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战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6:40:09
《心崇节俭,方可立身1200字》
从战国时期墨家的节俭为尚,到如今的以节俭为美德,从历代贤士力推节约朴实,到如今的简洁实在……“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于国,唯有节俭方能长治。于人,唯有节俭方能立身。
心崇节俭,方可无外忧。奢侈浪费之行一旦成为了日久的习惯,灾难临头之际,必将昼夜难眠。当今之时,疫情之下,一个个国家宣布着粮食危机的到来,平常看似丰足的储备粮于此时却失了原有的气势。要想在这场风暴中立足,必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唯有人人都知节俭,方能多出一些粮食,以缓解危机。古语有言勤俭持家为有道,古人知晓唯有节约度日,才能在面临突发情况时临危不乱,才能有资本去抵抗。而有了这份底气,无论是国,是家还是人,便少了一个彻夜难眠的理由。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立身之先便是无扰心神之外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学会节俭,亦是未雨绸缪。疾奢侈如仇,崇节俭如流。敢于对浪费说不,随手关好每一盏灯,拧紧每一个水龙头……不要让小事禁足了自己,不要让细枝酿成了大火。为无外忧,力行节俭。
心崇节俭,方可立正德。节俭乃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之传统,亦是当今每一个人都应践行的美德。古有“布衣将军”之善类,后有毛泽东节俭度日之正流。邓小平有一条洗脸的毛巾,用了几年仍然完好,而别人同样的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就破破烂烂。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两手用力拧毛巾,毛巾的纤维容易断;我洗脸时用两手挤干毛巾的水,毛巾的纤维不容易挤断,当然耐用!”于他们而言,无需财大气粗,无需金银珠宝,一身德便是最好的修饰。而他们的德,便有靠节俭之行赢得。孔子品德高尚人也,尚且崇节俭,行节俭。历代君主凡不大兴土木而节约民力物力者,便是有德行之君。现如今,节俭也是各类宣传标语里的美德之行。一个人若做到了节俭,自身的品德就会跟着进行一个升华。立节俭爱惜之心,方可充实内心的空虚与冷漠,也便达到了立德的目的。作为新一代青年人,德行是立身必不可少的东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好每一粒粮食,珍惜好每一件物品。不浪费,不奢侈,求实而不浮夸。节约行事,升华内心。为立正德,力行节俭。
心崇节俭,方可积小善。知否知否,中东之境,民生哀苦,食不果腹;知否知否,大山之处,衣不蔽体,家徒四壁……当有些人在为自己的挥霍感到“骄傲”时,另一些地方的人却为了活下去而四处奔波。当有些人肆意浪费而习以为常时,另一些地方的人却因为没有物资而命若细丝。若和珅大发财物,路边不会有冻死骨,若豪强心知节俭,农民也不会日夜颠倒。身处光明,理应知晓世界的黑色地带。若人人做好节俭,那些贫苦的人也能够生活下去。既然如此,何不行一举善,渡苦厄之人?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立身除了要无忧,正德,还要心善。心善便必行善,而节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为了那些山沟里的苦人,为了那些泥水里的艰辛,多余的衣物不必毫无节制地添加,多余的粮食不要毫不怜惜地倒掉……不要让多余成为自己生活的主题。为行善举,力行节俭。
夫君子,节俭必躬行。唯心崇节俭,才可立身。
《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时,魏将吴起,卫国人,精通兵法,曾有人把他春秋时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并列,称为“孙、吴”。
魏文侯时,吴起被任为将军,颇有战功。文侯死后,他的儿子武侯继位,吴起连任将军的职务。一天,魏武侯和大夫们乘船经过西河(陕西、山西之间龙门一带的黄河)。武侯望着滔滔河水和巍巍高山,心里很得意,对吴起说:“好啊,山河地势如此险要,这是保障我们魏国安全的天然有利条件呀!”可是吴起回答道:“不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条件,主要不在于险要的天然地势,而在于英明的政治——在德不在险!”
