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找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8:53:35
《路》
路在何方?我因此迷茫。
行走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光明是什么?我不清楚,仅仅是一个心中的念想罢了。我们生在一片光明中,去寻找那光明。
为了你而寻路,在烟花巷陌,在那个你曾经等过我的地方,共饮一杯清茶,谈一谈那些飞扬在心中的往事。
为往事而寻路,寻找那心的出路。我寻到了冷漠和置身事外,可我却只是往事上的过客;我寻到了激情和快乐,可我却只能留恋那一瞬的风华正茂。那天的转身离去,那一刻的心如刀绞;那一声释然的仰天大笑,那一缕心中的思念……
为风景而寻路,那一瞬嵌入眼眉的失意,那一霎满载失望的伤感,当年的景色依旧,人却经历太多的沧海桑田。
为自己的感性而寻路,只是为你而执着,那无助的小孩,是否有人俯身安慰;村落轮廓里渐次飘起的炊烟,是否已经飘散。
为心中的自己而寻路,看那正褪色的长夜,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离仇别恨;在江上的寒舟里,是否还有当年的剑胆琴心;孤雁飞去,是否要在花前月下,感叹岁月沧桑。
你那无邪的笑透着天真,我们咫尺天涯的心,是否昙花一现后再飘零;依稀旧时节,咫尺天涯,相望再也无话。
晚上,夜色如水一般清冽,只想借一瞬光明,寻找自己的路。世间的雪月风花,梦见的江山如画,不是我心中所想,我只想寻一条小路,没有咫尺天涯的绝望,没有望穿秋水的相思。我只愿回首那一场的盛世繁华,悠然寻见那一幅江山长卷。
走过记忆中的相思,走过心中的执念,这才发现,路一直在那里。
《寻找那一把钥匙1000字》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把钥匙能开一扇门,这句话来源于一句俗语,也来源于很多人的经验与教训,但是很多人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困难一个问题,它都有对应的解决的办法,只要坚持就可以找到那个钥匙,打开通往成功的道门,可是多少人理解错了这句话的意思呢?很多人理解为一扇门只能对一把钥匙,却忽略了事情的本质,是我们只要坚持任何一把钥匙都能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而成功的道路也不止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梦想成真不需要太大的拼命,因为我们真的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我们只需要触发我们身上隐藏的潜力并可以实现超越性的飞跃,而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触发我们的那把钥匙,那把钥匙可以是某一句话,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他们触发了我们的心灵,点燃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上进的心,梁启超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人的一生纵然拥有详实的蓝图,但是也仍然需要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而梦想的种子一旦埋下,只要条件合适,梦想的种子就会再次生根发芽,长成茁壮的大树,我们也不必刻意去寻找那一个让我们觉醒的点,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做好当下,脚踏实地,但你过分的是沉溺于寻找那一个能让你前能激发的点你,实际上就已经偏离了脚踏实地的道路,事实上该出现的时候他总会出现,你现在找不到,只能说你的条件还不合适,与其去寻找他不先把自身提高,因为你只有足够优秀,你发现的眼睛才能更闪亮,而如果你本身就不够优秀,很可能他就在你身边,你都无法发现,这就是因为人的觉悟度和它本身的能力是紧密相扣的,如果你本身的能力就很差,即使你的钱能被激发了你的潜能又能有多大呢?人的潜能果然是无穷的,但是如果一味的沉溺于去激发自己的潜能,不但可能找不到那把激活自己的钥匙,更可能的我们是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通往梦想道路固然不止一条,但是我们在找寻钥匙的过程中,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脚踏实地,而仅仅只沉溺于所谓一把钥匙对应一个门,潜意识里认为通向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那么我们就已经走错了道路。
人生的路上为梦想拼搏的路上,选择大于努力而寻找的钥匙,更是决定我们是否成功的重要性因素,能让我们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并不止一把,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呢?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去寻找那一把钥匙呢,钥匙固然有很多,可他们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能否寻找到那把钥匙,关键在于我们本身的能力是否足够,只要你足够优秀,钥匙自然会来到你的手上,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拼搏,梦想自会实现。
寻找那一把钥匙吧,激活你自己无穷的潜力,让梦想之花绽放。
《寻找那把钥匙》
