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老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2:39:00
《愉快的周末》
我又去老区广场玩了,这次我玩了一个新东西——拱形墙。
拱形墙有不同的规格,它们的高低都不一样,原来我只敢上最矮的和中等高度的,不敢玩最高的。记得有一次爸爸把我放到最高的上面,我吓得哇哇大叫,今天妈妈问我要不要去试一下,我拒绝了,妈妈说比我小的孩子都上去了,她牵着我,害怕时可以停下来,我想了想就答应了。妈妈抱我上去后,牵着我走,下去时我看见前面的孩子都是滑着下去的,我也滑了下去,妈妈抱着我下地,后来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跳着下去的,我也试了试,觉得很好玩。妈妈牵了几次之后我就能自己玩了,我玩得很开心,妈妈怎么叫我我都不想回家了。
《上进的思想》
黄坤的家乡电白县沙院镇南尾村是革命老区,也是该镇最偏远、落后的地方。1993年,村集体收人仅1500元,还累计负债8万元;农民人均收人989元,比当年全镇人均收人低611元;计划生育、粮食征购等工作常常拖全镇的后腿,而且从1989年至1994年的6年间,没有发展过一名党员。
海尾村委会问题成山,根子在党支部。海尾何去何从?引起了县、镇领导的高度重视。1994年9月,电白县派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进驻海尾。工作队长何振基在深人了解海尾的情况后认为:要改变该村委会的落后面貌,关键在于加强党支部建设,尤其是选一个好“班长”。但选谁接这个摊子呢?工作队和镇党委颇为踌躇。这时,当地的干部群众纷纷推荐土生土长、已成为闻名四方的大老板黄坤。工作队了解到黄坤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一贯热心家乡建设,是一个拥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
这使工作队大喜过望:如果黄坤愿意出任党支部书记,那么海尾将大有希望。于是,工作队长慕名登门拜访了黄坤,将海尾的现状、问题以及群众的愿望向他和盘托出。
这使黄坤始料不及,也感到十分棘手。因为当时他的建筑等业务正如日中天,财源广进。如果出任党支部书记,无暇顾及自己的业务,损失将是数以百万计的。于是,黄坤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我将尽力支持家乡建设,至于党支部书记另请高明吧—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好意。
然而,更使黄坤意想不到的是:请他出任党支部书记的事情,还“惊动”了镇党委乃至县委领导。镇党委领导几次到他家作客,一再动员他挑起这副重担。9月下旬的一天,县委书记杨光亮亲临黄坤家,杨书记情深意切地对他说:海尾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今天却落伍了。为了老区,为了父老乡亲,你还是作出一些个人牺牲吧!
组织上“三顾茅庐”,使黄坤感动不已,他的心情难以平静。家乡不仅养育了自己,而且造就了自己—16岁时,他当上了大队专业队长。两年后,乡亲们推荐他到某国营企业工作,成为一名当时令人神往的“工作同志”……虽然现在自己先富裕起来了,但是如果没有父老乡亲的栽培,没有党的好政策,那有今天甜蜜的生活?而且“先富带后富”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自己又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服从党组织的需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黄坤接受了组织的安排。1994年10月,他回到海尾村主持党支部工作,还将自己多年辛勤赚来的580万元带回支持家乡建设,并于1995年元旦全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鳌头飞马,这里是一个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但又是个赫赫有名的贫困村庄。通往村子里的唯一道路是一条破破烂烂的横卧在袂花江面上的小桥。
听爸爸说,这桥是1966年建的,那时人们生活很贫困。在这小桥没建之前是靠摆渡过江的,后来村里有些人提议修一座小桥。于是大伙就你一分我一毛的凑了点钱,把这座小桥建起来了。那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8年的风雨,显得非常破旧,有些扶栏经不起风吹雨打已经腐朽了。人走在窄窄的桥面上心惊胆战的,如果遇到有一辆自行车或摩托车过来。就必然有其中一方停下来让对方过;如果有人拉着装满东西的斗车或三轮车过桥时,行人就得掂起脚和绷直身体贴着栏杆慢慢地挪动而过,万一有人推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走到桥的一半也得往回退给斗车或三轮车先过。小桥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家乡与外界的交流机会就很少了,生活一直得不到改善。
正所谓:路通财通嘛!家乡要富裕起来,当务之急是造一座大桥。
村里的人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有人提议,村干部马上带头连续几个晚上集合村民开筹钱大会;外界同乡听说家乡要造桥,也纷纷解囊相助;政府听说建桥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时间整个村庄沸腾起来,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在2002年开始动工了,不到两年就在小桥的旁边建起了一座长50米、宽8,5米左右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的大桥,可以同时来往两辆大卡车。于是一辆辆冬收蔬菜的大卡车开进了家乡一辆辆摩托车、汽车驶进了千家万户,村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
回看昔日的小桥,它完全可以“下岗”了,静静地躺在河面上休息,每天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在新的大桥上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