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吴越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11:53:52
《凝吴越精魄,创浙江佳篇《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后感800字》
“一个区域的发展历史,就是当地人的历史”。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浙江人,我从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了世代的浙江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力量,也深深惊叹于父辈们筚路蓝缕所带来的发展景象。
浙江精神是传承的、发展的。河姆渡遗址的盛况穿透历史的风沙,为浙江种下文化的因子;王阳明“格物致知”的至理格言熔铸着智慧,刻入务实求真的浙江人的基因:无论时代如何变换,浙江精神的根始终深扎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红船精神”为新时代发展擎起引航的大旗,“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以博观约取的姿态统领世纪的新篇章:浙江人在变化中掌握着规律,又用规律开创了浙江的未来。一言以蔽之,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贯穿着这片厚土的过去和未来,洋溢在浙江的美丽山水间、灿烂文明里。
在浙江精神的滋润下,浙江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科技的飞速发展支撑起浙江发展的骨架,源源不断的“互联网+”计划给“数据强省”的建设提供了稳固的基石,也让“最多跑一次”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民间;与此同时,浙江人用“绿水青山”有力反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元悖论,让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加自然的面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人们也以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为浙江发展注入了活力的因子:马云的支付宝打破了诚信、支付与物流的壁垒,立下“电子商务的里程碑”;敢为人先的宁波商帮书写着新工业的奇迹;遍及世界的义乌城将小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浙江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平地立起高楼,长桥接通南北,港口迎接世界,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吴越大地上的传奇。
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的感触更甚。浙江历史上记录的走南闯北,就是我的父辈经历过的事情,当听说他们讲述自己在他乡漂泊打拼的经历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受到浙江人骨子里那股勇往直前的劲。而每每在他乡提到自己来自浙江时,他们那份真诚的敬佩,也让我为我的这片故土感到骄傲。
浙江精神,凝聚着数代浙江人的智慧与奋斗;而浙江发展,也将由一而终地不断前行。
《游梅城》
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壮游吴越时,路过梅城,并写下了千古名篇《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的家乡梅城也因此被天下人所知道。
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严州半朵。我的家乡梅城(古称严州)就是这半朵梅花城,同时也是一座千年古镇。
今天,就让我带您在千年古镇转一转吧。
我们首先来到三星街。梅城的三星街就是大家口中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数不清的美食:有小气球般的汤圆;盘子大小的严州烤饼;以及形状有些怪异的冰淇淋……说着这些美食都让我的口水直流三尺,迫不及待地想吃上几口。吃过那些美食的人就如同来到了人间天堂,那味道至今还在我口中不断地跳动着。
三星街上不光有美食,还有美景。三星街上两旁都是古建筑,很多穿着古装的美女小姐姐穿梭在古建筑当中,让你仿佛有穿越的感觉。
不知不觉来到了梅城的大坝之上。 大坝是围着新安江而建的,夜色中或雨中的大坝十分的特别。夜色中的大坝,微风从江上飘过,深呼吸就感觉在水中“游戏”。
雨中的大坝更加奇特,江面上大雾弥漫,就像来到了一个奇特的空间,人们的视野不够开阔,就如同在烟雾弹中,十分有趣。
沿着大坝漫步,可以看到梅城有东西两湖,这也是梅城的一大奇观。
这座千年古府,这座半朵梅花之城,永远在我心中开放,我永远不会忘记。也希望您能来梅城游玩!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翻译】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笑逐颜开。
【赏析】
诗的开头几句是写入梦的缘由。诗人说:海上回来的人谈起过瀛洲,那瀛洲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找;越人谈起过天姥山,天姥山在云霞里时隐时现,也许还可以看得到。“瀛洲”是一座神山,中国古代传说,东海上有三座神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越,就是浙江绍兴一带。“信”,在这里当“实在”讲。
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一笔是陪衬,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转入正题。以下就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先拿天姥山跟天相比,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连结在一起。再拿天姥山跟其他的山相比,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五岳”,指中国的五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赤城”,是山名,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赤石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接着诗人又换一个角度以天台山为着眼点来写,说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简直像要塌倒了。这里的“天台四万八千丈”,只是说天台山非常高,并不是说它实有四万八千丈。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怎样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句开始,诗人就进入了梦境。从这里到“失向来之烟霞”一大段,写的都是梦境,是全诗的主要部分。
