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我们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8:36:43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1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杨绛先生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2
昨晚看本书看到了夜里十二点多,看到杨先生描写阿园去世的文字,不禁泪如雨下,不能自已。妈妈的爱,永远伴随着她的孩子,在妈妈眼里,即使是六十岁的老人,始终是一个孩子。依然有着孩子的调皮,稚嫩,全部因为面对的是自己最亲的人。杨先生记得女儿去世的年纪,六十岁欠两月。这样的数字恐怕也只有母亲能够记得住了。
杨老师一家三口的生活让人羡慕,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多富裕,一家人在一起却过得十分幸福,这就是家,是能让每个人向往,魂牵梦萦的地方。而只有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能够一生以书为伴,不受世俗的束缚,做着最真实的自己。这一点让人特别羡慕。
杨先生在孩子和丈夫都不在了的情况下,多次组织中关村大讲堂,还是照常做自己的事情,恐怕只有自己知道漫漫长夜,她是怎么样度过的吧,每每想到这个场景都觉得好心痛,我在想要是人世界没有生离死别该有多好,可是如果没有生离死别又有谁会重视情感呢!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不得已,才会让我们能够珍惜已有的幸福。正如杨先生自己所说,这一生过得很幸福,虽然他们都不在了,可是还有回忆可以作伴。
而现在,杨先生应该在另一个世界与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女儿团聚了吧!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3
从知道他开始,一直很敬佩钱钟书先生,他是一个真正置身于知识海洋中的.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在生活中却是最纯真的孩童。
从钱先生认识杨先生,于是惊呼所有的爱情都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如此的淋漓尽致,从娓娓道来的生活里,更惊讶于他们仨如此的独立,又如此亲密。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家最温馨的生活方式,他们心中有自己所要坚持的,他们懂得生活都会有不易,但正因为他们懂得所以倍加珍惜在一起的那些时光。
他们仨,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不因是谁的妻,谁的夫,谁的女,而放弃自己的路,也不因为我是谁的妻,谁的夫,谁的女,而去要求,去依靠,去强求,更没有,是为了你好,类似的道德绑架,他们仨,对于家人首先是最最尊重的,尊重你,尊重选择,然后是毫无条件的支持,相伴。他们会相互牵挂,担忧,但从不干涉。
这一路走来他们也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困难,挫折和苦痛。婆媳之间,兄弟姐妹间,生活艰苦,他们所经历苦难并不少。可对于生活他们总是能苦中作乐,不仅因为心胸开阔,更因为他们不曾迷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是多么难得呀,终其一身,或许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世间走一遭,做了啥,为了啥。
不会再有生离,只有死别。他们相互扶持,走过不平常的年代,却过着属于自己仨的岁月,只要在一起,何处都是家,静待岁月,有你,岁月不在孤寂。
只此一生,能遇见,真好。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4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是特别喜欢的作家,我读过她在近百岁的高龄完成对于生命的灵魂的思考的这本书《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然我感悟很深。今天我要谈的是读完《我们仨》这本书的感想,算是个人的总结。
《我们仨》这本书主要叙述了杨绛以及钱老一家人的一些故事,表现出的是亲情。杨绛的风格就是特别擅长将零零碎碎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整串美丽的“珍珠”。如数家珍般,从容道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但她极少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这些事情,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想象和理解,而她想要表达的主题也会在我们读完之后有了很清晰的认识。就像这篇书中写的那样,从她的那个“梦”开始,讲述了一家人的离合聚散,我们跟着这个“梦”读完了整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梦”代表着一家人一起走过人生旅程的温馨。所以我说,杨老的作品是一种享受,读《我们仨》是一种享受,她能很好的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领悟人生的真谛。同时,《我们仨》也让人了解到杨老的内心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她的坚持是为了让这段美好记忆得以延续,但思念却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
这本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更显得人生的特别意义。人生中注定会有聚散分离,只是早晚的问题,但是到最后这些美好的记忆都会泯灭在尘埃中。想到这里,我更加觉得亲情的弥足珍贵,不要等到失去再后悔莫及,何不在一家人齐整整的时候,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尽情的释放到老才会更加珍惜的时光。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5
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说过钱钟书与杨绛的名字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却没有阅读过一本,包括《围城》。近期心情多有不佳,于是不断阅读,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杨绛先生,以及她写的《我们仨》。
这本书我是在微信阅读中看完的(通常我只看纸质版,但这次微信阅读居然给了我一周的会员权利,让我可以随时在微信阅读),阅读过程中得知小帅以及她的朋友也在看这本书,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的巧妙: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于是你会发现,你身边有许多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如果要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应该是杨绛先生在书本末提到的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她与钱钟书先生以及女儿阿圆的一生,一个女人的一生,一个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凝练的字句、平静的叙述、鲜明的人物,大多数时候都觉她仿佛一个旁人一般,却能步步引人入胜。从民国到新中国,人们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但在书中从不见过度的呻吟,看不到生离死别的过分的哀痛,看不见抱怨,这种豁达的情怀以及处世之道,是我非常的佩服的。我在想,如果我也活在那个年代,我会怎么样去面对这般生活呢?
