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外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14 14:18:20
《可爱的小黑》
外婆家有一只黑白相间的哈士奇,我们都喊它为小黑。
每次我们一家人开车去往外婆家时,这家伙总会兴奋地摇动那条灵活的尾巴,就像一条欢快的小蛇,扭动着身躯飞奔而来。一靠近我们,它便急不可耐地用身体紧贴蹭我们的腿,来展现它的喜悦与亲昵。
当我喂它吃骨头时,它总是叼回窝里慢慢品尝。有一次,我悄悄地尾随观察它进食,发现它会将骨头藏在窝的最深处,生怕谁跟它抢似的。
这小家伙不仅外表可爱,还特别机灵懂事。无论我们说什么,它似乎都能心领神会,并且按照我们的指示行动,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我的阿贝贝》
在我出生的那天,外婆给我做了一条百家被。所以,我从出生那天开始,就一直抱着百家被睡觉。后来,我给百家被取名叫阿贝贝。一直到我五六岁时,我晚上不抱它还是会睡不着觉。
我至今还记得,在六岁那年夏天,我妈妈带我去外面玩,我还是把阿贝贝也带上了。白天,我把阿贝贝放在酒店里,我们就去玩了。晚上,我又抱着阿贝贝睡了一觉。早上起来,我们回去了。在车上,我和妈妈聊着天,突然发现我的阿贝贝不见了,我都快急哭了,找了十几分钟,阿贝贝始终没有。哥哥说:“会不会是被你忘在酒店里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早上把阿贝贝放在枕头旁边,忘记带了!
于是,妈妈又开了十几分钟车,带我去酒店里拿回了阿贝贝。找到了阿贝贝,我把脸埋进阿贝贝里深深吸了口气。之后的日子里,我还是每天抱着阿贝贝睡觉。那年九月,爸爸说要把我和哥哥都送到启东去上学。因为我一直跟我的外婆感情是最好的,所以,我不想走。但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爸爸说启东的教育质量好,为了我们兄妹俩的明天,还是去启东学习。
走之前,外婆跟我说:“宝贝,这个百家被是外婆在你出生的时候给你做的,你还把它抱着,看到它,就会想到外婆了,在那边好好努力学习,别忘了过年来看外婆哈。”临走的时候,我跟外婆抱了抱。从老家转到启东来读书,结果发现,我还是把阿贝贝忘带了。
如今阿贝贝在老家,应该满身是灰尘了。如果那一天,我没有忘记拿,那现在阿贝贝还在我的怀抱里。我很想她,她是我最心爱的阿贝贝,我的心里,一直都有她的位置,我的阿贝贝,你在老家孤单吗?我好想你啊!
点评:
这篇作文情感真挚,叙事流畅,展现了小作者对"阿贝贝"这条百家被的深厚感情。从出生时的相伴("一直抱着百家被睡觉")到两次遗忘(酒店事件和转学事件),再到如今的思念,完整呈现了成长中的情感依恋。建议可适当点明"阿贝贝"象征的亲情纽带(如补充外婆缝制时的细节)。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有一头棕黑色的卷发,有一双不小不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还有一双灵巧的手。
外婆不仅长得美,而且十分疼爱我。她每次见到我就会塞好吃的零食、水果给我,有时还会给我做好吃的食物。
