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教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29:15
《郑板桥教子的名人小故事》
郑板桥教子的名人小故事
郑板桥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郑板桥教子的名人小故事】
《岳飞教子的名人故事》
岳飞教子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岳飞教子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飞教子
岳飞有五子一女:儿子为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女儿为安娘。
岳飞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首先从生活上培养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美德做起。当时,从农村到都市,酒铺林立,喝酒成风。岳飞却对儿子们规定:除了喜庆节筵外,平日里一律不准进酒。每天对子女们的功课是抓得很紧的,学业完成之后,岳飞还要他们拿着畚箕,扛着铁锹,到菜园里劳动。他对子女们常说:“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
宋朝的官员到了一定的品级,规定其子孙享有当官的权利,官品越高,可封官数目越多,这个制度叫“任子恩例”。
岳飞一生只“享受”过一次特权,他不是替儿子补官,而是让给了恩人张所的儿子张宗本,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享受这种特权,宁可让儿子们闯出一条“自立勋劳”的道路。
身材瘦小的岳云,十二岁那年即当了一名士兵。当时,岳飞部队中都称岳云为“羸官人”。岳云入伍后,岳飞视岳云和其他士兵一样。生活起居,训习武艺,行军作战,都不许有特殊照顾。一次,岳云身披厚重的铠甲,骑马练习下坡,因马被绊倒,岳云被摔了下来。岳飞认为这是岳云平时缺乏训练的缘故,不禁高声怒喝道:“叫你上阵驱敌也这样吗?”岳飞立即下令将岳云斩首。幸亏诸将叩头求救,才免了岳云的重罚,但还是打了这位弱官人一百军棍。
在严格的管教下,岳云的武艺提高得很快。绍兴四年(1134年)岳家军收复襄阳六郡,此时岳云年方十六岁,他手持八十余斤重的一对铁锤,首先登上随州城,立下了头功。
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金兀术把披着重铠的一万五千名“铁浮陀”摆在正中央,“拐子马”布列两翼,妄图与岳飞决一死战。岳飞知道,金兀术是金兵中赫赫有名的勇将。他足智多谋,极为狡猾。这一仗是个大硬仗,十分危险。面对强敌,派谁去呢?他想来想去,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岳云。
岳飞觉得这个险仗应当让自己的儿子岳云去打,于是,随即命令儿子岳云率军出击。出发之前,岳飞厉声对岳云说:“你必须打胜仗回来,如你不打胜仗,我先斩你。”当时,不少人为岳云捏了一把汗,有的说:“两军决战,在对方实力雄厚的情况下,叫自己的儿子打头阵,打不胜还要杀头,这是世间少见的呀!”有几个贴心的人劝岳飞说:“这个险仗还是叫别人打吧!”岳飞不悦地说:“危险的仗能叫别人去打,为什么不能叫自己的儿子去打?难道别人的命就不值钱,自己儿子的命值钱?”他的决心毫不动摇。岳云呢,不仅满口答应,而且果真英勇杀敌,带头冲锋陷阵。他手执八十余斤重的双锤,率领兵士用大斧大刀,上砍金兵骑士,下砍马足,与金兀术的主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于把这关键的一仗打胜了。
