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园外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20:47:55
《豫园九曲桥的作文》
上海豫园外荷花池上九曲桥中心的古亭——湖心亭,是上海开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在辟为茶楼。
湖心亭茶楼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茶楼,位于豫园景区荷花池的中央,两端连着九曲桥,本为豫园中间的一处风光名胜所在,处于整个园林的中心位置,称“岛佚亭”、“凫水亭”,后因潘家败落而坍圮。现在的湖心亭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到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年大布商祝韫辉等人,集资在岛佚亭的旧址上建造起这座耸立水中的湖心亭。可是,直到道光年间,湖心亭还始终是专供经营青蓝大布的商贾们聚会商议的场所。清咸丰五年(1855年)以后,湖心亭开始改为茶楼,取名“也是轩”。清末,“也是轩”由商人刘慎康接盘,改名为“宛在轩”。
湖心亭茶楼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砖木结构。楼顶上有28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均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及花鸟草木,还有砖刻和绘画,为明清遗留的建筑艺术珍品。茶楼陈设红木方桌,中式茶几,扇形古凳,错落有致。旁窗而坐,豫园内景,映入眼廉,香茗泡入宜兴紫砂茶具内,香味鲜醇,楼上西湖龙井,铁观音,茉莉银毫等名茶,楼下供应大众化绿茶,每逢星期一有江南丝竹爱好者在此相聚,演奏幽雅悦耳的古乐,茶楼的卖品部有各式紫砂茶壶,各地名茶及纪念品等供客选购。
典雅、别致的九曲桥,与湖心亭相依相伴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人们行走在桥上弯来拐去、斗折蛇行、移步换景。
当时的九曲桥,石板木栏,相当美观。1922年城隍庙遭到大火,九曲桥也一并烧毁。1924年由海上闻人杜月笙、黄金荣等集款重建,将九曲桥改建成水泥桥,九曲十八弯,长达104米,可谓 “水心亭子夕阳红,九曲栏杆宛转通”。
而曲桥为什么以“九”为数呢?按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九是阳数最高的数,具有吉利之意,故取名“九曲桥”,实有取其吉祥如意之意。
又传妖魔鬼怪只能直线飘移,不会转弯。为避鬼怪,民间就有了走曲桥的风俗和习惯,寓意着走过九曲十八弯之后,将送走曲折和困难,带来顺利和平安。民间更是流传着“儿童走九曲,幸运久久久;学子走九曲、考分九十九;情侣走九曲,天长而地久;老翁走九曲,活到九十九”的民谣。
《实习风景录(外三章)》
在校园内,我是班上学生的老师;在校园外,我是他们的朋友。
在这里实习,我常有在家照看弟妹的感觉。
“该除草时就除草,该打权时就打权”。严父慈母总是用农活来比喻:“严是爱,宽是害”的道理。
“人误地一季子,人误人一辈子。”同样熟知农活的我,常用这句农谚来提醒自己。教书育人千万不能懈怠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我懂这句唐诗的内涵。在这里实习,远比管理我的责任田意义重大。
教室
教室里的温度总比外面高几度。这种感觉在春寒料峭的季节尤为明显。
摊开的课本,乃秧苗青青的土地;健康红润的面庞,花朵永远的喻体;晨风一样的齐声朗读,摇曳着日子,染绿了日子。
走进教室,老师和准老师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走进教室,教师和学生一样同时成为春天不可或缺的景致,呼吸着春天,营养着春天。
课间十分钟
在45分钟与45分钟之间,课间最热闹的10分钟是教学楼旁边的操场。在蓝夭白云之下,被绿草覆盖。
微风吹拂过来,微风如一个好笑的话题,令草儿前仰后合。小鸟在近旁的树上鸣叫,越来越快越高的鸟鸣。是不是小鸟在模仿树下那指手划脚的争论声。
在天空匆匆赶路的太阳。不由地放慢了脚步,且目光慈祥地看着这一切,唇边带笑。
在这里实习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20岁的我以一滴水的方式流进这片急需水的土地。
忘不了初进校园的情形。那一双双久久地握着我手的小手,摇着我,一双双童稚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我,追着我,仿佛怕我在他们一眨眼之间飞走。
在这里实习,用青春和信念逐字逐句注释课文,设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