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当局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2:10:49
《当局者与旁观者高三作文》
当局者与旁观者高三作文
在中国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格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这名话并不完全正确。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当局者”,“旁观者”的关系,用好准确的人生定位。
做快乐的当局者。李白有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其实,无论人生得意与否,失意与否,韶华易逝,人事易更,只有快乐是我们能够主宰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得意固然可喜,陶渊明“或命中车,或掉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崎而经丘”的洒脱不也令人称羡?
做忧怨的旁观者,古人说,人生不得意事十居八九。财富,官位,名誉,此类有关利益的诱惑,不知红了多少世人的眼球。争到的也罢,争不到的便怨天尤人,这本来也是人之觉悟。可我们何不抛开这些巨人的纷争,学陶渊明归田,和苏东坡饮酒畅谈呢?
做自信的当局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信体现了人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经途径。美国电影《都市丽人》中的那个卖房产的女强人,每天出门之前都会微笑着在心底鼓励自己初中,为自己加油。自信是强者的风范,是一种优雅的气质。
做绝望的旁观者。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爱迪生失败了三千多次,才找到适合做电灯泡的钨丝;司马迁受了宫刑后不屈不挠,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巴尔扎克说过:“失败对于强者是前进的阶梯,对于弱者是一道无底深渊。”绝望是弱者发出的无奈叹息,我们只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旁观失败,才能有所成就。
“当局”是一种积极的参与,是自信的展示,“旁观”并不一定是消极的躲避。我们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求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上云卷云舒”的大智境界。
【当局者与旁观者高三作文】
《旁观者不懂当局者高二作文500字》
旁观者不懂当局者高二作文500字
我们都曾是旁观者,我们也都做过当局者。作为旁观者,我们不知道当局者为何要这么做;作为当局者,我们不理解旁观者为何要如此说。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也确实如此,没有经历过,永远不知道他人之酸甜苦辣。
从小到大,参加过无数的葬礼。心安理得的坐在那里吃饭喝酒,笑哈哈的看着葬礼晚会,跟着队伍去抢入葬糖果,完全没有半点忧伤,总觉得那不是自家的事儿,只是去做个人情。在印象中,葬礼没有悲伤,只有让人期待的节目和大餐。
现在,亲身参加了二哥的葬礼,我才知道,当时的我,作为旁观者,完全不理解当局者的心痛。现在作为当事者,看着人家在那里心安理得的吃饭喝酒,笑哈哈的看着葬礼晚会,争先恐后的抢入葬糖果,我的心在滴血。
旁观者永远不会明白当局者当时的心情,你觉得开心的事儿,或许,人家的心早已经被你认为开心的事儿,割得直流血。不管你是旁观者还是当局者,该是怎样的'场合,就表现怎样的心情,我想那才是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都说,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我想,旁观者和当局者就很容易犯此错误。不管何时,我们都需要用清醒的头脑来处事,那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更加心痛。
既然旁观者不懂当局者,那就好好的去做好自己,不要过于张扬,更不要去斤斤计较,你不是当局者,就不要站在旁观者角度来审视人。
【旁观者不懂当局者高二作文500字】
《既做当局者,何不为他人鼓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寸与尺都有各自的长短处。虽说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我们仍需要去为他人鼓掌,他人的人生也有意义,也需要别人评价。
因此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习他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短处,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以此取长补短。
以不带任何偏见的眼光看待他人,以最善意的行为对待他人,赞美、学习、接纳他人是我们成功的必由之路。
掌声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它的力量能够改变一个人,鼓励我们发展,给予我们信心,鞭策我们奋进。掌声犹如灯塔般无处不在,我们在为他人喝彩时,自己也能够在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动力。
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当局者”,而他人便是自己生命的“旁观者”。自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不同的见解,需要听取其他人的意见,我们才能够知道更多。
何不为他人鼓掌呢?为他人鼓掌并不是一种羞耻、难堪的事,它不需要牵强附会,也不需要曲意奉承,只需要怀着一棵公正无私的心,去真心实意地评价他人。永远不要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从而失去正确的评价观念。
瘸子和瞎子在一个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山区小路里碰面了。瞎子时不时绊倒,后来瞎子问瘸子这条路应该怎么走。但瘸子说自己的腿脚不好,走路困难。他们想到了一个方法,瞎子背上瘸子,让瘸子做瞎子的眼睛,让瞎子做瘸子的腿脚。最后,他们成功走过了山路。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是瞎子也不是瘸子,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却是真正的“瞎子”、“瘸子”,也在等待着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不是懦弱的表现,是有着神奇魔力的智慧。它能够理解他人的困难,能够原谅他人的过错,这一种智慧叫做宽容。心胸狭隘之人又何来为他人鼓掌呢?这种人不顾大局,仅仅考虑小事,定成不了大器。
