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七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3:05:44
《隔壁邻居》
我住在一座旧的七层楼的四房式组屋里。这座组屋,“楼上楼下一家亲”。大家都相处得非常好,来往也非常密切。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一家印度人。他们一家有四口。这家的孩子是我的玩伴儿,他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妹妹,他的爸爸是个出租汽车司机,妈妈是个仁慈的家庭主妇。每当他们的佳节到来时,他们总是送一些食品给我们吃。而到了我们华人的节日时,我们当然也会回送给他们。有时候,我因为忘了带钥匙而没法进门时,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叫我暂时留在他家或把电话借给我。
能有这种喜欢助人的邻居,我真感到高兴。可是,住在六楼的邻居却有点不同。这一户人家是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5个儿子。我听人家说,两位老人家辛辛苦苦把5个儿子带大,供他们读书,哪知道他们毕业后,竟没有一个肯奉养父母。于是,5个儿子千方百计地设法气走他们,让他们到老人院里去住。有一次,他们还请了一些阿飞和流氓朋友,在家里大跳“踢死狗”,吵得左右不得安宁。有些人忍无可忍,便打电话到警察局报警。警察赶到时,劝他们停止,他们不但不听警察的劝告,还跟警察打了起来,结果一一被扣留。有的还被捉去坐牢。据说,他们出狱后,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这座组屋从此才恢复了安宁。
〔评析〕这是一篇记事的短文,小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记叙了两个家庭,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文章始终扣住题目“我的部居”,从“我”的观察和体验去写了“隔壁”和“六楼”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部居的情况。写每一家时都先交待家庭的主要成员及其基本情况,但是侧重点则放在了他们与部里之间的关系上。例如,写印度司机一家,着重写了他们关心别人,助人为乐,与我家的友谊,每到节日互送礼品,还热心帮助忘记带钥匙的“我”等等。在写六楼邻居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五个儿子时,着重介绍了两位老人无人奉养的可怜,五个儿子的不孝,还扰闹四部,最后得到应有的下场。这些概括性的叙述,都是围绕着邻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来写的,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两相对照,浸渭分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乡镇》
我故乡镇上有座不知名的七层宝塔,在他背后那条宽宽的河面上,架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老人们也许能说出他们的来历、建造年代的先后,可我们就说不清楚了。小时候,只是按大人们习惯的说法,管他们叫“塔爷爷”、“桥奶奶”。他们俩紧紧地相偎在一起,不仅给小镇增添了几分美丽,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童年时每次回乡,总要登上塔去眺望小镇的景色,总要蹲在桥墩上看河里的小船和桥上来往的人群。
今年暑假,我又回家了。家族中最年长的‘,老祖宗”—我该叫他为太外公了,他还是那么地矫健,同我一起去看望塔爷爷和桥奶奶。他们显得更苍老了。太外公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这塔在我们镇上是最高的,最美的……这桥几百年来从她身上走过了上千上万的人哪!……太外公骄傲地夸赞着这老俩口。
这时,我对太外公说:“您几时到上海去一次吧,看看上海的塔和桥。
“不就是那龙华塔和外白渡桥么?我在民国三十年去过,它们一南、一北,隔开不少路呢。“太外公在回忆着。
“您别‘老皇历’啦。这些年来,上海造了许多桥。那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都跨黄浦江,比外白渡桥不知要长多少倍。还有,造了东方明珠塔,比龙华塔又不知要高几十倍。’我从包里拿出一些大桥和塔的照片给太外公看,一边又给他再详细介绍:还告诉他,爸爸也参加大桥的计划和施工的。
太外公说我讲得太神了,但是看到照片不能不相信。他对看“塔爷爷.和“桥奶奶’说:“你们看,你们的子孙多有出息。,
我连忙说:“太外公,您说错了。一个是土的,一个是洋的,扯不到一块去。,
太外公笑了:“你没听懂我的话。你方才不是说。你爸也参加这工程的么。他是在‘塔爷爷’‘桥奶奶’身边长大的呀。这土生土长的人,把洋的都拿过来了不是有出息吗7我这才听懂他的话。我想太外公的话可惫味深长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