我无法在一夜之间表达完自己所有的感情,只知道这段时间的不停阅读,性情逐渐得到了改变,刺头在逐渐拔去。放不下的,学着放下,拿得起的学着拿稳。
“人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6
何谓好书,我觉得是读来不晦涩难懂,不空洞浮夸,语言平实朴素,情感真挚绵长,含义深刻隽永,能发人深思,启人心灵智慧的,《我们仨》就是这样一本书。
钱先生一家三口平静恬淡的一生在夫人杨绛92岁高龄时的笔端缓缓流淌,那时,丈夫和女儿已相继离世,只留下她一人回忆几十年相伴的点点滴滴,用这种方式“再和他们聚一聚。”
他们夫妇一同经历了留学,抗战,文,革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国外生下女儿圆圆,在抗战时期毅然回国,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困苦,他们始终淡泊名利,钻研于读书治学,以一家人在一起为幸福。居所东搬西挪总是局促狭小,夫妇二人直到六十多岁才有了三里河寓所这个宽敞一些的房子,然而在他们心中有亲人,有书的地方就是家。
书中描绘的三人各坐一桌看书工作的画面十分美好;如果有人出差或出国公干,则会记录沿途经历和思念之情,并互相交换分享他们称之为“小石头”的好玩事情;不看书时常一同外出“探险”,去公园、高校、动物园里“格物致知”。无关乎年龄,他们对一切自然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和兴致……
生命并不为美好多驻留片刻,“我们仨”还是走散了。杨绛先生用梦境描述三人相处的最后时光,她亦八十多岁高龄,奔波于爱人和爱女所在医院,“心上长出一个一个血泡”,这种痛,令人揪心。想到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和父母、爱人、子女走散,自己也将随风而逝,便自省要更加珍惜光阴,多做有意义的事。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 《我们仨》初中2020读后感范文5篇
★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 《我们仨》关于中学生读后感600字
★ 我们仨的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 《我们仨》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
★ 《我们仨》读后感400字
★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400字
★ 中学生《我们仨》读后感300字
★ 优秀的小说《我们仨》读书笔记五篇
★ 《我们仨》中学生读后感300字
《跟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
《我们仨》是杨绛老师写的,后来看了她的自传,知道里面写杨绛老师老年时的一个梦境,故事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最后剩他自己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一一记录,从他们1935年留学英国,在牛津喜得爱女,直到1998年女儿和先生相继离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仨》是杨绛老师在女儿,先生先后离开,用了四年时间回忆过往点滴,虽然很美好,但是从梦境回到现实是多么的思念啊,这四年,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用心去记叙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回忆我这几年的生活我都记不清了。可见他对家庭的爱是多么深厚。
《我们仨》一共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第一部只有两页纸,第二部发现这是梦吧,第三部恍然发现这才是开始。看了杨绛老师的自传,知道他们相识于旧识,后来一起去留学,杨绛老师为了节省开支放弃读学位只是跟着旁听,在牛津是他们仨的开始,应该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光。
他们出生的年代并不太平,到处战火硝烟,他们从一个战场飞到另一个战场,为了吃饱饭也是四处奔波,抗日战争结束后回到清华,这应该是他们与世无争的最好片段。后来的文革又让他们接连受苦,但是一家三口互相鼎力支持渡过难关,这才是最好的伙伴。
曾经属于杨绛、钱瑗、钱钟书三个人的家,如今,家中只剩下孤零零的老人杨绛,杨绛是孤独的,亦是寂寞的,正如她所写的一样,她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事实如此,恍如云烟,逝去的就像一场梦一样,留下的只是印象。杨绛先生引用白居易《简简吟》的一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真的很是悲凉啊。
《我们仨》本意是想看一看有文化的家庭生活,没想到看到的是伤感是离别。最令人感到悲伤的地方,还是杨绛自己问自己,家到底在哪儿?她不知道,她还在寻觅归途。可以说钱瑗、钱钟书相继离世,这个家就不复存在了,没有了他们,便不叫做家。家不是一个人的,家是和最亲爱的人共有的。所以说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亲人的离世,亲人的离世,家的味道就变了。就像一个没有家的人,活在这个人世间,如幽灵一般,只觉得空荡荡的。这是孤独的,亦是寂寞的。所以说长寿的人,都要经历过这般的痛苦。都要经历眼睁睁看着亲人们去世。就如杨绛描写钱钟书的那一段一样,她送了钱钟书一程,又一程,说了一声再见又一声。
