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大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51:45
《搞笑的厕所大军350字》
国庆假期间,我和许多同学一样,随家人一起去延安看延安保卫战。
看到精彩部分的时候,我突然想上厕所,但看得正精彩,我决定先憋一会儿。谁知道,俗话说“水火无情人有情”,上厕所这等事情,其实是大事情,再憋也是得解决的。
我都憋到快要尿裤子了,但是还是坚持看完了节目。我原来以为厕所没太多人,没想到厕所门口排了好长好长的队,都快排到大门口了。我等了好久好久……
为了打发无聊而痛苦的等待时光,我观察了每一个排队的人——
有的捂着肚子喊:“我的肚子呀,哎哟……”有的捂着肚子,夹着腿叫着:“我快尿裤子啦!”还有的捂着肚子团团转;有的强制自己看手机,缓解焦躁……
可看看那些从厕所里出来的人是那么的舒坦——趾高气扬的,有的蹦蹦跳跳地走了出来,有的像阅兵一样走了出来,还有的撩着头走了出来。真实羡慕死我啦!
终于到我了,我赶紧跑进厕所,一顿稀里哗啦的声音之后,我便轻松地出来了。
《厨房大逃亡之玫瑰大军》
黄昏时,正是公主生日,国王去后院摘了一些玫瑰花。
突然有一枝玫瑰花拿着变小魔杖朝着国王打去,国王变小了。他逃到厨房,可玫瑰大军紧跟其后,似乎没有想放过国王的意思。然后国王快跑不动了。它打翻了沙拉酱,把大军冲了下去。可聪明的牛牛小队绕着路走。小队长说:“大友二小你俩掩护我。”然后队长抓住国王。在这千均一发之际,他来了一个金蝉脱壳,又逃走了。国王失足掉进了门把手里。他在里面用自己的力量从把手的另一端跑了出去。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门给关上了。玫瑰大军喊着一二!一二!一二!准备破门而入。只听砰的一声,门开了,可国王早已跑没影了。玫瑰大军的队长可急死了。然后队长对它们说:“二班和三班跟我来”。它们走了。只听有玫瑰喊:“找到了!”有一只玫瑰抓了国王。队长还夸它是火眼金睛、神之一手。就这里国王又跑没了还打翻了水糖。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倒了儿子放在厨房诉小珠子。因为糖融化了变的非常粘。这时国王坐了蚂蚁顺风车呢!国王对它说:“停在火炉边。一会儿把一网打尽。”蚂蚁入国王下去后就走了。玫瑰大军就像水一样涌出。可国王不急不慢的点着火炉。玫瑰大军被烧的遍体鳞伤。可它们踩着同伴的尸体走来了。这时国王打翻了番茄酱。玫瑰大军又冲了下去。国王也用纸巾当降落伞跳进了一个鸡笼里。国王可怜的不行,不紧踩到了鸡屎还差一点给小鸡吃了。他好不容易跑出来,就中了玫瑰大军的陷井,几根刺插进了脚里,国王叫着:“啊!啊!”国王拔了刺,用纸巾包好伤口就继续赶路了。他听到了玫瑰大军的脚步声。国王又给跑了。可这次不那么幸运。因为国王被包围了。这时国王划着了一根火柴,玫瑰大军吓得不行。它们只能给国王让路。突然火柴灭了。它们又跑去抓国王。可机智的国王用早已撕掉的纸巾当降落伞跳进了变大的药水池。变回了又高又大的国王。他又拿着花送给了公主。
他大叫道:“这个旅行真爽!”
