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大街小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2 18:10:05
《我的心爱之物》
提起灯,大家并不陌生,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随处可见,它们光彩各异、实用美观。但如果有人问我最心爱的是什么灯,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那盏护眼台灯。”
这盏台灯是爸爸特意为我挑选的,他说它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为了让它更好地照亮我的书桌,我把它安置在了书桌的左上角。
它的设计精致又简洁大方,整体是纯净的白色,看着就让人觉得很舒服。下方的底座搭配着一个铁色的扭动开关,小巧玲珑。中间的灯泡又大又亮,那柔和的白色护眼光芒,让人一见就心生喜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不能调节光亮的颜色,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它的喜爱。
它不仅是一盏台灯,更是我生活里的“光明守护者”。在一个深夜停电的时刻,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漆黑的夜里还夹杂着刺耳的雷声,我害怕极了。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它,打开开关,它那明亮的光芒瞬间驱散了黑暗,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仿佛一位勇敢的骑士在守护着我。每当深夜读书写作时,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挚友,静静地陪伴着我,用柔和的光线为我铺就知识的道路。
这盏小台灯,早已超越了普通文具的意义。在我心中,它永远是最耀眼的存在,是爸爸的关爱与陪伴的象征,我会一直珍惜它,让它继续照亮我成长的每一段时光。
《西瓜变形记》
每当中秋时节,我们家乡平湖的大街小巷挂满了五光十色的西瓜灯,它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十分期待自己能刻一盏西瓜灯,终于机会来了。今天课上,老师拿出了一个大大的西瓜,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刻西瓜。”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老师笑眯眯地对大家说:“那你们准备刻一个什么呀?“经过大家讨论,一致决定刻个搞怪的人脸。我第一个上台,捧起大西瓜,画了两个不对称的大眼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杨睿上去画了一个三角形的鼻子,最后双双画了一个巨无霸大嘴巴,这样一个搞怪的人脸就画好了。
最具挑战的是刻瓜了。一开始大家谁都不敢下手。我自告奋勇,做了第一个刻瓜人。因为第一次刻,所以我非常紧张,但我不退缩,拿起刻刀,开始刻。我刻的是眼睛,我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了,大家都惊叹不已。格格早已迫不及待了,她刻的是鼻子,她照着样子一点一点刻,很快她也刻完了。最后是杨睿、朵朵和牛牛合作刻的大嘴巴,他们三个吸取了我们的经验很快就刻好了。看着刻好的人脸我们心满意足地笑了,连老师都被逗笑了。
大功告成后,老师把一根蜡烛放进瓜里,然后再把它点着。烛光透过碧绿的瓜皮和雕刻的五官,映照出一个可爱搞笑的形象。我看着大家一起刻的瓜灯,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刻西瓜,我不仅学会了刻瓜灯的新技能,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与小伙伴们协作的乐趣。这盏闪烁着烛光的搞怪西瓜灯,将成为我记忆里一份甜甜的、闪亮的回忆。
《书香里的年味》
当大街小巷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宣告着新年的临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淡淡的书香,也悄然融入了这喜庆的氛围里,这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过年时的图书馆。
一走进图书馆,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安静极了,与外面热闹喧嚣的街道截然不同。墙壁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福字,每一个福字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示着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福字是行云流水般的行书,笔画飘逸洒脱,仿佛带着书写者灵动的气息;有的则是笔画刚劲有力的楷书,方方正正,透着一股端庄大气。这些形态各异的福字,为图书馆增添了一抹浓厚的书香,凑近仔细闻一闻,似乎还能闻到那淡淡的墨香,让人陶醉其中。继续往图书馆里面走去,我发现四周的窗户上都挂着小巧可爱的中国结。这些中国结颜色鲜艳,造型精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喜庆的光芒。它们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新春的喜悦,也传递着对新年美好的期许。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书柜旁,打算寻找一本心仪的书来阅读。就在这时,一本关于春节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封面上画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锅里煮着象征吉祥的鱼,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洋溢着喜庆,大门上倒贴着寓意“福到”的福字,还有孩子们捂着耳朵兴奋地看着五彩斑斓的鞭炮绽放……
翻开这本书,里面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春节小习俗。书中说,过年吃鱼的时候要留一点,这代表着年年有余,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还提到了放鞭炮的由来,原来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常常出来为非作歹,伤害人畜。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年”兽对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音特别敏感和畏惧。所以,每到年末岁首,大家就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联、放鞭炮、挂红灯笼,希望以此来驱赶“年”兽,保护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
在这个充满书香的图书馆里,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它没有外面的热闹嘈杂,却有着独特的文化韵味。这就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春节,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温馨的祝福与期待。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蛇年行大运!
