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汉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3:38:18
《《汉江临泛》王维原文和翻译》
汉江临泛
王维 〔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必考名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注释】
汉江:即汉水。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
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
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赏析】
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渡汉江》宋之问原文和翻译》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赏析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作于公元706年(宋之问神龙二年)作者途经汉水时。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写下了此诗。另一说,此诗是李频由贬所泷州逃归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汉水)时所作。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家乡的芦苇》
今年秋天,汉中格外的美,不过最美的当属汉江河边那迷人的芦苇荡,美丽的芦苇荡已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站在桥上远远看去,一团团,一丛丛,一块块芦苇和碧绿的江水组成一幅美丽的大画卷。风一吹芦苇们就兴奋地摇摆起来,像是在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打招呼似的。走在芦苇丛间,看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翠绿的芦苇杆,真让人心旷神怡,好比来到人间仙境一般。这芦苇丛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围绕在汉江河畔。一根根芦苇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好不漂亮!
走近一看,那一丛丛芦苇多么迷人啊!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芦苇,随着风自由自在的舞动着。白芦苇很美,但更美的是红芦苇。一团团红芦苇像一大团棉花糖,让人不禁想尝一口。放眼一看,红芦苇又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微风一吹,犹如层层海浪向游人们涌来。用手一摸,呀!好舒服,好柔软,我真想把芦苇絮做成枕头,天天睡在上面,这样,我每天都可以做甜甜的梦了!
千姿百态的芦苇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吸引各地人们来游玩的汉中名画,欢迎你来游玩!
我爱美丽的汉中,更爱美丽迷人的芦苇!
指导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很不错的随堂作文。写景捕获风景的特点,形貌景象融会,由远而近,观察细致,写得井井有条,使文章读来层次分明。
另外,描绘景物时,写出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比如,“放眼一看,红芦苇又像一片红色的海洋,微风一吹,犹如层层海浪向游人们涌来。用手一摸,呀!好舒服,好柔软,我真想把芦苇絮做成枕头,天天睡在上面,这样,我每天都可以做甜甜的梦了……”这些都是内心的感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乃至联想,都会使习作更生动,更真实,也会令他人感动。
《汉江大桥的作文,写汉江大桥的作文》
星期天的早晨,我来到汉江大桥。桥头有四头大金牛,那是代表我们安康人很勤劳。桥头中间有一根铁柱子,上面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那是代表我们安康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走过桥头,远看汉江大桥就像腾空而起的飞龙。近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汉江大桥被绿化带分为两条人行道和两条公路。两边还有一排排整齐的路灯。晚上,路灯亮起来照得大桥如同白昼,灯光倒台映在江面如同一束束流动的彩光。
江面停泊的有许多船只,江边有洗衣的、玩耍的,还有钓鱼的,可多了!
桥下有十个桥墩支撑着,就像十个巨人把守着桥。江水缓缓向下游流去。江水是淡绿色的,成群的野鸭在水中嬉戏。
汉江大桥真的很美!
《写石泉汉江大桥的作文》
今天,天气阴沉,我和妈妈来到汉江边观看,汉江大桥.
在桥头有一个城门,城门上有四只大铜牛,两只面向江北,两只面向江南,它们代表着脚踏实地干四化的安康人.在城门的上空有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它们代表着远大目标的安康人.
从远处看汉江大桥,好像一条漂亮的丝带襄在一块碧绿的长玉上面,显的那么美丽却不落俗.大桥共有十个桥墩.桥的栏杆是用几何图形组成的,两桥的中间种着各种花草,桥两边每隔一段都有一盏灯,路灯处挂着一个大红灯笼,显的是那样的气势磅礴.
走上大桥,它共有两座,一座老桥,一座新桥,老桥是让江南的车开向江北,新桥是让江北的车开往江南,这样可以让桥更为畅通,不会堵车和出现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这就是汉江大桥,因为有它安康的特产才能销往全陕西乃至全国,因为有它外面的科技和文化也走向了安康.
《安康汉江大桥的作文》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下了好几天的雨总算晴了,我要和爸爸、妈妈好好去玩一玩。
我们信步来到了大桥头。第一眼我便看见了雄伟的城门,城门两边各有一头金色的牛,代表了安康人民的勤劳,城门的顶上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了安康城在进步,就像雄鹰一样越飞越高。
一出城门就看见我们安康名不虚传的汉江大桥。远看它就像一条银色的腾空而起的巨龙横跨汉江两岸;近看大桥是用钢筋和水泥做成的,十排桥墩就像勇敢的士兵站在水中支撑着桥身。我走在桥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看着美丽的汉江,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风景如画。大桥两边各有一排结实的水泥栏杆像一群卫士时刻在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大桥被一排树木分成了东西两边,东边行驶的是出城车辆,而西边却是回城的车辆。它是连接家乡和外地交往的桥梁。数十年来虽然经受过多次洪水的袭击,但它还是一动不动地矗立在汉江上。
汉江大桥是多么雄伟啊!如果汉江能再多一点绿色,它一定会更加美丽!
我爱汉江!我爱家乡的汉江大桥!
