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山大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2:59:26
《游熊耳山大裂谷初二作文》
游熊耳山大裂谷初二作文
五一假期,爸爸带我来颇有名气的熊耳山大裂谷来游览一下,好增加一些地理知识。 刚来到山下,我已被它那雄伟的身姿陶醉了,山顶上的巨石,大多从山顶滚落下来,气势逼人。猛的一看去,依然能看到几亿年前那惊心动魄的情景。巨石旁长满了槐树,正是五月,是槐花开的正旺的时间,无论是山上山下,或是那期待已久的大裂谷,也好象弥漫着那清幽的香味。
不知不觉,伴随着路边的野花,我们渐渐的来到了大裂谷的入口。透过一片绿葱葱的树叶,我看见了第一个细长的入口,啊,原来是一块裂开的巨石,那弯弯曲曲的小路便从缝隙中穿过,缝隙中长了许多树木,远远看去,巨石犹如一块宝玉,而树木则成了玉上的花纹。入口前,云雾缭绕,像仙境一般,好象是通往另 一个世界的通道。我迫不及待的进去了,只见峡谷深而窄而长,深得不见天,只看见一条明亮的缝。窄,窄得只能侧着身子走。长,峡谷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远处还传来清爽的凉风。峡谷中非常潮湿,时不时的从上面滴下来晶莹的水珠,裂隙两壁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道路泥泞不堪,好象是前几天下雨造成的,这里只有水往这里流,又不能往外散发,就好象是另一个世界一样。
沿着裂隙那蜿蜒的小道,你会感到十分的险要。有时那缝隙中间夹着一块大石头,就好象马上掉下来一样。这时,我的脚步停下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恐惧,不敢再过去了。我怕喊出声来,怕发生地震、怕刚走到石头底下就被砸了。但是,看见爸爸过去了我也鼓起了勇气,快步穿了过去,心里好象放下了一块石头。可是我不知道,后面的道路越来越险了。穿过一片美丽的钟乳石裂隙,天上的裂缝好象到了尽头,道路开始往下走了,越来越陡,好象一不小心,就会划到那没有底的地方去了。裂隙越来越黑,伸手不见五指,也渐渐冷了起来,大约这样摸黑前进了半个小时,才见到了灯光。我好象一直在下,下到了山的底下,在灯光的照耀下,翻过一个天然石坎,看到了壮观的景象。那些像竹笋似的'钟乳石显得五颜六色,像花朵一样。沿着这美丽的地下世界,又翻过了一个石坎,便看到了天空,那细长的天缝,好象离我们千丈远,我们只好沿着陡峭的石梯向上爬。
大约又爬了半小时,我们又重见天日了。这已是熊耳山的最高处,四处群山环绕,绿色簇拥。迎着山上的微风,爸爸给我讲述了大裂谷的形成:
很久很久以前,熊耳山原来是一片大海,由于海水的沉积,形成了一层厚达2百米的石灰岩,由于大陆板块的变化,大海渐渐升成了高山,高山分好几个岩层,主要是石灰岩和花岗岩。石灰岩中含有一种物质,叫碳酸钙。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合,形成碳酸。这种雨水流到石灰岩的岩层时,雨水中的碳酸会溶解石灰岩中的碳酸钙,使石灰岩越来越小,在山的内部形成了一个溶洞,碳酸溶解碳酸钙形成钙质,沉积在溶洞里,就形成了钟乳石。由于这地方发生了地震,溶洞上方塌陷,形成了大裂隙。听了爸爸的讲解,我感慨万千: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希奇事,等着我们去探索,假期多旅游,会增长许多知识的。
剩下的半天里,我们又游览了美丽的黄龙洞、卧虎洞。这些地方,让我增长了许多地质知识,还看到了许多壮美的美景。没去过熊耳山的人们,听了我的介绍,一定迫不及待的去看看吧,它就在美丽的抱犊崮旁,一定会使你留恋往返的!