《路》
路在何方?我因此迷茫。
行走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光明是什么?我不清楚,仅仅是一个心中的念想罢了。我们生在一片光明中,去寻找那光明。
为了你而寻路,在烟花巷陌,在那个你曾经等过我的地方,共饮一杯清茶,谈一谈那些飞扬在心中的往事。
为往事而寻路,寻找那心的出路。我寻到了冷漠和置身事外,可我却只是往事上的过客;我寻到了激情和快乐,可我却只能留恋那一瞬的风华正茂。那天的转身离去,那一刻的心如刀绞;那一声释然的仰天大笑,那一缕心中的思念……
为风景而寻路,那一瞬嵌入眼眉的失意,那一霎满载失望的伤感,当年的景色依旧,人却经历太多的沧海桑田。
为自己的感性而寻路,只是为你而执着,那无助的小孩,是否有人俯身安慰;村落轮廓里渐次飘起的炊烟,是否已经飘散。
为心中的自己而寻路,看那正褪色的长夜,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离仇别恨;在江上的寒舟里,是否还有当年的剑胆琴心;孤雁飞去,是否要在花前月下,感叹岁月沧桑。
你那无邪的笑透着天真,我们咫尺天涯的心,是否昙花一现后再飘零;依稀旧时节,咫尺天涯,相望再也无话。
晚上,夜色如水一般清冽,只想借一瞬光明,寻找自己的路。世间的雪月风花,梦见的江山如画,不是我心中所想,我只想寻一条小路,没有咫尺天涯的绝望,没有望穿秋水的相思。我只愿回首那一场的盛世繁华,悠然寻见那一幅江山长卷。
走过记忆中的相思,走过心中的执念,这才发现,路一直在那里。
《描写大街小巷的成语》
有哪些成语形容大街小巷?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24个关于描写大街小巷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三街六巷] 泛指大街小巷。
[街头巷尾] 指大街小巷。
[巷尾街头] 指大街小巷。
[街巷阡陌] 阡陌:小道。指大街小巷各个地方。
[六街三陌] 泛指大街小巷。同“六街三市”。
[街头巷底] 指大街小巷。同“街头巷尾”。
[巷议街谈] 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
[长街短巷] 犹言大街小巷。
[街号巷哭]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街谈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行号巷哭]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街谭巷议]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同“街谈巷议”。
[街谈巷语]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同“街谈巷议”。
[街谈巷谚]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同“街谈巷议”。
[街谈巷说]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同“街谈巷议”。
[窃窃私语] 背地里小声说话。
[窃窃私议] 背地里小声议论。
[大街小巷]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言人人殊]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交头接耳] 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众说纷纭]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笑了800字》
灯光点亮了大街小巷,烟花在除夕夜里迭起。
店内,人们围坐推杯笑语;店外,夜里寒风刺骨,偶尔有雪花从树上片片飘落。隔着雾气迷蒙的玻璃窗,我觑见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
好奇涌动起来,一次一次冲击着我的心灵。寻着窗外的那个身影,我不知不觉走出店外。冷风冲进鼻腔,宛若身在冰窟,雪花踩在脚下,沙沙作响。一股冷流在我体内涌动,随即又从我的鼻腔里喷涌而出。“啊嚏!”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趁着朦胧的月色,我依稀看到了老汉那历经沧桑的脸。黑色的瞳仁中带着一丝忧伤,也许他正在思念远方的家乡。那瘦小的弱不禁风的身躯,那布满补丁的单薄的毛衣,那破旧不堪的早已褪色的棉袄,在这寒冷的除夕夜里显得格外刺眼。布满老茧的黑黝黝的大手,紧攥着垃圾袋在风中曳曳摇晃,我的心为之一震……
蓦然间,一个闪念涌上心头,我抬起腿,转身冲回饭店,一把拿起妈妈为我精心定制的奶油蛋糕。再次走出店外,蛋糕阵阵诱人的香味弥漫在空中,我不禁咽了咽口水,笃定地向前走去。雪地中,垃圾桶旁,老汉仍艰难着寻找着“值钱”的垃圾。他的眼神仿佛在刹那间不经意的一瞥,瞥见那灯光闪闪的店堂,眼中散发出如饿狼般饥渴的光芒。我的心愈发揪紧了,脚步也愈发地加快了。
突然,一股夹杂着酸臭味的冷风朝我迎面扑来。恶心,陌生,害怕……一种莫名的情愫让我望而却步。“给还是不给?”我犹豫不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隐约中,我的脑海浮现了这句诗,它如同一颗重磅砝码,将我心中的天秤,重重地压在了“给”。
我双手捧着蛋糕,快步走到老汉身旁。“爷爷,除夕快乐!”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老汉的耳中。他猛得一回头,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喜悦与感动。一丝笑意不经意间在他那苍老的脸上划过,如流星陨落,如蜻蜓点水,如白驹过隙……他的嘴唇在微微颤动,似乎想说什么,可又说不出。当蛋糕递入他手心的那一刻,他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绽开一丛笑,从前额到眼睛,再到嘴角,逐步展开。那满脸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前额下那双原本忧伤的眼睛,慢慢的放出光来,浑浊而温润,透着一股淡淡的微笑,仿佛在无声的告诉人们,他此刻是多么幸福!
