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笔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1:09:24
《她害怕了作文650字》
我的好朋友给自己起了一个奇特的笔名“混子”。她是一个胆大的女孩,常常代表全班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和表演。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那份微笑面对一切的自信,让我好生羡慕。我原以为没有人会让她害怕,直到校园中那个身影的出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混子帮英语老师送作业去她的办公室。一路上,她和很多人打招呼,我有许多都不认识。为了理清两个班的作业数量,我们一边走,一边数。
我和混子认真地数着作业本。她本来数得好好的,可是一声震天动地的尖叫声突然从她的口中传来。我马上用双手护住自己的耳朵,一脸不爽地看向她。而她的双手微微地颤抖着,有几份作业因为她的紧张而掉到了地上。
“怎么了?”我满脸迷惑地问混子。与此同时,她已经躲到了我的身后。我也紧张地四处张望。“黄……黄……校在那儿。”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从嘴里吐出这几个字。我不耐烦地说道:“黄校在学校里不是很正常吗?” 她颤巍巍地说道:“你不知道我有黄校恐……恐惧症吗?”听了她的解释,看着站在15米外梦想树下的黄校,我不自觉地偷偷在心里笑道:刚刚还胜似闲庭信步的混子,现在却小心翼翼,如同偷油的老鼠一般。
我被混子从背后推着,快速地逃过了黄校所在的“危险地带”,终于来到了英语老师的办公室。直至此刻,混子的心情仍然没有平静下来。她数了好久,作业本的总数量都不一致。她不断地质疑自己:“会不会刚才没有把掉在地上的都捡起来?” 我劝她冷静一点,我们俩又数了一次,总数量终于对了。
通过这件事,我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有自己害怕的人和物。这样的混子让我更加喜欢了。
《给老师取个笔名》
我的老师是一位万万难遇的超级天才。曾经的我对语文毫无兴趣,觉得我的语文成绩就会这么一蹶不振下去。直到我遇到了我心中的女神,她让我重拾了信心,让我的智商重新占领了高地。
近期,我们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作文实力提了不少,在某网络平台上,刊登了无数篇目,甚至能直接把一天的全部篇数都包下来了。因此,指导老师的名字,也已经在各位家长的手机上霸屏了。这么实力不凡的人,已经不允许她继续低调下去,是时候该有一个威震四方的笔名了。嗯,想了半天,我觉得该叫她——佛生草。
为什么我给老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她在我心中像佛一样善良、博爱;她的生命就像是佛撒在凡间的一棵小草。拥有和草一样的生命技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像她从事教学几十载,这一路荆棘密布,但她依然坚持不懈,为教学事业做出了贡献,把我们这些小花小草都拉上喜欢语文,更喜欢作文的大道上。
能遇见这样的老师,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给老师起笔名》
我在看书时,看到作者一般都有个笔名。我就有一个奇特想法,我也要给我的老师起个笔名。
嗯,起个什么好呢!有了,就叫“花师”,怎么样?因为我的老师很喜欢种花,家里面都摆满了花瓶,只要有什么瓶子,老师都会拿来当花瓶养花。听妈妈说,老师也是一名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那老师不就更是一个“花师”了吗,既爱养花,又培育着我们。嗯,我看这个笔名不错。
对了,应该叫“彩蘑菇”。嘻嘻,你们看了别笑。我的老师是蘑菇头,天天穿的衣服颜色都是七彩的,就像是给我们的教室添加了光彩。每天上课时,她总是讲得神采飞扬,把我们都吸引住了呢。嗯,我看,这“彩蘑菇”很像她嘛。
我觉得还可以叫她“故事多”。因为呢,在课上,只要有一句课文里的话,有趣的老师就会讲起许多她小时候的新鲜故事和书里面的故事给我们听,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老师到底是讲了多少个给故事给我们听了呢。我们的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讲着各种故事让我们深深入迷。这个“故事多”也挺不错的嘛。
唉呀,你们觉得我给老师起的笔名好听吗?我的老师到底会不会用我给她起的笔名呢?那她会用哪一个呢?
