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诗中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3:42:55
《浅论诗中“葬”所读朱湘《葬我》有感1000字》
原文:
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樱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鸣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
很少有诗人写“葬”这个话题,何况葬的对象还是自己。不可多见的一首同为“葬我”的诗是当代诗人于右任所写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可见,诗的整体格调显得悲凉又沧桑,这与当时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时代背景有关。“葬”表示阴阳两隔,往往绝大多人无法做到像庄子死妻那样击缶而歌,而是悲痛好些时日。“葬”所笼罩的,传统上是哀痛、肃穆。《望大陆》的诗风与“葬”十分贴合,“葬”字本有悲之感,加上山河破碎、南北难同,更是悲上加悲。反观朱湘的《葬我》,难免不令人大跌眼镜,不可不说是诗人一次勇敢而又伟大的创新。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朱湘的葬所,那大概是“美”字吧。
朱湘诗中“葬”的处所有荷花池、马樱花下、泰山之巅、春江。一谈到“葬”,往往我们的脑海里想到的是一抔黄土,就连“葬”字的字形也是“人死在长满了草的土中”,而朱湘反传统而为之,池里、花下、山顶与江河都能成为他归宿的场所,这便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巨大反差。
第一个场所:荷花池内。荷花象征着高洁、雅致,以荷花入死境,以荷花为伴,已为不俗的境界,可朱湘所写的葬所可不止有荷花这么简单,他还想到了池里细细的水蚓轻慢蠕动的声音,荷叶上忽闪忽闪的萤火虫。这个葬所并不是蔓草荒芜、死气沉沉的,而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有清谧的声音,有倏忽的亮光,还有雅丽的景色,一齐汇成了一幅欢乐世界。第二个场所:马樱花下。马樱花是合欢花的别称,合欢花鲜红娇艳、清香怡人,一树便会开数朵花,特别是花落时节,一地粉红,煞是好看。葬在这样一棵树下,做起一个芬芳的梦,这样的“葬”,是浪漫、是瑰丽、是脱俗。第三个场所:泰山之巅。“高处不胜寒”,但朱湘却不畏寒,他不选一般的高山,一眼便放在“五岳之首”上,还要听风吼,听松动。朱湘的这首诗是有一个情感起伏,或者叫做情感升华的,如果说从此之前是一个娓娓而来、带着美梦的少女的话,那么从“泰山”这句之后,是一个热血不屈、潇洒昂扬的青少年。最后一个场所的春江也体现了这种转变,“不然/就烧我成灰”这句有不屈服之感,“投入泛滥的春江”这句有潇洒之姿,相比之前的葬所,后两个场所具有一种喷薄的热情在里面。可在这里诗还未完,朱湘继续写道,他的骨灰要随落花流向不知名的地方,最后的葬所是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来概括的场所,或许会流向宽广无际的海洋,或许会流入狭小逼仄的洼地。在最后的两句诗中,情感又由此前的热血沉寂下来,随着“骨灰”流向未知、流向虚无,读者的思绪似乎也随着流水落花拉到很远。
朱湘这首诗是美的,美在景致,美在品格,美在对于葬的不同于传统的新认识。
《绿台上的“仙女”500字》
苏曼殊写诗中一句话我很喜欢:“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意思是樱花从开花到凋零只有十天的时间。多彩的樱花好像在这个时节特意为我开放,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百看不厌,每天无数次徘徊在樱花下流连忘返。我们今天也一起欣赏那百看不厌的樱花吧!
在生机勃勃的春日中,植物都冒出头来了,樱花也不例外,当你遥望远处时, 会看见一大片樱花林,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团团樱花聚集在一起,像在说着什么小秘密,风姑娘轻轻吹一口气,樱花林便“细细簌簌”地唱着春日小曲儿。当你慢慢走近,那一簇簇“小仙女”便一个个 揭下面纱,在一片片绿色舞台上跳着爱情华尔兹,有些樱花却展开翅膀飘然而下,似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不光姿态,樱花的样子也很美,有的害羞得脸都红了,还用细嫩的绿叶不好意思地把脸遮住了;有的穿上了新的鱼尾裙,一层一层的。快看,那金丝绸般的头发,有着浓郁的香气,像童话中的小公主一样美丽。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十分饱满,像一个个粉红色小气球。清晨的樱花们都神情奕奕,变得元气满满了。
看着看着,我也变成了一朵樱花,穿上了一身粉嫩的鱼尾裙。这时下起了毛毛细雨,一整片樱花林都被蒙上了层轻纱,我们在毛毛细雨里轻快地摇摆,丝丝雨点洒在身上像似春姑娘的手抚过,凉凉的!