文言文怎么教?在我们的思维里,主要就是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翻译、章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情理的感悟,琐琐碎碎,千篇一律,总觉枯燥泛味。也听过一些文言公开课,有些课堂虽然热闹,又觉文言味不足。而余映潮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课,却能够二者兼得。不信,请看他的著作《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你一定会在这本书里找到解锁文言文教学的那把钥匙。
文言文的学习,关乎“三文”,即文言、文学和文化。文言,主要是词汇和语法;文学是指语言的锤练、章法的考究等;文化,即文言样式、传统思维、古代文化、圣贤情思等。对于这三个方面,余老师“心中有丘壑”“四两拔千斤”,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引导学生“积之于厚,发之于薄”。学在课堂,乐在课堂。
第一,避轻就重,“三文”融合。
余老师新课导入开门见山,直接明了,绝不浪费时间。文言积累定不含糊,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课文的诵背,一一落实,夯实文言基础。文学鉴赏别具匠心,例如:《孙权劝学》品析“10个美点”,《共工怒触不周山》品读“三味道”,《诫子书》赏文笔,无不体现了余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核心素养。而“文化”则贯穿于余老的整个教学过程,逐步渗透给学生。例如《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课,这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余老先带学生品“历史的味道”,对神话故事追根溯源,介绍背景,初步体会神话的特点——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然后品“神话的味道”,要求学生补充描写“触怒不周山”的情景,想象当时战争的场景,如声音、火光、人物的神情、仪态、动作等,这一过程,激发想象,扩充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把握了神话最主要的特点——想象;最后品“文学的味道”,引导学生探究了记叙要素之美、情节空白之美、文段层次之美、文句对称之美、动词精致之美、故事神奇之美等等,在鉴赏各种文学之美的同时,又何尝没有体现共工的形象与情思,古代劳动人民的认知与愿望呢?
所以,余老的文言文教学既有文言的积累落实,又有文学的品析鉴赏,更有文化的熏陶感染。“三文”融合,文言韵味十足!
第二,书声琅琅,悦耳悦心。
读得有趣,读得有味,读得彻底,读得尽兴。朗读贯穿始终,朗读要求各不相同,朗读形式多种多样。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层次,读出文言韵味,读出故事味道,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句,在朗读中发现美点,在朗读中品语言识人物,知情悟理……揣摩情境读出语气语调,有神态的读,加动作的读,齐读,自由读,个别读,示范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分层次读……书声琅琅的课堂,充满浓厚的文言味道!
第三,巧设活动,学习有法。
教学活动环环紧扣,层层递进,上课线条简约,知识积累丰厚,体现了余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力。例如:《诫子书》“一课四学”活动一一识文词、知文句、诵文章、赏文笔;《孙权劝学》“三个10”活动一一理解10个词、朗读10分钟、品析10美点;《共工怒触不周山》“三个味道”活动一一历史的味道、神话的味道、文学的味道。这样的活动简约巧妙,明确精要。与活动伴随的有方法的指导,如诵读指导、鉴赏指导、写作指导等。学而有法,事半功倍。
第四,“讲”给学生,点拨精要。
我们知道文言文需要“讲”,但余老师绝不“串讲”,他在朗读中“讲”,渗透文化;他随文而“讲”,接通“文”“言”,他在活动中“讲”,打通“言”“义”;他在点评中讲,他在补充时讲,他在疑难处讲,他在学生能讲时坚决不讲。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时间,如:自主朗诵、自主说句义、自主赏文章美点、自主补写情景、对话交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显其中。
第五,强调笔记,语中有情。
就是在公开课上,余老师也十分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他不时要求学生做笔记,强调手上常有笔,随时批注读书心得。
余老师的评价性语言丰富而有情,或肯定,或赞美,或期待。例如:“要尝试着自己说!”“我要表扬一位同学!”“看来大家真的把课文读到心里去了。”“同学们能够放开嗓子读,这就是好的开端。”“读得多带劲啊,各具情态姿势,都很好看!”……这样的评价语,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除此之外,余老师还特别体恤学生,例如:“又要劳累大家了。”“谢谢大家做了这么多笔记!”“这个学习过程很辛苦,谢谢同学们的努力!”我想孩子们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虽苦犹甜,一定会卯足劲头继续跟进课堂。
总之,余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亮点多多,他的文言文教学有着过硬的教学技术,更有着博大精深的教学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终生学习,潜心研究,不断实践,在摸索中完善,在摸索中创新,才能找到那把钥匙,打开趣教、乐学、“三文融合”的文言教学之门。
《再坚持一下》