随后,岳飞又在三败金兀术的下一仗中,命令岳云上阵。岳云面对十多万大军,毫无惧色,率领八百勇士,冲入敌阵,杀死了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岳云受伤达百余处,盔甲被鲜血染红了,战果辉煌,消灭金兵主力五千多。从此,金兵再也不敢与岳家军交战,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岳云十二岁从军,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征战。他手舞八十余斤重的两柄铁锤,一上一下,似舞梨花,每次攻城首先登城,曾连续攻下几个大州,立下首功。因此,小小年纪便获得了“赢官人”(即常胜将军)的称号。
岳云屡建奇功,岳飞怕他因功产生骄气,便经常把岳云的功劳隐而不报。
岳飞对部队将士的战功“丝毫必录”。可是对岳云所立的大功,却“隐匿”不报,事过一年,朝廷负责考核、选拔官吏的部门知道了此事,才按常例提升岳云为武翼郎。岳飞这样做,连张俊也不满,他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
岳飞听了说:“群之驭臣,固不吝于厚赏;父之教子,岂可现以近功?”严于教子,在岳飞心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自己身为统帅,不仅在冲锋陷阵上要身先士卒,即使在论功行赏上也要表现出谦让精神,以便和衷共济。他曾以说过:“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为此,他对自己亲属的论功行赏,虽无另文规定,但要求比他人还严。有一次战斗结束,上报战功,张俊向朝廷推荐了岳云所立的“奇功”,朝廷下“特旨”,将岳云连升三级,授予武略大夫的官阶。对这样特殊的恩赐,岳飞竟连续上了两道奉章恳辞,他说:前次战斗,士卒冒着炮石箭雨,有的大将破阵立了奇功,我上报其事迹后才蒙升擢一级的恩赐。而我的儿子云,从何讲起,敢蒙跃进三级的奖擢?又说:“此次恩数,似出于无名。不是示将士大以至正之道。……望收回成命。”在一而再地恳请之下,宋高宗同意了岳飞的请求。
在岳飞的从严教育下,岳云逐渐成长起来。在二十二岁那年,岳云就能挑起统率一军的重担。颍昌大战中他亲率背嵬军投入血战。在王贵一度怯战、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岳云沉着地指挥整个战场的战斗,稳定了战局,最后取得了大捷。这表明岳云无论在军事指挥艺术、作战勇敢和建树战功方面,都无愧为岳家军中卓有声望的一位将领了。
岳飞看书中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家里人也如此要求。他一回家,脱下官服,就穿上布衣,因此家里人平时都穿布衣。有一次,他偶尔见妻子穿了绸衣,岳飞就对她说:“我听说皇后娘娘、王妃、贵嫔(指被金人掳去的帝室)在北方过着艰苦穷困的.生活,你既跟我同忧乐、共甘苦,那就不适宜穿这么好的衣服了。”李氏夫人听了连忙换穿布衣。
岳飞是孝子,对老母亲侍奉唯恐不周。不出军时,虽戎务缠身,每天傍晚必抽空去母亲房内探望。母亲卧病以后,他亲自熬汤药,跪送病榻,经常关照家人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寒暖和衣被的替换。在母亲寝室,话不多说一句,走路避免出声,唯恐影响母亲的休息。一旦出师,又谆谆嘱咐家人,务必好好服侍卧病在床的老人。
岳飞妻子李氏夫人,在岳飞、岳云遇害后,便和儿子岳雷等被流放到岭南。家道骤然从高门显贵的地位跌入连平民百姓还不如的罪徒逆境,但她坚贞不屈,继承夫志,在流离颠沛的困苦生活中,每天仍然督促儿孙们完成当天的学业,从不稍懈。
