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游泸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7:59:23
《游泸定桥作文9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时走过许多地方,泸定桥就是其中之一。
一放暑假,我们就向四川省泸定县出发。一路上风景优美,群山连绵,树木葱葱郁郁的,又高又大,像穿上了一件件绿色的棉衣,一阵风拂过树枝,树叶好像在对我们打招呼。小鸟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来到了泸定桥,远远望去,泸定桥像一条巨龙横跨在在大渡河的两岸。两岸的高山非常险峻,河水是淡淡的碧绿色,水流湍急,像千军万马在奔腾。泸定桥又名大渡桥,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于康熙四十五年四月投入使用。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三米,由13根铁链组成,底下并排九根铁链,桥面是木板铺成的,木板间还有空隙,桥栏是有两根铁链连成的,泸定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开始过泸定桥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拉着爸爸的手上了桥。我看着过桥的人们,有的人脸色发青;有的人牙齿一直在打颤;有的人闭着眼睛不敢往下望;有的人胆子很大,趴下去看脚下的滚滚波浪;还有的人拿着手机“咔嚓咔嚓”地拍照。我走上桥面,桥摇摇晃晃的,像是在荡秋千一样。我向桥下一看,只见波浪翻滚,真是令人心惊胆战。我的心像只调皮的小兔子一样上窜下跳,手紧紧地抓紧了爸爸的手。爸爸感觉到了我的紧张,他镇定自如地说:“鸿宇不用怕,现在的桥比当时红军渡桥时安全多了。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中路过这里,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一边铺木板,一边朝敌人射击,奋不顾身地向敌军冲去。因为他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最后才赶走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听完爸爸的话,我鼓起勇气松开爸爸的手,深深地吸了口气,自信满满地对爸爸说:“老爸,我可以自己走!”说完跟着前面的人一摇一晃、一摇一晃地走,铁索摇摇晃晃,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这声音让我瞬间忘掉了恐惧。后来,我们还在桥上拍照留影呢!
这次游泸定桥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不辜负前辈的厚望,长大后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游泸沽湖作文1000字》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有人喜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有人喜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而我却独爱那被秀丽群山环抱的“中国天眼”泸沽湖。
这个“五一”假期,我们全家去了泸沽湖游玩,经过山路十八弯,终于到了泸沽湖。可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而是一大片金黄的芦苇荡,我很纳闷,不是叫泸沽湖吗,怎么没看到湖呢?芦苇荡很大,一眼望不到头,芦苇有一米多高,根根笔直的站立,金黄的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旁边的石碑写着“草海”,原来这里是草海,真是名副其实呀。一座木板桥躲在芦苇里,走了一会儿,才看见它的全貌,它叫走婚桥,是以前一个叫摩梭族的少数民族结婚时走的桥,这名字可真好听!
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车拐了个弯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眼望不到边的泸沽湖呈现在众人眼前,我恍然大悟,原来,草海里的溪流是泸沽湖的源头啊,泸沽湖藏在密林后面呢!我们登上观景台,整个泸沽湖尽收眼底,景色非常的壮观。泸沽湖被层林叠翠的群山包裹,好似碧玉中镶嵌的一块蓝宝石,湖中央的几座小岛若隐若现,点缀着泸沽湖,给大湖增添了几分灵动。这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当时已是下午,夕阳似一位藏金奴似的想收起它最后一丝灿烂,却不小心从云朵后面泄露了出来,给山顶戴上了一顶金冠,给云朵镶上了一圈金边,再透过云层泻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像撒了满湖的金子。
第二天清晨,我们来到了观景台下的情人滩。早晨的泸沽湖非常的静谧,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安静、含羞。我们坐上了小船,向湖心划去,湖水清澈见底,似一块明镜,倒映着群山、岛屿和蓝天,美极了。我往水中看去,一些点缀在湖中一朵一朵的黄白色小花吸引了我,我用手摸了摸,花瓣轻轻的,花蕊柔柔的,花儿香香的,花朵在湖中随波摇曳,上下起伏,我看得出了神,“这是水性扬花,连接着湖底的水草。”妈妈告诉我,这名字可起得真好听!此时,湖水在蓝天白云的照映下显得格外清晰,在浅滩的时候是淡绿色,离滩越远颜色越深,逐渐变成深绿色、墨绿色,在湖中心变成了蓝绿色,那绿色层层叠叠,又相互交织。此刻,我们滑到了湖中心,湖面像夜晚一样蓝,从高空看,水性扬花像点缀在夜空中的繁星。
泸沽湖真不愧是“中国天眼”,优美的风景也印证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来守护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游泸沽湖作文650字》
倘若你问我云南之旅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里?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泸沽湖。”
七月上旬,导游驾车带着我们去了人间圣地——泸沽湖。一路上美景相伴:有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有云雾缭绕的山峰,还有波澜起伏的金沙江……
大约过半天,终的于来到了向往的泸沽湖。站在阳台上,远远望去,泸沽湖像被一层轻纱遮掩着,周边青山环绕,湖中岛屿众多,如梦如幻,宛如仙境。
