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起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00:59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话题作文550字》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像是现实的镜子一样,照亮了成功的过程。想想离我们最近的物体——楼房,就知道了这句话的意义。
从钢筋水泥开始,一点点搭建,坚固的框架,坚实的地基,再一点点地向上砌砖,加水泥,每一座楼房皆是如此而来。绝不是像乐高积木一样,一会儿就能完成的。是建筑师的精心设计,是工人们的风吹日晒,才让城市拥有了这样多错落有致的建筑。
除了生活中的楼房,在平常学习中也是一样。有位著名作家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智慧之塔,学识越高,塔就越高,看到的世界就越丰富,越奇妙。”学习的过程和搭房屋一样:首先是地基,地基搭不好,所有的努力就要功亏一篑。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学习都要一直继续,像房屋的搭建一样,不到高度,不能停止,才可以做俯瞰地面的人。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我的爸爸,他才大学刚刚毕业时进入新东方实习,突然接到任务,说在下个月要为学生讲课。那时刚刚步入社会的他,感到十分惊讶,他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还不足。翻开教材,上面全部是他没见过的单词。他开始疯狂的给自己补习,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只为上好一节课。当他讲完最后一个字时,才感到成功,仅仅是努力后的一小点进步,仅仅是站到了更高的一层,仅仅是有了更深一点的积累,但这些都是快乐源泉不断流淌的动力!
正值青春的我们有着无限的时间,无尽的能量,我要抓住命运的尾巴,不断地打造属于自己的那一座比别人更高的,比从前更坚固的智慧之塔!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智慧之塔,源于奋斗啊!
《起于地,扶摇而上-话题作文800字》
评价者,评估价值也。在这个言论自由,各种层次的评价之词被宽容地接纳的时代里,我们不由转过头去重新凝视评价,是该如“控于地而已矣”的学鸠作出最低层、纯主观的评的价,还是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于高处作评?
这是个标榜深刻的年代,但现实更清楚且真实地告诉我们,我们的言论及评价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感受,甚至忘记给思考留些空间。这没什么值得羞愧或厌恶的,毕竟主观感受与生理功能相捆绑,是我们在事物面前最原始、最直观的态度。这种感受在言语载体前是抽象而失去重力的,故哪怕是一种神圣感觉在体内激荡甚至使你脱去世俗缧绁,你也只能用“好”来表达;哪怕是揪心的痛一下又一下扎伤着你,你也只能以“坏”表示厌恶。这种概括性、粗线条的评价人人都会,但也必不可少,像那片坚实的大地,不管对于決起而飞的学鸠还是之于扶摇而上的大鹏,都是起飞时的施力点。
因为追求价值,所必追寻高度。很多时候主观性的评价是没有份量、没有价值的。我们知道卡夫卡是伟大的作家,但只有高水平的评论家才能剥开荒诞的外壳发现人与世界永恒的主题,发现卡夫卡因何伟大,我们知道米其林三星菜肴的美味,但只有颇有研究的美食家才能在享舌尖之愉外,从选材到工艺一一评析,道出它为何美味……从“怎么样”到“为什么”的跃迁,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深度的思考助力的。像是“夫子之门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若没有足以与之比肩的造诣修为,又何能精确、一针见血地剖析评价,何能从“抢榆枋”的浅陋上升到九万里的高度?
不是说简陋的意思表达应当禁止,也不是要求群体追求深刻,毕竟感受构成了我们生活极重要的一部分,而深刻又何其难也。只是说,在评价时我们也需用学识和能力武装自己,为了更好地评价。而至于那些在自己涉足范围之外的事物,评价止于主观感受的表达即可,不必泛泛而谈,毕竟“启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对于评价,我们有“決起而飞抢榆枋”的自由,也该尝试着“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高度。
《再见科比》
起于凌晨四点的信仰,归于凌晨四点的安祥。――题记
我是一个篮球迷,我知道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篮球明星,他是很多男孩子的偶像,他就是科比·布莱恩特!
在了解他的篮球生涯时,我泪目了……一次MVP,两次FMVP,两次得分王五枚总冠军戒指,11次NBA最佳阵容,18次全明星大赛,两枚奥运金牌。以及他为人称道的在整个体育时尚都排得上号的勤奋,好胜心和意志力,无数次的折戟,毁灭性的伤病都不能将它击倒。
在我的记忆里,科比这个名字是一个让我觉得伟大的人。我曾依稀记得2016年4月14日那时还是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在体育新闻节目中听到了科比退役的新闻,当时我在想,不就是一个黑人退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慢慢的我长大了上了初中,我爱上了这项运动,之后我才慢慢的了解了科比布莱恩特。因此我也成为了科蜜,从此我学习你的曼巴精神,学习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最喜欢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总有一个人要赢的那为什么不能是我!”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也十分感动,这句话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这是一位真正的斗士,一位真正的男人。
曾经有多少孩子手捧着灰乎乎的篮球,站在水泥厂上,仰望着一边擦汗,一边骄傲地对身边的小伙伴说:“我以后要成为科比!”