诗人梦见自己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一夜间飞过绍兴大都市的镜湖,又飞到剡溪。他看到:谢公投宿过的地方如今还在,那里渌水荡漾,清猿啼叫,景色十分幽雅。“谢公”,指的是魏晋贵族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以写山水诗著称,浙江的名山他差不多都到过。谢灵运在登天姥山的时候,曾经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过,留下了“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的诗句。
接着,李白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里的“谢公屐”,指的是谢灵运特制的一种登山用的木鞋,鞋底上有木齿,上山就去掉前齿,下山就去掉后齿,这样走着省力些。“天鸡”,是古代传说里的一种神鸡,相传住在东海桃都山顶的一棵大树上,天鸡一叫,天下的鸡都跟着叫起来。诗人说:他穿着谢灵运特制的木屐,登上天姥山的上连青云的石阶。站在高山之巅,看见东海的红日在半山腰涌出,听见天鸡在空中啼叫。这样,从飞渡镜湖到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景物一步步变幻,梦境一步步开展,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浓,一直引向幻想的高潮。正面展开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在千回万转的山石之间,道路弯弯曲曲,没有一定的方向。倚靠着岩石,迷恋缤纷的山花,天忽然昏黑了。熊在咆哮,龙在吟啸,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都在发抖。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青青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起烟雾。写得有声有色。这里采用了楚辞的句法,不仅使节奏发生变化,而且使读者联想到楚辞的风格,更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突然间景象又起了变化:在我们面前,霹雳闪电大作,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且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这里作者接连用四个四言短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节奏参差错落,铿锵有力,把天门打开时的雄伟声势,充分地写了出来。“列缺”就是闪电。
在天门打开以前,诗人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响声,而天门打开以后,景象又是一片光辉灿烂,壮丽非凡。这样,前者就对后者起了烘托的作用,在诗的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神仙的出场渲染了神奇的背景。接着,神仙出场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凤在拉车。梦境写到这里,达到了最高点,诗人的幻想真像“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任意奔驰。读着这些迷人的诗句,好像是在欣赏色彩鲜艳、变化莫测的童话影片一样,是那样富于魅力,那样引人入胜。使人读了心往神驰,宛如置身神仙世界。
但是,好梦不长:“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枕席依旧,刚才的烟雾云霞哪里去了?诗在梦境的最高点忽然收住,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仿佛音乐由响彻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转入低音,使听者心情也随着沉静下来。读诗,尤其是读古体诗,全篇的波澜起伏是应该注意体会的。
诗人由梦醒后的低徊失望,引出了最后一段。这一段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这首诗是用来留别的,要告诉留在鲁东的朋友,自己为什么要到天姥山去求仙访道。这一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在短短的几句诗里,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迸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封建社会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抱消极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评价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李白的思想,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更强烈的一面。在李白的思想当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的,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他的求仙访道,也不是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正像诗的结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吴越争霸的历史典故》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代的显著特征。在齐桓公首霸之后,晋、楚两国相继而起,逐鹿中原,争当盟主,但终因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在春秋中叶以后,出现并霸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晋景公采纳申公巫臣的意见,开始联合吴国,企图利用吴国牵制楚国的右翼,使楚国不能腾出手来招驾晋国的攻势,从而谋利。
