“快递到了!”这一句话,我会立刻从椅子上蹦起来,冲到快递前,仔细地看着标签,但有时看不出来,我就会先摇一摇,再拍一拍,然后拿着盒子问妈妈:“这是什么?”如果听到是给我买的玩具,我会马上拆开,接着研究怎么玩。
我也十分喜欢讲话。在宿舍里,同学如果拿着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会第一时间产生疑问,然后问个不停,等到我不知道或是他不知道时,我才停下,但又接着聊着下一个话题,好像每时每刻我的嘴巴都闭不上,必须张开着。可是,每次在课堂表达时,又变得结结巴巴,好像被女巫施了魔法一样,说话变得不流畅了。
我不仅好奇又爱讲话,还十分贪吃。每当吃饭时,饭菜大都喜欢吃,只有青菜。可我知道青菜有维生素,有营养,对我们身体有益,所以我不得不将其吃掉。可是在零食方面,我是样样都吃,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冰的,热的,解渴的......我必须都尝一次。但妈妈和我说过,零食是拉圾食品,不能常吃,偶尔吃一点是可以的。直到现在,这句话还刻在我心里。
我的好奇,爱讲话和贪吃,成了我生活中无聊的消除剂,我也希望,可以给我身边的人带来乐趣!
《快乐的周末》
成长,是一个人从懵懂到明智,从稚嫩到坚强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挑战和奋斗,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儿争艳斗丽,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感到非常开心。然而,就在我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时,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滑石,摔倒了。我疼得眼泪直流,我以为爸爸妈妈会马上过来安慰我,可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只是站在一旁,用严厉的眼神看着我,告诉我要自己站起来。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惑。我开始质疑,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么对待我?为什么他们不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帮助?我感非常孤独和无助。然而,正是这种痛苦和困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开始明白,爸爸妈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希望我能够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困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自己解决问题。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都没有放弃。我明白了,这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喜悦。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让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我会珍惜这个过程,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成长的痕迹。
指导老师:祁成松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完成、想做到的事情,当然,也得靠自己总结一次次失败的经验后才能够成功。接下来,由我来给你们讲述我骑自行车的经历。
第一次接触到自行车时,我特别高兴。以为自己很厉害,只需几分钟就能骑会,结果是我多想了······骑自行车的我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自行车后面还有两个辅助轮,刚刚自豪的表情瞬间变得沮丧,我央求父母把辅助轮拿下来,可他们一致不同意。于是我便偷偷地把辅助轮拿了下来,自己单独骑,没想到没有辅助轮骑起来路线弯弯曲曲的,骑的时候还摔倒了好几次。我心里想:“唉!要是听父母的话就好了,起码也不会摔得身上全都是伤口。”骑自行车就像是一个精细活,如果你骑的时候缺少任何一个防备或是不认真对待,下场都不会好。
第二次我骑自行车变得比较熟练。开始能够不用辅助轮来保持稳定,虽然骑的时候还是有些别扭,但是骑起来不会那么容易摔倒了。我在道路上骑着自行车,爸爸妈妈则是在一旁鼓励我。终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经过这次刻苦练习,我知道了我们要想做到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地去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