那时候我天天打篮球,科比也成为了我人生当中的标杆。在他身上,我知道了凌晨四点,知道了曼巴精神,知道了手脱臼可以自己掰回去,知道了跟腱断裂可以坚持罚完球再自己走下场。正是因为我知道了他的曼巴精神,所以在一次打篮球时,我意外的把脚扭伤了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想到了曼巴精神,想到了假如是你会怎么做?应该不会这样轻言放弃吧?于是我咬了咬牙站起身,跺了跺双脚又回到战斗的地方。
科比这一生基本上都在打篮球。他说过一句话:“你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吗?”就是他的勤奋和努力带给世人的又岂止是篮球呢?他就像是篮球界的一座高山,耸立在一代热爱篮球的少年的心中,当我们想放弃时,就抬起头看看山壁立千仞,岂是一朝之功?他又像一片大海,当你安于现状时,就低头看看海,海纳百川,不拘细流方成汪洋,这就是科比!
不喊冤,不求饶,从来都不认输。
在2016年4月14日科比迎来了他职业生涯当中的最后一战(湖人VS爵士)虽然说是科比的退役战,但是科比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告别战。科比50投22中个人狂砍60分,其中三分球21投6中,还有4篮板4助攻1抢断1盖帽的完美数据带领湖人逆风翻盘赢得胜利。赛后,科比正式宣布退役,虽说四年级的我还不知道,但是上了初中后我重看了这一段录像。他在退役宣言当中说:“tonight mamba out!”就在他说这句话时,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2020年1月27日北京时间凌晨四点,本以为是个宁静的早晨。当我起来时,手机上满屏幕都是曼巴去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洗漱后再次拿起手机发现微博快手抖音QQ微信都是科比坠机去世的消息,我悲痛欲绝,但更让我伤心的是他13岁的女儿吉安娜也在这次事故中遇难。消息一发布震惊了全球体坛,我知道全世界的球迷都会想念他,在那一天里有多少球迷还在想就不是真的,因为遗体还没找到。但就在北京时间1月29日,美国媒体报道湖人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遗体已找到!这让全世界球迷内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科比去世这一消息已经成为现实。
纵使还有第二个科比,却不会再有那一段青春,再不会单纯如昨日,感谢你陪同我的时光,岁月也因你而明媚!
人生是一趟单程的旅行。早下车,晚下车,早晚都得下车,重要的是在车上这段时间过得精彩。我想说科比你做到了,你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我们只能祝你一路走好!
你让我知道了凌晨四点的信仰,和凌晨四点的宁静!
《因博爱而伟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题记
名著如惠风,润才者心灵,亦如活水,入吾之澄溏。而茫茫书海之中,愚最为推崇者,可谓罗曼·罗兰笔下《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感悟良多。
业广惟勤
在《名人传》中,作者曾不吝笔墨来描述贝多芬的勤奋,当他心似有悟时,常常将自己关在房门之中,这一关就是一天,里面的贝多芬仿若不知饥倦一般,我脑海里此时仿佛浮现出了画面:贝多芬坐在桌前,眼睛凝视着窗外,时有灵感,便以笔试敲,桌作钢琴笔作键,时不时的开怀大笑,然少时之间又因灵感稍断而狂燥不已。然此世人皆道其之癫狂,却又不知其之疯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他是何等的伟大!但他成就的高台何如不是有勤奋之土所垒起!贝多芬之勤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真可谓凤毛麟角者也!
功崇惟志
贝多芬之盛功,也因为他的意志坚定,在面对着常人所谈之色变的困难时,他也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一生,是贫困的,虽然拥有着极高的声誉,但是,一场场的表演却并不能为他换到什么钱,名曲《D大调弥撒曲》仅有不到七个人预定,而他自己也终年生活在痛苦之中,亲人的死亡,好友的离去,曾一度让他崩溃。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将种种情绪都写在了音乐中,化作了一首首不朽的名篇,这,是何等的心志,何等坚强的意志!这种精神信念可正谓成功的“秘诀”吧!
而坚定的意志,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克难攻坚的制胜法宝。五十年前,林县人民正是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在科学技术落后,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靠一锤一纤“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崇山峻岭之间建成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归根惟爱
其实,贝多芬之所以如此之勤奋刻苦而坚定不移,更是因为对人民的博爱。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将幸福带给了人间!试问,在如今的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贝多芬这样的无私?怕是多少人都只顾及自己利益吧!
于是,我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学习贝多芬与林县人民的坚持与进取,我相信,贝多芬的勤、志、爱一定会使我成为一名优秀学子,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微薄之力!