这时爸爸妈妈呼喊道:“下雨了,我们要回家啦!”我才从幻想中醒来,我这才想起是在欣赏樱花呢!
《西湖快乐游》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所描述的一点也不假。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趟西湖。那里风光优美,真是个好地方。
西湖中央,有各种各样的船,有像是皇家游艇的船,也有普普通通的小木船,在湖面上构成了一道棕色的风景线。湖里有很多小鱼,颜色各异,有些是红色,就像火焰一般,有些是银色的,就像一块块银子在湖里穿梭。湖边还有各种小吃摊让我垂涎欲滴,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湖边一排排的水杉树,高耸入云,就像守护西湖的士兵一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雷峰塔,雷峰塔一共有六层,墙壁上有很多关于白素贞的壁画,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来到六楼,西湖全景尽收眼底,苏堤、白堤、杨公堤把西湖分成了3个大大小小的湖。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偶尔有一只小鸟横掠过,沾了下湖面,便有一圈圈的圆晕荡漾开去,美丽极了。
西湖真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我爱西湖!
《诗中漫游》
假如我走进了诗中,漫游于诗中,每首诗都是一颗灿烂的星。我便寻觅于那璀璨星河之中。
壹·蝴蝶梦
冬缓缓地去,春匆匆地来,暖阳辉光洗刷着一望无垠的原野,生机重新席卷了大地。飞鸟再次在如上一个,上上个,甚至更久前那个盛情怒放时的春日一般,在蔚蓝天空中翱翔,盘旋。
油菜的齐盛,让我们看见了镀上一层金的悠悠花海,这场景也点亮了一颗星的真谕:“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仿佛就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孩童,一路飞奔,想要抓住蝴蝶,仔细观赏一番。蝴蝶身上纯粹黄色吸引住了我,我越跑越快,风的拂过让我的脸感受到蝴蝶翕合振翼的善与柔。
蝴蝶飞进了油菜花丛,黄花成海,顿时淹没了黄蝶,蝴蝶的身影已全然消失不见,水溶于海。我愣在原地,心情遭受了一阵难言的怅惘。我的双眼呆滞,望着蝴蝶消逝的方向,我冲入花海更深处,想与那个孩童相遇,交换心绪······
不知不觉,坠入了下一颗灿烂的星。
贰·晚秋思
盛夏已远去,霜秋又走来,天色渐晚,夜幕逐渐显示星空的坐标,秋一挥衣袖,直接点亮了星芒:“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下一个真谕引我进入嫣红的秋山。
习习秋风,摇落枫叶,惊鸿的脚掌拓印红泥,铺就一条红毯,秋雨过后的枫林显得更加灵动梦幻。不久,压抑霜寒浸过了原野,萧瑟飘零的落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让我们看到了风暴如何猛烈地扫荡了这里。
饭篮向晓吟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枫叶飘飘,雨露潇潇,晚秋神思秋霜寂寥······
我领悟了诗中的真谕:每首诗不只是一颗灿烂的星,也可以是一棵翠绿的草,匍匐在在无边的绿叶之中;也可以是一片绰约的叶,静立在那高木之上······
我在诗中徘徊,在诗中邂逅,在诗中漫游。
《杭州西湖》
你想去看苏轼诗中诗情画意的西湖吗?走,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西湖的曲院风荷,一进门便能闻到荷花的阵阵清香。我顺着香味走入,只见一池荷花随风摇曳,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绽开笑脸的仙子;还有的像淘气的小女孩……正如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白荷花一样美丽动人。西湖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雨后的西湖也很美呢!不禁让我想起了苏轼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下雨的西湖也别有一番韵味。
西湖不仅仅风景优美,更是一处充满历史气息的名胜。沿着苏白二堤,远看三潭印月的美丽;南山路上的雷峰塔,见证着朝代更替的沧海桑田;北山路上的断桥,一次次演绎着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千年古刹灵隐寺,精忠报国岳王庙……无不展现了西湖的文化底蕴。
西湖的美食也格外好吃,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东坡肉。看,颜色红润,色泽诱人。凑近一闻,有黄酒的香醇,咬上一口,Q弹可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除此之外,还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也让人十分喜爱。
我推荐的西湖有古韵人文、独特美食、秀丽美景,你心动了吗?
《美丽的桃花》
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三四桃花始盛开。今天,我要写的正是这灼灼其华的桃花。
桃花的树枝不高,它矮矮的。树叶是绿油油的,细细的,小小的。它的花瓣粉嫩粉嫩的。花瓣中有淡黄的花蕊,上面沾满了甜甜的花蜜。蜜蜂和蝴蝶经常来这里玩耍。树上还有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闪亮的红宝石,美丽极了!
