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飞花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0:50:10
《葬花吟600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吟。
我与祖辈的感情并不深,或是因爷爷在我出生没几日后便逝世,奶奶则更早些,未曾谋面,谈不上牵挂,更谈不上羁绊。他们没带走些什么,却也没什么东西剩下,唯有奶奶葬花的故事,仍在我记忆里。
奶奶是很爱花的,不大的院子里总要种上些,是桃花,是樱花。她种的很好,院子里总是花蕾满枝,艳丽动人。可醉人的春天终究留不住欲落的绯红。四月,花纷纷而下,虽不比深秋,但花残柳败,却也压抑萧条。这时,奶奶总会蹲坐在地上,将那落花一朵朵拾起。再扛着锄头,手里提着一篮子的落花,走到不远处,用锄头将土刨开,慢慢将花倒到里面,再用发皱的手轻轻将土掩上,还久久把手盖在土堆上,仿佛想用手心的温热来温暖地底那片片绯红……
她爱花,怜花,葬花。她从不想自己还能葬多久的花,只是日复一日的葬着。最终,如她的夙愿一般,她把她自己与那最后一场落花久久地葬在一起。
故事度过悠悠岁月,渐渐浮光掠影,已然到了豆蔻年华,我初读《红楼梦》,才再忆起。那是落花纷飞的时节,贾府到处花谢花落。黛玉手执锄头,落花的凋零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她泣不成声,将花瓣倒入坑中,朵朵红花不断衰败,处处落花不断被玷污,她默默把它们葬好,用泪水浇灌着花。这是时间的定格,是独属于花的葬礼。
我想象着这幅残景,不禁感到悲凉。但转念,花终会落,人也终会逝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落下,化作滋润大地的养料;人逝去,变作关照万物的在天之灵。如此想,便少了几分惋惜。我再次回到故土,捧起几朵落花,轻轻挖一个小坑,把几片绯红,葬在了这片土地上。
落红掩映着台阶,掺杂着飘零的旧叶。日光如绸缎般倾斜,照着前路漫漫。
《柳树250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你们猜这句诗是写什么的?没错,写的就是柳树。
柳树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树,每次我去爷爷家都会跑去河边看柳树。春天已经来了,我又迫不及待地跑去河边。在不远处,我就看到了长长的柳枝,它像小姑娘的头发一样柔顺飘逸。一阵风吹了过来,柳枝跳起舞来,看起来更迷人了。有一些柳枝因为太长了,垂到了河面上。小鱼在中间玩耍。水面上出现了层层波纹,往远处慢慢的扩散。别看柳枝很柔软,它的树干可坚硬了。就是因为有这么坚硬的树干,才能撑起这么多枝条。
柳树真好看,下次我还要来看它,它可是我的好朋友呢!
《桃花礼赞300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花在春季是繁华的,娇粉的花瓣依偎在黄白色花蕊旁。远眺,如一片粉色的海洋,近看,如粉嫩的脸庞,散发着盈盈美意。春已至,花已开,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而那繁华了十里的桃花,在那个春意盎然结束时刻,终归泥土,只剩下残枝疏离,为了捕捉她应有的美,人们延续了它生命的价值。
酿成酒,拌成蜜,做成糕饼,烘干成茶,临摹成妆。
桃花在他的花样年华绽放了它独特的美,虽是碾压成泥的结局,但它的芬芳也如生活的拼图,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它逝去又未曾离开,它消失却又无处不在。正如一些生命,即便死亡,也会延续在人们心中。袁隆平虽离我们而去,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有无数的生命,在走到尽头时,以最完美的结局拥抱人世间。
愿倏而远逝,是更好的回馈生活。
《诗词飞花-日记一则300字》
古诗词一直根植在上千年的中华文化沃土之中,时代更迭,孕育出了不计枚数的名篇佳作篇目,美不胜收。特别是当看《红楼梦》一书时,里面的宝玉还有各位姐姐妹妹小小年纪便可以做下不少好诗好词篇,想来若是要自己做诗词一首怕是花个三天三夜也诌不出首来。
毕竟我们现在用的是白话文,什么“之、乎、者、也”基本上也只能在语文课本上看到,一个做诗词的大环境已然消失了,现代诗歌变成了主流。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诗词文化不应该就这样被淹没在在时代的潮流中。
学校应该多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词教育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了学生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感悟力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而我们莘莘学子也应该多多诵读诗歌,以诗传情,以诗言志,激荡情感的共鸣,思想的交融,生生不息。
我想,这样诗词这颗中华额上的朱砂痣才会愈发的娇艳欲滴。
