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孔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3 05:53:44
《我的“漫画”老师》
在每个名人背合都有一个对他影响深远的人,比如孔子它的背后对他影响深远的人是他的母亲,在我的背后也有一个有,那就是我们的百变老师,我们的张老师。
叮零零,上课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带着微笑笑走进了教室,开始给我们上起课来。
张老师有一双"监视眼,可以洞察教室中的一切,她有会用微笑告诉学生们做好每一件讲事,写好每一篇页作业。
为什么叫张老师为“漫画老师”呢?因为她的性格很多变。
张老师她有一双监视眼,可以洞察教室中的一切。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上课时在下面玩折纸,张老师停下了讲课,此时这位同学还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到来,忽然这位同学感觉静悄悄的,抬起了头,看到张老师在看他,马上又低下了头,张老师叫这位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位同学没有答上,老师让他站了五分钟,就让他坐下了,那位同学坐下了,立马挺直腰板,认真地听起课来了。
张老师会用微笑告诉我们,每当给我们讲练习题时,她都会用微笑给我们讲,假如我们遇到不会的题,老师都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
张老师也会化作白医天使,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蹭破了皮,老师又急又担心,急忙带着那位学生到了医务室,医生给他涂了消毒水,张老师这才带着着那位同学回到了教室。
当我们走过老师的讲桌时,看着那些红笔墨,它们将带着我们走出美好的未来之路.
这就是我们的漫画老师——张老师。
《精读《论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封建社会里,大臣和皇上都有酒有饭,而百姓却连一顿粥都吃不起,这就是残酷的厉史。
在古代,人人都想当官,哪怕是一个小官都可以,因为只有当官才不会饿肚子。在这个时代,便出现了一位名人,他就叫孔子。
孔子出生于公年前551年9月28日,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是“至圣先师”,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有72个门徒,3000名弟子,是一位伟大的人。
孔子为什么能如此出名呢?是因为他不仅认真学习,还仔细复习,如果你认真学习,却没有仔细复习,是无法有快速的进步的,在我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在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位叫王宇超的同学,他成绩非常低,经常考试不及格,但是在他仔细的做作业,然后认真的复习之后,学习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是八九十分,这就是复习的重要性。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才能成大器。
《精读论语二则有感》
孔子是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很多,最出名的便是论语十二章,而今天我就来说说读完论语二则的感受。
这些文章较长却字字为精,每一句话都有它的道理,这些话不仅在激励着我们成长,也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便是要我们如何学习。其中学指学习,习指复习,字字精华让人恍然大悟,而不亦……呼是文言文的一种句式。它整句的大意为: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之前的知识点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仅写出了好的学习方法,也提醒我们要去温故而知新,不能学习了新知识而忘掉旧知识,并且在这里孔子老先生特意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语气,写出了学习的重要以及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后面请大家来听听我的故事你便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句话了。有一阵,我学习态度十分不认真,总是羡慕那些放学回家就能玩的同学,不理解为什么我却要不停的做习题,直到我读到孔子的这段话,我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我开始重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每遇到一个知识点便把它记下,每天做完习题后看一遍我记的知识点,每周看一次前一周总结的知识点,从那时起我的知识点便撑握的越来越扎实了,这不是正如孔子老先生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吗?
这段话十分出名,让人醍醐灌顶,这篇文章简短却意义重大,让很多人都从中受到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也应如此吗?在学习时更应认真记录每一个知识点,及时复习旧知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见卵求鸡的典故》
瞿鹊子是长梧子的学生。
瞿鹊子曾听过孔子关于圣人处世态度的讲话,他把孔子所讲的,向长梧子复述了一遍,然后说,“孔子的话,他自谦为粗俗的孟浪之言,可是依我看来,那真正是非常髙妙的道理!老师,您说呢? ”
长梧子说真正的道理可不容易讲哩。这些话,圣人听了也不会明白的。他孔丘怎能理解圣人呢!再说,你也未免要求得过急了,才听了几句孟浪之言,便以为是妙道,就要想用了。这真是‘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xiāo-zhì〕! ”
这段对话,载•《庄子•齐物论》,原文较长,这里只简单介绍了它的大意。“时夜”,公鸡的别名,天明前报时的意思。(《淮南子•说山训》作“晨夜” ; “见弹而求鴞炙,见卵而求晨夜。”)鸮,不是指猫头鹰,据说是一种形似斑鸠的鸟,烤煮而成“鸮炙”,味特鲜美。“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这句话,是说:见到一个鸡蛋,还没有孵出小鸡、喂养长大,也还不知道是不是公鸡,就要求每天按时报晓了;见到一颗弹丸,还没有拿去打鸟,也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得着,却就急着想吃鲜美的鸮肉了。—这是对于求之过早的一种讽喻。这句话,可以简化为“见卵求鸡,见弹求鸮”。也有人说作“见弹求炙”。
《庄子•齐物论〉〉在记述以上对话之后,接着还记下了长梧子的一大堆话。最后,长梧子说:“我尝为汝妄言之,汝以妄听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谓的“妄言妄听”。
《患得患失的典故》
“患得患失” 一语,来源于《论语•阳货》所载孔子的一段话。他说: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郧夫”,庸俗浅陋的人,指品德恶劣的一些官吏I “事君”,事奉君主,指当官在朝。这段话的大意是:难道可以和庸俗浅陋的官吏们去共事吗?他们还没有捞得官做的时候,担心的是怎么捞得的问题;等到捞得之后,担心的则是怕要失去的问题了。如果老是担心会不会失去乌纱帽,那他们当然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旧时形容忧虑禄位的得失,谓之“患得患失”。后用以泛指过多考虑个人利害。