《徐光启研究西学》
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几乎全部覆没,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震惊。大家齐集在宫门外,呼吁明神宗增加兵力,调拨军饷,抵抗后金。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一精一选人才,训练新兵,还自愿担任练兵的工作。明神宗听说徐光启熟识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练兵。
徐光启是上海人。在他出生之前,上海沿海一带遭倭寇騷扰十分严重。徐光启小时候,常常听他的父亲谈起当地人民英勇反抗倭寇侵略的情景,心里滋长起爱国的激|情。
徐光启长大以后,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音dòu),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南京的一些读书人都喜欢跟利玛窦结一交一 。徐光启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他听利玛窦讲的科学道理,都是自己过去在古书上没有读到过的。打那时候起,他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主要是为了传教的方便。他觉得要扩大传教,一定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那时候,明朝是不让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要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帮他说话,他还到了北京,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钟。
明神宗不懂得圣经,也不知道圣母是什么人。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兴趣,命令马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
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谈谈西洋的风俗人情。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为了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大西洋国”的人。有人一查万国地图,找不到什么“大西洋国”,就怀疑利玛窦来历不明,要明神宗把他撵走。但是明神宗不听这个意见,倒赏给利玛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跟朝廷官员们接触就很方便了。
过了几年,徐光启考取了进士,也到了北京,在翰林院做官。他认为学习 西方的科学,对国家富强有好处,就决心拜利玛窦为师,向他学习 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
有一次,徐光启到利玛窦那儿去学习 。利玛窦跟他谈起,西方有一本数学著作叫《几何原本》,是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一本重要著作,可惜要翻译成汉文很困难。徐光启说:“既然有这样好书,您又愿意指教,不管怎样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出来。”
打那以后,徐光启每天下午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跟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那时候,还没有人译过国外数学著作,要把原作译得准确,可不是件简单事。徐光启花了一年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终于把前六卷《几何原本》翻译完成。
除了《几何原本》之外,徐光启还跟利玛窦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后来,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徐光启不但爱好科学,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他父亲死去,徐光启回到上海守丧。那年夏天,一江一 南遭到一场水灾,大水把稻、麦都淹了。水退之后,农田上颗粒无收。徐光启为这个心里挺着急。他想,如果不补种点别的庄稼,来年春天拿什么度荒呀!恰巧在这时候,有个朋友从福建带来了一批甘薯的秧苗。徐光启就在荒地上试种起甘薯来,过了不久,长得一片葱绿,十分茂盛。后来,他特地编了一本小册子,推广种甘薯的办法。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移植到一江一 浙一带来了。
这一回,徐光启提出练兵的主张,得到明神宗的批准,他满怀希望,想尽快练好新兵,加强国防。哪料到朝廷各个部门fu败透了,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要人没人,要饷没饷,闲得没事干。后来,好容易领到一点军饷,到了通州,检阅了那儿招来的七千多新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二千人,更说不上一精一选了。他大失所望,只好请求辞职。
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也接着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即位,这就是明熹宗。徐光启又回到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又竭力主张要多造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跟兵部尚书发生矛盾,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
徐光启回到上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本来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乡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上,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真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呢!
《记一场足球赛》
看,我们1501班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田径场进发了。
我们今天和四7班比赛,我们班的足球队员个个跃跃欲试,而四7班的人也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比赛开始,大家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可是,谁知道四7班可不简单,他们上半场进了一球,分数1:0,好在我们胜出还是有希望的,以下是下半场的两个片段:
黎辰宇刚抢到发球权,马上点了一下球,就飞快地将球踢向他方球门,这个球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我们啦啦队的人像疯了一样地扯着喉咙尖叫,我也顾不上那么多,破例尖叫了一次:“耶!进球了!进球了!”
张蔚祺刚把球抢到腿边,就被一个四7班的人踢走了,四7班的球员把球点了一下,然后就把球往右踢进咱们班的球门——这可是个假动作!他猛地把球传给他们班另一名球员,那人迅速接着猛踢一脚,那球就像飞来横祸一样闯进了咱们班的球门,把措手不及的守门员肖雷洛弄得够呛。
虽然我们这一次输了,但要“吃一堑、长一智”呀!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加油、要努力!一切为了胜利!