在浩瀚的夜空中,我们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在苦涩的泪水中,我们寻找昔日最快乐的事;在五彩的生活中,我们寻找心中的梦想。——题记
星期二下午,大地像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套,把我晒得汗流浃背。来到了报道的地点拿上装备,来到了约有一公顷的东莞银行篮球中心馆里的一个篮球训练场,我看见有很多人已经到了,虽然身高不齐,相貌各异,但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两个字“梦想”。我感觉到了莫名的兴奋,每个细胞在加速热身。
一位教练带我们热身防止拉伤,另一位教练给我们做了分班测试,我开始前还信心满满,临上场时又突然紧张起了,原本一气呵成的三步上篮却因为手上一滑失误了,所以沦落二班,不过没事,我来的目的正是提高球技。这几天里,哪怕娇阳似火,大伙儿认真学习的身影依然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我们学的运球、传球、变向、急停、投球……今天要派上用场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五天四夜的特训营进行到了一半,教练宣布“今天打比赛。”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像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但是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劲。我们双方都全力以赴,把这几天学到的知识都运用上来,谁也不让谁,结果半场过去我们打了个平手。下半场一开始,对手调整了战术,打了一个配合,率先得到两分。后面我们奋起直追可是依然还有两分的差距。只有最后几分钟了,我心想肯定没戏了,一个声音传来“圳烁,再坚持一下!”是教练,我想起了教练对我的谆谆教诲,想起了这几天流过的汗水,还有那每次要放弃时“再坚持一下”的鼓励,是的,坚持下去就会创造奇迹。我举手防守向左移动,接住了我方队员传来的球,拍着高运球来到门框处再换低运球。对方见势不妙都在框下栏我。这时我拦腰抱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急停,双手把球高高举起,向上一跃,球进了!全场顿时欢腾起来,那一刻,我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次篮球训练营让我认识到,要不断学习,相信自己,在关键时刻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创造奇迹。
《寻找那一份责任!》
太阳的责任是照亮黑暗,雨的责任是滋润大地,花儿的责任是村托世界,而我们呢?15岁的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呢?我寻找着——题记
俗话说得好:“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打自我们在父母的期待中哇哇坠地到现在,15年了!15年了,这中间包含着多少父母的含辛茹苦,多少老师的攻攻不倦,多少朋友的不离不弃!蓦然回首,原来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过着,才发现自己这些年竟然带着这么多人的祝福在打拼,而自己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浪费了太多太多的光阴!想到这,欲哭却再也不想让自己哭出来,不愿自己再一次的懦弱,再一次的后悔!
于是,发誓要好好的学习!实在不愿再一次听到母亲的哭泣,不愿听到爸爸的叹息,不愿再听到自己内心的谴责!那些过往的日子不堪回首:
我会为了爸妈不同意我出去而好几天不说话,甚至会为了泄私愤而骂妹妹。为了谁谁谁做家务而大闹大吵,直到爸妈骂一顿,这才愤愤的一人做一半,并且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狠狠的恨着爸妈,认为他们不疼我。甚至还怀疑自己并不是他们亲生的。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为一点自己认为受了很大的委屈而哭泣一个晚上,第二天眼红红的去上学,在日记里说着自己内心的不悦!放假的时候,在家里的时候像一团烂泥,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整天就想着往外面走,认为家是地狱外面才是自己重获自由的幸福源泉!
直到远离他们在外地独自生活的时候,每天晚上就再也不是为什么委屈而哭泣,仅仅是想念那个被我唤作“地狱”的家,想念曾经被自己认为“难吃得要死”的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到那时才发现那段“家的温暖”早已渗人了自己的骨髓,永永远远的随着自己一生!只是自己不曾用心去留意,没有细细的品尝那一份甜甜的家的味道!
我走出了房间,看到妈妈正在扫地,不留情的光阴在她脸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忽然我有种流泪的冲动,但早已把多情多愁的泪水丢掉了的我忍住了。我拿起扫把幇忙着,妈妈连忙阻止了我,说:“这孩子,怎么了,最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去去去,越帮越忙!”我住手了,知道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笑笑,便走出了家门,雨后的小镇格外的清新,风吹来的清新,我刹那间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而拼斗了,为了一份责任,一份长大后有能力回报国家,父母的责任!一份能够了解爱自己的人的心意,能够为了他们的祝福而奋发的责任!
看到了么?雨后的彩虹为天空修饰着,天空因彩虹的色彩而更加富有生机!我和那一份自己应付的责任微微的笑着!
