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可以休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5 16:06:59
《坐享其成,可以休矣作文450字》
今天,我在书上看见了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作品——《植树与乘凉》。这幅漫画看似简单,却极有讽刺味儿。
这幅漫画主要画的是:有一个年轻人正提了一壶水来,准备为小树浇水,而此时另一个人却悠闲地靠着小树苗。栽树的人非常纳闷,问道: “你坐在这儿干嘛?不会是在乘凉吧?”那人回答到:“哈哈,是的。”
看到这幅漫画时,我觉得非常好笑。这个人也太懒惰了吧,树还那么小,他却想在小树下乘凉——如果不付出,小树怎么可能长成大树?怎么可能让我们享受树荫下的凉爽?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也像那个人一样想不劳而获。比如有些人只想靠买彩票一夜暴富,有些人不好好学习,想靠考试作弊来获得好成绩,还有些人因为自己的钱不够,就想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做人千万不可以这样!我们要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不要像老鼠一样偷偷摸摸。
习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想要幸福就得奋斗。”
我们很多人学过《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这篇课文就是让我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
我们一定要明白:不劳而获是令人可耻的——坐享其成,可以休矣!
《“基本主义”可以休矣》
生活中,时常听到人们使用“基本”这个词,发现不少人有意无意间同它交上了朋友。
记住,这可真是个“得力”的朋友——有了它,就可以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它如同一把万能钥匙,无论遇上哪个难开的门,用它尽可畅通无阻。
如汇报工作时,把“基本完成任务”、“基本肃清”挂在嘴边;应付检查时不忘拿出“基本达标”、“基本合格”的“法宝”;以致可以有“基本成功”的经验,说不定今后或许有“基本进人共产主义”的高论。
这,是一种“基本主义”,其典型是“本品荃本无毒,可以食用”。因为任何似是而非的事物用“基本”来模糊一下,大有像垂危的病人披上了甲宵一样,就似乎显得强壮无比而又无懈可击了。这大概属于“大印象派”手法,无论多么严重的问题,一模糊化、印象化、“艺术”化,就算有那么回事,也就“基本”过关了。
事实上,这里“基本主义”的最大作用是掩盖“不基本”的东西,它是一种盲目混淆是非的“少数服从多数”的产物,它只需肯定某些“大多数”,就可谈化“极少数”的作用,使人们的目光只看到“基本”上的成绩,而对其它方面,则只要达到了“基本”标准即可——比如说100件商品中有51件合格,另49件次品也就可以视而不见了。
这可真是一个宽容和蔼的朋友,“基本主义”帮了人们的大忙。
计划完成了一半就“基本完成”,“六害”除了两天就“基本”肃清,烧了一批“假冒伪劣”就“基本净化了市场”。因为某些人“基本”上没犯什么大错,所以对他们那些“多吃,多拿,多占”的“小毛病”,就不应再纠缠了;某些领导同志有了“基本主义”这个朋友,也就可以用不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仅凭着一时心血来潮式的走马观花,也就能对辖区情况“基本”了解;而那些擅长于玩弄“基本主义”来汇报总结工作的人往往可在这样的检查中得到好处,甚至可以加官晋级。
因此,在“基本主义”的保护伞下,“六害”不至于被灭绝,少数腐败分子也不至于被人发现,并且可使局势“基本”保持稳定,仿佛天下太平。
“基本主义”实际上是降低原则标准的产物,它是“模糊”理论指导下的处世哲学。鲁迅的《立论》揭露的现象倒是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任何事,都不求落实,不求精确,不求彻底,睁只眼闭只眼,息事宁人,报喜不报优,只求皆大欢喜。可结果呢?工厂的报表盈利不少,实际产值却一降再降;“六害”除来除去却屡禁不止;还有不少人吃了“基本”干净的东西却住进了医院。这是因为在该认真的地方,有人“基本”了;在该严格要求的地方,有人“基本”了。
“基本主义”是腐败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它与正确的原则对立,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悖,甚至与纪律法规对抗;而它与惰性为伍,与欺骗浮夸为友,与虚荣结成了死党。对于这样一个“四化”路程上的绊脚石,绝对不应保留它的地位,因为在实现“四化”的征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没商量的。
现在,确实是该同“基本主义”永别的时候了。
《“知足者常乐”可以休矣》
“知足者常乐”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真理之言。但是,站在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知足者常乐”这句话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带有一定的消极性。
回顾人类的发展史,正是多种多样的“不知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激增”的时代。
远古时代,人的祖先由于不满足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吃熟食;原始人由于不满足于混乱的群婚制,我们才有了父母的概念:本来吃饱肚子就够了,而古人却又要艺术,于是他们留下了质朴而辉煌的壁画。这些不知足的表现,为我们现代生活奠下了基石。
在文化方面,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刻痕记数到甲骨文的出现;从南宋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论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再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这些都是在人类对世界不知足的探索中产生的。
在艺术方面,当代“黑色幽默派”和“幻想派”小说,以及意大利皮兰德类创立的“怪诞剧”,也是人们不满于时空的限制而创立的。
在科学技术领域,人类的“不知足”更是促进了它的发展。单看航空方面,本世界二十年代,人类已实现了“飞天”的幻想,接着,六十年代苏、美宇航员又登上了月球。今年一个更大的“奢望”出现了: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将移居火星。法国计划二0一五年首登火星,它的“火星一号”飞船已着手考虑。到时,地球人口过多的问题将得到解决。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也是源于人类的“不知足”。
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小农经济的束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许多人身上带有“知足者常乐”的传统习俗。象寓言“夜郎自大”、“坎井之蛙”,就是封建社会“知足者”的典型写照。当我们还躺在“四大发明”上沾沾自喜,“知足”而乐时,欧洲人拿着我们发明的指南针去寻找“黄金海岸”,英国人用我们发明的火药轰打我们的“金锁铜关”。而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可谓把“知足者常乐”理解得透彻,运用得具体。阿Q的“精神胜利法”便是知足者常乐”的转喻。但中国若有那样的国民性,我们的未来怎样,是不言而喻的。
前些年,如果你想继续进取,取得更大成绩,便会有人说:“该知足了,知足者常乐嘛,何必自找麻烦,”于是有人退缩了,有人停步了。可见,在现代生活里“知足者常乐”这话,颇有孙悟空“紧箍咒”的味道了。
当前,在我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正是要打破“知足者常乐”的框框。中央最近实行的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改“终身制”为“合同制”,这是为了打破“铁饭碗”,免使一些人端上“铁饭碗”便知足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工资。对外开放政策,则是使我们不但要回头看历史,还要放眼看世界;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联系,看到我们的不足。
有人说:“现在的年青人和外国人比吃比穿,想想过去的生活,他们太不知足了。”是的,是不知足。不比吃,我们能知面包、啤酒是何味?不比穿,长衫、马褂依然袭身。过去的生活比不比?要比,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比的目的不是怀旧、停滞,而是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只要是通过正当手段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机会,改革打破了“知足”的束缚。
纵观历史,面向世界,“知足者常乐”这话可以休矣!面对信息,管理时代的到来,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不能知足啊,同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