拓展:岳飞教子读后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当我第一次读到岳飞的《满江红》时,我就被这首词的意境深深打动,所以我央求爸爸给我买了《岳飞传》,岳飞的忠勇和战无不胜让我为之倾倒,正好电视在播放黄晓明黄帅锅的《精忠岳飞》,于是我只要完成功课,就会聚精会神的看上一集。跌宕起伏的情节,岳飞的爱国爱明之心,秦桧的奸诈卑鄙,让我一次次的投入到那个多灾多难而又英雄辈出的年代,而最让我震撼的却是岳飞对他儿子岳云的教育,让我感到岳飞也有“可恶”的一面,我总结岳飞对岳云有三大罪:
一、生活上克扣;
二、有好东西全给别人,不给他的亲身儿子;
三、有功劳不报或少报。
岳云是岳飞的大儿子,在古代是嫡长子的身份,是要继承岳飞家族事业的人,按照我们一般人理解,那是万千宠爱集一身,应该要啥有啥,哪怕要天上的星星,家人也应该想办法搭个梯子摘下来。可是岳云从小就没有过上好日子,小时候岳飞因为战时频繁,他跟随奶奶和娘亲颠沛流离,不但没有吃好住好,有一次还遇到金兵偷袭,想抓他们去要挟岳飞,幸好岳云机警,识破金兵探子后及时报信才躲过一截。
长大后,岳飞做到清远军节度使,听爸爸说这可是相当于现在省委书记兼军区总司令的大佬,好吧,岳云该享福了吧,可以岳飞一没有给他买宝马奔驰,二没有买豪宅别墅,反而每日粗茶淡饭,每日读书练武从早到晚,连去个迪士尼的机会都没有,到武艺稍有练成,便把他带上战场,参与到腥风血雨的战斗中。当我看到岳飞教导岳云武艺,将岳云打的鼻青脸肿时,我的心都紧了。岳飞更可恶的是还屡屡压制岳云,皇帝每有赏赐,全部给手下有功将士,一点不给岳云。岳云在战场上出死入生,杀金兵,擒大将,可岳飞却将他的功劳一概抹去,只字不提。一直到很后来,皇帝发现这个情况才升了岳云的官。
直到听到岳飞对岳云的那段话,我才潘然醒悟:“你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不平常,因为你是我岳飞的儿子!所以你得到的机会比别人多得多,也正是因为你是我岳飞的儿子,别人看待你要比一般人苛刻的多,所以你得付出更多,要做的更好。记住,在这个世上,没有战不胜的敌人,只有战不胜的自己”。啊!岳飞是爱岳云的,这种爱是那么深沉,是灌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将所有期待都放在岳云身上的爱,是一种超越了普通人的爱,是一种大爱。正是岳飞这种爱,岳云才没有成为官二代,没有成为纨绔子弟,没有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靠着他自己到达了一个个高度,最终青史留名。
在这个世上,没有战不胜的敌人,只有战不胜的自己。我心中对自己说,爸爸妈妈,该怎么做,我知道了。
【岳飞教子的名人故事】
《我是小民的教子日记》
我是小民的教子日记
儿子拉了一裤子 X年X月X日天气:晴 快十二点了,老婆在准备做午饭。 “儿子呢?儿子哪里去了?”老婆突然高声问。 我也感觉好一阵子没见儿子了。儿子还不满三周岁,胆小,平时从来不敢独自出去玩。 “跟我儿子在一起呢。”同院的爽爽妈听见妻子的声音,在厨房里探出半个身子来,“刚才还在院门口玩呢,跑不远的。” 爽爽比我儿子大一岁。 正说着,两个孩子从院门外进来了。爽爽在前,儿子在后边紧跟着。只是爽爽笑容灿烂,儿子却是泪流满面。 我正纳闷,就见爽爽喊着妈妈,一溜烟的跑到他家的厨房门口,扬着手高叫着:“葡萄,葡萄!” 儿子的手里两手空空,在爽爽的后边跟着、哭着、张着手。 我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我上前抱起儿子走进屋子,儿子踢腾着小腿:“我也吃葡萄。”
爽爽妈紧跟着进了我家屋子,手里攥着三四颗葡萄:“爽爽说,XX的妈妈赶集回来买的葡萄,在大门口碰见两个孩子玩,就给了爽爽一串。也给你儿子尝尝。” 儿子伸手接过就往嘴里送。 吃过午饭,我问儿子,为什么哭着给爽爽要葡萄,是不是自己的先吃完了又要别人的。儿子说,XX的妈妈只给了爽爽葡萄,没有给自己。 我顿时火冒三丈:“人家不给你就算了,跟人家要太没出息了吧。” 儿子委屈的说:“为啥给爽爽不给我?”