吴国偏居东南沿海地区,与越国为邻,有断发文身之俗。据《吴越春秋》记载,当时吴国“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严格地说,它还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部落群体。在中原列国眼里,吴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蛮夷之国。公元前五八四年,晋景公派申公巫臣到吴国传授车战射御的技术,并唆使吴国背叛楚国。于是吴国不断侵伐楚国,又攻打巢、徐等吴楚之间的小国,弄得楚国忙于应战,疲于奔命。在晋国的扶植下,吴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得很快,国土日益扩展,声望日益提高。中原诸侯国家和吴国开始建立了联系。公元前五二二年,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做了相国。他教给吴王阖闾“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府库”等“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之道(《吴越春秋》),使吴国由极为落后的蛮夷之邦,一跃而成为军事强国。公元五○六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联合蔡、唐两国兴师伐楚。孙武是杰出的军事家,为了切断楚国本部与方城之外的联系,他采取中间突破的战略,率领吴军从淮河流域西进,至淮汭舍舟登陆,翻越大别山,与此同时,唐军东进袭取大隧、直辕、冥厄三隘(在今武胜关一带),蔡军循汝水至淮河、南下直取訾梁(在今固始县)。这两支偏师堵住了楚军北上中原,东通齐、鲁的要道,从侧翼牵制住楚军,使楚军不敢正面迎击吴军,而吴军却乘机扫荡楚国东境沿途的城镇,从容西进,跟蔡、唐两路军队会师,将楚国拦腰截为两段,隔汉水同楚军对峙。楚司马沈系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向令尹子常建议:“请令尹封锁汉水,自己以方城外人毁掉吴军舍弃的舟船,回过头来封住大隧、直辕、冥厄三隘,然后夹击吴军,一定能胜利。”令尹子常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惜,当他听楚大夫史皇说:“现在楚国人都怨恶令尹,喜欢司马,假使采取司马的建议,那么战胜吴国的功绩就全归司马了。”就断然改变主意,轻率地领兵渡汉水,与吴军对阵于柏举(今湖水麻城),结果一败涂地。吴军乘胜穷追猛打,五战五胜,攻古了楚国的郢都。
楚国的惨败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是晋、吴联合力量超过楚国;内因是楚国政治腐败。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楚国的政治腐败突出表现在用人问题上。楚国出人才,可楚平王专信奸邪,加害贤良,后来楚昭王上台,也胸无大志,只勉强立国,致使大批人才有的消沉,有的流走。象范蠡,出身于布衣之家,有匡世奇才,而“时人尽以为狂”(《越绝书》)。他琢磨,楚国不用,自己不能直接报效于父母之邦,不如东去助越,以越制吴,消除楚国东顾之忧,将全部的才智曲折地贡献给生养自己的故国。于是,他邀好友文种一起告别了家乡,踏上东去越国的道路。
越国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国家。传说其先祖乃大禹的后裔,被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文身断发,被草莱而邑”(《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历二十余世而至允常。公元前五一○年,吴王阖闾攻越,正是允常在位时。吴王阖闾攻占郢都后,庆功作乐,流连忘返,国内很空虚。越王允常乘机袭吴国。吴王阖闾之弟夫概也悄悄溜回吴国,自立为王。恰巧这时,楚大夫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求来救兵,吴王阖闾被迫跟楚国讲和,匆忙回师,赶跑夫概,保住王位,而楚国也侥幸复活。楚昭王接受了痛苦的教训,开始励精图治。为了解除吴国对楚国的威胁,他采取联越制吴的策略。
吴王阖闾决心打败越国。公元前四九六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吴国起兵攻越。吴越两军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国的军队阵列整齐严肃,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冲锋失败,就改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然后空袭吴军,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吴王阖闾,吴军败退,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是,不敢忘!”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越国。夫椒(古山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仅剩五千人,被吴军包围于稽山。文种、范蠡说服勾践忍辱图存,厚赂吴王夫差的宠臣伯嚭,向吴王求和。吴相国伍子胥表示反对,他举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劝告吴王,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吴太宰伯嚭既贪图越王勾践的财货,又嫉妒相国伍子胥的功劳,极力怂恿吴王答应越国的请求。吴王夫差终于允许求和,但条件是越国必须臣服于吴国,并要勾践到吴为奴三年。勾践带范蠡来到吴国当马夫。每天早上喂马擦车,以备夫差田猎,游玩;晚上栖身于石屋,守在阖闾的坟旁,期待三年一过,重返越国,最使勾践君臣提心吊胆的伍子胥,他常常劝吴王杀掉勾践。因此,勾践必须装出万分忠于吴王的表现,而且不能让吴王发觉半点矫饰做作。范蠡为此煞费苦心,他听到夫差病了,就动员勾践为吴王尝溲辨疾,以感动他。这招果然灵验,夫差误以为勾践确实屈服了,便如期放他回国。