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卢沟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19:52:13
《从卢沟桥事变到南京大屠杀800字》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的失踪,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因为当天是1937年7月7日,所以也称“七七事变”。尽管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力抵抗,仍然无法抵挡日军侵略的铁蹄——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随后,共产党代表毛泽东发表对日宣言,向日军宣战;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同意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在共产党对日宣战后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发出强烈的谴责,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为借口,淞沪会战爆发,史称“八一三事变”,这一场战争中,分为三个阶段——宝山守卫战,在这个阶段爱国将领姚子青壮烈牺牲;四行仓库守卫战,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誓师,决定于日均决一死战,后来奉命撤出;最后一个阶段,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三架日机,初战告捷。然而,整个战场局势对中国不利,最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虽然这场战争失败了,但是中国军队坚持了整整三个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后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屠杀达三十万人以上!
今天是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战争的硝烟已经不再会时不时在我们头上掠过,但是我们要不忘国耻,牢记日本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时刻刻警惕日本帝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同时,我们要努力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广济桥》
中国有四大古桥,有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而我只去过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一起去潮州游玩,一路上心情很澎湃,看到许多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很快我们就到了广济桥门口。
进入广济桥后,导游给我们解说它的历史,广济桥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此桥被专家称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该桥长518米,共有18个墩。在这些桥墩上,有很多牌坊和亭廊,而且每处都不相同,这座桥横跨两江,连接着两岸,中间部分是由18艘小船组成,早上十点整,小船会一艘艘连接在一起,供行人通过桥梁;到了晚上5点30分桥是断开式的,以便货船通行。一眼望去像梦幻的灯光秀表演,相当的美丽。
广济桥的建筑和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一次潮州!
《记一次参现活动—参观卢沟桥》
九月二十四日,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乘坐两辆红色轿车,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到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参观。
汽车在卢沟桥头停住了。同学们跳下汽车,一眼就看见桥头北侧有一座灰色大理石的碑亭。大家呼喊着蜂拥而至,有的扶柱仰望,有的趴在栏杆上,仔细辨认上面的碑文。
碑亭的顶部和四周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各种图案,亭中轰立着一块高三米左右的石碑。碑身两侧“卢沟晓月”四个端庄饱满、苍劲有力的大字清晰可见。老师告诉我们,这字是乾隆重皇帝当年到这里浏览之后即兴亲笔题写的。
“走哇,到桥上看狮子去!”不知谁喊了一声提醒了大家。我拉着李梅的手向桥上跑去。
桥面是宽七、八米的柏油路,两侧是水泥方砖铺成的人行道。最引人注目的是桥两边的石栏望柱,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和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桥上的狮子有数吗?”
“我奶奶说根本数不清。”一个稚气的女声。
“得了吧,我就不信。那狮子又不是活的还能一会儿一变。”一听就知道是我班李斌的声音。
我嘴里没说,心里却想着非数清不可。于是我便认真地边看边数起来。
嗬!这些狮子可真有意思,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基本连它们的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有的狮子怒目圆睁,似乎在仰天长啸;有的闭息凝神,好像在想什么。那些逗人喜爱的小狮子三三两两,有的伏在大狮子头上、背上;有的隐在大狮子身后,只露出毛茸茸的小脑袋;有的在妈妈怀里戏逗;还有的大概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海华,数多少个了?”老师的问话,我才想起只顾看把数数忘了,不由“哟’t地叫了一声,同学们和老师都笑了。
同学们爱抚地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不时地发出喷喷的赞叹声。
我们从桥的东头走到西头,桥长足有半华里。站在桥头,向桥下望去,桥下共有十一个桥孔,十个高大的桥墩,就像十只船,船头向北,支撑着巨大的桥身。聪明的工匠师傅,为了减少湍急的河水对桥墩的冲击,把桥墩的北端设计成一个分水尖,还安装了一根三角铁柱,好像一把锋利的剑。传说河里的恶龙一到桥下便被劈成几段,再不能兴风作浪,人们叫它“斩龙剑”。
参观结束了,我惬意地站在桥头,手扶栏杆,望着这雄伟壮观的古桥,心中涌起激情。这雄伟的建筑,这精湛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做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为此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这一切也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努力学习,将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文化。
《赞美卢沟桥的作文》
我和爸爸漫步在卢沟桥上,深情地抚摸着桥两侧柱上一只只石头狮子时,爸爸沉吟着说道:“这一只只石头狮子,全都经历过炮火硝烟的严酷洗礼,染上过我们中华民族的鲜血啊。要知道,万恶的日本庆路饿着从1937年6月起,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调谐性的军事军事演习。7月7日晚上22点40分时,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借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了,要求强行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当遭到中国第29军地37师地110旅第219团的严词拒绝后,7月8日凌晨日军突然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发起了进攻。”
爸爸神情严峻地接着说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咱们全民族的抗战就此开始了!”