【游熊耳山大裂谷初二作文】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范文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一: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带着对唐山地震那场浩劫追思的想法,看完这部片子,真是令我感动得无法自已。借用别人点评的一句话“真实情感。一个母亲的本能,两个孩子的眷念,几个家庭的真切。”任何一个有正义感,有善良心地,有血有肉的人,看过都会热泪盈眶,没有原因,只有顺着音乐与情节落泪,这是真情,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它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我们回头再看看那段历史吧:
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本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发生了计算下伤亡:951620人。 地质灾害,是人类难以抵抗的灾害。尤其是地震,辐射面非常的广泛,地震什么时候来,来的时候有多大,这是根本无法完全预测和抵抗的。地震来临了,人们只有接受和面对灾难,死亡是必然,人间悲剧是必然。真的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日子,健康的生活,做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电影,只是给我们一个回忆的导火索,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还原地震时的现实。不过该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情节。
主演徐帆演绎的李元妮,在震后长期自己独立生活,拒绝了再婚,她的一段台词叫我很感动——儿子问“妈你为什么不再找个人?”她回答:“对不起你爸!”儿问:“可是爸已经没了很多年了!”母亲回答:“你知道啥叫没了?没了才知道没了”。母亲说:“你爸是用生命换回了我!不是她推我一把冲进去的人就是我,死的就是我!哪个男人肯用生命救护我呢!”她的这段话,很感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人,尤其是震后那种重建,一个女人是多艰难,可想而知!但是她为了自己的男人选择了一辈子独守空房!这种选择,让我理解了父辈们的爱情观是那么的质朴但却如此的忠贞!
让我非常感动的还有最后去公墓的时候,当打开女儿那座墓室,里面整齐的码放着一摞课本,小学到高中的,只要弟弟方达有的,母亲心中已经死亡的姐姐“方登” 就一定有,这些书是给地下的方登买的,母亲当时无奈,在只有选择救助一个的时候,最后她的“全部都救”被打垮后她无力的呼出“救弟弟”。
这三个字,母亲愧疚了32年,在这32年里她是最难过的。 这三个字,女儿听到了,在她等待死亡的时候绝望过,在她被陈道明主演的王德清领养后也一直记着这个仇恨,她恨母亲这句话,她恨,所以32年她打消了王德清夫妇多次告诉她该回唐山找找亲人的建议。可是,当女儿32年后看到母亲为她所做的这一切之后,她跪下了,她哭了,“对不起”又是三个字她说了不下20回。 世界上,没人任何力量可以超过“亲情”这两个字!
携手在忙碌中知道去看一次《唐山大地震》的所有同胞,我们的眼泪淹没了商业利益浓重的电影院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有过了1次碰撞。在我们这些有感情的人们的努力下,这个地球才得以净化,才会得以世代延续和繁衍!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就继续我们自己。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二:《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昨日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与家人朋友有幸观看了此片,感觉震撼颇大。我是唐山人,经历过那场地震灾难(当时我八周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下面就以唐山一个普通百姓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和张国强实验的父亲(以下省略简称母亲、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期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应该说是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对这部电影的拍摄谈点个人观点。这部电影属于大制作、大手笔,拍的非常震撼,陈道明、徐帆等演员表演非常真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上这么一部电影,希望能让同胞们有些心灵上的震撼,也希望对年轻人的观念有所改变。美中不足的是该部电影有植入广告的嫌疑,可能是剑南春酒厂和工商银行赞助的缘故吧!另外在历史背景细节上把握不太准确,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陈道明实验的养父佩戴上校军衔就不符合实际,我军是在1988年菜实行军衔制的。当然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美玉之瑕,总的来说电影很震撼、真实。 