《描写汉江大桥的作文》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下了好几天的雨总算晴了,我要和爸爸、妈妈好好去玩一玩。
我们信步来到了大桥头。第一眼我便看见了雄伟的城门,城门两边各有一头金色的牛,代表了安康人民的勤劳,城门的顶上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了安康城在进步,就像雄鹰一样越飞越高。
一出城门就看见我们安康名不虚传的汉江大桥。远看它就像一条银色的腾空而起的巨龙横跨汉江两岸;近看大桥是用钢筋和水泥做成的,十排桥墩就像勇敢的士兵站在水中支撑着桥身。我走在桥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看着美丽的汉江,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风景如画。大桥两边各有一排结实的水泥栏杆像一群卫士时刻在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大桥被一排树木分成了东西两边,东边行驶的是出城车辆,而西边却是回城的车辆。它是连接家乡和外地交往的桥梁。数十年来虽然经受过多次洪水的袭击,但它还是一动不动地矗立在汉江上。
汉江大桥是多么雄伟啊!如果汉江能再多一点绿色,它一定会更加美丽!
我爱汉江!我爱家乡的汉江大桥!
《《汉江潮》观后感》
汉江,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流淌了几千年;汉江流域的碧水青山,交响着烈山炎帝的农耕古歌与荆楚大地的改革新曲。湖北电视台新近推出的大型系列片《汉江潮》,以诗情、思辨和壮观的画面,再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交响。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观当今汉江之“澜”,壮阔雄浑而灿烂。18集电视片《汉江潮》,以汉江为载体,纪实性地展示出汉水流域的经济文化风貌:江汉平原的农业科技,百里村庄的乡镇企业,鄂北车城的千里东风,武汉三镇的建设宏图……广裹的汉江流域,正处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转型之中。这种惊涛拍岸般的转型之“斓”,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历史之源。
电视片开篇便是“寻根”,寻文明之根,溯文化之源。远古楚人崇龙拜凤,而“龙凤祟拜”,正是民族融合与文化综合的产物。三千里汉江,有烈山神农,将重农精神播洒干汉水两岸的肥田沃土;而老腆《道德经》的宇宙观与方法论,则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灵感之源与思辨之剑;更有一唱三叹的国风,缓缓流淌到汉水之口,化为汉口第一正街(汉正街)的竹枝词。编导们的寻根溯源,不仅揭示出当今改革浪潮兴起的历史必然,而且为科技与人文的现代化寻到了丰饶而富足的精神资源与文化营养。
汉江的河床上,奔涌着古澜与新潮。汉江儿女的心态与人格中,交织着文化转型期特有的徘徊与困惑。第十一集《桥边的故事》描绘上津古城的沧桑之变。过去的上津城,城内是官宦之族,城外是农耕之户,城外的农民欲人城,却乏“金钱地位”之“桥”。如今的上津古城.城外人乘改革开放之东风而脱贫致富,筑起一座颇具现代气派的新城;而古城内的居民,格守着古训亦格守着清贫。新城居民奔波忙碌,虽自得于物质生活的富足却企慕着旧城的古雅与宁静;古城居民自傲于人伦之正却尴尬于财富之匡。这是20世纪末叶中国汉江的“双城记”。该片细腻而深刻地展示了上津人的“围城心态”,揭集了转型时期国人的心态矛盾与人格冲突。令人欣慰的是,沟通新城与旧城的“桥”正在建成。这座“桥”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与人格前提。
越来越多的汉江之子(汉子)从“桥”上走过,“桥边的故事”有精彩亦有无奈。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艰难的。电视片在表现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时,借用了《汉口竹枝词》中的一句话:“本地人少外乡人多。”若作更深层次的追问,在现代商品经济大潮中,背负着厚重农耕文化之传统的汉江人,面对着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课题,他们无论从观念方法到情感心态,都有一种“外乡人”的自我感觉。弄市场经济之潮,有割舍有蜕变有点石成金有脱胎换骨,文化转型时期的“外乡人”,将在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交汇处,见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转型,是这部电视片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主题。这一主题不仅源于哲人的书斋与诗人的灵感,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与震撼。编导们凭着他们对生活的透彻理解与对劳动者的至诚之情,采撷到一朵朵生活的浪花,以真切的现场感、新闻性以及原生形态的情景与对话,深刻地揭示出经济文化转型的生活依据。生息于汉江两岸的山民、农夫、打渔人、缥丝女、扁担客、包工头……在镜头前用他(她)们浓重的乡音和朴实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讲述着改革路上的苦乐酸甜。
摄制组在汉江上游,路遇农民的摩托车队,于是.采访车与摩托车在风驰电掣般的行进中对话。似可将电视片中的“摩托车队”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劳动致富的工具与果实,现代生活的品味与速度。呼啸而过的车队,威风凛凛的驭者,以及驭者自信而豪壮的呐喊,强烈地展撼着观众的思维与情感,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激励与鼓舞。经济改革与文化转型的时代精神,在汉水流域呼唤出巨大的生产力与炽热的生活激情,而这正是转型之所以发生的深厚的日常生活与民心向背的基础与缘由。
该片的主题歌唱道:“该走的,留也留不住,不该走的,冲也冲不掉。”“留不住的”与“冲不掉的”,在转型时期形成一种历史的文化的巨大张力,“汉江潮”便在这张力中腾涌奔流,奔向长江,奔向大海。
(电视系列片:《汉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