为什么在德不在险呢?吴起接着说:“从前三苗的地势,左依洞庭湖,右靠鄱阳湖〔鄱pó〕,不能说不险要吧?只因不修德,夏禹把它灭亡了。夏桀统治的国家,南有伊水、洛水,北有壶关、羊肠,地势和夏禹时代差不多,还是很险要,只因不修德,被商汤灭亡了。商朝传到纣王〔纣Zhòu〕,那时的国家,左边是太行山下的孟门,右边是漳河和滏河[滏fǔ],常山在其北,黄河在其南,天然的地势也是很好的,只因不修德,周武王起兵把它灭了。由此看来,在德不在险的道理,不是十分明白的吗?——如果您也不修德,那么地势再险要也同样是没有用的,即使现在和您同坐在一条船里的人,到时候也可能都是您的敌人了! ”
《战国策•魏策》和《史记•吴起列传》都有这段记载。《史记》所记以上吴起一番议论的原文,最末一句是: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由此产生了成语“舟中敌国”,意思是说:如果不修德行,胡作非为,那么,终将众叛亲离,即使同舟共济的人也可能成为敌人。亦作“同舟敌国”或“敌国同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同舟敌国今相遇,义隔江山路几千。”清黄遵宪《由轮舟至天津作》:“敌国同舟今日事,大仓稊米自家身。”
《债台高筑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时,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赧nǎn〕,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名义上虽然还称“天子”,实际上,各诸侯国早就不听他管了。直属周朝的领土极小,还分为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由东周公、西周公分别统治,周赧王在政治上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
当时诸侯各国,互相称雄争霸,连年征战不休。其中秦国更是强暴,时常侵犯别国。但是在一次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的战役中,却被魏国信陵君的援军所打败。楚孝烈王想趁此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以便自居为抗秦各国的领袖,于是请周赧王正式下令。赧王也怕秦国侵夺他“天子”的地位,便同意了,但是当时已临衰败的周朝,军费不足,一时很难筹措,只得暂时向豪门富户商借,出立借据,说明战后加利偿还。
可是“天子”下令、周兵出动以后,响应起兵的,除了楚国,只有一个燕国。拖了三个月,不见别的诸侯派兵来,只得偃旗息鼓,把这件大事抛在一边了。
这时,借款给周朝的豪门富户,纷纷拿着借据。来到宫前,要见赧王。讨还欠债。吵嚷喧闹的声音,传入深宫.赧王无力还债,又不敢出来见人,只得整天躲在宫中的一座岛台上,愁眉苦脸,郁郁不乐。这座台,后來因此名之为“避债台”。
《汉书》的《诸侯王表序》有“逃债之台”这么一句,注文中引了上述周赧王的故事。据说,洛阳南宫的謻台(謻〔yi〕亦作誃,又读chì),即二千二百年前周赧王的“逃债之台”
直到现在,形容欠债过多、无法偿还,还有人引用“债台高筑”这样的成语。
《端午节》
端午节快到了,爸爸给我讲了端午节的由来。
战国时期,楚国有位伟大的诗人叫屈原,他非常忠心楚王。因为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楚王渐渐对屈原失去了信任,把他流放到了边远之地。远离了朝廷,很难再为楚王献策分忧,这使屈原非常郁闷和迷茫。后来,楚国灭亡了,当屈原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伤痛。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就在我湖南老家的汨罗江投江自尽,去追随他心中无比热爱的楚国了。当地人非常爱戴屈原,听到这个消息,都在家里用粽叶包好香喷喷的食物,划着船去汨罗江呼唤屈原。并把食物扔进江水,希望江水里的鱼虾不要吃坏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后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和在水面上举行划龙舟比赛,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爸爸还为端午节写了一首诗:
又逢端午节,
再念屈原时。
香粽龙舟竞,
鱼虾亦有知?