再者唐山大地震时当时交通不发达,只有军队能进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万人。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直升机飞进来了,挖掘机进来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都来了。时代不同了!唐山的观众看完以后是感动,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韶关市第九中学初一:何柏辉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三: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每看一次,心灵被洗礼一次。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留给我的却是对生命珍爱、对生活热爱的无尽思考。
闭目深思,《唐山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告诉我们,要坚守精神上的高地,要在事业上不懈奋斗,更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
影片主人公元妮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女儿生死下落不明,只留下了失去左臂的儿子方达。地震后,当她的婆婆千里迢迢来唐山,含泪要把她们母子俩接到山东时,元妮没有答应,因为她放不下被地震夺去生命的丈夫和下落不明的女儿,她要坚守着这块承载着她精神之魂的地方,哪怕面临着灾后生活的重重困难和精神上的创伤折磨;当她的儿子当上公司老总,有车有房有家有子,接她到杭州安度晚年时,她谢绝了儿子的'孝心'.就连儿子在唐山给她买套楼房,她也没有同意。她对儿子说他的'爸爸'和'姐姐'还在唐山,要给亲人永远'留着门';当邻居中年男人向她表达情感时,她拒绝了。伴着挂在墙上的丈夫和女儿的遗像,她坚韧地生活着,就是在这种岁月漫长的锥心思念中,让我们看到了元妮身上那种精神上的执著坚守和亲情的忠诚捍卫。经历了这场天崩地裂的大灾难,活着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在唐山新家园的恢复重建上,更体现在了人们对事业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上。失去左胳膊的方达起初对生活有些悲观,但每当他回想起地震那天他和同胞胎的姐姐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母亲无奈地选择救他而放弃姐姐时,他都暗下决心不让妈妈失望。于是,他选择了到外地打工经商。从艰难地蹬骑三轮车接送车站旅客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最后成为了一家药材公司的老总,可谓事业成功。而他死里逃生的姐姐方登在经历大学退学的挫折后,仍然对事业执著追求,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后移居加拿大,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灾难余生的姐弟俩,虽然人生历程不同,但都昭示和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有拼搏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大灾有大爱,大爱感天地。曾被地震严重创伤的人们不仅对生活无限热爱,而且更充盈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影片跨度到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后,弟弟方达第一时间组织公司员工成立医疗救助分队前往灾区救援,无偿提供急需药材。姐姐方登在加拿大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当即从国外飞回祖国,参加救灾行动。姐弟俩都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巨大灾难,亲眼目睹了灾难带给人们生死离别的人间悲伤,奋战灾区挽救生命是她们姐弟俩人生最高的追求,是她们精神上的一次战役,更是她们书写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至美画卷。懂得感恩,学会回报,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朽之魂。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大片,更是一部励志片、一部教育片。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是地震灾难的强烈震撼,留给我们的是对精神的执著,对事业的奋斗,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德的弘扬。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范文】
《深沉的历史感》
无论是绵亘于北方群山大摸上的长城,还是雄踞关隘的古堡,都镌刻着劳动人民为保卫国家抵御外侮的业绩。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也是他们苦难与怨毒的见证。今天,我们讴歌长城,赞美长城,我们也不可忘记长城也洒过穷苦人的血泪。无数英雄伟人,都曾在长城深沉地思考,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有过屈辱的一页,他将有怎样的明天呢?