我说道:“我知道,当时在日军的猛烈炮轰下,第29军将士们拼死浴血奋战,经过4小时的激战,从日寇手里又夺回了铁桥,那是多么惨烈的昼与夜哪,中国守军铜浇铁铸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几百个日寇阵尸卢沟桥头。多么难忘的历史镜头哪!”
爸爸说道:“就是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天,国共两党停止内战,携手抗战;中央地方捐弃前嫌,齐心救国;工农商学兵全民总动员,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局面正式形成了。”
我抬头一望,只见卢沟桥桥头华表上的石头狮子正迸射璀璨的阳光,双目炯炯有神,像是在讲述着历史,也放眼着未来。
《卢沟桥桥的作文400字》
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种血火勾连的方式,以一种硝烟弥漫、哭声与怒吼交相映衬的方式,以歌唱和诀别的方式,以仆倒、挣扎、继之而起的悲壮姿态存在着。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我必须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是的,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
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著而无畏。
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们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
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
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写卢沟桥的作文600字》
终于走到卢沟桥,十几分钟的路程走得异常的坚定,心突然就不再浮华,也不再虚伪。桥,想去仔细的辨认,可是又突然觉得没有必要去看桥上的伤痕,来到这里就已经足够,足够了。桥上人不多,整座桥都异常的安静。桥上留下的沧桑,去辨认,去抚摸,去思索,去想像,去沉默。在桥上站了许久,渐渐的天空开始飘雨。雨落在桥上,落在我的身上,一种冰冰的感觉,从皮肤蔓延到全身。
没有想离开的意思,觉得在这里站着很安静,很简单,很平凡,很踏实。我那起相机想去拍照,可是我没有拍,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的相机是日本的相机。我停下了,我不想用日本的相机去拍卢沟桥,不想,仅此而已。不是我激进,我怕日本的东西惊醒了那休息了许久的卢沟桥。我怕卢沟桥再受到伤害,毕竟曾经的伤痕还在。
在桥上站了多久,我记不清了。雨,一直都这样不大不小,潇潇的下着。就像专门为我的到访而下的一场潇雨。我站在桥上,突然有几分愧疚,认为自己来得时候太浅薄,带着一种世俗的心来看一座绝世的桥。不过还好,来到这里我不再世俗,至少站在桥上的那一刻不再世俗。
远方的北京城在雨显得分外浪漫,一座桥曾经连同着这个城市,这里毕竟战火纷飞过,不过一切都成了历史。桥,如今的桥似乎已经与北京没有了关联。
可是站在这座桥上,不经意间发现这不仅仅再是一座桥。北京的大气磅礴,北京的古典浪漫,北京的命运历史,北京的一切,包括北京人的一切。站在这桥上,似乎在渐渐的了解,渐渐的深入,渐渐的知晓。桥,似乎就是北京的文化,北京的内涵存在与这座桥中。
卢沟桥前,没有去回忆历史,没有去缅怀先烈,没有去许下什么誓言。只是让自己站在那里,静静的站在那里,像那座桥一般静静。我不知道,离开那座桥之后,我是否依旧世俗,依旧肤浅。但是我知道,站在桥上那一刻,我不再世俗,我平凡、安静、简单地与这座桥靠在一起。卢沟桥前,简单的思绪,平凡的人,安静的世界,一切都不曾刻意提及历史,但一切一刻也不曾忘却历史。站在这里,沉默是最好的语言。
那座桥,已经残破不已,可是北京的一切,似乎被这么一座桥所容纳。静静的站在桥上回忆、面对、展望,我想我要找的符号终于找到了,可是我没有说出来。我怕吵醒了这沉睡的桥,毕竟我们赋予它太多,它也太累了。
《关于卢沟桥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宛平,它位于京西卢沟桥畔。雄伟多姿石狮古桥,始建于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几百年来流传一句俗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可见有多少个了。它自古是西南各省进入京城的唯一通道。目前是华北唯一的一座多孔石料建造的石桥。在古城的东侧连接着一座完整的宛平古城。过去年间,每到秋收之际,皇帝还要到宛平县上缴公粮。
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清晨,日本侵略者假借走失日兵为由,攻打宛平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从此掀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经过了八年的抗日战争,这座古城、古桥终于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那时,宛平城已是千疮百孔,杂草灌木丛生,我们经常到那里去摘酸枣、逮蝈蝈、掏鸟窝,城墙上成了狐狸、蛇、乌鸦等动物的乐园。现在,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丰台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宛平古城换了新颜。到宛平城来参观和游览的游客一来到这宛平城,就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关怀,也没有今天焕然一新的宛平城。尤其是到了晚上,城楼、城墙大红灯笼高高挂,城内街两侧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真是太美了!