《巨齿鳄王国诞生记》
几百年以前,加乐比岛上有植物大军的敢死队保卫着。
有一天,为了更好的生存空间,巨齿鳄王子带领着动物精英队向加乐比岛发起进攻。首先,蛇军运用地道战向加乐比岛发起进攻,不巧碰到了敢死队预先埋在这里的土豆地雷,蛇军进攻受阻,死伤过半。
其他精英队派出了蝎子大队用阵地战向敢死队进攻,敢死队用一排菜炮猛炸蝎子大队,蝎子大队虽然没有死伤,但队伍乱了,落荒而逃。精英队组织了第三次进攻,章鱼军用海战占领了阵地,精英队大喜。
敢死队组织力量极力反击,水荷叶和火辣椒组织用辣椒水喷向章鱼,章鱼用墨汁迷惑敌人,而自己先溜了。阵地回到了水荷叶和火辣椒手里。
精英队组织了大反攻,派出了四个水母大队攻击水荷叶和火辣椒,水母用触手包住水荷叶,用力地把水荷叶拖到海底埋起来,火辣椒没了托盘,沉到海底去了。精英队高兴极了。
只见一批滑齿龙航母驶来,巨齿鳄王子走上了加乐比岛,他隆重地宣布:“我是巨齿鳄国王。”巨齿鳄王国成立了。
巨齿鳄国王收编了植物军的敢死队,成立了农场,种上了火辣椒、菜炮、土豆地雷,还挖了池塘让水荷叶生活。
巨齿鳄国王和臣民们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世界终于可以和平了。
【简评】
小作者创编了《巨齿鳄王国诞生记》,故事中,动物精英队和植物大军的敢死队展开了激烈的对战,首先是植物大军使用土豆地雷、菜炮、水荷叶、火辣椒占了上风,之后精英队大反攻,派出水母大队、滑齿龙航母攻下加乐比岛,巨齿鳄国诞生了。小作者想象力丰富,根据人物特点设计了各种特殊功能,还用到了各种兵法,例如阵地战、地道战、海战等,创意十足,令人印象深刻!(施民贵)
《毛遂自荐的典故》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
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
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
平原君有点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
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
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袋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带着轻蔑的眼光笑他。可平原君倒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凑上二十人的数,当天辞别赵王,上楚国去了。
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谈判合纵抗秦的事。毛遂和其他十九个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从早晨谈起,一直谈到中午,平原君为了说服楚王,把嘴唇皮都说干了,可是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
台阶下的门客等得实在不耐烦,可是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想起毛遂在赵国说的一番豪言壮语,就悄悄地对他说:“毛先生,看你的啦!”
毛遂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高声嚷着说:“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太阳都直了,还没说停当呢?”
楚王很不高兴,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
楚王一听是个门客,更加生气,骂毛遂说:“我跟你主人商量国家大事,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毛遂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到仗势欺人。我主人在这里,你破口骂人算什么?”
楚王看他身边带着剑,又听他说话那股狠劲儿,有点害怕起来,就换了和气的脸色对他说:“那您有什么高见,请说吧。”
毛遂说:“楚国有五千多里土地,一百万兵士,原来是个称霸的大国。没有想到秦国一兴起,楚国连连打败仗,甚至堂堂的国君也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秦国。这是楚国最大的耻辱。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子,带了几万人,一战就把楚国的国都──郢都夺了去,逼得大王只好迁都。这种耻辱,就连我们赵国人也替你们害羞。想不到大王倒不想雪耻呢。老实说,今天我们主人跟大王来商量合纵抗秦,主要是为了楚国,也不是单为我们赵国啊。”
毛遂这一番话,真像一把锥子一样,一句句戳痛楚王的心。他不由得脸红了,接连说:“说的是,说的是。”
毛遂紧紧钉了一句:“那么合纵的事就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毛遂回过头,叫楚王的侍从马上拿鸡、狗、马的血来。他捧着铜盘子,跪在楚王的跟前说:“大王是合纵的纵约长,请您先歃血(歃血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上,表示诚意,是古代订立盟约的时候的一种仪式。歃音shà)。”
楚王歃血后,平原君和毛遂也当场歃了血。楚、赵结盟以后,楚考烈王就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蚂蚁大军》
哇!这么有这么多的蚂蚁,我忙着命令妹妹:“快去拿杀虫剂!我们跟这些蚂蚁拼了!”