这可能就是一个人到终途回首感叹得出的答案吧。人活一世有一个家真好。
《读《我们仨》有感读后感800字》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之家,三叶分分离离的湖上小舟,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这是印在书本封面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无法理解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只隐隐约约从中感出些黯然神伤,迷蒙渺茫的意境来。杨绛先生的字是最细最暖的语言,即使只是平实的叙述、质朴的文字,先生总能写出七分平和,三分触动,令人回味无穷。
书的开始就是一个“绵长万里的梦”,“我”在梦间的古栈道上游走,写与逝去的丈夫女儿的相守相助,聚散离合。这个梦是沉重冗长的,却也是“我”最轻盈的想象。随梦入境,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喧哗,没有人群的熙熙攘攘,古栈道像一个隔绝的,只属于“我们仨”的小世界,只听得见老人细细的低语,仿佛涓涓清泉缓缓流过,流入柔软的心底。这一片静谧的美好,即使是死生别离也无法打破。
梦终究是梦,即使绵延不绝,可彻头彻尾完全是个梦。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世间没有那么多像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如梦初醒,丈夫已远逝人间,最亲爱的女儿也早就离去,”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走散了。“我”还是老了,眨眼间,也算得上风烛残年的老人,老病相催,自己的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人到晚年,唯一与“我”相伴的只有那些风干的“我们仨”的记忆,“我”伴着这些记忆沉沉入梦,终于是不愿苏醒。“我们仨”散了,只剩“我”一人回忆“我们仨”。
挑灯夜读的阿媛,忙忙碌碌的钟书,以及四处操心的“我”。“我”幸福地沉浸在”我们仨“共度的岁月中,完全不知疲惫。“我们仨”珍惜平淡,却不甘于普通,熬过了“***“,克服了学问上一道有一道的难关,只要是“我们仨”,就没有什么是扛不住的。这份温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难得的珍宝。
醒也春秋,梦也春秋。杨绛先生,终是沉在那些无法割舍的记忆里,再也醒不来了。“我们仨”已不是“我们仨”,“我们仨”依然是“我们仨”。
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身边人来人往,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只有家人的陪伴从不缺少,无论人生走到何种境地,总有家人的温情溢满心头。愿世人都有“我们仨”,勿执己念,无论前方艰难险阻,风风雨雨,都能有一个家,有一个能歇下脚的地方。
《《我们仨》读后感》
七月初与《我们仨》失散了,怎么也找不到,一直认为失散与家以外的地方。却不想8月初时被一直念念不忘此事的儿子苦寻到了《我们仨》。
两次阅读这本书有着不同的心情。先前读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时,我正好在医院等待身体检查,先生就把我带进了她的梦:先生与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虚虚实实,亦幻亦真。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是对钱钟书先生和钱瑗浓浓的亲情回忆。
失而复得,接着读《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书中有许多细节感动着我: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圆圆的出生,透过一个个小故事,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出差时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
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不由得想起给弟弟写的信,无外乎是劝解弟弟与固执的父亲。从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很少去透露彼此的感情。从前是我们四个,现在我们又各自有了“小我们”和“小我们仨”。
《《我们仨》《干校六记》整合阅读之“美丽人生”》
教学设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书写的是"凡人小事",这些课文的选择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小人物"身上的光辉,比如《老王》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既有对文中老王这一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有透过文本对作者杨绛深入了解,因此,不妨通过拓展课外阅读《我们仨》、《干校六记》这两本小书,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真正理解平等、尊重、命运、同情和人道关怀,触摸一个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魅力。