记得有一天我去外婆家,我们快到门口时,我从车窗往外看,看到外婆模糊的身影早早地站在门口了。一见到我,外婆热情地向我打招呼:“哎呦!我的宝贝外甥来了。”外婆还说:“平时阿拉宝贝都在忙着学习,难得来一趟。”她一边笑眯眯地说着,一边握着我的手,把我领到了楼上,一上楼,外婆不停地忙碌着,切完西瓜就去洗草莓了。外婆先把西瓜和草莓表面的污渍洗干净,再用刀把西瓜切成十二片。后来把草莓的绿帽子摘掉。看着外婆为我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暖暖的,感动地说:“谢谢外婆!”。然后我拿起草莓尝了尝,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我又吃了一块西瓜,西瓜更甜更好吃,吃完后我心里更像是抹了蜜一样甜。
到了中午,外婆又给我做了我喜欢吃的可乐鸡翅。我在一旁观察着,她先把鸡翅清洗干净,剪破后放入锅中倒上可乐,后来放姜、葱、一勺料酒,五分钟后捞出,再放蒜、八角,接着放两勺生抽、两勺老抽、两勺料酒,焖煮十五分钟,再放些盐调味。就这样,美味的可乐鸡翅就做好了,外婆连忙把鸡翅端到了我的面前,让我赶紧尝尝味道。最后我尝了尝,软钦的,香香的,咸咸的,很美味。
我喜欢去外婆家,更喜欢美丽、勤劳、疼爱我的外婆。
《逛菜场》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想跟着外婆去菜市场买点儿菜。
我来到菜市场,想好了要买些什么,就开始找买我想要吃的菜了。我在菜市场里卖土豆的好几个摊位看了一遍,看准了一个一直有人买的摊位,准备去买土豆。我随便拿了几个要去付钱,外婆说:“拿土豆要拿黄的,不要拿有一点绿的,也不要拿发芽的土豆。”我又把土豆放了回去,换了几个黄的土豆。
我来到了卖螃蟹的摊位,我不知道螃蟹什么样子才算好,就去问外婆。外婆说:“如果是公螃蟹,就看它的“腹肌”是不是鼓起来的,如果是鼓起来的就说明它有很多肉,如果是母螃蟹,就看它的肚子,肚子越黑就说明肉越多。”
最后我来到卖青椒的摊位,我选了一个很大的,外婆说:“选青椒要选又绿又有水份的。”我重新又选了几个好的青椒。
这次逛菜场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小技巧,也让我懂了怎么买菜。
《晚饭后》
晚饭后,我们一家开启了短暂的休闲时光。外公外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外婆手里拿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因为看得很认真,都忘记了喝茶。爸爸在认真地看报纸。他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妈妈很辛苦,她还在厨房里忙碌着。我在写作业,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帮助我实现梦想。我想千家万户的夜晚都是这样的吧!
《我学会了做饭》
阳光照在了外婆的家,照在了那鸡蛋上,也照在了我伤痕累累的手上。
有一天,我看到妈妈做饭的样子,特别想学,因为妈妈做的饭特别好吃,我也想试试自己做饭会有多美味。
第一次,我信心满满走向厨房,孰不知,我会跟平底锅“干”起来。我拿起锅和鸡蛋,准备做一锅水煮蛋,把三个鸡蛋都备好,那时我还觉得自己要成“大厨”了。可准备打火时,火半天没起来,我像丢了赤兔马的关羽一样干着急。
这时候,妈妈过来了,她看出我沮丧的心情,过来对我说:“儿子,你要把那个按钮使劲按住,再把旋钮拧一下就好。”听完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按照方法,终于学会打火了。把三个鸡蛋倒进锅里,过一会儿,水煮蛋就做好啦!