可爱的妹妹跟我立正敬礼,大声的说:“好。”
我拿起杀虫剂狂喷,竟然听到有蚂蚁说着:“老大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现在只能快点跑了啦!”有一只长得特大的蚂蚁叫着。
“喔,好,老大!”
“还叫老大,快点跑啦!”
一群蚂蚁忙着逃命,那只大蚂蚁对着我大叫:“小妹妹,小妹妹,你手下留情吧!我们蚂蚁是益虫,你别赶尽杀绝啦!呜呜呜呜!”
我看着它们可怜的样子,心里也很不忍,就停止喷杀虫剂了,但是我对它们说:“我可以不喷,但是请你们搬家吧!我家不需要蚂蚁哦!”
它们乖乖的搬家了,我也不用杀生,这是皆大欢喜的喜剧收场啊!
《我战胜了作业大军》
周四时,老师给我们留了三道数学题,作为家庭作业。回到家,我心想:今天可以轻松一下了,三道题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我就急忙放下书包,从里面拿出作业开始做。
前两道题很快就被我“KO”了,我高兴极了。就在我兴奋至极准备攻打最后一题时,却发现它像棋里的小兵儿打大帅一样困难。顿时,我心里凉了半截。但我并不灰心,于是我找来了“草稿纸”帮忙。我按题意用图表示出来,再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地分解,逐个击破。“呵,可真简单!也没有那么难嘛。”我心想。但是我在列算式时却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于是,我再次“招聘”了一位“草稿纸兄弟”帮忙。我写了一遍又一遍,画了一次又一次,可就是行不通,正当我懊恼时,想到了老师上课时教我们的“摆物法”。于是“辞”去了“草稿纸兄弟”,又“招聘”了“小棒先生”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按照题意摆出来,呀!成功了!我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吸取了刚才失败的教训,又写出了算式,一看,好像是正确的,我又经过反复验算后肯定了这个结果是正确的。此时此刻,我长舒一口气,高兴得快要从椅子上蹦起来了,接着,我把答案工工整整地写了上去。我想:原来老师是想让我们复习一下上课时的知识呀!老师的方法真妙!
那无以言表的兴奋劲并未使我骄傲,反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一心一意做某件事,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
《爱如潮水》
无情的洪水终于降服了,荆江大堤上的抗洪大军也陆续撤离。月儿收到了亮子连里的来信。信上说,亮子连长立功了,请月儿即刻启程到部队来。“这个亮子,搞什么玄虚?”月儿这样想着的时候,正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在院子里乘凉。月光柔柔地照在身上,就象亮子温暖的目光。月儿决定第二天便动身。
亮子一年多都没有回来过。洪水到来之前,亮子说请好了探亲假,要回来给女儿庆祝周岁生日,真正体验一下当爸爸的感觉。月儿好高兴,便天天到村头去等。最后没等到亮子,只等到亮子的
又一封来信。亮子说,探不成家了,荆江大堤危险,部队即日开拔。此外还有满纸愧疚和满腔柔情。月儿无言。
月儿在亮子奔赴荆江大堤一周后,又收到亮子的来信。亮子向她描述了洪水的凶猛,保卫大堤的艰辛,特别是他身边那些战友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亮子没提到他自己,但月儿知道他一定也象他的战友们一徉勇敢,她能想象出亮子扛着沙袋在大堤上怎样奔跑,驾着冲锋舟在洪水中怎样救人……月儿便很担心。洪水很大.但我们不怕,我要拿一枚军功章送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亮子用这徉一句话结束了他的来信。月儿禁不住笑了。
后来亮子依然定期地有信寄来,那熟悉的笔迹使月儿紧悬在半空中的心放下了许多。
现在亮子果然立功了。月儿迫不及待地安顿好家里的事情,抱着女儿直奔亮子的驻地而去。战士们听说月儿来了,蜂涌出来迎接,后来部队领导也来了,唯独不见亮子。“亮子呢?怎么不见亮子?”月儿不好意思地悄声问。没有人回答。月儿羞红了脸也不好意思再问。
第二天,部队领导说带月儿去见亮子。踏进一个宽敞的礼堂,月儿抬头,看见低垂的黑慢,遍布的花圈,花圈正中是那张熟悉的脸庞—遗像上的亮子正满怀深情地注视着她。月儿只觉得世界全部变了颜色,泪水泉涌而出。亮子是个好同志,他在抢救遇难群众的时候被倒塌的房屋砸到了下面。领导的声音在月儿的耳中恍若隔了一个世纪般遥远。再后来,月儿才从亮子的战友那里知道,亮子牺牲已近一个月了,后面的几封信都是亮子在休息时拖着疲惫的身体提前写的,为的是抢险紧张无暇写信时寄给月儿以报平安。战友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那些信件。
3天后,月儿参加完为了等她而特意延期的亮子的追悼会,便抱着女儿和亮子的骨灰盒悄悄地走了。走时,月儿留下了亮子的抚恤金。短短的留言条上,月儿写道:亮子走了,我也该回去了。抚恤金烦请部队领导捐给灾区人民,也算是亮子为灾区人民尽上最后一份心意吧!