《飞花令作文800字》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积累古诗词已经成为了现在学习语文有用的学习方法。这不,我们学校又要举行一次“飞花令”的古诗积累大赛,谁积累得多,谁就获胜。正巧,我对那些朗朗上口的的古诗词甚是喜爱,因为喜爱,自然也就背得多,在班上,我更是有“第一大才女”的美誉。自然,我成了参赛选手中的一员。
虽然我古诗积累得多,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班上大多数人都想参加,而且都在努力背诵,但在这些人中只能选出四名参赛选手,这就要看谁更胜一筹了。此时我就好比在和别人比赛跑步,虽然现在处于领先位置,但离我最近的那个人只要稍微一加速就能把我超过,所以我要比他们更努力才可以。
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班主任在班里先组织了小选拔,选出参赛选手,以我的能力当然能在班里胜出。所以我毫无疑问成为了参赛选手。
终于来到了比赛当天,我和其它选手们依次走入比赛选场地,一间大的会议室。大家按班级顺序坐好。比赛场地宽阔而明亮,台上有为选手准备的桌椅,上面标着班级。一个大屏幕上面有着“飞花令”三个大字。这精心的布置我让我们每个人都赞叹不已,但比赛却是让人想象不到的精彩。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后,各班一号选手们依次上台,而身为二号选手的我,静静地在台下观看。不过我看似在认真观看比赛,但其实一直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古诗,毕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此时你多背一句,可能就是本场比赛的胜手。这种好机会我可不想错过!
到我上场,我从容不迫地走上台,就好像我已被宣布为冠军。这轮比赛是要求背出带“花”字的古诗。这简单!我心里暗暗想。激烈的比赛开始了,大家谁也不让谁。你背一句,我有更多句等着,到了比赛还剩几个人时,对手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心里暗暗想道:这次稳了!一句:“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立刻就让对手无言以对,我也顺利成为了冠军。
比赛结束了,这场比赛却让我懂得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努力,任何事都能做成!”的道理。
《有趣的游戏--飞花令作文850字》
今天,我兴高采烈地来上作文辅导课,老师说:“今天跟你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飞花令’。”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有的鼓掌,有的大声叫好,有的激动得像小猴子一样乱蹦乱跳,个个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准备大干一场。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下游戏规则:每轮选一个词语,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成员轮流说一句带这个词语的诗句。比如老师讲和动物有关的词语,小朋友们则要抢答跟动物有关的诗词;讲颜色有关的词语,我们要抢答与颜色有关的诗词。看谁抢答得又多又快,多的为胜出方,有奖品哦。
老师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请小朋友们说出一个跟动物有关的诗词。”顿时,气氛陷入了紧张当中,大伙都紧锁眉头,绞尽脑汁地想着。突然,打破平静的是邓同学,他站起来用那洪亮的声音说:“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老师给他竖起了大母指。紧接着,区同学也不甘示弱,站起来有条不紊地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终于抢到了机会,大声地说: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屁股都还没坐下,脑子里又有了一句,我立马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老师对我们啧啧称赞说:“很不错,把平时学的诗词都能灵活地运用上了,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轮抢答吧!”
也就喝口水的时间,老师就笑眯眯地说:“刚刚有些小朋友是不是在观望,保存实力呢,希望大家都要不留余力的哦。”老师拋出的题目是与颜色有关的,我思考了一会儿,马上想到了,说:“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刚说完,唐同学紧接说:“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坐在后排的同学抢着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游戏在紧张而又充满欢声笑语中进行着.......