过去,城内只有一所小学,很多孩子根本就上不起学。城内外没有一座楼房,没有公共汽车,连下水道、自来水都没有。什么邮局、书店、超市都没听说过。我小时候只记得,卢沟桥桥西街有个果子市,城东门外有个地方卖白薯秧,除了有几个大车店、骆驼店、牛羊店、“德源用”、“义太山”、“羊肉床子”,没有像样的商店。现在您再看看,小区一个接一个,超市一座连一座,高楼林立,道路平整,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小学、中学、托儿所、敬老院应有尽有。过去,我们小时候吃的是“甜垂垂”、野酸枣、冰糖路葫芦和路边长的“巧瓜”,现在孩子吃的是酸奶、雪糕、冰激凌、汉堡、比萨、麦当劳。
看看我美丽家乡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70年代建造了卢沟新桥,之后又建了京石高速、五环路,地区现有18条公交线路,把卢沟桥与外界连接起来。过去城里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一名电工管理全城,大家管他叫“灯赵”,是个会上电线杆的人。现在几乎家家都是电器化了,什么洗衣机、冰箱、彩电、空调、私家车等,一应俱全。
过去我们只知道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在这儿是最有名的。现在,有京城现代十大建筑之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抗战雕塑园、晓月苑游泳馆、老年人活动站等等。
我的家乡越变越美,过去写封信都不知上哪里去寄,现在电话,手机、传真、掌上电脑等先进信息技术日趋先进。我的家乡和祖国一样,天天在变,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天比一天富有,一天比一天美丽、可爱。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的家乡变得更漂亮。
我坚信,我的梦想会实现,家乡的明天会更美丽!
《有关卢沟桥的作文》
北京的符号――卢沟桥
或许世俗的我,没有资格缅怀曾经那个年代。但是,我却在不经意间读懂了那座桥。或许,是一种幸运吧。
北京,一座带有太多古典风韵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都市。心里总想去找一种东西,去代表北京,为北京的符号。可是来了这么久,转了这么多景点。总是觉得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代表北京,毕竟北京太有魅力。而那些景点,在这里显得有些苍白。
长城,雄伟气魄,但是站在长城上总觉得很凄冷,仿佛那些历史注定让人感觉寒冷,孟姜女无法忘怀。
故宫,森严华贵,但是走在故宫里总觉得很空虚,仿佛那逝去的王朝依旧在诉说,恍如昨日。
北京的符号,似乎成了可遇不可求的那种虚幻的梦。
无意间路过卢沟桥,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卢沟桥。那座沧桑了许久的桥。
于是,带着几分所谓对历史的尊敬和一种或许虚伪的人文关怀去看那座残破的桥。桥,已经成了文物,不通车了,于是只能远远的下车,步行前进。当时天很阴,雾气比较重,远远看去卢沟桥感觉若隐若现。走在路上,觉得自己很虚伪,说什么去缅怀历史。可是自己看着日本的动画片,拿着日本的相机,听着日本的MP3,去缅怀一个关于民族问题的历史。猛地发现自己很虚伪,很世俗,想转身离去不再去看什么所谓的桥,所谓的历史。
转身的一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于是又有一种意念升腾,去了解民族历史的意念。于是继续前进,虽然前进中带着虚伪与浮华,可是那颗心似乎已经渐渐地开始沉淀。路不是很好走,磕磕绊绊,或许前些日子大雨的缘故吧。没有走多久,身上就有了不少的泥点,后来索性不再躲避那些水坑,一脚一脚走去。在不经意间地那一刻,就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自己,去的更不是一座简单的桥。脚步突然觉得很凝重,心猛地变得异常的平静。前方似乎不再是那座桥,是一种意念,一种无法言语的意念在吸引着我,等待着我。
