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写山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3:52:00
《关于写山的作文:游平山》
今天起个大早,爸爸在清晨三点半就叫我们全家起床了,四点往平山出发,当时天都还没亮呢!一路上山路弯弯曲曲,我的睡意也都跑掉了,到了当地我们先吃当地的风味早餐,我点了一碗香菇瘦肉粥,爸爸也点了一碗皮蛋瘦肉粥 再加上一个饭团,爸爸说因为待会儿要爬山所以要吃饱一点,香菇瘦肉粥味道都很香很好吃,和我们的不一样喔!
到了山上人车稀少,爸爸让我在路上和朋友骑着脚踏车,我们两个一边骑车一边欣赏风景,果然清晨的空气清新一点都不觉得累,好舒服喔! 到了终点站 “翠峰湖” 的步道区,翠峰湖四面环山,在水面上看到山及蓝天白云的倒影,好像走进风景图画里一样呢!真的是美极了。
我们接着开始行走环山步道,估计需要两个半小时走完一圈,因为深林里非常阴暗,只有我们的脚步声没有听到任何人车的声音,感觉连一点水滴掉下去都听得到呢!所以我和朋友们一群人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当作是在探险一般, 沿路上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花和蕨类植物,有时学学泰山吼叫,相互回应 ,好玩极了。不过当我们静下来时又感觉好安静甚至静的有点害怕,于是我们不停地加快脚步行走。由于连日下雨, 步道上都是泥巴,并不好走,最辛苦的是爸爸和妈妈,他们两个必须沿路背着小弟弟,妈妈背着弟弟时还滑了一跤。 沿路我有看到神木以及课本上所描述的云海,分不出是云还是海,不过我们终于走完步道了,还真不容易呀!
接着我们一行人又到了“温泉”泡温泉玩水,我们泡完热水接着跳进冷水池,大家一声尖叫后就打起水仗,好开心快乐。玩累了,大家也饿坏了,爸爸带我去吃有名的小吃。饱餐一顿后, 结束今天一整天充实又幸福的平山之游
在车上我倒头就呼呼大睡了,非常感谢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不过爸爸说:“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爸爸拍了许多照片,爸爸说:以后看到那些风景照片,一定会再勾起美好的回忆。
《此景我情我心》
写山难,写名山更难。历代写山者不可胜数,其中不乏传世之作。但后来之人依然不疲倦地写山,尤其是写名山,全不顾“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因为每一个人写的都是自己的山,自己眼中的山,自己心中的山。 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李白诗:“黄山四千初,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菌酋金芙蓉。”他心目中的黄山,就像金色的莲花一般美丽。在清人魏源的笔下,黄山是“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中学生杨青也写黄山,但却没有选择雄伟峭拔的三大主峰,而是看中了“名门闺秀”始信峰;他也写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松,但却没有描绘始信峰上脍炙人口的“仙人下棋”和 “丞相观棋,,而是鼓起“思想的羽翼”探求黄山松的“很不平凡的生命现象。”他由“松本石气”,想到“造化的伟力”,最后以“生物顽强的生命力赋予黄山以生命和灵魂”点题。文章当然还大可锤炼,但杨青确实写出了自己的黄山。 王琳同学写华山,看来多少受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影响,但亦颇具个性。文章本意写华山之险,却偏偏欲擒故纵,在“华山何险之有”、“华山之,险不过尔尔”上做足文章,及至写到真险处,便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一边登山,一边还对人生世事作哲学的思考乡当她登上山巅,发出“不曾相见时,遥遥地向往着你的峻逸;拜渴芳容后,却依然回味着你的深邃”的感慨时,应当说,此刻她人在华山中,而华山也在她心中了。 杨强和刘林同学登泰山,他们的感受并没有超越前人早已领悟到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范围,但他们是从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玉皇顶一步一个脚印攀上来的,他们的感受是无法从纸上得来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他们所发出的喘息和欢呼,他们所看到的黎明和日出,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笔下的泰山仍然烙着他们各自的印记。 此山此景,我情我心。不管别人怎样写,不管名人怎样写,中学生的名山游记自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同是写山 风格不一》
这里有四篇写山的文章,写镇江的焦山,写昆明的西山,写家乡的一座山,还有一个自己制作的山。
那末,我们主要谈谈前三文吧!
不少人都知道镇江有三山,而焦山是其中之一。那末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焦山的!
昆明的西山,也有名气,去昆明自然要去西山,而当地人更要去,更在情理之中。
家乡的普通的一座山,如何写呢?
我们不看内容,自己一想,可能写登山,一步步登,一直登到山顶,然后举目回顾,远近景物尽收眼底。啊,田园如图画,江山如锦绣,好气派啊!令人心旷神怡!
这样写,行不行呢?当然可以。我们同学用这种写法可以说为数不少。
这样一想,我们再看这几篇文章。
焦山,嘿,作者写“竹”“今生难以忘怀于焦山的竹……我只觉得自己在静谧的竹径上走,清风徐来,满耳是沙沙的竹音,弥望的是婆要的竹影。恍惚间,竹林深处飘来一缓幽远的钟声。”
瞧,有多美,多么美的意境!
这样写,可让人想不到,恐怕只有这位作者才有如此的体味与感受。
写焦山,一下着眼于一个方面,这样容易写集中,写深入。
难道作者只一味地描写竹吗?写片片竹丛,写棵棵翠竹,走到近前,细致观赏,一一道来,竹茎,竹叶,甚至竹笋...
不是的。“睹物思人,我想到竹圣郑板桥。正巧焦山有郑板桥曾经读书的地方—别峰庵,便乘兴一游。”
你瞧,笔峰一转,由竹到人。
板桥的竹,“多么倔强、挺拔,这是人格的写照,”由此转动竹的有骨气,转动焦山名字的由来,转到中华民族的气节,而后,写竹子高风亮节,催人奋发,指出“这就是焦山的真正魅力。
写焦山,作者就其一点,深入扩展,逐步深入,实在让人拍手称快。
那么如何写西山呢?
这可是写登山了,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登,汗水和着雨水顺着脸直往下淌,鼓足勇气上来了!凭栏远眺,“五百里滨池奔来眼底”——写景抒情,井然有序。那“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都为作者的情服务,与作者的情达到了合谐的统一。
那么家乡的那座山呢?
嘿,它就象一位美丽的山姑娘,拟人化!
果然下面的文字,一段段写景,一层层写姑娘的长睫毛,姑娘的白纱巾,姑娘的衣裙,…嗬,“这座山是美的,美就美在它的朴素与清新,它多么象一位纯洁的山村姑娘。”
以自己独特感受,运用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
写山,方法可真不少啊!
不能单一写登山,其它方法也不妨一试。
那么,写《盘中峦》呢!别具一格,作者写得细致遭真,出神入化,妙趣横生,同学们好好看一看吧,自己会有个评价的。
不妨,在看完以后,写写自己的评析,想想人家是如何构思与安排材料的。
好了,这几文就谈到这里。
同是写山,风格不一,着眼不同,各有千秋里学习借鉴,利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