我突然感觉,自己从啥都不会的“菜鸟”,变成了有本事的人,也想到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做事别放弃,总有一次能成功!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小时候,我最爱吃外婆做的红烧排骨,每次回老家,我总能听见厨房中传来“咚!咚!咚,咚!”的声音,那是外婆在为我剁排骨。
就这样,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每一年,我在家总能听见“咚!咚!咚咚!”的剁排骨声。直到三四年前的一天:“外婆!我回来看你了!”我推开家门,大声喊到。可是无人应答。“外婆!外婆!”我疑惑道。
“来了!”外婆来了,但她是推着轮椅来的,“外婆的轮椅,有点儿慢……行了!外婆给你做排骨去!”外婆推着轮椅进了厨房。我惊讶不已,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外婆怎么了?”“你外婆她……病了……”妈妈说。然后,我在客厅看起了《疯狂的麦咭》,声音很吵,但是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咚,咚,咚咚……”,不知为何,外婆剁排骨的声音变小了……
我悄悄走到厨房门口,悄无声息地打开房门,厨房中依旧是那些厨具,依旧有那个老灶台,却不见当年外婆站得笔直、有力地剁排骨的背影。而是只见外婆坐在轮椅上,弄了一个矮矮的小桌子,在上面艰难地剁排骨。我走回客厅,我的眼眶湿润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被接回老家,回到家中我发现有一群家人,我以为有好事,可钻到人群中一看,我看见外婆穿着寿衣,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我一声大哭:“外婆!我来晚了!呜~”那一刻,房间的寂静被打破。家里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2021年3月7日,那一刻起,剁排骨的声音,永远停留在了2021年3月7日。
“儿啊,今天妈给你做排骨!”听见妈妈的话,我耳边又想起了外婆剁排骨的咚咚声……
《谁解其中味》
又是一年冬天,寒风如刀片刮在脸上,唯有外婆的糖醋排骨如同一束烈火点燃了我们过年的热情,那酸甜交织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美好而又温暖。
窗上贴着红得似火的窗花,屋外一团团的雪花飘着,雪花随着一声声的烟花舞蹈摇曳,老老少少都在等,等外婆的糖醋排骨。
缓步走进热气腾腾的厨房,外婆忙碌的身影呈现眼前。她动作迅速地系上围裙,把才切好的排骨倒进凉水中,顺带扔了些大葱,待水沸腾,外婆利落地将排骨捞出,从容地倒了些油在锅中,只见她扔了把冰糖,慢慢翻炒至焦糖色,再把排骨往里一扣,用力地使排骨裹上糖色。外婆随后加入大葱,八角、生抽、醋等,勇猛地将滚烫的开水下到锅中,之后便是等待。
在这漫长的40分钟里,我能做的也只有不停地询问外婆:“可以了吗?还有多久啊!”可外婆呢,却异常淡定:“等你闻到香味就可以了。”
终于,伴随着香味,糖醋排骨也被放在了餐桌中央,我凑上前去,汁水浓香,一个个散发着油光的排骨整齐排列,上面点缀着几粒珍珠般的白芝麻,看上去就如隆冬的一件艺术品,使人口水直流。我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艺术品”塞入嘴中,马上,酸甜的汁水爆开流淌到嘴角,鲜美而不油腻的口感直冲我的味蕾,富有弹力而紧致的猪肉弹在牙尖和舌尖,香脆的芝麻也沾在舌根上,我尽情品尝,不愿这肥美酸甜的排骨马上吃完,一根光滑的骨头从唇齿滑出,完美地落在桌上,此刻的我仿佛来到了广阔的牧场,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直到快意冲满全身。
冬日的糖醋排骨伴随着温暖和外婆的爱意,使我仿佛钻入温暖的被窝中,久久不愿离开,这盘糖醋排骨中蕴含着年味和浓浓的爱意将被我铭论于心,温存于心。
(指导教师:裴群)
《外婆的蒲扇》
外婆有一把蒲扇。竹制的扇骨,被岁月的手细细摩挲,泛出柔和的琥珀色光泽,仿佛是时光镌刻下的独特色彩。扇面宽大,由细密的蒲草编织而成,纹理间藏着大自然的质朴与温柔。每到骄阳似火的夏天,这把蒲扇便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宝物,承载着数不清的美好回忆。