《因势利导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时,魏国和赵国联合攻伐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就派田忌领兵去救。田忌的军队直奔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将庞涓听到这消息,急忙从韩国撤兵,赶回来抵御齐军。因为庞涓在十余年前曾经吃过齐军“围魏救赵”一计的大亏。
齐将孙膑〔bīn〕对田忌说,“魏赵各国军队,向来骄傲,以为齐军胆怯,很看轻我们。‘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会打仗的人要懂得因势利导)。”说着,孙膑提出“增灶减灶”之计:命令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第一天宿营做饭要多挖土灶,搞它十万个;第二天减少些,搞五万个;第三天只搞三万个就行了 。
魏将庞涓领兵回国的时候,发现齐军已从东边进入国境,向西去了,便下令追赶。庞涓见齐军第一天宿营约十万灶,吃了一惊;第二天少了一半,稍稍放下了心;第三天又少了很多,不禁大喜,说道:“我早知齐军胆怯,根本不能打仗。瞧,进入我境才三天,十万人逃跑了一大半,至多只剩三万了!”于是不用步兵,只带部分精锐轻骑,日夜兼程猛追。
孙膑估计庞涓将于夜间到达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面狭窄,地势险要,孙膑便在这里派下善于射箭的士兵万人,夹道而伏。还叫人把一棵大树的皮剥去一大片,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当夜,庞涓果然耀武扬威地来到,见白树干上有字,想点起火把来看,还没看完,齐军万箭俱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已临绝境,乃拔剑刎颈而死。
这个故事,载《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说的“因其势而利导之”这句话,后来缩简而为成语“因势利导”。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即引导。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开明的行政者对于民意是因势利导的,民意得到畅达,社会也就健全地发展了起来。”
《倚门倚闾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齐湣王〔湣mǐn〕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zī](今属山东省),把齐国的宝器全部掠走。齐湣王逃亡卫国,又到邹国、鲁国,后来到了莒邑(今山东莒县)。楚国派大将淖齿〔淖zhuō〕,率领军队,前去援救齐国,淖齿还因此当了齐国的国相。其实楚国并非真心救齐,淖齿终于杀死齐湣王,和燕国分占了齐国的领土和宝器直到田单大破燕军,才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战国策•齐策》载:淖齿杀死齐湣王时,起初,人们都只知道齐湣王失踪了,下落不明。大夫王孙贾的母亲对王孙贾说:“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总是倚门而望(靠在大门口盼望你);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见回来,我就更要倚闾而望(到巷口去盼望你)。你十五岁起就在国王眼前做事,现在国王下落不明,至今不见回来,你难道能安心吗?”王孙贾听了,很受感动。于是就去寻找湣王,多方打听下落。当他得知齐湣王已经被害时,愤怒极了,即号召市民, 宣誓起义,他叫道,“愿意跟我去杀淖齿的,袒右(解开衣服的右边,袒露右臂)!”当场就有四百人响应。他们冲进淖齿的住所,把这个侵略者杀死。
王孙贾母亲所说的“倚门而望,倚闾而望”,后来成为“倚门倚闾”这句成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父母对于外出子女盼望和怀念的心情。(倚,靠着;门,指自家屋子的大门;闾,指胡同或里弄的门口。)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时魏相白圭〔guī〕,名丹,曾为魏国防治水灾、发展生产,有过一定的功绩。不过他的治水方法,主要是勤谨修堤,阻拦洪水,不让洪水冲入国境,至于邻近的国家是否将因此泛滥成灾,他就不顾了。
白圭对于自己的治水工作,相当满意,自以为超过了古代传说中的夏禹王。《孟子•告子》载:
白圭对孟子说,“你瞧,我的治水工作,比大禹还强哩!”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采取疏导的方法,让洪水顺流而下,以四海为壑[hè]。而你,只知筑堤阻拦,因此洪水横流,都流到邻国去了,你这是‘以邻为壑,有良心的人是干不出来的。你错了!”