《寻找爱》
寻找,爱。寻找那圣洁的思想,那是这般地深邃与纯洁,无需媚辞点缀,那便是爱。
听,莺啼。雌雄燕子在枝头吟唱,轻盈旋律,那是浪漫的爱,花香在鸟语中徘徊,漫开。
母亲,我悄悄注视着你,您在做你拿手的佳肴,香味正弥漫,让我不禁前去品尝。您温柔地笑,我凝眸,不禁感慨您的无私与默默付出,可亲的您,正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发,您说,我是您的唯一。可您知晓,您就是我的全部,我是多么感激您。您所给予我的便是那不尽的爱。
看,胡同里的那位老奶奶,总是保持她那慈祥的笑,是那般恒久美丽,难以忘怀。她总是给我讲她童年的故事,那受伤的小狗,在她的救治下得以存活,而这只小狗,又一直陪伴到她出嫁之时;那邻家小弟,总是与她争抢食物,是那般调皮……老奶奶一段段对往事的回忆恰似黑白电影一般在我眼前勾勒。
我的友伴,似水,你记得我们在一起玩藏猫猫时,一同躲在张伯伯家生锈的大铁罐中吗?使得家人们苦苦寻觅,也惹得张伯伯的小小尴尬。虽然我们现在天各一方,但儿时的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内心深处。似水年华,也许你的名字就是这般深邃吧。
……
捕捉着爱的镜头,爱漫益于心灵中,而我总是被这点点滴滴爱的片段所感动,我将永远在这征程中努力寻找爱、发现爱、珍存爱、感受爱。
《荒野中的小孩》
我站在荒野中,
四处张望,寻找那属于我的天真。
焦急中,我四处奔跑、却又迷失自我。
绝望中蹲下来开始哭泣。沉默了。
沉默,沉默是无声的难过。
静默,静默看流星划过。
突然有一天想到难过了,便停下脚步蹲下来抱抱自己。
没有谁比你更懂得安慰自己。
这小孩是我,也是你。
《黄河情》
从开封驱车西行,我们去寻找那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
流淌了几干年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从半坡的原始居民到称雄一时的黄炎部族,夏商西周到五代十国,炎黄裔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谱写着一曲又一曲激荡人心的民族之歌。
路途中,我想象着黄河的壮美雄姿,她定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如千百条张牙舞爪的黄喊巨龙,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嘶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奔腾……
车行至邝山脚下,河堤渐行渐低,低至于无。荒野里,弃车步行。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拨开苇丛和杂草,把我们引至河边。
一下子,我呆住了。
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黄河吗?辟地开山,一泻千里的黄河就是这样的吗?遥望对岸,迷迷蒙蒙,隐有一痕;顺河远眺,落落淇漠,苍茫一片。河水浑黄地散漫着,没有激浪,没有漩涡,几乎看不出向前涌流,万里涛声也在这里销匿了。大幅的水纹,一圈儿,一圈儿,平缓地横漫上岸来,又平缓地退回去。拥向天际的芦苇,落尽了的苇叶,飞尽了的芦花,一株株,一丛丛,在如血的斜阳里静穆地伫立着。几只水鸟从苇丛,中惊起,扑棱棱地掠河而去。在这里,一种出奇的朴谧代替了无坚不摧的气魄。
眼前的景象是真的吗?它怎么也无法和我梦幻中的黄河复合在一起。
诧异,失望,甚至有几分沮丧。
黄河,来到这大平原,没了关山的阻隔,你懈怠了吗?黄河,你前呼后拥,左冲右突,来到这里,疲倦了吗?黄河,你行程万里,是因袭太多,步履滞重了吗?黄河,你到底是怎么了?黄河?
我痴望着面前的母亲河,竭力思索着怎样找到它的美,或是雄浑,或是坦荡,或是从容自若,或是什么都可以。但是,我无法欺骗自己,我不得不承认,黄河,至少是面前的黄河,有些凝重,迂缓,甚至僵化了。或许你也曾滚滚奔流,波涛沸荡,然而随着几千年时问的流逝,每一次的携泥裹沙,一点点淤积在河底,是否正是这些泥沙拖缓了你本来有力的脚步?古老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引以为骄傲的财富,可我们却无法回避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动荡不安的近代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太多腐朽、愚昧,这不正是中国人直到现在都难以彻底清除的“泥沙”吗?正是这些,“泥沙”使我们无法阔步前行,甚至误人歧途。黄河要激流澎湃,奔腾向前;中国要昂首阔步,走向明天,我们就必须摒弃那些已经沉积了太久太久的泥沙。我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