《劈山治水》
大禹带着浩浩荡荡的治水大军在这里扎了营。通过仔细观察后,他们认为,如果能把面前这座大山从中劈开,让黄河水顺着劈开的缺口出海,黄河水就能畅通无阻,这一带的人们就不再受洪灾之苦了,同时,沿山而走的这条老河道还可改造成良田。
这一规划征得大家同意后,大禹马上带领众人上山。他们先砍去迎着黄河这一面山上的杂草树木,在山顶上立两根竹竿,接着,又砍去背水一面山上的杂草树木,以山顶两根竹竿为基点,顺着离大海最近的方向立两排竹竿,然后沿竹竿挖出两道锄沟,作为挖土凿石的界线。
劈山工程先从背水一面的山坡开始。大禹把劳动大军分为两拨:一拨挖掘山土,把山土运到山下筑造新河道堤坝;另一拨开凿山石,把开出的石块抬到山下砌造堤坝外围。
每天一早,大禹就带着人们来到工地上。工地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锤子敲击凿子发出的“丁丁当当”声,人们抬着石头边走边哼的“哼唷哼唷”声,石块滚下山坡响起的“轰隆轰隆”声,以及人们的吃喝声、惊叫声,在工地上响成一片。
天下起大雨来了,撒落在道路上的泥土不久就成了一片泥泞,一脚踩下去,就成了一个深深的泥窝。人们的后脚刚从泥窝中拔出,前脚又陷了进去。穿着的草鞋被泥泞吸住了,不得不放下挑着抬着的土石,用双手到泥窝中掏鞋。雨不断地筛落下来,人们的衣服完全湿透了,刚刚踩成的泥窝很快就积满了水。第二个人走过来,一脚踩进去,“璞——”泥窝中的泥水沿着小腿向上喷溅,弄得裤管上、腿上满是泥浆。
凿石的活儿很艰难,也很危险。一块块的石头硬是用凿子一下下地敲凿进去,有裂逢了,石块松动了,才用铁钎插进石缝中去撬。撬下的石块棱如刀刃,角如刀尖,弄不好就让人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那些脚上、手上包着破布,一匝匝缠着野麻的,多半是被石块割伤、碰伤的。
工地上时常传来“有人受伤了”的消息,他们或为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块砸伤,或是抬石挑土时用力过猛扭伤,或是与抬石块的人擦肩而过时被木棍碰伤。然而更多的是因为长年的劳累,加上吃不饱睡不好而成为“脱力伤”。
劈山的进度非常缓慢,今天来时这个样子,明天来时也是这个样子,即使过了一个月再来看,似乎变化也不大。然而,在这工地上,没人埋怨,没人叫苦;人们始终默默地劳动着。他们相信,迟早有一夫,这大山会被劈开,这肆无忌禅的黄河水也不得不按照人们的意志从这里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