李斌的《长城,修在我们肩上》,通过长城背砖人,写出了劳动者坚韧不拔的性格,背砖老汉那“被勒出两条深深峡谷的双肩”,比长城更坚固更伟大,会使人想到崇高的责任。宋春晓的《中华门城堡》抓住了中华门与一般城门不同之处,即作为战争要塞的特征来写,关于藏兵洞的介绍要言不繁,描述得准确形象。
戎莉写南京抱江门,则将其与南京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写,这样写,易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长城、烽火台、关口、古堡、城垣的建造,都出于军事目的,无论是抵抗外族入侵,还是反抗暴政,那砖石上都浸透着将士的血迹,古堡上还回荡着英雄的呼喊。一个箭垛,一级古阶,一砖一石的描写,都可以传达这种历史感,仅仅写成游览说明是不够的。
《看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张珂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 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和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和平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真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 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媛媛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爆发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了,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PS:最后说一下本电影的赞助商:宝马、kappa、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对了还有剑南春。那个贾媛媛她爸喝的那个老白干样子的剑南春现在怕是不好找吧。
PPS:最后再说一句,地震是天灾,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问我怎么办,导演告诉了:买中国人寿,踏实。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传,但看网友给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又有着微妙的快乐。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戏曲遗产》
一九五三年,我从山大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哲学班继续学习,作研究生。即将离开自己心爱的专业了,心情处于矛盾之中。临行前,我把大部分课堂笔记本都留下了,但有两本笔记我还是带到了北京,一本就是冯先生的讲课笔记,另一本则是吕荧先生没有讲完的“文艺学,课程。
到了我走上报纸的工作岗位,用自己的文字与戏曲杯结缘时,也还是从我们的古老的戏曲传统开始的,这本集子里收辑的写得最早也是我的第一篇谈戏的文章,是论《琵琶记》的《作家的主观与作品的客观》。那写作的直接的动因,虽然是一九五六年中国剧协召开的《琵琶记》讨论会.但是,所以有动笔的勇气,也还是因为有了从冯先生那里得夹的一点知识作基础吧,特别是在后来在历史剧的讨论中,有人以《桃花扇》为历史剧范例进行驳难时,倒使我有了温习旧课的机会。
我国的戏曲遗产是极其丰富的,其中当然有许多瑰宝和精华,但因为它产生的时代的局限,也必然夹杂着不少封建的或消极反动的思想槽粕。在“十七年”中,我们的戏剧战线,象文艺整个战线一样,的确出现过“左,的错误,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党和人民政府对戏曲艺术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建国初期,政务院的“三改政策”,推动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空前繁荣与发展,‘成绩是巨大的、辉煌的、抹杀不了的。我觉得,即使是现在,对传统的戏曲艺术,采取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还是当前戏曲改革的方向。
《《文史哲》》
其后,吕先生虽然因故离开山大,我也在一九五三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研究班哲学班做研究生。因为离开喜爱的专业,改学哲学,在一段时间里,自已思想情绪上很有些苦闷、波动,但《文史哲》编辑部并没有忘记帮助我这已离校的校友作者。我现在已记不清当时编辑部还有谁,只记得始终和我有联系的,是葛愁春同志。我到北京后,一直还和葛愁春同志通信,很可惜,他给我的信,都在‘文化革命”中散失了。我在一九五三、五四年和他通信中,曾诉说过自己失掉专业的苦闷和彷徨,也从他那里得到过不少帮助和支持。他鼓励我课余写作,不要放下笔,还主动来信问起,在写什么,在考虑什么问题,有文章可寄给《文史哲》。正是在他的热情鼓励下,我修改了在校时写的旧作《略谈<水浒评价问题》,也正是在他的热情鼓励下,我和蓝翎同志商量,将当时找不到园地发表的我们合写的那篇《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寄给他,导求《文史哲》的支持。葛愁春同志还经常把编委会或师长、读者的意见转达给我们。
当时,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虽尚未明确提出,但在华岗同志领导下的《文史哲》,一直坚持学术上的互相商榷探讨的学风,各种意见都发表,还希望被批评的参加讨论,进行答辩。
当然,有时也由于我执拗、偏激,坚持错误意见,致使有的文章产生坏的影响,但责任不在编辑部,而在我自已。
翻看着《文史哲》创刊以来的目录,不禁心潮汹涌,想起刊物创始人,我们的老校长华岗同志,他早在一九五六年,就被人诬陷为“编子学者”、“反革命”,投进监狱,终致含冤而死。但愿他洒下心血浇灌起来的《文史哲》的良好学风,能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也是对他的永恒的纪念。
无论是作为读者、校友,还是作为一直受到《文史哲》关心、培养的作者,我都衷心地祝愿《文史哲》,为了促进伟大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努力贯彻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学术路线,努力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把《文史哲》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