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以《老王》这一课文的学习探究,激发阅读兴趣,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熟读精思,打通课文与课外阅读的渠道,可以让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以文本助读文本,以阅读推动阅读的妙处,从而达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
1.阅读寻踪:通过阅读走进钱锺书杨绛一家,了解一个知识家庭的生活。
2.片段剪影:通过品读片段学习钱锺书杨绛两人的热爱知识、淡泊坚韧、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
3.写作借鉴:体会文本内容细腻真实,将人物精神和深沉的情感都蕴含在文字中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的人身自由遭到了限制,你最想做什么呢?相信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多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书中寻找一对老夫妻的答案。
杨绛问钱锺书能不能在窝棚里住下,钱锺书直言物质享受可以不要,但是没有书是过不下去的。1970年前后,年近六十的钱锺书杨绛夫妇所在的文学研究所被分批下放到干校学习,一帮专家教授们跑去乡下学农、学工、学军,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吃住都很困难,每天还要下地干活,还要"开会"、"学习"。在这样极度不自由的情况下,二人最想做的是能够读书,而读书这件事,夫妻俩坚持做了一辈子。(屏显:两人读书合影)
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如此执着于读书,这对老夫妻又是怎样的人呢?
二、走进文本
(1)勤学求知的智慧之光
杨绛,原名杨季康, 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江苏无锡。其父杨荫杭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律师,在父亲的熏陶下,她从小热爱读书,父亲曾经问她:“三天不读书怎么样?”她回答说:“如果一两个星期都不读书就算白活了!”后来杨绛想到清华外文系去读书,但当地却没有招生考试的名额,她只能由东吴大学辗转到清华大学去借读。
钱锺书,字默存,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父亲钱基博是一位大文豪,担任过清华等多所大学的国文教授。父亲对长子的训诫很严格,读书方面要求颇高。钱锺书15岁就开始系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19岁以外文满分、国文特优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相传这位才子时常在清华“扫荡”图书馆,那么他是怎样读书的呢?
钱锺书博览群书,也能兼顾专精,有些书会反复读很多遍。他一生究竟读过多少书已无从考证,但是从他遗留下来的笔记中可以找到些踪迹:中文读书笔记就有1.5万页,摘记了三千多种书籍,还有3.5万页的外文笔记摘记了四千多种书籍,读书心得23册,有两千多页。后来他的手稿笔记由杨绛整理出来,便是一部巨著——《管锥编》。(屏显:读书笔记图1)从这一串数字,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怎样的钱锺书?他是文史天才吗?我想,"天才"二字不足以抵消他的努力,他确实有文学天赋,并且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地为之努力着。钱锺书这样的读书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一学,同学们就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开始做起吧!(屏显:钱锺书笔记图片2)
小结:在钱杨二人的人生路上,书籍陪伴他们走过或平淡温馨,或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无论遭遇如何,他们始终坚持阅读。
(2)相亲相爱的亲情之暖
在清华园邂逅之后,志同道合的两人迅速结婚了,钱锺书考取了庚子留学金,办完婚礼之后,杨绛陪同他远赴牛津求学。异国他乡,意气风发的年轻夫妇也难免要面对重重考验。刚到牛津,钱锺书就与这片土地来了个亲密接吻,磕掉了大半个门牙。
钱锺书曾经自叹"拙手笨脚"。此后在英国牛津的生活中,杨绛也渐渐认识到自己的先生在生活方面的“笨拙”,不过她总是乐在其中。
杨绛很爱用"冒险"这个词,在文学世界里肆意遨游的两位文豪,却被生活困住了手脚,日常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在杨绛的笔下,柴米油盐里也充满了乐趣,"出门散步是一种冒险","买菜做饭也是一种冒险",他们一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情趣,哪怕在下放干校时期,也有"冒险记幸"一篇。语言朴实细腻,幽默风趣,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晦涩的词句,这对夫妻是一处宝藏,值得我们一起去书中挖一挖!