游戏到最后也没有分出上下来,但是老师说:每位小朋友都有奖品哦,就是写一篇和今天这次“飞花令”游戏有关的作文。全场顿时一片沸腾,我们在心里想:老师真坏,原来是要我们写作文呢,但我们心里明白老师也是为了我们有更好题材写作文而已。
我们很喜欢“飞花令”游戏,我们既玩了游戏,也把作文写好,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一举两得啊!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不谙世事的年纪,已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正儿八经的开始读词了。也怪那时年幼,即使端正了身子,课本也架了起来,眼神仍越过层层障碍,飞向窗外,飞向远方......回过神来的一瞬,老师碰巧在高声诵读“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毕竟语汇匮乏,我不知该怎样形容一个句子好看。清丽?纤细?真得像一个梦一样——一切都静静地,静静的一下子就让最单纯的美的那根神经悸动了,即便是现在,细细地念上几遍这句词,心仍会悄悄颤抖一下。
那时想,能写出这样一句话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感伤,有点儿让人心疼的人呐......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
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天才。他一生词作仅有100来篇,却在词地演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冯煦有一句很有名的评价“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词嘛,于筵席间咏唱,本来就是婉约,秀气的。
抛开他清丽细腻的文风,其实,早年的少游真不是他词中所展现出的那样一个人。《宋史》上说他“豪隽”“慷慨”“好大而见奇”还喜欢读兵书之类。像任何一个英雄、豪放的少年郎一样,他希望建功立业,曾写就《郭子仪单骑见虏赋》,以展示报国心志。
后来,他结识了同样豪情壮志,但比他要成熟稳重的苏轼,并拜于苏轼门下。传说,他在苏轼经过地路上题诗了一首,模仿苏的作风和书法,让苏轼大为惊叹,后来经过友人帮助,少游的作品到了苏轼的手中。苏轼观后,立刻断定:“向书壁者必此郎也!”对少游的文采大加赞赏。
熙宁十一年,少游应苏轼之邀,作《黄楼赋》。苏学士作为文坛老前辈,竟也称赞这个比他小十三岁的年轻人有“屈、宋之才”。从徐州,两人一路南下,游山玩水,情投意合,成了忘年交,这是后话了。
少游号淮海,可心境一点也不像海。少游不是苏轼,少游是个普通人。见字如面,在我的印象里,苏学士可谓英雄也。是被一脚踢到儋州(海南)都能高唱“卷起杨花似雪花”的奇人。而少游则自带文艺小青年的气质,“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终乏富贵态”。
有一次,我在地下通道里看到一个中年人,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墙角处,外面在下大雨,他的衣衫、雨伞,甚至是眼睛也在下小雨,但他不是那种嚎啕大哭,更像是忍不住,任眼泪滴答滴答的掉下来。
以后,读少游的后期词作,总会浮现那个中年人的影子,不知倚楼听风的少游先生,是不是也像这么哭过。强咽下泪水,把悲伤轻描淡写地讲给冷漠的世人听?他的悲伤和欢喜都那么简单脆弱,脆弱到令人心痛。
他的志向也一样如此,一次科举的失利,浇灭了翩翩少年如火的激情,少游回家后大病一场,后作《掩关铭》,发誓再不求仕,又去找知心哥哥苏轼求助,估计苏学士也是诧异,不过是考试失利,古来常有,便能让这孩子的心境翻天复地。但宽厚的苏学士还是积极勉励了少游,希望他“扬名声,显父母”,再次参加考试,自己又在江宁与王安石见面时,将少游的诗文给王安石看,并表示“口之不置”。苏轼走后,王安石在信中回复对这些诗文同样“手之不置”,确认少游是个人才,于是在新旧党派两位前辈的支持下,少游果真中了进士,官至国史院的编修官。
那是少游人生中的至高点,大家都在京城,呼朋唤友,意气风发,并列朝堂之上“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但心灵的创伤毕竟是难以愈合的,凄婉始终如挚友一般伴随少游一生。即便在京城的日子里,少游也常常一脸忧郁,飞花细雨,秋叶落霜都能让这斯平添一分愁绪,想到同为苏门四学士的张耒曾调侃“秦子无忧而为忧者之辞,殆出此耶!”这就有点儿讽刺的味道了。不过若我说,也不能太责备秦学士。前有义山登原轻叹,后有黛玉葬花。乐中有悲,悲喜相叠,似乎是中国文人谈到“美”时永恒的主题,若没有这种唯美的悲剧情结,少游恐怕也成不了少游吧。
命运给你一颗糖,之后一定会给你一巴掌。糖也许不那么甜,但巴掌一定是会把你打的爬不起来。少游的苦日子果真来了。哲宗亲政后,重用新党之人,好不容易起来一回,“新党”自然不会放过曾经压在头上的旧党文人,于是各种稀奇古怪、花里胡哨的罪名便接踵而至,少游作为苏轼门徒被扣上了旧党的帽子。正巧他当时奉命主修《神宗实录》,“新党”人便以“实录不实”的理由将秦少游的赶到处州去当监酒税。
以少游的性情,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呐,又玩以前的那一套,闹请假、闹辞职,还要去学禅。