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为太学博士徐国昌写过一篇墓志。这徐国昌是明武宗正德年间去世的,享年只三十三岁。王守仁很敬慕他,对于他的早逝,因此更觉惋惜。在墓志中这样写道:“孔门七十子,颜子(颜渊〉最好学,而其年独不永,亦三十二而亡。说者谓颜子好学,精力瘁焉,夫颜虽既竭吾才,然终日如愚,不改其乐也。——此与世之谋声利、苦心焦劳、患得患失,逐逐终其身,耗劳其神,奚啻【xī-chì】百倍(这和世间某些人的为追求名利而忧苦烦累、患得患失,为满足贪欲而急忙忙地虚度一生,白费心力,相比之下何止高出百倍)! ”
鲁迅《两地书•六十》: “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
《诚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就有一件关于诚信的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当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时,我看到卷上鲜红的100分,我的心开始“怦、怦、怦”地狂跳起来,是真的吗?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揉一揉眼睛再看,是100分,那个鲜红的100分,好像在对我微笑。这次是苍天有眼,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汗水没白流,终于考到满意的分数了。回家妈妈一定会奖励我好吃的零食,奖励我去商场夹娃娃,奖励我抽刮刮卡,想到这里我心中乐开了花。我边听边检查,一下子就发现了卷子上有一道题是错误的,老师没扣分,我仿佛有一盆冷水从我头上泼了下来,心都凉了。这该怎么办呢?如果我说出是老师误判了,那100分不就没有了,我的奖励全都泡汤了,我真不甘心。如果我不说,偷偷把答案改成正确的,也没有人知道,神不知鬼不觉就能保住100分了。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再次看看那个100分,觉得有点刺眼了,它好像在说:“分数是证明你的学习能力,不实际的分数没意义。只要你努力学习,我还是会回来与你相伴的。”我想到了妈妈说的话:“宝贝,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有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掩盖,我们要做诚实的好孩子。”想到这里,我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这里有一道题,你误判了,没有扣分。”老师接过试卷一看,微笑着说:“真的是误判了,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老师说完,把100分改为98分,然后在红花栏里给我贴上了一朵红花。这朵红花不是奖励我100分,而是奖励我诚实,所以我把这朵花称为成实之花。
回到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点点头,微笑着说:“宝贝,你做得对!诚实是人之美德,试信比分数更重要。你要妈妈奖励你什么?马上兑现。”我听了,心里乐开花,比考100分还高兴。
这件事让我懂得诚实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的道理。
《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
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
《孔子名人故事》
孔子名人故事大全100字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师,他开私塾教学生,而他的言论与教育也被后人所膜拜,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孔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义利之辩的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 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 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 师襄学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的故事
《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孔子名人故事大全100字】
《从孔子的善言谈起-高一作文》
从孔子的善言谈起-高一作文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化,“善”的地位不可忽视。早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及的仁、德皆为善。古又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可见善念人皆有之。这之后是否从善,乃后天发展,非先天之所导也。
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倘若人心向善,其言行必处处令人发觉其内心的善念,每一个动作,甚至发出的极其微弱的声音,都会令人铭记于心,感激于怀。行善的人所关注的并非是他的善举会给本人带来多大益处,而是能否解决对方的燃眉之急。他不会只局限于小我,而是心怀大众,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心系社会。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阳·温森多在赢得了一场锦标赛准备带着支票回俱乐部时,一名年轻女子冲上来,并谎称其子因无钱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可能不久于人世。温森多把奖金塞给那名女子并祝她好运。可当他知道自己受骗时,他并没有抱怨后悔,而是面带微笑地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是我一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心存善念,他的'善举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所在。君子心胸坦荡,明知善恶,会尽自己一切努力成全每一桩美事;而小人只会任凭邪念滋生,任其肆意损人利己。人之美恶是相对而言的,对一方面是美,而对另一方面就可能是恶。双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对美和恶的标准也就不同。只有站在公正、仁德的角度上,才能确定“美”与“恶”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当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真王做到,还必须有君子之德、人心之善。
孔子还说:“三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如此,待人处世亦是如此。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自己不想做的不强加于他人身上,此乃善之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要做到处处为他人着想,理清对错,明白是非。体谅他人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体谅他人是一种豁达,是宽广和宽容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以待人,是善的最高法则。
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仍对当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善亦为仁、德,行善亦可使之升华,令其延续,何乐而不为?
