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寄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40:19
《《寄生草·饮》白朴原文和翻译》
寄生草·饮
曲
【元】白朴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注释
饮:此曲一说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题《酒》。
“长醉后”二句:长期昏醉有什么挂碍,昏睡不醒有什么思虑。化用《楚辞·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语意。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方,却。有甚思:还有什么思念?
“糟腌”三句:言酒把个人的功名,千古的兴亡,无限的壮志都埋葬了。糟腌:用酒糟腌渍。腌,这里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浊酒淹没。渰:同“淹”。曲埋:用酒曲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
达:显达,与“穷”相对。屈原(前330?—前278):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为了实现以民为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与楚国的反动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终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自班固以来,就有指责屈原“露才扬已,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离骚序》)的。
知音:知己。陶潜(365—327):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淡泊名利,弃县令回乡隐居,诗酒为伴。
译文
长醉以后没有妨碍,不醒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用浊酒淹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万丈凌云壮志。不识时务的人都笑话屈原不应轻生自尽,但知己的人都说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正确的。
赏析
此词写饮酒,充满醉语。醉语多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此首小令的“关窍”所在。
白朴的这首小令表现了不思自思、欲罢不能的那样一种格外强烈的兴亡之慨、感伤意绪。“长醉”、“不醒”两句,表面上好像在说:醉处梦中,无忧无虑,一切都可以弃之脑后,“今觉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彻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着作者内心深深的隐痛:醉也好,睡也好,毕竟有时有限,人生毕竟醒时多,醉时少,醉中“无碍”醒时“碍”,梦中“无思”醒来“思”,说是“无碍”,道是“无思”,恰恰说明“心病”正在于此。两句开头语便透露出作者极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糟腌”以下三句,连用三个同意词发语,即“糟腌”、“醅渰”、“曲埋”,好似将一切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虹霓之志都否定了,更愿千古兴亡、世事沧桑也随着一醉而同归泯灭。曲中透露出一个原来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同时对千古兴亡无限感慨的人物。然而江山依旧,人世瞬变,作者在国仇家恨面前感到了一种失望;泪痕犹在,心底成灰,于是则寄情于酒,以期腌掉、渰没、埋去所有的牵挂,一切的搅扰。有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愈是想要摆脱的东西,它愈是要袭上心头。纵然是用许多的杯中物来“腌”、来“渰”、来“埋”,终究是无济于事的。字里行间,语意情味,都揭示出作家对建功立业、家国兴亡以及曾经有过的凌云壮志耿耿于怀,拳拳在念。明人孙大雅为白朴《天籁集》作序云:“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于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孙序此说,倒颇中白朴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朴玩世滑稽背后深藏着的无限凄楚苍凉的意绪。从白朴的词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兴亡事是时时挂怀的:“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沁园春·保宁佛殿即凤凰台》)这是白朴居建康时的作品。几乎同时写的《夺锦标》,更是发出“新亭何苦流涕,兴废今古同”的悲叹。就是在他年轻时游淮扬,也同样写出调子十分低沉的词作:“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水龙吟·题丙午秋到淮扬途中值雨甚快然》)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这两句既是全曲的思想总结,又是点睛之笔。不能简单地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嘲笑屈原之“非”,而仅仅肯定陶潜之“是”。这分明是作者一如全曲的声情口吻,是愤语,是苦语,亦可以说是反语。即赞扬屈子、陶公的不肯同流合污。表面上看将屈、陶分开来,一“是”一“非”,一为“知音”,一为“不达”,殊不知不求显达而作隐逸君子并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处于入世和出世的极为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时是倒置的,即是所谓“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中吕·阳春曲·知几》)。这种貌似旷达,实含酸痛的曲语,正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不仅是白朴,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类似的现象。对于这些作品,如不将它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是不容易看出它们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因素来的。王季思先生说:这类作品“在消极表现中即含有积极因素,未可一笔抹杀。”(《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戏语并非戏语,而是痛语,狂语,亦可看作是隐语。“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如此去看,白朴此曲便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有趣的是白朴于酒上并不很贪恋,他曾在《水龙吟》之一序中说:“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不知其味,独闲居嗜睡有味,因为赋此。”可见他的“自饮”也好,“劝饮”也罢,都是为求“嗜睡”,为求忘忧不醒,此中苦涩哀痛,令人黯然,这也是理解白朴“劝饮”曲意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饮量素悭”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纵酒,有几分滑稽,而滑稽背后便是无尽的哀痛。