宋代官场讲究“痛打落水狗”,一誉皆誉,一毁皆毁,不知是哪个闲来无事之人,“检举”少游揭告写佛书,“新党”便又以这个牵强到不能再牵强的罪名免去了少游的所有官职(这对当时的士阶层,可以说是莫大的耻辱),把他流放到郴州,然后从郴州到横州,再到雷州和苏学士一对难兄难弟隔海相望,少游一路南下玩转了大半个中国,以可算是文人贬官之典范了。
本来激情重燃的心灵又被丢进了冷水里,眼看归京无望,何处为家。一把老骨头就要丢在瘴风蛮雨中了,积怨终于喷薄而出。这是少游心境的彻底崩溃。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愈往南,他愈加怀念往事,也愈加感到前路无望。在他后半生如泣如诉的词作中,有一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如海之愁,这倒是人间所没有的愁了。苏轼看后曾评价此中有隐隐的鬼气,怕是少有游已不久于人世矣。
人说,写词写诗要避谶,运气都是说出来的。悲哉少游,“古来伤心人”矣,好事一个没有降临,坏事却纷纷应验了。若能有多一些时间,他兴许也能逐渐成长起来。毕竟他怀抱赤子之心来人间,一如曾立下大志的那个孩子。比如在横州,在和广西的淳朴的村民玩得尽兴后,他一改往日悲戚戚的性格,挥毫写下“社瓮酿成微笑,半缺耶瓢共舀。 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说真的,读来,有一种令人心酸的可爱
最好看的花儿,也是最先被摘走的。
《好事近 梦中作》
春露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这首词,传说少游梦中所作,梦醒时分,欣然记下。在回家的路上,行至某处,觉得口渴,便向别人讨水喝,顺便将此讲给别人听。待水送来时,却见少游一笑归矣。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总让人留个念想,飞花山动,溪流渐深,倒有种莫名的开朗,仿佛在尽头处等待着一个桃花源。少游是往那桃花源去了吧?看来上天终是不愿再让这厮囹圉人间苦海,干脆解开记忆的封印,让他滚回来吧。
像少游这样的人,定然不是一个正面的英雄人物。但世人喜欢他,因为他像一个人,没有神话的色彩,在艰难的世道中挣扎,但又不是沉沦。在悲恸过后,擦干眼泪,继续喜欢看世界......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带着悲伤,也带着一点难得的小欢喜。
世人怜悯少游,心疼少游,是不是,也在怜悯着同样囹圉尘世的自己?希望他来生,不要才情也罢,只要做一个单纯的少年郎。欢乐有人分享,悲伤有人诉说,如阳光,明媚但不忧伤;如月华,明亮不清亮;如飞花,如丝雨,如一切美好的事物。一世安好。
《夜来香》
又一度夜风拂面,
小叩柴扉夜降临,
启扇惊飞花流萤。
远处,
是一片歌舞升平,波光艳影。
诗人说最是迷那抹桃花妆,
见你却叹,
广寒玉阶冷清,伊人伶仃。
孩童言最是喜那枚胭脂扣,
见你却笑,
料峭霜风吹醒,冷月相迎。
琴师云最是爱那场空山雨,
见你却道,
把酒临风琴起,烟波小令。
落笔的诗词,泼墨的宣纸,
诉一场风花雪月的相知。
你即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一缕珍珠白,绘入心底。
《也玩“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代饮酒助兴时玩的一种游戏。酒桌上随意确定一个字,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诗句,接不上就算输。我和几位“诗友”代表学校参加了这样一个比赛。
“请电报路小学中恒校区、沙河小学、白羊小学上场对战。”主持人清亮的声音唤醒了我的斗志。我们骄傲地走上对站台。
抽出一张卡片----柳!天哪,我上辈子烧了哪门子高香,积了哪门子德?前两天专门背了这个比较生僻的“柳”字!“草茸茸,柳松松”,白羊小学先发制人;“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我们不甘示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沙河小学也对答如流。嗯?才第一轮,白羊小学就接不上了?我有些兴奋又感到不可思议。慌乱中,白羊小学很快淘汰。
比赛仍在继续,我双方你来我往,对了几个回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脱口而出;对方来了句:“杨柳秋千院中”。思维短路,接不上来了。我把希望的目光投向队友们,他们也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怎么办?怎么办?倒计时了,五、四、三……情急之中,抓起话筒,挤出一句:“江外芦芽老、城中柳花飞”。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下该“隔壁老沙”紧张了。我们紧紧地盯着对手们,他们抓耳捞腮,看样子有些慌,呵呵,胜利就在眼前。离倒计时结束只剩下两秒,我的心紧张到快要跳出来了。终于听到了倒计时结束的声音,我们兴奋得一跃而起。
士气大增,一路势如破竹,我们一举拿下万州区一等奖!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全诗的意思及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①《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沙”又写作“纱”。又称《小庭花》、《满院春》。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②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科峭春寒。