壑,是山谷、沟渠、洼地等低处,引申为受水的地方。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成灾的洪水排泄到邻国去,就叫“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或本国、本地区、本部门的安全便利,而不顾别人,把灾害转嫁给别人。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本位主义者。”
《一寒如此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时魏国的范雎[jū](《史记》作范雎〔suī〕),字叔,被中大夫须贾〔gǔ〕和宰相魏齐诬害,毒打了一顿,丢在厕所里。人们以为他死了,谁知他并没有死,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并且被秦王聘任为宰相,成了掌握秦国行政大权的显贵人物。
秦国要发兵进攻魏国,魏国很着急,就派须贾到秦国去求情。据《史记》载,须贾到了秦国,范雎便换上破衣,打扮成一副狼狈样子,到宾馆去见须贾。须贾一见范雎,大吃一惊,说道:“范叔啊,你原来还活着!”并且问道:“你现在怎么生活?在干些什么?”范雎骗他:“我在给人家帮工。”须贾可怜他,留他坐了一会,请他吃了些东西,同情地说:“范叔一寒如此哉(您一穷竟穷到这般地步)!”临别,须贾取了件绨袍(茧绸袍子)送给范雎。
当须贾到宰相府发现原来张禄就是范雎的时候,可把他吓慌了,连忙伏地请罪。范雎说,“姑念你送我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还有念旧之情),我饶你的命;但是,你必须替我通知魏王,赶快把魏齐的头送来!”
后来魏齐终于被逼自杀。
慨叹骤然贫困,因此便说是“一寒如此”,或“一寒至此”。形容不忘旧情,又因此以“绨袍”为比喻,例如说“绨袍恋恋”、“绨袍之情”,或“绨袍犹暖”。
元方回《次韵许大初见赠》诗:“赖是同乡复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诗:“宾客不见绨袍惠。”
《一傅众咻的成语故事、意思》
战国初期,在今河南商丘县,有个宋国。宋王偃表示要实行“仁政”,办好国家大事。一贯提倡“仁政”的孟子,于是来到宋国访问。可是,孟子在宋国,对于宋王却似乎很 失望,不久便离开了。据说,宋国大夫戴不胜当时同孟子谈过话。《孟子•滕 文公》记载了那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要想使你们宋王能办好国事吗?我且问你:假如有个楚国大夫,他要想让他的孩子学好齐 语,你说该请齐国人教,还是请楚国人教呢?”戴不胜说:“当然请齐国人教的好。”孟子说:“但是,如果‘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 之’(请一个齐国人来教他,而周围许多楚国人干扰他),那么,即使天天打他、逼他,要他学好齐语,恐怕还是很难 办到。如果把他送到齐国国都临淄[zī]最热闹的庄街嵌里(庄,街名,嵌,里名)去住上几年,那么,即使天天打他、逼他,要他不学齐国话而始终保持说楚国话,恐怕也不可能了。你说薛居州是个贤人,你把他推荐给宋王,要他天天跟宋王在一起。可是宋王左右的人,不论长幼尊卑,要都像薛居州一样才好,否则,只有一个薛居州能起什么作用呢! ”
由于这段谈话,产生了“一傅众咻”这句成语。傅,是师傅、教育者;这里作动词用。咻,是乱说瞎吵、人多嘴杂的意思,这里作干扰解。少数人鼓励上进,多数人却扯后腿,好的影响小,坏的影响大,这叫做“一傅众咻”。
《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十八回:“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
《学富五车的成语故事》
惠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宋国人,曾经担任魏国的宰相达十五六年,晚年还代表魏国出使过楚、赵等国。他在历史上,主要是以名辩思想出名,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学问渊博,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尤其丰富。他的朋友庄子曾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见《庄子•天下》载)称赞他读的书很多,能装好几辆大车。
后人形容读书多、学问高,就叫做“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常和“才贯二酉”连用。例如清人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胶庠,古代大学。)
“二酉”,谓大酉山和小酉山。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大酉山有洞名大酉洞,小酉山有洞名小酉洞。中有书千卷。旧云秦人避地隐学于此。”二山相连,在今湖南沅陵县境。洞中藏书,当系传说,但是因此而形容读书多、学问高,又叫做“才贯二酉”。与“学富五车”同义。
“学富五车”也常和“才高八斗”成对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