烟花又起,五彩的光芒在老汉沧桑却布满笑容的脸上熠熠闪光……
《小小动物园700字》
人们常说大街小巷热闹,这是没错;家里比起“热闹”,更是充满了爱,不过“热闹”与爱同在。
在家里,总是能听到各种说话声,这些声音有一大半来自一个人,一个我身边的人。她总是唠唠叨叨个不停,真是一只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胖鸟儿。只要她一回到家,一场“演讲会”就开始了,所谓的“热闹”来了。先是她诉苦似的说“上班好累啊!怎么才能不上班啊?……”第一轮工作演讲结束了。第二轮生活演讲又开始了“忻忻,快去做作业。忻忻,记得要喝水。忻忻,多穿点衣服……”有时还会多几次演讲。这个叽叽喳喳的鸟儿是谁呢?那就是关心我的妈妈。
要去爬山时,除了哥哥,还有谁是主力呢?那当然是我爸爸。虽然他看起来有点慢,但他总要背个大包,所以才慢。他挠头的样子真像一只大猴子,他确实是爬山的大猴子。有一次上羊台山时,我和爸爸走在前面,而妈妈,就是胖鸟儿,正努力的赶上来,并开始了又一次的“演讲”。可我们要等好久,才能看得见胖鸟儿。到了一个叫“羊台叠翠”的地方时,我们发现了许多巨石。我找来找去,终于发现一个容易攀爬的石头。好不容易才爬上来,而且还挂上了一点点儿。这时,我发现爸爸,也就是大猴子虽然背着沉重的大包,但却轻易就上来了。真是只会爬山、会爬石的大猴子。同时还是一只经常和我一起玩的大猴子。
我外公是只收音机一样的大耳朵兔子。你问为什么?原来,大耳朵兔喜欢看报纸,还喜欢看新闻。哪里发大水了,哪里下大雨了,美国佬是不是又找中国疫情事了,我外公都知道(虽然过几天就忘了)。在外公家里,如果楼上地板有个洞,那报纸早就堆到楼上去了。而且外公每天晚上都会看新闻。有时我也会去看,对于抗洪什么的我有点兴趣。但对于广播员说“中央总书记今日演讲……”等我不感兴趣。大耳朵兔外公其实就属兔,这就有点奇怪了。我还给大耳朵兔外公一句话“三只大耳朵兔的外公,赛过高级卫星雷达,更是比过收音机!”
这就是我家隐约有爱的动物园,欢迎来本动物园参观,幸运的话,可以看胖鸟儿演讲,不收门票哦。
《臭豆腐》
老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在大街小巷中的一种极特殊的美食。它不同于往常依具“色、香味”的评分标准所制造,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思妙想,与物理妙用的跨世纪的产物,谁能想到发霉的臭豆腐与地沟油的碰撞竟能打开一扇味觉的大门。
第一次吃到臭豆腐是在七岁重回长沙老家的公路上,那时的自己还没有体味这一美食的奇妙,坐在车子上隔了老远的距离就闻到了一股自己袜子的味道,这体香实在是让人难以令人接受,七岁的我心想“这是什么鬼味道?”但一同坐在车上的父亲与哥哥,闻见了却双眼冒光,说什么也要去买一份尝尝,没办法我也一同下了车,不下车不知道,一下车吓一跳,那咆哮着的恶毒的气息立马锁住了我的喉咙与气管,让我难以呼吸,如今残破的记忆里只知道大人们喂了我一块黑色的“麻将”,刚入嘴并没有什么,轻轻一嚼,存于紧实的小黑色麻将中的汁水爆出,这是原子弹的威力吗?这是富士山的喷发吗?这难道是盘古开天辟地之神勇吗?我想当时的自己即便是在混沌中也有了心之所向,这就是家的味道啊,臭臭的,香香的。
如今再看老师傅们做臭豆腐,小黑色麻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滑着锅边去享受热油的洗礼,听“噼里啪啦”的声音,那些俏皮的小精灵就算是洗澡也不忘打着手中的节拍,过个三五分钟把它们炸脆,顺势捞出,熟练的用筷子给豆腐们开个小口倒入咸香的汁水,最后在撒香菜与辣椒勾芡,完美!