③晓阴:早晨天阴着。无赖:词人厌恶之语。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④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远。
⑤丝雨:细雨。
⑥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翻译】
带着一丝寒意,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赏析】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漠漠轻寒,似雾如烟,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的憎语。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迷淡远。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的佳句。
下片写倚窗所见,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不期然而然中,他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感情,移情入景,便往往设想自然也带着这份感情。“以我观物,而物皆著我之色彩”。“自在飞花”,无情无思,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尤觉摇曳多姿。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沉迷于一时之幻境,不经意中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同时,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续编草堂诗余》曰:“后叠精研,夺南唐席。”正是对此章法技巧的高度评赞。句中“闲”字,本是形容物态,而读者返观全篇,知此正是全词感情基调──百无聊赖的情感意绪。作为红线贯串打通全词,一气运转,跌宕昭彰。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试观此作,正是如此。
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冯延巳的《鹊踏枝》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此词曲折传情而凄清婉美,《词则大雅集》卷二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作为婉约派词人,他正是远祖温韦,近承晏柳,融各家所长为一体,成其细腻含蓄而又凄怨感伤之风格,吟唱出较“花间”、“尊前”更为绸缪凄婉的角声,别具一番魅力。
就思想内容来说,秦观的词多写艳情,与晏几道、柳永相似,但却能以语言的翻新、情致的幽趣历来受人激赏。这首词写的是春愁,一种细微幽渺的、不容易捉摸的感情,但作者以他非凡的功力,借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它表现了出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它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梦与愁成为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沈祖棻《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 ‘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这两句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对情、意表达的处理常见“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方式。它们都会有理想的表达效果,但秦观在这里的幽情轻吐却有如此的效果,依赖于其善于渲染、语言精美、比喻神奇,但更关键的是内中的那种情致。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这首词没有一处用重笔,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没有沉湎往事的不堪。只有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这春愁,既没有涉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只是写了一种生活的空虚之感。在一个敏感文人的心里,这种空虚寂寞伴随生命的全程,它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无边无际,无计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