《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部分:
我们俩都老了;
我们仨失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章的部分,我们看到两人都已经老了,以杨绛先生在老年的一个美好的的梦境背景来进行展开——夫妻二人一起外去散步,有说有笑,不知走到了何处。彼时,太阳西沉,苍茫的暮色中,钱锺书不见了。杨绛四顾寻找,却找不到一点踪影……
第二章记录了一个"万里长梦",讲述了他们一家人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相依为命。丈夫和女儿相继生病入院,却在相隔很远的两家医院,杨绛常常来回奔波,照顾两个她最亲爱的人。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回忆起来也依然痛苦不堪,因此选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将一家人的音容笑貌,那些实实在在的有趣的细节与梦境相结合,将过于沉重的死亡别离寄托在了梦中。比起奇妙的梦境,那些真实地细节更吸引我们。
比如,文中写到秋风中柳叶黄落,运用环境描写,用寒柳、秃柳,暗示死神逼近,象征死别、永别。情景相生,悲情不言而喻,含蓄典雅,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看似不经意的文字,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典雅的文字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这个简单温馨的小家面对世事的浮沉,仍然保持着“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的朴素愿望,只想相聚相守,各自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最后“我们仨”只余一人,无依无靠,而面对命运的波澜,杨绛始终平和、坚韧,独自吞下所有的苦,执着地在人间寻觅归途。最后一个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缘由,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学者之家的感情至深,窥见了他们充满智慧的美丽人生。
小结:短短的一本小书,却让我们翻开之后,忍不住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打动最深的还是那平静克制的语调都掩盖不了的深挚的情感。
(3)能屈能伸的精神之力
读完之后,不少人会心存疑惑:"我"最亲爱的两个人都失去了,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我"整理钱锺书遗稿出版,还坚持写作,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①笔耕不辍,学者的担当。
假使可以,杨绛也想跟着钱锺书“逃走”吧,然而她深知自己还不能逃,她还要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应尽的责任。
钱锺书对于杨绛的评价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非常巧妙地结合了看似不相容的三种角色:妻子、情人、朋友;面对丈夫和女儿相继去世,杨绛没有沉溺与悲伤,不但整理出版了钱锺书的手稿笔记,还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作品。这是家人的爱,也是学者的担当。
②不畏磨难,坚韧不拔
在下放干校期间,沉重的体力活动于年轻人来说都很难应对,更何况是年老体弱的夫妻俩,但杨绛从未抱怨,而是在这当中体悟出:“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直到2016年5月去世,杨绛在这世间走过了105载,走过抗战风雨,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受过许多斗争,但是她都坚定地走过来了。
③历经风雨,依然故我。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劳动改造,批斗,下放等激烈的政治运动,不少人经受不住身体和精神的折磨选择自杀。而钱锺书杨绛夫妇则不相同,别人写“记屈”“记愤”“记愧”,他们只平静地记录自己的经历,仿佛那些伤痛不曾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
胡乔木高度评价此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不去夸大痛苦,也绝不粉饰太平。
"下方记别"讲述了一家人前后几次分别,有一家人的牵挂和担忧,细心收拾的每一件行李里都是温情,也有生离死别的悲伤,女婿得一因为不想编造名单杀害别人,最终含恨自杀。当女儿在火车站送别杨绛时,火车缓缓驶动后,车窗外已经看不见女儿的身影了,杨绛只能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肚里。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怎样的疼痛,又要如何接受和消化,才能以这样平淡的话语来陈述。
除了分别之苦,干校的生活基本都在劳动中度过,但是杨绛却略去了大量的汗水,记录下了那些苦中作乐的片段,那些有人情味的片段。
比如《干校六记·学圃记闲》中,钱锺书拿了邮件回来,路过杨绛她们经营的菜地,隔着小溪叫一声,匆匆问答几句,就能让心里感到慰藉。有时候,小溪干涸了,钱锺书可以一跃而过,不用绕道,夫妻两人便可以经常在菜园相会了,杨绛说这“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
年过六十的老夫妻,两人在分属不同的连队,偶尔才能见上一面,而在杨绛眼中,却把这难得的会面写得缠绵悱恻,充满情趣。夫妻相守,再苦的生活也有盼头,有那么一丝丝甜。不仅有身体的劳苦,还有生离死别的辛酸,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们当真就无怨无悔吗?
