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依托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10:40:54
《诗经里的一生》
“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题记
有一种情感依托于时间的酝酿,是晨露未晞的江堤漫游,是春光姣姣的曲水流觞,是月出皓兮的闲数河星......就像愈磨愈碎的香料才会辛香交融,时间发酵的不仅是文人墨客的雅情志趣,还有平头百姓的生活劳作,达官贵人的赞颂讴歌。风情逸志雅而颂,赋叙铺陈比起兴。在诗经里赏花赏月赏秋风,快意恩仇任平生。
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云游四海志八方。随风而停,以地为席,不知何处是家。一日,蔓草妖野,少年随着北斗星的指引驰骋原野。夜色融融,零露漙兮,有一倩影,翩若惊鸿,有一美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便是缘,有些人只一眼便知逃不开也躲不掉。从此过客般的停留也变为了温柔乡的永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善良勤劳的女子自是男子的好配偶,一旦情思燃起,便是星火燎原。幸未将深情错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娇滴滴的女子以果相送,事之所从,皆予君。而君子如玉,贴身之佩回赠之,意为交心。愿永以为好也。
小窗幽阁,从日出淡然到日落雄浑,凭栏远眺,玉阶久伫而温润。女子看似若有所思,眼神却平静到空洞,唯有握紧那手心的眷恋,才有一丝相思哀怨在眼眸中流转。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思之如狂,哪顾得什么封建伦常。情之一字,总叫人乱了方寸,失了礼节。终究,抑制不住内心的悸动,夜幕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男子喜出望外,一袭白衣,两袖清风。无奈佳人调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看着玉冠少年,尽染凡尘,为爱而羞,不知所措之举。佳人忍俊不禁,几日无处排解的相思苦闷亦尽得宣泄。回首初遇,一见君子误终生,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戏谑中却见情深,这便是情中的你情我愿,爱中的宠溺包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日光透过满空攀紮的繁枝,影子被剪得细碎,伴着漫天芳华,忽明忽暗,摇摇晃晃,但它却承载着生命的灿烂与绽放。大红轿子红盖头,柔情似水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男儿的英雄抱负,或许只有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击鼓其镗,我独南行,我心有忡。家藏于心,天下在怀。漫漫征途,渺无归期。一瞬触及内心深处的柔软,新婚燕尔,岂有不思。伴着更鸣,誓言在耳,无心睡眠。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指之手,与子偕老。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这是思妇的愁绪,你可知我也时刻在想你在念你。但即使我在无心劳作,为了撑起这个你给我的家,为了等到见你的那一天,我也会拼命活下去。可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再少年。风雨如晦,将空气压制得胶着黏稠。一种深沉到化不开的情愫在蔓延,在宣泄。幻想过彼此无数次的重逢,只得一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沉醉于诗的悠扬,在经的奥义中领悟。读一本《诗经》,应带着生活的情趣去品鉴。因为经典的文学是生活的升华,而最真切的感受便是将诗意融入生活。诗经里的一生,是我幻想的一生,却也是最真实的一生。
《依托》
主人的眼睛因长期疲劳而视力下降,他不得不在鼻梁上架起了一副眼镜。眼睛舒服了,鼻子却不高兴了。
“你凭什么骑在我的身上!”鼻子气呼呼地时眼镜说。
“按理讲,主人不应该用我,谁让眼睛不争气呢,是主人把我扶到了你的身上。”眼镜无奈地说。
“我只管主人的呼吸和嗅觉,其他的事与我无关。”鼻子越说越来气。
“你管主人的嗅觉,我管主人的视觉。我们都为主人服务,就应该彼此照应,互相依托……”眼镜正耐心地说着,鼻子却感到鼻梁上的分量越来越重,一气之下,挥挥手,把眼镜打到地上,摔碎了。
主人失去了眼镜,眼前顿时一片模糊,结果一头撞在电线杆上,首先受害的是鼻子,把鼻梁骨都撞断了。流着鲜血的鼻子委屈地对主人说:“你怎么看路的,撞到电线杆上来了?”