我也替儿子觉得委屈,但我仍然训斥道:“不给你,你就哭就要?” 正说着,XX的妈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串葡萄:“都是我不好,让孩子受委屈了。本来要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串的,先给了爽爽,再给你儿子拿时,你儿子跟在爽爽后边跑远了。这会吃过饭了,再给孩子送来吃。” 我谢了她,但我并不乐意,因为我怀疑是她听见我训斥儿子后才决定送来的。所以当她离开后儿子急着要吃的时候,我将葡萄甩出好远,儿子就哭闹,我脱下鞋子在儿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三四下。儿子顿时不敢再哭,随后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看,儿子不光尿了一裤子,也拉了一裤子。
我心疼儿子,有想哭的感觉,急忙把儿子的衣服脱下来拿到压水井上去洗。 吃晚饭时,我告诉儿子:“爸爸打你是要你知道,什么东西可要,什么东西决不能要。像今天的‘嗟来之食’就是绝不能要的东西。今后,别说是吃的,就是金银珠宝也不能伸手。” 我知道,我处理“嗟来之食”的方式可能有些偏激冲动,我也极可能是“狗咬了吕洞宾”,不满三岁的儿子也绝对不懂什么叫嗟来之食,但是,我相信儿子肯定记住了这次教训,此后再没有伸出过不该伸出的手。
【我是小民的教子日记】
《爱子心,教子意,报国情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执 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如山间清澈的泉水,如蓝天下舒展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朴质,那样的美丽,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作势,这本书既展示了“慈母严父”式的中国传统家庭,又展示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这不仅是表达舐犊情深的一封封书信,还是一本具有人生哲理的书。
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些话语中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并告诉儿子,父母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用同时告诉广大父母孩子,孩子心中的苦闷,应该向父母发泄和倾诉,父母应该安慰孩子。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射,这本书无处不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不忘对儿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餐桌上,在语言上,在衣着上,在舞台上,种种细节,傅雷都一一提醒傅聪,他希望儿子成为讲礼仪,有良好习惯的人。在人际交往上,傅雷告诉儿子要珍惜自己的友情,用行为和习惯表达对朋友的感激和关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待人谦虚,做事谨慎,礼仪得体,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 国家的荣辱得失是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身体为了精神,为了艺术,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不能不大大减少你的演出”这句话。告诉儿子勿忘祖国 要维护祖国尊严,傅雷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傅敏。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越自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爱子心,教子意,报国情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执 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如山间清澈的泉水,如蓝天下舒展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朴质,那样的美丽,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作势,这本书既展示了“慈母严父”式的中国传统家庭,又展示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这不仅是表达舐犊情深的一封封书信,还是一本具有人生哲理的书。
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些话语中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并告诉儿子,父母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用同时告诉广大父母孩子,孩子心中的苦闷,应该向父母发泄和倾诉,父母应该安慰孩子。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射,这本书无处不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不忘对儿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餐桌上,在语言上,在衣着上,在舞台上,种种细节,傅雷都一一提醒傅聪,他希望儿子成为讲礼仪,有良好习惯的人。在人际交往上,傅雷告诉儿子要珍惜自己的友情,用行为和习惯表达对朋友的感激和关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待人谦虚,做事谨慎,礼仪得体,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 国家的荣辱得失是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为了身体为了精神,为了艺术,为了国家的荣誉,你都不能不大大减少你的演出”这句话。告诉儿子勿忘祖国 要维护祖国尊严,傅雷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傅敏。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越自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家书读后感》
——呕心沥血教子篇,书信凝聚父子情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傅雷对儿子的186篇书信里,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如何做人,人们说,子女像是一只风筝,而父母,则是拉风筝的人,他们看着我们越飞越远,舍去自己的不舍与深情,将我们再次放高,再次远离,只望我们能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能遨游天际,不论东西。
对于傅雷家书这本书,我想谈的,只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做人与亲情。
我感谢于我的父母,我自某个时间点出生,自白矮成黑洞,在南北回归的线,于太阳直射的点,黄赤的交点为23。5个光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可以在这世间快乐的生活,可以看见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可以用心去感受这世间的静美。我聆听于明月惊蝉的幽静,感叹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奈,也曾报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去赏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壮情。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一个健全的身体,深刻的思想,温度的心灵,我不知该以什么形式报答他们,只能付出当今每日之努力,望有日剑起茫茫峰峦,遥见繁烟纷飞落,青山茫茫云雾徜徉,锋芒必显,金榜题名。望这世间悲欢的你,普通纷繁心事的你,有想要去的远方,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再试图摘月,要让月亮奔你而来。
亲情很广,需用一生去品读,而做人也是一样的。在本书中,傅雷先生曾说:“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去惊心动魄,能够从容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你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我很喜欢这句话中的淡然之感,但也羡慕野心之觉,在这茫茫时间,我只处于风华正茂,就是想要最好的,想做的事,直接去做,一败涂地也好比从未开始。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同虫蚁。你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你的未来增加一份勇气与底气。过了这段时间,人又要学会淡然,淡然是千帆之后的懂得,是一种至高的生活境界,人淡如菊,梅开偏偶,淡然是夜的精美,雪的轻盈,雨的飘逸,是一处独处的美丽,越是淡然越接近自然,淡然是禅意中盛开的花朵。
傅雷家书这本书,教会我们很多,让我们懂得的也很多,愿你在听,愿你在品,愿你能知道那两个最爱你的人,那一场哲理人生的旅行。
与君共勉!