终于走到卢沟桥,十几分钟的路程走得异常的坚定,心突然就不再浮华,也不再虚伪。桥,想去仔细的辨认,可是又突然觉得没有必要去看桥上的伤痕,来到这里就已经足够,足够了。桥上人不多,整座桥都异常的安静。桥上留下的沧桑,去辨认,去抚摸,去思索,去想像,去沉默。在桥上站了许久,渐渐的天空开始飘雨。雨落在桥上,落在我的身上,一种冰冰的感觉,从皮肤蔓延到全身。
没有想离开的意思,觉得在这里站着很安静,很简单,很平凡,很踏实。我那起相机想去拍照,可是我没有拍,在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的相机是日本的相机。我停下了,我不想用日本的相机去拍卢沟桥,不想,仅此而已。不是我激进,我怕日本的东西惊醒了那休息了许久的卢沟桥。我怕卢沟桥再受到伤害,毕竟曾经的伤痕还在。
在桥上站了多久,我记不清了。雨,一直都这样不大不小,潇潇的下着。就像专门为我的到访而下的一场潇雨。我站在桥上,突然有几分愧疚,认为自己来得时候太浅薄,带着一种世俗的心来看一座绝世的桥。不过还好,来到这里我不再世俗,至少站在桥上的那一刻不再世俗。
远方的北京城在雨显得分外浪漫,一座桥曾经连同着这个城市,这里毕竟战火纷飞过,不过一切都成了历史。桥,如今的桥似乎已经与北京没有了关联。
可是站在这座桥上,不经意间发现这不仅仅再是一座桥。北京的大气磅礴,北京的古典浪漫,北京的命运历史,北京的一切,包括北京人的一切。站在这桥上,似乎在渐渐的了解,渐渐的深入,渐渐的知晓。桥,似乎就是北京的文化,北京的内涵存在与这座桥中。
卢沟桥前,没有去回忆历史,没有去缅怀先烈,没有去许下什么誓言。只是让自己站在那里,静静的站在那里,像那座桥一般静静。我不知道,离开那座桥之后,我是否依旧世俗,依旧肤浅。但是我知道,站在桥上那一刻,我不再世俗,我平凡、安静、简单地与这座桥靠在一起。卢沟桥前,简单的思绪,平凡的人,安静的世界,一切都不曾刻意提及历史北京的符号――卢沟桥
或许世俗的我,没有资格缅怀曾经那个年代。但是,我却在不经意间读懂了那座桥。或许,是一种幸运吧。
《描写卢沟桥的作文》
在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做向导,带表姐参观——卢沟桥。我们从东关门经顺治门走到宛平城内,沿着林阴大道,走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有两只东方醒狮,瞪着有神的双眼,面朝西方,昂首怒吼,象征着东方中华民族的崛起。在银灰色的抗日的战争纪念馆正上方,写着11个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由邓小平爷爷亲自题写的。表姐被这壮观的建筑吸引了,所以要我为她拍照留念。
顺着便道继续走,就来到了威严门。登上城墙,首先看到的是东西两端的城楼。在城楼四角,各有一排吉祥狮。城楼周围,还有16根红色的大圆柱。古城墙距今已经历360年沧桑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小的封闭县城。在青灰色城砖上,依稀可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的罪征——弹痕。
沿城城墙漫步一周后,走下石阶,便会望见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我和表姐随着人六走上卢沟桥。桥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侧的汉白玉碑。石碑有四根柱子,在上面雕刻着东方巨龙。碑的正面写着“卢沟晓月”四个墨绿色的大字,这还是由乾隆皇帝亲笔题名的呢!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