拿出筷子又一次尝尝这黑色的经典,“嗯—”这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二重奏心里不禁发出感叹“闻着臭,吃着真香!”
《臭豆腐》
老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在大街小巷中的一种极特殊的美食。它不同于往常依具“色、香味”的评分标准所制造,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思妙想,与物理妙用的跨世纪的产物,谁能想到发霉的臭豆腐与地沟油的碰撞竟能打开一扇味觉的大门。
第一次吃到臭豆腐是在七岁重回长沙老家的公路上,那时的自己还没有体味这一美食的奇妙,坐在车子上隔了老远的距离就闻到了一股自己袜子的味道,这体香实在是让人难以令人接受,七岁的我心想“这是什么鬼味道?”但一同坐在车上的父亲与哥哥,闻见了却双眼冒光,说什么也要去买一份尝尝,没办法我也一同下了车,不下车不知道,一下车吓一跳,那咆哮着的恶毒的气息立马锁住了我的喉咙与气管,让我难以呼吸,如今残破的记忆里只知道大人们喂了我一块黑色的“麻将”,刚入嘴并没有什么,轻轻一嚼,存于紧实的小黑色麻将中的汁水爆出,这是原子弹的威力吗?这是富士山的喷发吗?这难道是盘古开天辟地之神勇吗?我想当时的自己即便是在混沌中也有了心之所向,这就是家的味道啊,臭臭的,香香的。
如今再看老师傅们做臭豆腐,小黑色麻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滑着锅边去享受热油的洗礼,听“噼里啪啦”的声音,那些俏皮的小精灵就算是洗澡也不忘打着手中的节拍,过个三五分钟把它们炸脆,顺势捞出,熟练的用筷子给豆腐们开个小口倒入咸香的汁水,最后在撒香菜与辣椒勾芡,完美!
拿出筷子又一次尝尝这黑色的经典,“嗯—”这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二重奏心里不禁发出感叹“闻着臭,吃着真香!”
《臭豆腐》
老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在大街小巷中的一种极特殊的美食。它不同于往常依具“色、香味”的评分标准所制造,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思妙想,与物理妙用的跨世纪的产物,谁能想到发霉的臭豆腐与地沟油的碰撞竟能打开一扇味觉的大门。第一次吃到臭豆腐是在七岁重回长沙老家的公路上,那时的自己还没有体味这一美食的奇妙,坐在车子上隔了老远的距离就闻到了一股自己袜子的味道,这体香实在是让人难以令人接受,七岁的我心想“这是什么鬼味道?”但一同坐在车上的父亲与哥哥,闻见了却双眼冒光,说什么也要去买一份尝尝,没办法我也一同下了车,不下车不知道,一下车吓一跳,那咆哮着的恶毒的气息立马锁住了我的喉咙与气管,让我难以呼吸,如今残破的记忆里只知道大人们喂了我一块黑色的“麻将”,刚入嘴并没有什么,轻轻一嚼,存于紧实的小黑色麻将中的汁水爆出,这是原子弹的威力吗?这是富士山的喷发吗?这难道是盘古开天辟地之神勇吗?我想当时的自己即便是在混沌中也有了心之所向,这就是家的味道啊,臭臭的,香香的。如今再看老师傅们做臭豆腐,小黑色麻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滑着锅边去享受热油的洗礼,听“噼里啪啦”的声音,那些俏皮的小精灵就算是洗澡也不忘打着手中的节拍,过个三五分钟把它们炸脆,顺势捞出,熟练的用筷子给豆腐们开个小口倒入咸香的汁水,最后在撒香菜与辣椒勾芡,完美!拿出筷子又一次尝尝这黑色的经典,“嗯—”这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二重奏心里不禁发出感叹“闻着臭,吃着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