《我的笔名的由来》
笔名,一开始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取自于生活,取自于周围的人,骂的也是周围的人、周围的事情,赞誉的自然也是周围的人和事。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取个笔名,就不会有人知道是自己了。渐渐地,取笔名成了一种习惯,因此,现在作家也起笔名。
笔名,起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为何姓鲁?原因有两个:母亲姓鲁。先秦时,周鲁乃同姓之国。迅,在古代是指矫健的狼子,表现了他誓作封建制度逆子贰臣的决心。
有的笔名是为了纪念自己一段痛苦的回忆,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原名阿历克谢.克马西斯莫维奇.彼什科夫。他童年父母双亡,十一岁到社会上谋生,当过学徒,做过更夫,饱尝了人生痛苦,为了纪念这段人生经历,因此取名为“高尔基”,因为俄语中,“高尔基”就是“痛苦”之意。
有的笔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写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大革命失败,转入地下以写作为生,写出《幼灭》等小说,为应付反动书报机关的检查,署名“矛盾”,因为没有姓“矛”的,因此给“矛”加上了草字头,茅盾,后来成了文坛上响当当的名字。
笔名,乃笔之名也。
所有热爱写作的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笔名,我也不例外。
我的笔名是“恒星”。我十分喜欢恒星。因为八大行星: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都是饶着恒星转,所以恒星就相当于中轴,有着领导之意。
恒星十分之巨大,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一百零九倍,小恒星也有太阳的十几倍,超巨星就更大了,有一颗叫柱一的恒星,是太阳的一百五十倍;有一颗叫心宿二的恒星,是太阳的六百九十倍;有一颗叫参宿四的恒星,是太阳的九百倍,这还不够,如今发现最大的恒星是太阳的十亿倍!距离地球五千光年。真是牛气冲天。
“恒星”谐音为“恒心”,万事都要有恒心,曾国藩曾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它会时刻提醒着我,让我在想放弃的时候,作为一盏明灯,点亮我的道路。故对“恒星”这个笔名更为欢喜。
宇宙浩瀚,世间万物,有许多未知,需要我们去发现、探索、求知,让我从恒星开始,努力创造出一条属于我探索未知的路。
《才子品诗:古代儿童玩什么?》
作者简介:
徐昌才,笔名偃月公子,祖籍夜郎古国,客居星城长沙,长沙市雅礼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长沙市作协理事、衡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语文报》专栏作家,已发表文章1000多篇,常规出版专著20部。作品《一眼抵过万千爱》获全国第四届叶圣陶文学奖。系列古典诗词鉴赏作品远销香港、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现主要致力于语文教学、文艺评论和散文随笔的研究与写作。
古代儿童玩什么
徐昌才
古代小孩玩什么呢?我们挑选几首古代描写儿童游戏或生活的诗歌,品味一番,帮助大家走进儿童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骑竹马
李白有诗《长干行》描写一个儿童游戏的场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骑竹马是唐代流行的一种游戏,典型的式样是一根竹竿,一端装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有轮子,小孩跨立其上,假装骑马的模样,口中念念有声,策马奔腾。李白诗中所写,男孩子骑着竹马,绕着庭院井栏跑,不时举手摘下青青的梅子,送给女孩子尝尝,女孩子以为甜美,不曾想到,一口咬去,青涩酸溜,惊讶张嘴,错愕不已。两个人就这样无忧无虑、毫无猜忌地游戏、玩耍,很开心,很快乐。长大以后,他们结为夫妻,过上了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由此诞生,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后人以“青梅竹马”称呼自幼一直陪伴长大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后恋爱或结婚的人。
放风筝
放风筝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写儿童放风筝的盛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风光宜人。儿童放学回家,沐浴拂拂春风,极目晴空浩荡,放飞风筝,奔驰原野。何等欢悦,何等自由。笑声与欢呼回荡,风筝与自由同飞。自然就是孩子的天空,风筝放飞孩子的心愿。清代诗人郑用锡曾咏风筝:“昂藏意气入云烟,喜放风筝到九天。要识扶摇能直上,全凭一线手中牵。”(《小孙放风筝志勖》)勉励孙儿要学风筝胸怀大志,扶摇直上,更要懂得一线在手,收控自如。咏风筝上天,含奋发之志,可谓用心良苦。
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即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双手抓住绳索,脚踏蹬板,来回摆动。李清照的词作《点绛唇》就描绘了一位富家少女荡秋千的情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词句妙在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秋千荡出一派迷人的风致。
放爆竹
爆竹、烟花,古已有之。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就描写了新年第一天家家户户燃放爆竹的盛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这首诗喜庆欢乐的气氛不同,宋代诗人方翥的诗歌《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却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一边是诗人客居他乡,远离亲人,孑然一身,一边是儿童欢笑,爆竹声声,欢庆过年,两相对比,突出游子的冷清孤寂之感。这个除夜,诗人的确过得悲凄。