远远望去,桃花像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的云彩,一阵风吹来,就像一个个少女站在风中舞蹈。走近仔细一看,花瓣挨挨挤挤的,围成一个圈儿,组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桃花,沐浴在阳光里。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采蜜的快乐;蝴蝶在花中起舞,邀请我参加春日的舞蹈演出。
我一直静静地沉醉在自己的思想中,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自己不是桃花,而是在欣赏桃花呢!
《国花》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中说过“花开时节动京城”,这花是什么呢?当然是人们心中的国花--牡丹花!
花为什么叫牡丹花?传说武则天在一年冬天,命令所有花一起开放。第二天,真的百花齐放,唯独牡丹没开花,她便把牡丹花贬到洛阳。但是,牡丹花到洛阳后就开花了,她又命人放火烧,可是牡丹花开得更艳了。从此,武则天命它为牡丹花。
牡丹花型很美,一片片美丽的叶子显得牡丹花格外妖娆,甚是美丽。里面小小的花蕊像一个小小的太阳,照亮世界各地,照亮每一个角落,照出爱的模样,照出祖国的美丽、富强、坚韧!
牡丹颜色也很丰富,有白色的,端庄秀雅,如银似冰宛若白玉;有红色的,百花之王,如丹似火宛若玛瑙;有粉色的,雍容华贵,如烟似霞宛若少女;有绿色的,欣欣向荣,如竹似湖宛若翡翠……这就像我们的祖国——万紫千红总是春!
它为什么是我们心中的国花呢?不仅因为它国色天香、冠绝群芳,还因为它“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美好含义!
我爱你——牡丹!我爱你的雍容华贵,爱你的端庄大气,爱你的五彩缤纷,更爱你的美好含义!祝愿我们的祖国花开盛世,越来越好!
《品味诗中意蕴》
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中国,文化的星星之火一直在不断传递,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因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我们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最为漫长的寒假。在这样充裕的假期中,汲取优秀的文明成果,提升自身素养,激发潜能,完善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当夜幕降临,落日的光辉一点一点被浓黑蚕食,直至完全消失。与家人一起半倚在床头,打开一盏床头灯,淡黄的光线跳跃在纸页上,墨香悠长,浸入其中的是我们逐渐安定平静的灵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温柔淡然的女声,是我的母亲正在教我妹妹念诗。再眨眼间,我似乎已经到了一个世外桃源,与现实中所看到的风景截然不同:这里天蓝云白,一眼望去,远处似乎有一潭清水,荡漾着,泛起粼粼水光。我暗想:这应该就是诗中的“桃花潭”吧。
潭上有一小舟悠悠,一位仙风道骨之人负手站立其上,一袭白衣胜雪,腰间别着一青色葫芦,盛满了浓香美酒,长发与美髯为他添了几分洒脱与豪情,仿佛抬手挥笔之间,就是一行上好的诗句。
回神,望着我妹妹稚嫩可爱的小脸蛋,仿佛又悟到了诗仙的豪情与洒脱。那颗向往自由的不羁的心,永远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至此埋在了我的心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妹妹用她稚嫩的童音一字一句的跟着念,好像在读着什么信念与坚持般……是我的错觉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轻声又念道。这说的不正是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一线的人们吗?不是千千万万主动奔赴这一无硝烟战场的英雄们吗?他们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也还是父母心中的孩子,不过是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了白大褂努力地想要保护更多的人,保护这个国家。
还有后方的志愿者们,他们也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却用自己的责任担当与实际行动为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撑起了大后方的这一片天。他们不过也是些最为平凡的人,也许都渺小卑微,也许都曾身心俱疲,曾无数次想过要放弃,可这瞬间,浮现在脑海里的终是坚持。疲倦的神色中余留浅笑,浑浊眼睛里无法遮掩信念。
何谓英雄?
此为英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探求光明…….
时光荏苒,前路漫漫,愿君都有一个午后,手侧放一杯香茗,烟气袅袅,斑驳阳光撒上书的扉页,诗韵悠悠,品茶,品诗,品人生。
品味诗中意蕴,品味人生百味!