从写法上来看,这首小令篇幅很小,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调别致,韵致独出。作者紧紧围绕着“劝饮”的题意,劈头就触及了题旨。先说“长醉”的好处,即是“劝”;继而说明为什么要“劝”,无非是为了忘忧,将功名事、兴亡事、凌云壮志一古脑都抛掉了,以求内心之平和;最后是评论屈原、陶潜的“是”与“非”,仍然紧紧扣在“饮”字上,全曲层次分明,叙议有致,一气呵成,浑然无缝。看似随意之作,实则皆明心迹,完全是有感而发。明人贾仲明挽白朴词云:“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天一阁本《录鬼簿》)这个评语不仅适用于白朴剧曲,也适于其散曲创作。闲而不闲,意在曲外,这正是白朴的高明之处。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白朴曲“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风骨磊磈”,是说白朴身世遭逢,幼经战乱兵燹,胸中有无限积郁;“词源滂沛”,是指白朴之曲造语多变,遣词丰富,拈句自如;“若大鹏之起北溟”等语则是状白曲的气势。白朴作品历来被视为绮丽婉约一派,所谓“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然这首小令却别出机杼,极饶自然朴素之趣。通篇如喷涌而出,不乏巧凿,却一丝痕迹不露,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整齐的对偶句式,生动自然。“糟腌”、“醅渰”、“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词各别,形成一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复的感觉,同时语言简易、浅显,富于口语感。“不达”二句,将“不达”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双工对的句子;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平增无限机趣;虽是口语声吻,又处处合于规矩,音韵流畅而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总之,白朴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现形式则是浅显的、达观的。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写来全不费踌躇,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创作背景
白朴之系于文酒,也有着其特殊的底蕴和内涵。个人的遭逢离乱,“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愤恨满腔。白朴的“劝饮”,正是充满着家国之痛,兴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凄凉和愁闷。这正是白朴创作此词的契机。
作者简介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蝙蝠的心声》
人类,你们好,我是蝙蝠,是一个身上可以寄生一千多种病毒的哺乳动物,别看我只是一只蝙蝠,今生,我也对人类做了贡献,那就是:让众多病毒通通寄生到自己身上,不让它们出去危害人类,我的粪便还被制作成中药夜明砂,帮助你们,并且,我只在晚上去门,不想打扰到你们,所以我长出了一双如夜明珠一般的眼睛。天还蒙蒙亮,我又重新飞回黑暗的山洞里。
我知道我浑身上下都是毒,心甘情愿地住在寒气逼人、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里,故意长出一张吓人的脸,就是为了让你们远离我,我还帮你们吃害虫,不想让它们伤害你们人类。
可没想到的是:人类竟这么贪婪,把我吃掉,当然,你们可以把我当美食吃掉,但你们有没有想过,病毒失去了原来的宿主,就必然要要寻找新的宿主,而你们那精益求精的肉体不正是它们梦寐以求的新家吗?我只能为你们而哀叹,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你们自己!人类在世间其实是最眇小的,不要以为今生为人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
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和睦相处,做永远的朋友,至少,别再互相伤害了。
《黄角树水边生长特性与奇异的寄生现象》
1、 黄角树在水边生长的特性
黄角树不仅喜欢阳光,而且需要充足的水分。它的叶片又大又多,根据我们测量,每片叶面积约有60-120平方厘米,是香樟和桂花树叶的3-6倍。因此,黄角树比它们的要消耗的水分要多得多。凡是在有水和空气潮湿的地方,黄角树总是拼命地把根伸到那里,并且长出许多须根和气生根,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黄角树能不能发展成为水生植物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鹅岭公园和沙坪公园榕湖边观察。这里生长有22棵黄角树.因清理湖底放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黄角树根在水中生长的全貌,这使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能够在坚硬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的黄角树根,一旦它伸人水中,就会被水“咬断”。我们沿湖观察,发现在湖的水位线下,密布着许许多多无法数清的须根,有的长达1.3米,一般长0.3米左右。由此可以判断,黄角树虽然十分喜欢水,但它却不能在水中生存,原因是黄角树根木质松软,容易腐烂。那么,为什么生长在北温泉瀑布中的黄角树又能够经受住25℃的石灰质泉水数十年的冲刷而不死亡呢?原来,在紧贴6米岩石下面的主侧根前面,密布着一层厚厚的青苔,组成了一道厚厚的帘幕遮挡住了泉水对黄角树的直接冲刷。
2、奇异的寄生现象
黄角树的根像藤蔓一样能够适应很多环境,它具有寄生在其他树上和孤立岩石上的特殊本领。有一株一年生的幼苗,寄生在一棵活着的香樟树干上。幼苗的根顺着香樟树干上的裂缝伸人皮层中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还有一棵四年生左右的黄角树寄生在鹅岭公园花卉园中的一棵枯死的樟树上。甚至还有三棵黄角树同时寄生在华岩寺湖边一棵300年树龄(已枯死)的黄连木树上,寄生长达40年之久,使“枯树复新”在6米高的位置,树根包围树干连一体,一直落到地上,形成了一个假树干,人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包围在黄角树根中的黄连木。鹅岭公园中的一棵黄角树寄生在一块高4.15米,宽1米的巨大孤石上,根系紧紧环抱大石,就好像树干一样。树上的说明牌上写着:“该树是原礼园遗留下的抱石树,树附石身,气势雄伟。胸径1.75米。树高16米,冠幅18.4米,树龄150年以上,是重庆市重点保护的古树之一。”我们观察测量的结果是,这棵树真正的树干应当在4.15米以上,干径只有55厘米,根据干径推算这棵树的树龄约60年左右。我们还发现所有的黄角树根都没有萌发新芽的能力,所以,黄角树虽有很强的寄生能力,但却不可能用根来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