犹记得去年盛夏,炽热的太阳仿佛要把大地烤化。乡村在高温的笼罩下,恰似一个密不透风的蒸笼。我躺在凉席上,像只被炙烤得烦躁不安的小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将头发紧紧黏在额头上。在半梦半醒的混沌中,一阵轻柔的风,宛如一缕清泉,悄然拂过我的脸颊。我微微睁开双眼,朦胧的月光透过窗户,洒下一片银白。只见外婆静静地侧坐在床边,手中的蒲扇有节奏地轻轻摆动。月光如水,映在外婆银白的鬓角。
“外婆,你怎么还不睡呀?”我带着一丝困意,轻声问道。外婆微微一顿,随后用扇子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温柔而又带着倦意:“乖孩子,你睡你的,外婆不困。” 我心里明白,外婆的腰一直不好,长时间这样侧坐,定是酸痛难忍。可她为了能让我睡得安稳,宁愿自己默默承受这份辛苦。我不再言语,假装睡着,却偷偷从睫毛的缝隙中望着外婆。她的头不时轻轻点着,显然已困意十足,可手中的蒲扇却始终没有停下,一下又一下,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在闷热的夜里,为我扇出一片清凉的天地。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晨光悄悄溜进房间。我一睁眼,便看到那把蒲扇安静地躺在枕边。我轻轻拿起它,扇柄上还残留着外婆手心的温度,那温度,顺着我的指尖,缓缓流入心底,带着无尽的温暖。我急忙爬下床,朝着厨房跑去。
远远地,就看见外婆忙碌的身影。她在灶台前忙着熬绿豆汤,晨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一道略显瘦小的轮廓。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酸涩,原来,在我安然入睡的时光里,外婆早已开始为我准备解暑的甜汤。
时光流转,曾经那个在蒲扇下安然入睡的孩子渐渐长大。如今,轮到我坐在外婆的床边,学着她当年的样子,侧坐着,手中的蒲扇轻轻摇动。外婆总是笑着说:“傻孩子,外婆不热,不用扇。” 可我分明看到,她的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欣慰。扇子有节奏地摆动着,那熟悉的节奏里,藏着我们祖孙俩心照不宣的爱。
这把普通的蒲扇,扇走了炎炎夏日,却扇不走血脉里流淌的温情。
(指导教师:刘倩辰)
《爱笑的外婆》
我的外婆很特别,特别喜欢笑。不管什么喜事,都要笑个不停。
“外婆,煤气公司派人来装煤气了!”我放开嗓门儿喊正在屋里做事的外婆。外婆听见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快步来到厨房看,果然是煤气公司的工人,笑着说:“你们是来装煤气的呀,真是太好了!外婆的眼睛顿时眯成了月牙儿,像灶台上笑开花的小汤勺。工人还没歇就认真地干起活来。外婆带着笑脸,给工人叔叔倒茶,嘴里不停地念叨:“太好了,太好了……”
工人一会儿捣腾煤气罐接头,一会儿又叮叮当当敲打着什么,忙得不可开交。我的外婆也忙个不停,一会儿倒茶,递茶,一会儿送毛巾给工人擦汗。外婆一边忙,一边笑,好像一点也不累。哈哈,装煤气灶这件事怎能不让外婆高兴呢?
回想前几年外婆家里还没有煤气灶时,烧水做饭都是用的煤炭,可辛苦了外婆。每天大清早,外公还在被窝里做梦,外婆已经起来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播煤炉,她稀里哗啦一捅炉子,我们屋里就弥漫了灰尘和煤烟气味,呛得大家直咳嗽。外婆更是满脸烟尘,气喘吁吁。每天晚上,外婆还得封煤炉。这也是一件麻烦事,先要在煤炉中加好煤,再把煤灰抠掉,然后把炉膛口封住。有时封得不好,到第二天早晨拨开炉门一看,不是煤烧光就是新煤没烧着,外婆只得重新引炉子。这可是件苦差事,要先准备好木花或废纸,还要劈好木柴,一点上火浓烟直冒,总是熏得人眼发酸,直流泪水。所以,每烧一顿饭,外婆就得唠叨一阵:“哎!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煤气…”
如今,外婆用上了煤气,怎能不笑呢?当天晚上,外婆就用煤气灶做菜,她看着蓝蓝的火苗又笑出声来。
指导老师:祁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