《干校六记·误传记妄》里提到解放前,很多人都出国了,钱杨二人明明有很多条路可以走,而他们终于还是撇不下祖国,舍不得亿万个素不相识却同属一体痛痒相关的同胞,杨绛曾问过钱锺书是否后悔,而两人的选择始终如一。
杨绛在这本书的结尾处说:"我还是依然故我!"面对一身风雨,这是亲人给她的支持,是知识带给她的底气,才能在这场历史的波涛席卷之时,站稳脚跟,不被任何东西裹挟入洪流之中,依然坚守自己的根基和本心。走过的万水千山,光明与黑暗,动荡与颠簸,都化成了寻常生活里那些细密的针手掌,一一织进人生。人生最美好的风景,不是波澜壮阔的经历,而是阅尽千帆之后,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小结:年少时以书为友,求学路上以书为媒,当世界上充满了苦难和风云变幻,他们却始终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淡定从容走过一生,这是他们所热爱一生的知识给予他们的精神力量。
三、开卷有益
一本《我们仨》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学者之家,收获了一些读书方法,还品尝了一杯清新醇香的文学之茶。我们甚至可以由此看到: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简朴而又温馨知识家庭,彼此互敬相守、互帮共济、共担得失。
本书收获的赞誉很多,但也只有走进文本,我们才得以窥知一个伟大的学者之家的真实模样是那样的朴素而温馨,单纯而低调,也从文字的缝隙里看到钱锺书与杨绛的另一面,学者光辉下平凡的一面。
结语:开卷有益,读完这本书,也许我们对于开始的那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也能够知道为什么钱杨夫妇一生都爱读书,书籍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是无穷无尽的知识,还有笑对人生风雨的精神力量,以及不受一切约束的真正的自由!希望同学们能够去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
《读《我们仨》有感》
很小的时候便知道钱钟书先生,因为有电视剧《围城》的热播。而知道杨绛先生则是在很多年之后,知道之后,便对这位“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的老人由衷敬佩。在经历了风起云涌之后风轻云淡,轻看一切世俗功名,重看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这样的人生状态在《我们仨》这本书能够非常轻易地感受得到。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其实,杨绛先生的家庭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与难。夫妻两人一起经历的政治运动,钱先生的病,女儿钱瑗的病,但是只要是三个人相守在一起,所有的苦涩都可以变作甘甜,所有的痛苦都被缩小,所有的快乐都被放大。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如果家庭和睦那社会便会和谐。我们不可能抛却家庭只谈工作,有一个安定温暖的家才可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即使日理万机,也会将家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家人的照片,他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投身出来,与家人吃上一顿温馨的晚餐。我曾记得有一次在外培训,一位知名专家说,家,不是说理的地方,是谈情的地方。至今,那句话还萦绕在心头。是啊!在这世间,名利皆为身外之物,而你在家庭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这世间有什么情感是最真挚最持久最单纯的,那莫过于亲情,抑或是爱情亲情兼而有之。不苛求,不抱怨,宽容与理解,善良与相知,人生不长,这坚不可摧的情感就是支持我们勇往直前的大海,海平,船进;海涌,船覆。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政治运动虽然层出不穷,但钱先生和杨绛先生从未间断工作。钱先生总能在工作之余偷空读书;杨绛“以勤补拙”,尽量读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书。在此期间,杨先生按照计划完成《吉尔·布拉斯》的翻译,完成几万字的学术论文。
即使干着捣粪的工作,即使吃的是霉白薯粉掺玉米面的窝窝头,心里也不会忘记内心最初的坚守。当他有解决了面包这样的温饱问题再去追寻精神需求不足为奇,当他没有面包心中却有水仙花那是多么地难能可贵!一个人在困境当中最能看出本性,或许懒惰,或许贪婪,或许奸恶;一个人在困境当中最能磨炼出坚韧的品性,犹如松,犹如竹,千磨万击,青翠挺拔。还记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在做苦力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时,却在夜里为自己点亮了一盏灯,背上的伤舔舐着年轻的身体,他却将书本当武器,那如饥似渴的阅读抵御着身体的痛苦,填补着内心的空白。生活是艰辛的,内心却是丰盈的。在广袤的黄土地上,那灼灼的眼神诉说着他坚毅向善的魂灵。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但是我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我好劳累地爬上山头,却给风一下子扫落到古驿道上,一路上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全文以“梦”启篇,讲述“我们俩都老了”,而后讲述了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我们仨失散了”。“古驿道”“客栈”“柳树”……这些事物作者都有所寄托。一个有关生死的故事,作者却将它化作了一个梦,轻轻地说,慢慢地讲。也许,这是心底最沉重的痛,她不愿用上那沉重的词再次掀起内心的伤;也许,她希望将这生死看成是一场梦,来去无形,不必过于纠结。生的时候深情,死的时候无憾。杨绛先生这位世纪老人一生要经历多少的风和雨,淡定和从容成了她人生中最曼妙的风景。在《老王》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曾知道,杨绛先生在当时处境艰难。