在罗曼·罗兰的刻画下,再现了一个矛盾、刻苦、宏志而又博爱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展现了音乐与文字之美。我爱阅读,那一部部的名著,激励着我成长,那一个个端正的黑字仿佛化成了金戈铁马,化成了细雨缠绵,化成了万里江山,化成了一点一点先人的精神,化在了我的心中......
《元旦的资料,元旦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元旦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中国元旦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公元19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含义
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叫“正月初一”。
定元演变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西方元旦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西元元年,西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耶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耶诞隆重。
埃及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各个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庆祝。不过,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地域、民族特色了。
发展历史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三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10月1日)
(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的记载)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节日习俗
泰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日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埃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度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游行),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朝鲜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新加坡
新加坡,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伊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时间,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除夕,全家欢聚,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这时桌上摆着七样东西,其波斯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七样东西及其含义是:麦苗或豆苗——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苹果——硕果累累,鲜美滋润;醋——生活美满,有滋有味;蒜——驱除恶魔;金、银币——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香料(调味用)——生活美好;麦芽糖——生活甜蜜。此外,桌上还放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里的画像,表示主人的虔诚;还有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
法国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瑞士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在庆祝仪式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前,妇女们忙着制作男人们所穿的服装。人们用木头精心雕刻成的圆盘形头饰,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桥梁和村落等。凡是参加庆祝活动的都装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们戴的假面具,面颊丰满,都是用蜡制作的。他们口含一朵小花,脸上的表情“千篇一律”。五光十色的头饰上,还饰有祖先的座右铭。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
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巴基斯坦
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
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
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
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韩国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里族人家家户户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物内的各个角落,以示驱散妖魔,祈求幸福;用玉米和菜豆煮饭盛于碗盘放在门前,供串亲的过路人随便食用。元旦那天,人们鸡鸣即起,姑娘们身着彩裙,走门串户唱民歌;早餐后,鼓乐齐鸣,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到海滩洗澡,以示洗去污秽,健康欢乐地迎接新年。
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它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据说这种风俗是从古罗马时代承袭下来的。
美国
美国的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苏格兰
苏格兰[2]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比利时
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生活起于人文,兴于科学》
在世事无常的今天,面对生活,人们往往分为两大类,不妨称之为鸽派和鹰派,分别具备独特的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前者往往偏向感性,总是悲天悯人,关注当下。后者更多的是理性,致力于开拓创新,关注未来。而我认为,生活不取决于一种,反之,生活应起于人文,兴于科学。
此生活起于人文,兴于科学之理,自古或晓。东汉末,曹操攻打刘备于樊城,刘备不忍舍弃百姓,便叫百姓共赴襄阳城避难。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唯吾一人是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此情何以堪。悲天悯人的刘备,他可曾想过此举的后果?曹操骑兵日行三百里,而百姓日行不过十里,差强之别了然于心。他的部下也曾规劝:“不如暂时舍弃百姓,先行为止。”而刘备因百姓安危毅然拒绝。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玄德君用他的仁德,用他的人文精神,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为日后蜀国建立打下了根基。无独有偶,在刘备集团案中,有一个人的目光如鹰一般敏锐而有远见,他就是诸葛亮,公园229年,正直孙刘二度联盟。而关注未来的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主张承认吴帝。此举不但打破传统,创新思想,更是关注未来,造福吴蜀百姓,蜀需要吴,吴亦须蜀,二者如唇齿,才能与曹魏争天下。诸葛亮用他的远见,用他的开拓创新精神让弱小的蜀国在争霸中屹立不倒,兴盛一时。刘备建蜀国,以人文为奠基,而诸葛亮用智慧用科学使其兴盛。可见,生活起于人文,兴于科学。
伟人在生活中的做事种种亦起于人文,兴于科学。众所周知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时值二战,为人民,为正义,他提出了打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方案——力荐美国总统组织研发原子弹,使迈向二战胜利的步伐加快,更使得现代物理体系趋于完善,。他用他的人文精神促科学发展,立志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做出贡献。虽然,原子弹在之后的运用并不符合爱因斯坦的初衷,但却开辟了利用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的广阔前景。
古往今来,许多科学家凭着其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赢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然而这一切大多源自于他们悲天悯人,关注当下的人文精神。为了改善交通、造福百姓,詹天佑带领国人创建了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运营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象征工业文明走进中国。关注人民,解决生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历时数年,成功培育了引起世界范围关注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百姓为其撰联: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
人文与科学如眼与手,眼睛悲天悯人,关注当下,手致力于实践,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眼有所见,手有所为。眼无睹,手何为?可见生活起于人文,兴于科学。
生活中,人文如花,科学如果。无人文之花,何来科学之果。但只有花,却无果,即使花再美,也不过是华而不实。只有人文之花盛开,终结科学之果,这才是如我们所愿的。生活应起于人文而兴于科学。生活,就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