勾践回国后,身边总放着一个苦胆,坐卧饮食不忘先尝苦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范蠡为勾践制定一套保民、富国、强兵的方针。勾践亲自耕田,夫人亲自织布,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礼贤下士,赈贫恤死,深得民心,越国很快富起来。相反,吴王夫差因胜利而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偏信奸佞术宰伯嚭,杀害忠诚的相国子胥,政治日趋腐败。吴王夫差看不到越国是自己的心腹之患,一心想北上争霸。公元前四八年,他乘齐景公新死之机,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通知中原诸侯到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开会。会上,吴、晋两国争当盟主,结果歃血时,先吴后晋,鲁、邾等小国也分别“赋于吴八百乘”和“六百乘”(《国语·楚语》)。黄池之会使吴国达到了北上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就在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的时候。越王勾践率兵攻进吴都,俘虏了太子友。夫差闻讯后,急忙从北方撤军回国。但吴军长途跋涉,疲劳不堪,无法抵抗越军的进攻。夫差只得派伯嚭携带丰厚的礼物去越国求和。越王勾践估量眼下还不能灭掉吴国,就答应同吴国讲和。公元前四七八年,越国再次攻吴国。两国军队在笠泽夹水对阵。夜里,越军左右两小队兵卒或左或右,击鼓呐喊,佯攻吴军两翼。吴军分兵防御,而越国三军主力暗暗涉水,猛攻吴国中军,吴国大败。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吴正派公孙雄肉袒膝行,向越王勾践求和。勾践想答应,范蠡说:“过去天意叫吴国灭掉越国,可吴国偏偏不干;现在天意叫越国灭掉吴国,难道大王要违背天意吗?”吴使闻听泪如雨下。勾践遂说:“请夫差迁到甬江以东,让他管理一百户人家。”夫差羞愧交集,对勾践说:“我老了,不能服侍大王了。我真没脸见子胥呀!”说罢,蒙面自杀。越灭吴后,范蠡就逃跑了。 这时,越国已成为地跨江、淮的东方大国。起王勾践率领军队北渡淮河,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与齐、宋、晋、鲁等国诸侯会盟。各国都听越的号令。周元王正式派人赐给勾践祭肉,命他为霸主。此后,勾践为长期称霸中原,迁都琅琊(今山东诸城县)。直到战国中期,越国才被楚国打败。
《钱王陵园》
钱王陵园是吴越国王钱谬之墓。它位于临安市锦城镇太庙山山脚,是浙江省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建国以来,经过四次修建,它已成为临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钱王陵园南接衣锦街,东临浙江林学院,主要景观是钱王祠、州池、钱王墓和安国楼。由陵园人口径直往里走,第一道景观是神道石牌坊,又叫人口牌坊,它是由四根白色石柱构成的冲天石坊,坊高10。5米,宽18米,由青田石砌成,上有“钱武肃王陵”五字,是国务院副总理钱其深书写的。位于牌坊后的是墓阀,高8。3米,宽巧米,造型古朴庄严。呈五代墓闭样式。墓胭旁有两排矮房,是旅游商业用店,店内摆满各色民间制作,也呈五代风格。和墓阅紧临的是墓道门楼,门楼高约10米。朱红色的油漆大门镶嵌着铜钉,门楼两旁各蹲着一只威武的石狮。这一切都显示了王陵的威严气势。
墓阀后有一块平坦的祭祀场地,场中左右摆了鼓和钟,其后有一只灰褐色大香炉,香炉的后面就是有名的钱王祠。这个钱王祠于民国2年(1912年)重建,1994年重修。整个祠共有房12间,前厅3间,过道2间,正厅5间,后厢2间。正厅外匾额上是钱伟长书写的“钱王祠”三字,内匾是钱君甸的题词“祖武是绳”。祠内正堂有钱谬坐像,高约3米,仪态威严肃穆。厢房的墙上辟有介绍钱王生平事迹的画传图版和展示《钱氏家谱》、吴越文化的陈列柜,柜中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吸引了众多游人的观赏。
钱王祠后的通道就是墓道,它长约50米,道旁有一对跪着的石羊,石羊后有两位跪着的石制大臣,表情严肃,神态逼真,似乎在恭听武肃王将要下达的命令。墓道的尽头就是钱王墓,它是陵园的主建筑。整个墓包由土石堆砌而成,高约10米,直径50余米。它坐北朝南,紧靠太庙山,边上各有青龙、伏虎两小山护卫。山上古松翠柏郁郁葱葱,衬托了古墓的庄重、肃然。墓包前是拜台,约20米见方,台中立墓碑一座,碑上有30个阴刻大楷,内容是“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溢武肃钱王之墓”,应读作“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溢武肃,钱王之墓”,此中可见钱王的军衔、官衔、溢号和尊称。
钱王墓的右侧,有一条长满柏树的鹅卵石石径,过了石径,就是州池。池旁有一座优雅别致的亭子,亭子正中立着一块碑,碑阳面刻着“州池”两字,阴面刻着吴越国的国疆州域情况和吴越国的历史。亭子的右侧是州池,池中有14块大小不一的圆形青石板,各呈荷花状,板上分别篆刻着14个小篆体的文字。据说,州池象征着吴越国的疆土,14块石板象征国内的14个州,板上小篆就是州名。
州池的西北角有山道通往太庙山山顶,道上有逸亭、芙蓉亭、渴五殿、饮翠轩和凌烟阁,每个名称中都包含着一个故事。这些建筑位于山麓的不同点,均被苍松古柏包围,各处所见景致也均不相同。
位于太庙山巅的气宇轩昂的楼阁就是安国楼。这是一座方形两层阁楼。楼正前方大匾上“安国楼”三字流光溢彩,边上楹柱上对联:“南山生来北山殡,北山太平南功臣。”歌颂了钱王的功绩。安国楼下层边上有围栏,上层四周开窗,楼中设有旋梯。沿着旋梯登上安国楼,可尽览锦城全景,游客在此凭栏吊古,可以想象当年钱大元帅“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气势。东面青山湖碧波荡漾;西面天目山峰峦叠翠;北面昔溪穿城而行;南面功臣塔巍巍耸立。山下衣锦街、城南街、钱王大街横贯东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派繁荣康乐、歌舞升平的景象。
安国楼的东侧有山道盘旋而下,至山脚还有望锦亭、翠竹苑两处景点。它们位于太庙山东面的山坡上,据说是锦城父老乡亲翘首钱王衣锦回乡的地方。
钱王陵园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日黄花满园,径幽香远;夏日绿意盎然,浓阴遮路;秋日草木萧疏,天高云清;冬日梅竹竞寒,风骨显现。无论什么时候人园,都会令人心旷神怡。
钱王陵园,就是这样一座集风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它是临安的瑰宝,浙江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