生活窘迫的老王固然值得同情,但一个同样不幸的人却淡看自身痛苦,对他人毫不吝惜地施以援手,心中有大爱,愧怍显境界。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送了一程又一程,却最终还是会走散。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人间也没有永远。彩云绚丽,容易消散;琉璃剔透,容易碎裂。那就做好自己吧,以一份淡然与从容,珍爱家人,坚守初心,做一个最悠远的梦。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 译兰德诗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心情总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叫做《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三,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饱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有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它有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它有一个坚强的说故事的人。
在书中,杨绛用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无奈、坚强、释怀,杨绛先生在面对“文革”的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任凭命运的各种不会,她就是笑,把它们当作历练,磨练自己的性格。毕竟她无法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也不像海伦有一个好老师,她在命运中只能靠自己,只能无条件承受,所以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沉浸在我们仨的回忆之中来缓冲自己受到的伤害。
在《我们仨》中不仅让我看到了杨绛先生强大的内心,还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书中云:“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生一变,可变成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姨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她当成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这种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羡慕呢?我想,杨绛先生一定无比眷恋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们仨》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无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叙述,但是,不知怎的,读完《我们仨》会有一种悲伤和哀叹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书中有两句话说的很好: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乐的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另一句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
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去评价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她只是像讲故事一般讲着讲着,似乎这个故事一直在演着,没有尽头……
感谢杨绛先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感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及本原珍惜,读《我们仨》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那种平凡的味道的流连忘返……
《读《我们仨》有感》
在那之前,我并未重视亲情;在那之后,我领悟到亲情的暖。《我们仨》——触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最引深思的——第二部。详细地描写着一个长达万里的梦,一个历历如真的梦境。古驿道上,“我”每天来来往往,去看锺书,梦到阿圆。地势时起时伏的驿道、道两旁古老的老杨柳,见证着“我”连接起锺书、阿圆,联系一个家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虚幻中透着现实,再看又变为虚幻。瞬间离别,日久渐离,哪个更难受?杨绛把三人分离幻化成一个虚构境,细细写着三人每天的变化,写着日渐分离的每天。我在她的文字中感受到一家温情,却也透着悲凉;“我们仨失散了”,那一天天的变化,实在让人心疼与悲伤。我深思。我从没想过亲人分离,也没受过那种悲伤,以致于对亲情的漠视和与父母交流的排斥。应该好好看重和珍惜了,几千年中华传承着的——亲情。
最感触的——第三部。写了“我”与锺书相识、相知、一起留学、同甘共苦和最后的离散。字字句句,每一个标点,都透露着一种家庭的温情。当今社会,一家三口很多,但又有几家能过得像他们家一样和谐又有趣呢?他们俩去英国牛津求学,每天充实地读书、散步“探险”,同甜同苦,倒也充满生活情趣,过得有滋有味。对女儿钱瑗的疼爱也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父女情深,让人生羡。“三反”“反右”“双反”“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解放后一件一件苦难接连起来,却使他们仨更加团结,更加相亲。“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仨一生坎坷,却亲情如涓,长留永念。反观现在的家庭、现在的亲情,大多数不是因为手机和网络淡漠了亲情,就是因一点艰苦、一些琐事便争吵起来。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改观。