这时,受伤的眼镜在地上说:“主人离开了你就闻不出气味,离开了我就看不清东西。我们只有相互依托,才能有福同享;否则,早晚会两败俱伤。”
鼻子听了眼镜的话得抬不起头来。若有所悟,羞愧
【作文点评】三则寓言,告诉我们这类文体文章创作的两种方法:1、设计两个相关的事物,让它们形成一对矛盾,是展开寓言故事的常用手段。这相关事物,可以是生物(苹果树和小草),可以是非生物(火车和飞机),也可以是两者兼有(鼻子和眼镜),一律把它们当“人”看,让它们有人的思想行动,有人的语言情绪,故事就“活”起来了。2.寓言的关键,是寓意(中心思想)要明确,而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苹果树、飞机、眼镜)来点明这一层意思,自然而形象。学写寓言,可以从这两点入手。
《情感要依托形象》
“盼”是用一个词来做题目,只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题目没有其他限制性的词语,文章写起来不受任何范围的影响,可以根据作者对“盼”的不同理解,写出各种不同的“盼”来。“盼,本身比较抽象,是人们情感活动的体现。如何把抽象的“盼”写具体,是文章写好的关键。
“盼”是人们的一种情感活动,要把它写具体就要依托形象。常见的依托形象来抒发情感的方法有:融情于景,融情于物,融情于事,融情于人等。触情于景,就是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借景抒情。例如鲁迅的《药》在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祭扫儿子坟墓时,插人了坟场的景物描写:“枯草支支耸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中愈颐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枯草”、“乌鸦”写出了坟场荒凉的景象和阴沉的气氛。作者借坟场悲凉的氛围,点出了两位上坟的老妇人内心悲苦凄凉的心情,使抽象的内心感受借助景物形象的描绘而变得具体起来。融情于物,就是把心的情感融人对物体的描写之中。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都是融情于物的具体写法。例如高尔基的《海燕》,具体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在大海上飞翔的情景:“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作者在对海燕的描写中融人了对像海燕一样无所畏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让内心抽象的深沉感受依托对海燕的具体描绘而流露出来。融情于事,就是把情感融人于叙事之中,借叙事来抒情。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把对志愿军深深的热爱之情
融人到松骨峰战斗、抢救朝鲜儿童和志愿军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三件事情的具体记叙之中,歌颂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狠,对朝鲜人民爱以及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情感流露自然,完全融人了叙事之中,十分感人。融情于人,就是对作品中人物的容貌、言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表情达意。例如唐搜的《琐忆》,通过对鲁迅容貌、言行的描写,歌颂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敬爱之情。
写“盼”,就要充分运用以上介绍的依托形象抒情的方法,借助对景物、物体、事件和人物的叙述描写,把抽象的“盼”的感受表达出来。从内容上看,“盼”既可以写对某一目标、某件事的结果或某个人举动的期待,也可以写在某个时段对种种事件企盼的个人感受。在结构上,可按时间顺序,纵向安排;也可按空间顺序,横向构篇,把对“盼”的抽象感受通过依托的形象充分流露出来。
《什么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即凭借或依托景物来抒发感情。既是一种记叙文样式,也是一种抒情方式。
感情被称为“黑暗的知觉”,也就是说,它有看不见、摸不着,模糊朦胧、变化不定,只可意会一不可言传的特点。任何一种对感情的概念式的描述都是苍白无力的。但感情有各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表情、神态、动作、语言,于是就有了用它们来间接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此外,感情还有各种与之相对应的物质形式。“有时物的情趣随我的情趣而定,例如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随着黯淡愁苦。借别时蜡烛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有时我的情趣亦随物的情趣而定,例如睹鱼跃莺飞而欣然自得,对高山大海而肃然起敬,心情浊劣时对修竹清泉即洗刷净尽”。(《朱光潜美学文集》)看来,景物与感情有某种天然联系,人们的多种感情,可以在他们对于景物的不同感受中得到反映。于是便有了借景来抒情的间接抒情手法和这种类型的记叙文。
情是“黑暗”的(看不见的)若无形的;借了“景”便赋予情以鲜明的、看得见的、有形的形式,使人对不同的情能有所感受和理解,这样,情才能具备感染力,使人获得具体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