安顿好一切,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泸沽湖湖岸。这时正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披着雨,披,在湖岸上漫步,岸边的鹅卵石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光环圆润,踩上去痒痒的。
终于轮到我们坐船了。当地人称这叫“猪槽船”,这是通往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只见摩梭阿哥轻轻摇起橹,船缓缓地向前行驶。 我低头一看,水竟如此清澈,清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清得可以望见嬉戏的鱼儿,清得像一面铜镜,将山的倒影,云的倒影,树的倒影统统纳入其中。我情不自禁伸出手,碰了一下,柔柔的,凉凉的。当地人告诉们这水可以直接饮用的。我掬了一点尝了一口甜滋滋,凉丝丝的。
渐渐地我们驶入了湖中心,星星点点的“水性杨花”浮在湖面上。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花朵们随风荡漾,给泸沽湖穿上了一件素色的花衣。一路上,摩梭阿哥唱着山歌,讲述着他们“母系”风俗和有关岛屿的传说……泸沽湖真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迷人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来到了里务比岛。沿着山势,拾级而上。这时俯瞰泸沽湖,一片湛蓝,若一块蓝宝石,蓝得那么醉人。
泸沽湖是我心中的的圣地,美在她的自然,美在她的清澈,美在她的神奇色彩。
《游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说的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这一战役。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索链,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飞夺泸定桥”, 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事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
因为这些诗词、这些故事 ,“泸定桥”这三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间。我总想去一探究竟。今日得见,我却不知该怎样描述它了!只见它架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之上,寒光闪闪。令人望而生畏!当年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泸定桥”三个字历经岁月沧桑依然雄风不减。
站在泸定桥桥头,抚摸着那铁迹斑斑的索链,听着脚下滔滔的水声,我竟不敢想象那场战役有多么的惨烈,红军付出了多少牺牲!踏上泸定桥,两岸是崎岖陡峭的石壁,桥下是波涛汹涌的河水;桥面离水面有好几丈高,风吹得铁链泠泠作响,那种凄惶与忐忑令我无法言表!又让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惨烈与英勇……
到了西岸,我望着泸定桥,心中有万千感慨,眼角不禁湿润起来。
今天的和平浸透了多少先烈的血泪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安宁呢?
《游泸沽湖》
今天早晨,晴空万里,我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踏上了去云南丽江的旅程。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云南的美景,特别是我们的第一目的地——泸沽湖。
我们租了一辆车,沿途都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道路弯弯曲曲的,大约行驶了五个小时左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整片绿色和蓝色。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水面倒映着天空,仿佛仙境一般。
我们租了一条小船,它是用木头做的,前面有两个人在划船,后面也有一个人在划,我们慢慢地向湖中央的一座小岛驶去。我环顾四周,发现泸沽湖周围被绿油油的山峰包围着,这样显得泸沽湖更加的美丽。划着划着,叔叔阿姨们全身都是汗珠,这时候,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人力来划呢?不能用发动机吗?”
“这里是自然保护区,用发动机的话会造成污染。”他们回答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船继续缓缓地向前行驶着,终于到了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了,这里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喝水的地方了,这里的水跟别的地方不同,都是绿色的,据说生不下来孩子的母亲喝一口这里的水就能生下孩子。我心想: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假的吧!我用手捧一捧来喝,有一股很清甜的味道,真好喝!
船又划了一段时间,阿姨们指着湖里的一种水草告诉我们:“这是泸沽湖一种著名的水草,叫水性扬花,这种花不但好看,还可以食用哦。”这个名字真奇怪,我认真地观察了这些花,它的花是白色的,它们像一位位貌美如花的仙子,在水中展现它婀娜多姿的身材,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的小船已经停靠在岸边了,也到了跟泸沽湖挥手告别的时候了,泸沽湖的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游泸定桥记》
己亥年三月二十日,余同家人同游于泸定。泸定桥边,望滚滚大渡河之水,奔波向东南,不曾停留,不曾回溯。
桥头两处有二门,为世人之所修,上书“泸定桥”三大字。门下左右各二石狮,威严所望,令人心中肃然,桥上唯有铁索飞架,铺以木板于其上,供人行。人行到处,左右摇晃,不能直立。余自板中缝隙见大渡河水滚滚翻腾,水势湍急,令人头晕目眩,快步行尽,以达彼岸。余心想:此水当有“百川东到海”之雄势,众浪奔腾,如狼似虎然前奔不停,如似痛击西来敌人,千军万马前奔。
遥想当年,红军千里来此,望滚滚大渡水万里奔腾,竟无一炫目头晕。于飞架两头铁索之上,以木板铺一烽火之路,且铺且战,与敌抗争不退缩,终收复之。不知多少鲜血染其上。不知多少性命亡于此,“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闭”!
如无红军,今幸福之世行在!中华少年,必当奋起向前,是世界为之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