捕蝴蝶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极富童趣诗心,其诗《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抓捕蝴蝶的动人情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采花无处寻。”篱笆疏疏落落,小路通向远方。花瓣已然飘零,绿叶尚未成荫。就在这样一个暮春时节,有这么几个小孩急急忙忙,追逐只黄色的蝴蝶,忽东忽西,忽快忽慢,小心翼翼,兴奋不已。突然,蝴蝶飞入一片采花从中,消失不见了。小孩站在路边,东瞅西望,怅然若失。是的,他们喜欢美丽的蝴蝶,他们习惯了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追捕蝴蝶。自由飞扬在春风中,快乐洋溢在他们脸上。
(此文已发表在《中国中学生报》)
《李白那些“小”朋友》
作者简介:
徐昌才,笔名偃月公子,祖籍夜郎古国,客居星城长沙,长沙市雅礼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长沙市作协理事、衡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香港文汇报》《语文报》专栏作家,已发表文章1000多篇,常规出版专著20部。系列古典诗词鉴赏作品远销香港、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现主要致力于语文教学、文艺评论和散文随笔的研究与写作。
李白那些“小”朋友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李白一生豪放乐观,喜交朋友,他的朋友除了权豪政要、王公大人、文坛名流、江湖名士等大人物之外,也有不少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果把那些声名显赫、地位尊贵者称为大朋友的话,那么,这些出身低微,无权无势的人就是李白的“小朋友”。下面,我挑选李白诗中几位安徽籍的小朋友,稍作欣赏,以飨读者。
李白曾在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住过一段时间,村里有个叫汪伦的村民善酿美酒,常用美酒招待李白。后来李白离开桃花潭村的时候,写下了充满深情厚意的诗篇《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一个桃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李白即将乘舟启程,村民们闻讯赶来,为李白送行。他们踏地为拍,载歌载舞,用歌声表达对大诗人的一路祝福和不舍思念,用美酒冲淡离别的感伤和再会的渺茫。面对美丽的春天,芳香的美酒,热情的村民,还有动听的歌声,李白一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他感动了,作为诗人,他对这份深情无以回报,他只能从底喊出遗响千古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清澈透明,这多么象村民汪伦那质朴纯洁的品格!桃花潭水深达千尺,也远远比不上一个农民,一群农民对我李白的深情啊!李白感动于一次离别的浪漫和深情,他一定不会知道他的这次经历却感动了我们一千年,一万年!他的这位农民朋友也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间。
李白在安徽宣城也住过一段时间,宣城有一位姓纪的老大爷,善于酿造美酒,对李白非常友善。老人去世后,李白大哭不已,伤痛欲绝,写了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首诗以痴人梦语抒写无限温情。纪大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李白固执地相信,他仍然会在阴间为我李白酿造老春美酒。这样说来,似乎有点死不足悲的味道,其实,这种荒诞可笑的假想背后是一颗痛苦的心,不管怎样,李白都不愿意相信,也决不能接受纪大爷去世的现实。循此思路,诗人又进一步痴想,老师傅啊,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世上,你酿造的老春酒再好,又将卖给谁呢?似乎纪大爷原是专门为李白酿酒而活着,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才能赏识。二人生死不离,情真意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李白哭纪大爷,实际上是哭一种活生生的友情归于虚无,李白珍贵的泪水如滂沱大雨般献给朴实勤劳的朋友纪师傅,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李白在安徽贵池漫游,此地出产铜矿与银矿,他目睹了冶炼铜矿的奇特景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为那些强壮豪爽的汉子高歌一曲:“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在李白的笔下,冶炼工人个个精神百倍,意气风发!你看: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天地顿时绚丽多彩,空明生辉!工人们一边抡锤敲打,一边放声歌唱。炉火映红了他们的脸膛,为他们的强壮威武勾画出一道道精彩的剪影。歌声嘹亮动听,响彻天地,让寒冷的河水荡漾不宁。他们是健康的,强壮的,用铁锤敲打出生活的诗意;他们又是乐观的,豪迈的,用歌声唱响生活的乐章。李白把歌声和赞美送给这些勤劳、健康、强壮、乐观的工人,也给千秋百代的后人送来了一份惊喜,一份震撼!
李白也曾在安徽铜陵漫游,晚间投宿在一位姓荀的老大妈家中,受到这位农民老大妈的热情款待,李白感动又激动,写了一首《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是值得庆贺的时节,但是李白在这个夜晚却看到了农民的辛苦。深夜,传来邻家女子熬夜舂米的声音,声声刺耳,无比凄凉。眼前这位农民老妈妈孤苦伶仃,贫困潦倒,但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显得格外热情,特意为诗人准备了雕胡饭(一种山野里能够拿得出来的非常珍贵的米饭),恭恭敬敬地端进来,跪着进献给他。老人的举动深深打动了诗人,听着凄凉刺耳的舂米声,看着眼前这碗白灿灿的雕胡饭,面对老人恭恭敬敬的姿态,诗人心里想,这位老大妈真是太辛苦,又太热情了,她一年到头不知能吃上几碗这样的雕胡饭,诗人实在不忍心吃下这碗饭,它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照亮了诗人的心空,诗人想起了少年韩信的故事:相传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他在淮阴城下的河边钓鱼,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后,送给漂母千金以示感谢。诗人在想,眼前这位老妈妈就像古代的漂母一样,对我这样好,怎样也不能报答她老人家的深情啊!李白向来自信、狂傲,平交王侯,蔑视权贵,喊出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口号,但是在一位农民老妈妈面前,却是如此谦恭,如此愧疚,像一个做错了事情还在挨批评的小学生一样。这就是李白,一个可敬可爱又好玩的李白,一位视农民为自己的朋友甚至恩人的李白,一个有情有义的李白!