因“完璧归赵”“渑池会”之事,蔺相如被封上卿,排名在廉颇前面,廉颇因此感到不服。蔺相如常常躲着廉颇,客卿为此不解,认为蔺相如怕廉颇,蔺相如解释道自己为了国家别人别人钻空子才有如此作为。廉颇得知后感动不已,而负荆请罪,蔺相如原谅了廉颇,两人从此交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自己不喜的,自是厌恶,我们需要的是怀有善意的话语。宽容大度能表现的便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只有自己去宽容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宽容。
善待自己而宽容他人,如果想要自己更好,便要为他人鼓掌,即是给予自己鼓励。当那些被我们所接纳的人成功了,我们便能在他们身上获取帮助。他们将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喝彩。
在一场演出中,总有那么几个演员值得我们学习,谢幕时的掌声是对他们至诚恳切的赞成态度。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梦想,能够成功,离不开别人的支持。
我们风华正茂、芳华绝代,人生多姿多彩,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在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不论他人的生命卑微还是精彩,我们都应该给予热烈的掌声。
我们愿意为他人鼓掌,让人生更美丽。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时候不需要急于表达自己,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不要揭示他人短处,不要戳出他人的痛处,学会鼓励、帮助他人,不要跟他人斤斤计较,我们需要对他人以诚相待,用谦虚的心态去对待他人。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没有雪洁白无暇,雪没有梅香气扑鼻,二者争春,却各显短处:梅比雪少白,雪比梅少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双方利益不冲突,双方价值可交换,彼此谅解共同合作,便是取长补短。如果你想要优秀,那么请你和对你有价值的人互相帮助、一起学习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应该在从中受益。
人如果想要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只能为他人鼓掌,等真正了解对方的长处后,要明白自己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令我们更加优秀。
人不完美,有优点有缺点,每个人都不应该以自己为中心,但学会在自己的人生中为他人鼓掌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每个人也许都喜欢不完美的自己,因为不完美,所有我们才能够彼此取长补短,这个世界也因为有我们而更加温暖……
《“当局者”与“旁观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拭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的确不错,庐山峭拔耸立,险峰奇峦之间云涌雾散,瞬息万变,千姿百态。身处庐山之中,庐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倘要你全面、真实地加以描绘,便会感到迷茫。要想弄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必须从山中走出来,站到庐山之外去。但是,这难道只是写自然现象么?我仔细咀嚼,觉得寥多数语,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它不只是描绘了自然现象,还象征了一幅千变万化的生活图画;不仅仅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还讲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带普遮意义的人生哲理。
上一学期,老师、同学们选我当班长,我知道,这是老师、同学们时我的信任,当然很高兴。我想:几十双眼睛在看着我,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一定要做个样子出来,否则,便没有威信,就不是一个好班长。我在心里暗暗鼓劲,决心搞好学习,作出榜样,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做一个名刹其实的班长。于是,我将全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深怕别人赶上自己,脸上没有光彩,无意中忽视了与全班同学并肩前进这个问题。到了期末,我的学业成绩果然名列前茅。我喜形于色,洋洋自得,想不到却受到了同学们的批评。一些说话尖刻的同学甚至当面挖苦我,说我不称职。我心里委屈极了,一急,泪水也上来了,结结巴巴地与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我怎么也想不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嘛。难道学习成绩好的反而不配当班长吗?我一肚子怨气,“瞪、啥、啥”地跑去找老师,气冲冲地表示:“我不干了!”老师了解情况后,肯定了我学习好的一面,又语重心长地说:“深源啊!在你看来自己是尽了力的,但班长,班长,一班之长,不能只顾自己搞好学习,而应该带领全班同学一道前进,搞好班级工作,这样才算是一个称职的班长。你站在同学们的立场上去想想,他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班长呀?”老师跟我说了很久,使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虽然我主观上想当个好班长,而实际上并没把班长当好,这是因为我是“当局者”。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出发,一心想着怎样维护自己这个班长的威信,面对同学们的要求却极少考虑,没有站到同学们的立场去看问题;对事物没有客观的认识,只有主观的想象.因此造成主客观脱离。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老师和同学们是“旁观者”,他们处于客观的立场,能冷静地、全面地看问题。他们对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应该好好吸取教训,争取真正当好一个班长。
另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因观察者的立足点各异而得出不同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当局者”要想对事物有一个正确认识,要想临事不迷,就必须跳出“自身”这个圈子,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足点。这是我们衬待一切事物永远应该遵循的一条生活哲理。我也应该时时以这条哲理告诫自己,争取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到有全面、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