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不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08 17:55:12
《西湖》
早晨,太阳公公伸伸懒腰,起床啦!
中午,太阳公公被那些不怀好心的人给气疯了,把人们热得汗流浃背,想让人们都晒得像烤番薯一样。人们恨不得吃上一百个雪糕来解解暑。那些不怀好心的人,也跟平常人一样,一点也不羞愧,让太阳公公更火冒三丈啦!恨不得把人们烤得像地瓜干一样。
傍晚,红瞳的天像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啦。”
天空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人骑上他的背,他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突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向前跑,后面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这些天空出现的东西都映在湖面上,真是变化多端啊!
到了晚上,那个火冒三丈的太阳公公下去了,温柔美丽的月亮姐姐上来了,小星星给西湖增添了秀丽,连小小的灯火也给西湖增添了许多光彩,把西湖变得更美丽了。那些小小的萤火虫,像无数个小星星,又像一颗颗钻石在天空中翩翩飞舞。
【简评】
小作者根据时间段划分故事结构,将西湖的一天的分为早上、中午、傍晚和晚上。仔细一看,小作者将中午的酷热描写得十分夸张,着重笔墨描述傍晚的火烧云之变幻莫测,最后的夜景可谓美如画!(施民贵)
《我的新古文观》
我坚信,自己是个爱国者;可有时却不得不怀疑自己有点口是心非,原因很简单—我不爱看中国古典名著,甚至连看算得上是古典中最不古典的《西游记》,也会睡着。
于是我常扣心自问:就算我会为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扼臂叹息;就算我会为看到中国运动员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而振臂欢呼,而我若是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作底蕴,我的这种爱国之情是否永远跳不出“苍白”与“浅薄”的圈子。
我尝试过接近,但是成篇的“之乎者也”使我望而却步。
无独有偶。国庆假期,我去书店购书,书店里和我一般大的学生很多,迎面走来的便是一位—他捧着三四本书,像宝贝似地瞅着。我也颇感兴趣地漂了一眼书名—嗬,全是名著,有大仲马的、有莫泊桑的,有雨果的……可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待我走到冷冷清清地“中国古典名著”柜前,才猛然想到,那中学生手中没捧着的不就是这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大文豪的杰作吗!再看对面“国外名著”柜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景象。我不禁惊讶,继而先前的疑惑又敲打心扉:“我们青少年是否崇洋媚外”过头了。
不可否认,那些国外名著也称得上“古典”,可是我们为什么舍弃自家的“古典”于不顾,而一味沉孚面在人家的“古典”之中呢?
回到家中,随手找来了莫泊桑的《初雪》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东西方古典文学的差异立马可见一斑。
同样是景色描写,莫泊桑的小说中写道:
蔚蓝色的海水像一条圆弧般的铺展开去,一个个奇怪形状的尖峭的山峰在天际构成了一幅瑰丽的南方幻景。
而再看《西游记》中的水帘洞:
翠鲜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空,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佳,萦回满地奇葩。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带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读到这,我又觉得中国青少年实在很委屈,那些终日说着:“要弘扬中国文化”的专家学者,我倒想问问,你们是喜欢看一目了然的文章呢,还是抱着古文辞典去啃那些得转好几个弯才能懂的文言呢。对于“弘场中国传统文化”,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传统文化”非得沿袭几百年前的文体和语言才够得上:“传统”吗?
别忘了,社会在变,人的审美角度一也在变,我们不可否认地看到,一占代语言与现代语言有了天壤之别。难道拼命地让青少年去接受和学习这些几百年前的审美观念才算得。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其实,对于“中国名著”语言。上的尴尬又何止我们青少年,毕竞中国接受正规古汉语教育的人不多,这些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大多数人是无法一下子接受的。
听说我国的四大名著在国外大受欢迎,于是我自然地联想到西方‘古典名著在中国热卖的情景。在我脑中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外国名著在语言风格上与现代中国的语言风格上截然不同,我国的翻译家一定不会按部就班地抄吧。同样的,外国翻译家也不会翻一本连中国人也看不懂的“古书”给国人看。
也许正是因为翻译家们在翻译时融入了更多适合本国读者的语一言风格和情调,才使这些不朽之作在全世界都广受好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为我们的古文学也培养出几个甚至一批优秀的,真正的翻译家,让那些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的中国古典名著换上新鲜的血液呢?如果有一天中国古典文学操着标准的“普通话”重新与广大青少年见面的话,四个字:绝对热销。不但在祖国大陆就连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全世界的华人都深受其益。
我坚信,自己是爱国者,我们青少年都是热爱民族文化的,但这种热爱是要被激发的,这种激发的首要一点就是:让我们看得懂古典文学。
不要说古板的文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这种魅力只能征服少数专家,却无法赢得众多普通读者时,这种魅力便不复存在。
不要说深奥的句子是古代经典的特色,当现代读书人倦于走向“中国古典”书柜,只因精华被一句句古文埋藏得太深时,那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哀呢!
以上便是我的新古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