(本文已经发表在《中国中学生》报,发表时候限于版面,有所压缩。)
《我的笔名》
你一定很奇怪吧,一个小学生,又不是大作家,用得着什么笔名呢?其实,我给自己取笔名,只是觉得笔名非常有趣罢了。
我爸爸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有六七个笔名。其中一个叫“哲逊”。爸爸解释说“哲”是聪明的意思,“逊”是谦虚的意思,一个人又聪明,又谦虚,那才受人尊重呢。他还有个笔名,叫“星竹”。这个笔名也是有来历的:我妈妈叫朱光星,我叫苏竹云,爸爸说,他将妈妈和我的名字中各抽出一个字,组成他的笔名,以此来表达对我们的深情厚意。我和妈妈都高兴地笑了。
看,笔名中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感情,我怎么不羡慕呢?于是,我也翻了老半天的字典,给自己取了个“笔名”——雯隽。“雯”的含义是:天上多变的云;拓隽”的含义是:英俊、潇洒。我希望自己写起文章来就像天上的云彩,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变化。还愿自己长得英俊,潇洒,不但外表美,心灵更美!
将来,如果你看到报纸上有雯隽这个名字的话,那可能就是我了。
《我的笔名》
我十分爱写作,所以呢,我尝试了几次投作文稿,蛮好玩的。谢婉莹奶奶的笔名叫冰心,这使得外人都以为她叫做冰心,你看,她的文章好,笔名也被好多人记住了,我羡慕了,也想取一个笔名。那取什么名儿才好呢,如花?土。似玉?更土!那叫什么呢......好啦,想好啦,就叫......蓝色的希翼吧!蓝色的希翼,蓝色的希翼,这名儿不仅美,还寓意我将来会是祖国的栋梁,祖国的将来由我去建设。好,以后我的笔名就是蓝色的希翼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末尾出现这五个字。
蓝色的希翼
《艾青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经历
人物生平抗战开始,艾青满怀热情地寻求着光明,“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又从南部到西北部”(注:《艾青选集·自序》),终于找到了光明的所在——延安。这几年中,他一面不倦在寻求,一面辛勤地写下了大量诗歌。他的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深切的反映出抗战的时代精神;他的诗作,又表现了个人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才华。艾青,是抗战前期具有重大成就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就他的创作生活而说,却开始于更早的年代。艾青是浙江金华人,生于一九一零年,自小在山区长大,接近劳苦人民,培养了对农村的深厚感情,这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的生活源泉和思想基础。中学时代经受了大革命的风暴,阅读到唯物史观的书籍,启发了他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这种向往,经常闪耀在他以后的诗作中,并引导他走革命的路。他少年时就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曾到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攻读了几个月,又促成他于一九二九年去法国学习。他在美术方面的修养,有助于他诗歌风格的形成;他较多接触“五四”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在法国又有机会阅读俄国、苏联的小说、诗歌和一些法文诗歌,这些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一九三二年,他在度过三年异国生活后,回到民族危机深重的祖国,五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作为鲁迅支持的美术团体“春地画会”的成员。但到七月,即同其他十几位青年美术工作者一起被诬,以“危害民国”,“颠覆政府”的罪名逮捕入狱,经受了三年多的囚禁生活。 艾青(1910年~1996年),现代诗人。本名蒋海澄,字养源,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创作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yi)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诗两首》第一首)。《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另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其子为当代著名艺术家艾未未。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萧红小传》
萧红,原名张酒莹,曾用“悄吟”等笔名。她1911年出生,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还在年幼时就经历了人生的最大不幸—失去了母亲。
1930年为了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姻,她逃离了封建家庭,过起了流浪生活。艰辛的人生感受,使她后来常用沉郁的笔调描写人民的苦难。1932年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10月她来到上海后,在鲁迅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走上了革命文艺创作的道路,开始从事革命的文艺运动。1935年她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该小说反映了当时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致明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鲁迅先生还为该小说作了序。
1936年因身体原因,萧红去了日本养病。抗日战争爆发后,她立即回国,并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斗争。又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她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1940年萧红到了香港,此时,她的身体状况已相当不好,但她仍凭着顽强的意志,抱病勤奋写作,并最终完成了她的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她因病在香港去世,走完了她艰难、短暂,充满斗争和奋进的“年轻精神”,并始终“为人民事业奔走”的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