(指导老师:陈璐老师)
《成长于曹公的诗中》
又下雨了,一场洗刷天地的雨,在我心中泛起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每一场雨,都会让我心中无比的平静,好像每一场烟雨朦胧的细雨,都能洗涤冲涮掉我心中的烦恼忧愁。这一场雨,让我带着百转千回的思绪,慢慢地,慢慢地回想起了那个夜晚和那个让我隐忍崛起的巨人。
还记得吗?还记得割须弃袍吗?还记得那一条满载屈辱的华容道吗?还记得那一句句铿锵沉雄的词句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你,割须弃袍,败走华容,可他们全忘了,这一场屈辱后,从此你的天空拨云见日,清俊通脱,你的文笔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我不就是当时的你吗?从屈辱中站起来,于挫折中挺身而出,迎着远方的花海奋勇前行。
那是一个深秋,当枯黄的落叶伴着交络的藤蔓,在深秋那夕阳的余晖下,斑斑驳驳的映出繁杂的碎影。我低着头缄默着,听着以前我心中最尊敬的老师在台上的讲演,我十指弯曲,用力的捏成一个拳头,蜷缩着放在裤兜里,周围的同学小声的指点和议论着,昔日的好友此刻个个落井下石,我的心中满是屈辱,我气馁的将手慢慢的从裤兜里面拔出来,有气无力的摆在课桌上,看着他危楼般的摇摇欲坠,我的心好像被刀片一刀一刀的剜下……您是老师就可以颠倒黑白、搬弄是非吗?您是老师就可以任意践踏一名学生的尊严吗?您是老师就可以玩弄一个人的身心吗?无声的愤怒充贯了我的内心,恶魔的爪牙将我拖入地狱,当我于沉默中爆发的前一刻,是他,他那一颗宛如琥珀般透亮而又弥坚的心将我拯救于路西法的手中,那一刻,我发誓将所有的屈辱打碎咽到肚子里,我将承受所有的挫折,像曹公一样,去换取败走华容、割须弃袍之后那明媚的天和广阔的地。
还记得吗?还记得沧海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涛吗?还记得在沧海波涛中高吟的巨人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我记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明星,横亘在银河之中,隐时天宇凛冽、清幽明亮;先时光芒万丈、熠熠生辉。
当历史的洪流饱含着愤怒冲垮时间砌的堡垒时,是他,用他那对饱含风霜的肩膀扛起了一个烽烟四起的时代。
我记得小小的稚嫩的我一直渴望做一个主持人,后来我慢慢长大,拜读了曹公的《观沧海》,几乎是瞬间,我就被这样一位很多人心中的“奸佞小人”所著的诗给打动了,这样一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才华灼灼的能人,竟被一部《三国演义》给塑造成了一位奸臣。再后来,成长了的我在曹公的诗中遨游,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慢慢的让自己变得强大……
抬头,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一位巨人的身影默默的在眼前浮现。
《立秋》
我爱读古诗。在诗中,秋常与思相连,与心相关。不需浓妆艳抹,几许忧愁便能平添无限秋色。而秋的思念,常让秋月更圆,使秋夜更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诗中,以秋代思,或借秋抒思乡之情,或借秋解忧愁之心,秋,总与忧伤在一处。那些落叶、归雁、枯树、落日根植在诗里,成了几代人心中抹不去的伤怀。落叶归根时,游子的心也随之归乡;当归雁成群迁徙时,形单影只的自己该何去何从?枯树,在满含忧伤的季节里,挂满了萧瑟;落日归西时,家乡的景象又不期然映于脑海,荡上心间……
中国的文化里,秋有她独特的涩味,她不与春争艳,不与夏比茂,不与冬齐寒。秋凭她独特的魅力,住进了每一个国人的心里。
可是,我不独爱这样的秋。
从小,我就在书里发现:秋是个明媚的季节,她代表着收获,张扬着喜悦。你在春天努力耕种,洒下汗水,历经夏天,迎来秋天的收获;我们在学习、工作、事业上努力,耕耘,坚持,在“秋天”时,必会有累累的硕果,收获满满的快乐与成就。多美啊,收获!多美啊,秋天!
这样的秋,怎么舍得不爱她呢?
而立秋,作为秋天的开始,代表着时间从充满激情的夏天迈向了略带凉意的秋天,代表着思念的秋到了,收获的秋近了。
立秋了,站在时间轮回节点上,谁也阻止不了秋的步伐:诗里的秋早已过去,伴着最后一阵秋风与第一片雪花;而跟随雷雨的脚步,在金灿灿的阳光中,秋又有了新的意义。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欣赏杜牧的秋颜色如火般热烈,我欣赏杜牧的秋静待人赏时的包容。在飘零的秋叶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呢?
拾起一片秋叶,深藏一个季节的情怀。传承古时的情思,张扬今日的明媚。我爱秋,当然!
(指导老师杜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