【从孔子的善言谈起-高一作文】
《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
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90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9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1
窗外飘着雪,你我再次相约于桌前。我为你沏上一壶热茶,二人对视一笑。这般快乐,何人能懂?像往常一样,我随着你进入了你的世界,那般充实的世界。
我随你到东方游历,一起聆听欢声笑语。我们和两小儿争辩,唇枪舌战的结果竟然是你点头赞许两小儿的细致观察,自己甘拜下风。老朋友啊,你可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却能够在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与你对话,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是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无边无际的未知领域内,我们唯有以谦逊为桨,才能在有生之年走的更远。
我随你周游列国,一起静看世事沧桑。我们同听妇人哭诉苛政残暴,字字泣血,痛彻心扉。那一句“苛政猛于虎。”该是凝结了你多少的悲悯与愤慨?老朋友啊,哪怕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也依然无怨无悔地将视线牢牢锁定民生疾苦。只因有了你的坚持,“仁”的思想才传遍了神州大地,深深地埋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与你对话,让我不觉中践行了仁之道,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怀,不以自身利益为重而是放眼天下。在无边无际的人生之海,我们唯有以仁为帆,才能活出生活的味道。
我喜看你与学生争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成长。我静听你讲子路负米孝亲的故事,懂得了敬为孝先;我静听你讲“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矣”懂得了君子穷困的时候,继续坚持原则,小人一穷困就放弃原则,无所不为了。与你对话,让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并非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但不管身在何方,都要不忘初心,无论是以孝为先还是贫贱而不移,都是我们内心中最美好的存在,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却也要不忘本源。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之空中,我们唯有以初心为翅,才能飞向更远的天空。
朋友啊,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因为有了你,才有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多少人奉你为“至圣先师”,但在我的眼中,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你曾贪慕华美的车子,也曾被学生激地跳着脚地发毒誓,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你博学广交、桃李满天下,但仍会谦逊地承认自己并非全知全能。你信奉仁爱,于是身体力行,周游列国来宣扬大义。你是一个人,既有自己的长短,也有自己的喜怒,但你更像一个神,你的思想传承千秋万代,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万千华夏民众。
孔丘,我亲爱的朋友;孔子,我至圣的先师!窗外的雪早已停止,但我追随你的脚步却永不停息。
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2
孔子是我国远代的伟人,他的博大思想,影响举世无双。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88年一月,一批诺贝尔奖得奖者,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人类如何面向21世纪”讨论会上,瑞士197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关于孔子评价的一段语言。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的世界,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的博大思想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启示。
如果我要跟孔子对话,大家肯定会迷惑不解:孔子是一个思想非常高深的人啊!如果要和这样一个伟人对话,是多么的困难啊!可是,我却认为不一定如此,孔子说的一些话有些不一定会让人迷惑不解,而是很容易理解却不容易弄懂孔子的主要思想点,这才是孔子说的`话的理解的难点。比如,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不理解这句话的人,会把这句话当成一杯白开水,而理解这句话的人,则会把这句话当作生命的源泉。我是这样理解孔子先生的“学而时习之”这一句话的含义的:
“学”就是指学习,“习”则是指反复练习。学完了以后又反复练习,含义有多么的深刻啊!我们“自己学习”,然后又“反复练习”,就会不断的进步,而进步又是另一个阶段的复习,你看,多自然!多奇妙!
所以说,孔子先生说的话虽然容易理解,但仔细一悟,却能够悟出许多使人震惊的含义,谈到这里时,你还会认为孔子先生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枯燥吗?
孔子曾经说过:“庄稼出苗而不吐穗开花是有的吧!吐穗开花而不结果实也是有的吧!”如果是我与孔子对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回孔子一句:“一个人小时候小学不好好读而没有考上中学是有的吧!一个人考上中学而又没有好好读又没有考上大学也是有的吧!”这两句话的差别并不大,但只要仔细一观察,会发现这两句话想要表达出的意思是相同的,而两句话的例子却截然不同。我之所以要回这一句话给孔子是从孔子的话中知道了他所要说的道理,然后再结合实际,就组成了这样的一句话。所以,不要以为对方是一个伟人而就不敢当面与他对话,要鼓足自己的勇气,用尽自己的智慧,与一代的伟人对话。
其实,我觉得,与一代的伟人对话,自己应该更感到骄傲,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机会!话虽如此,但岁月不可能会倒流。孔子老先生,你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是我们21世纪中智慧中的启示人!如果没有了你的启示,我们的生活将变的多么的枯燥……
【与孔子对话高一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