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今大部分人似乎都忘却了,把亲情贬至第二、甚至第三位。在《我们仨》阅读旅途中,那深埋着的亲情竟被杨绛叙述的温情中唤起了。早该被唤起的。如今,我们应该把渗透到血液中的亲情与实际生活相融,好好地孝敬父母,珍爱亲情,让家成为我们温暖的港湾,只有小家的温暖才能汇成大家的和谐,让和谐拧成一股暖流,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书看完后,又待思考结束。我松开手,放下手机,又抛却网络;我慢慢踱到客厅。柔和的灯光下,父母似比前几日又苍老了一些。我过去坐在他们之间,一同聊天,一同欢笑。那一刻,亲情的柔软便从心底溢出来,潺潺流于我们仨之间,又重流回心间。那一刻,我真实地感受到,亲情——世界上最柔软的感情。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家几口终有散时。可在散前,请好好珍惜那亲情如涓,让亲情长留永念,一家和谐。
《读《我们仨》有感》
这是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以名图利的时代,这个时代发展得太快太快,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轻装上阵”,把我们该有的坚持全都抛之脑后。从什么时候开始,物欲充斥着整个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眼里只剩下名利?南帆的《马克思之墓》里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现在我同样想问这个世界到底哪里出了差错,才让人们对名利越来越执着。但是,追名逐利无疑成了人们敬业的最大挑战,若不放下名利,我们何以敬业?
2015年5月25日,杨绛先生,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与世长辞。这位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了“无欲无求,独铸伟词”,而现如今,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敬业精神——不求名利,只为了写作而写作?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是我觉得《我们仨》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个学者之家的敬业精神。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文化超女于丹北大被呛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人指责她的作品商业化,“鸡汤”换汤不换药。同样身为作家,杨绛先生从来不开作品交流会,只是默默地关注着这个世界,安静地做文学创作;而于丹却被金钱名利的大海吞噬,逐渐成了商业的附庸。最终,杨绛先生成了受人尊重的文学大家,于丹却是被人轰下台。是什么导致她们有着同样的开始,却渐渐走上了不同的路,最后有了不一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不过是“敬业”二字罢了。《我们仨》里有一句话:“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像钱锺书、季羡林、莫言等等,名和利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他们关心的就只是有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能让他安静地写作,他享受写作的过程,却从未想要通过作品去获得所谓的功名利禄。这就是敬业。
可偏偏很多人都陷在名利的沼泽里无法自拔,丢失了那颗敬业的心。
如今越来越火热的真人秀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真人秀重在一个“真”字,可是节目组却为了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而处处作假,就连《中国好声音》——这个曾经被多少人视为实现梦想的舞台的选秀节目,也被频频爆出为了节目效果大量修音、只让与公司签约的选手晋级等等让人心寒的“黑幕”。如此“作秀”,何以敬业?
可能会有人觉得作家不敬业,不就是少几本好书;导演不敬业,不就是多几部烂片;那么,政府不敬业,就真的是关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中国人一提到政府,就想到了贪污;外国人一提到中国,就想到了腐败。”这句话也许过于绝对,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如今的中国政府。就像网上一个段子说的:“说好的人民公仆呢?怎么转眼就成了黄世仁?”政府官员明明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可却做起了贪污之事,损害人民的利益。从朱志刚到郑玉焯,给人一种贪官污吏永远也除不完的感觉,中国的“走出去”若以这样的形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以实现?有外国人评价说是因为中国人穷怕了才贪污,可是在我看来,贪污的真正根源在于没有敬业精神。若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像周恩来、习近平一样有敬业精神,坚持职业操守,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腐败案件了。政府如果敬业了,整个社会也跟着敬业了,等有一天再提起中华民族,别人也会微笑着点头说:“嗯,这是一个敬业的民族。”到那时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真正能实现。
“敬业”二字不应仅仅是口头上说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应该是刻在每个人心上的一种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职业多一分坚持。洗干净我们那颗被名利蒙蔽的心吧,做一个敬业的中国人,成就一个敬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