《《爸爸去哪儿》教子启示浅谈》
教育话题如今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小编发现凡是只要跟教育沾点边的热点事件,很容易成为引发大家热议的话题,比如《爸爸去哪儿》。最近收视率不断攀升的《爸爸去哪儿》,自然逃不过众人的评头论足,但更打动人心的却是当下很受关注的父亲教育这个热点。这个节目也带给做父母的一些教子启示。
1、做个好爸爸,需要好办法
让小编印象深刻的是张亮父子,作为爸爸的张亮,不仅厨艺好,而且教育孩子也比较有方法。当大部分爸爸都在对孩子采取说教的方式时,他却想了很多方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比如:当他们第一天看房的时候,刚开始天天死活不肯去看那些既破又臭的老房子,貌似走投无路的爸爸,在关键时刻却灵光乍现,先教会儿子憋气,再把儿子抱着走。
2、孩子在变,教育方式必须改变
节目中的五位爸爸,有两位是年龄超过四十岁的70后爸爸,三位是三十多岁的80后爸爸。平均年龄相差大概在十岁左右,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童年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也有很多不同。
从教育观念和方式来看,两位70后爸爸,更多还是传承上一代的观念和方式。而从三位80后爸爸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观念和方式已经有很大改变。小编认为最明显的差异就是,70后爸爸显得更威严,教育方式相对比较简单;80后爸爸表现得更温和,教育方式相对比较灵活。
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出,一些比较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已经对新生代的孩子们不管用了。因此,家长的教养观念就需要与时俱进,教育方式更需要推陈出新。
3、尊重孩子,需要成为一种习惯
从台湾爸爸林志颖跟其他几位大陆爸爸的对比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观察到两岸的教育方式会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台湾爸爸更加尊重孩子。比如,林志颖在跟孩子说话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蹲下去平视孩子,大陆的爸爸很多时候都是站着对孩子说话;当Kimi提出把死蜘蛛捡过来当玩具时,林志颖毫不犹豫地满足儿子的探究欲,而当Cindy提出想喝啤酒时,田亮却用一句“小孩子不可以喝啤酒”来遏制女儿的好奇心。
两岸之所以会在尊重孩子方面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还是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虽然我们同属中华文化,但台湾社会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更早,同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更好,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趋多元化。在台湾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几乎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到餐厅就餐,当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客人都会说声“谢谢”,服务员同样会很客气地回谢。
这个告诉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不能仅仅把“尊重”两个字挂在嘴上,而是需要体现在细节、落实到行动上,最终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4、教育孩子,爸爸不能缺位
由于很多爸爸的长期缺位以及因此导致的补偿心理,目前部分家庭已经出现“母亲父性化、父亲母性化”的趋势,很多妈妈不得不承担爸爸的角色。当妈妈把本该由爸爸承担的角色全部担当以后,爸爸出于补偿心理就会去寻找本该由妈妈担当的角色,最终导致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颠倒。
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很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两者不可偏废。父亲在孩子的自尊、自信、身份感及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差异,父亲的角色也是无人能替的。
这是一个需要呼唤爸爸归位的时代。爸爸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妈妈。教育孩子,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理应是主角,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
5、好爸爸,是培养出来的
相信通过这样的节目,也让这些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的爸爸,体验到陪伴孩子、养育孩子的无尽欢乐,更加深父亲跟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很多妈妈常常会苦恼,总觉得老公对孩子的事参与得太少。其实,爸爸不愿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妈妈平时给爸爸的支持和鼓励太少,没有让爸爸体会到跟孩子在一起的快乐。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爸爸们经常囧态百出,但是只要跟孩子在一起,他们收获的快乐和感动就难以言表。
育儿的快乐,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在生活点滴之中,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感受得到,只有我们用心感受才能寻找得到。作为妈妈,要经常跟爸爸分享养育孩子的开心事,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他,让另一半逐渐受到感染。同时,还要主动创造机会让爸爸参与育儿,帮助他发现跟孩子在一起的欢乐,因为男人往往是后知后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