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铅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14 20:56:03
《掌心星光》
曾经,历史于我,不过是课本上排列整齐的铅字,是试卷上需要填写的标准答案。那些关于“红星”、关于“长征”的故事,遥远得仿佛天际的星辰,光芒璀璨却触不可及。直到这个夏天,我跟随埃德加·斯诺的脚步,翻开《红星照耀中国》,指尖触碰到的,不再是冰冷的纸张,而是穿透岁月尘埃、滚烫的脉搏与呼吸——原来,那束光,可以如此真切地照进心底。
斯诺的伟大,在于他让我第一次“看见”了历史课本之外的“人”。他像一位神奇的向导,拂去了蒙在英雄雕像上的厚厚尘埃,让我看到了他们身上与我、与身边人无异的温度与光亮。
窑洞里的毛主席,不再是神坛上遥不可及的肖像。他会就着昏黄的油灯,与斯诺侃侃而谈,烟圈在空气中袅袅升腾,笑声爽朗而坦荡。这瞬间让我想起放学后,班主任靠在讲台边和我们闲聊的模样——那份平易近人里蕴藏的智慧与力量,原来跨越时空,竟如此相似。原来伟大的灵魂,也栖息在这样朴素而温暖的烟火人间。
那个叫“向季邦”的小红军,像一颗投入我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瘦小的身躯几乎要被军装淹没,却挺直脊梁,目光灼灼地请求斯诺:“别把我的名字写错,因为这是革命战士的名字!”那份近乎执拗的认真与对“名字”背后尊严的珍视,让我心头一热。这不正是我们班那个默默无闻却把黑板报画得一丝不苟的小林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职责”近乎虔诚的守护,那份在微小处闪耀的“名字”的光辉,永远是最动人的勋章。
最令我灵魂震颤的,是徐海东将军的故事。斯诺笔下,他语调平静地讲述家族六十六口人惨遭屠戮的往事,那份深埋于平静湖面下的惊涛骇浪般的悲恸与更甚于此的钢铁意志,让书页仿佛都沉重了几分。那一刻,我眼前浮现的是爷爷布满皱纹的手,当他讲述年轻时经历的饥荒与艰辛时,眼神里沉淀的,不正是同一种穿越苦难却愈发坚韧的光芒吗?我忽然彻悟,真正的力量,不是喧嚣的口号,而是将深沉的伤痛化作脚下基石,沉默而坚定地向着认定的方向跋涉。这份“无声的惊雷”,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穿透心灵。
而斯诺本人,何尝不是一位无畏的“追光者”?在谣言如浓雾般封锁真相的年代,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背起行囊,穿越封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丈量那片被妖魔化的土地。这让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常常扪心自问:当各种声音如潮水般涌来,当偏见与标签轻易贴满屏幕,我是否还有勇气像斯诺那样,拨开迷雾,去探寻、去倾听、去独立思考?他跨越时空的叩问,敲打着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求真的勇气,是多么珍贵而必须的品质。
合上书本,那颗“红星”已在我心中悄然蜕变。它不再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坐标,它成为了一种永恒的精神光谱——那是普通人身上不灭的真诚与韧性,是面对黑暗依然相信光明的赤子之心,更是敢于撕破偏见、执着追寻真相的勇毅之光。原来,那段被红星照耀的历史,正是由无数个“向季邦”、无数个“徐海东”、无数个“斯诺”这样具体而微的生命,用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坚持、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瞬间共同铸就的。
《红星照耀中国》于我,不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束穿透历史尘埃的强光,不仅照亮了那段被遮蔽的峥嵘岁月,更猛然点亮了我心中某些懵懂的角落。它让我渴望去触摸更多真实的故事,去珍视身边平凡人身上那些细微却闪耀的“星光”,更让我渴望成为这样的人——一个拥有“看见”的智慧、拥有独立思考的勇气、并愿意为自己相信的“光”而执着前行的人。或许此刻的我力量尚微,但我深知,这颗被《红星》点燃的心火,这份对真与善的向往与守护,将是伴我穿越人生长路的永恒星光。
原来,最亮的星,并非高悬天际,而是当历史的回响与心灵的震撼相遇时,悄然落下落在我们掌心的那束光。
《我的读书经历》
书香是什么?是纸业间油墨的清新,是铅字中知识的恣肆,是名家风范,是高风亮节,是学问与学问之间的传递,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而我这十几年来正是这股充斥于骨子里的书卷气伴我一路成长,在我还不认识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幼年时代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在我床头边讲睡前故事。女蜗,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故事是多么动人心弦!那些善良美丽的人物形象都在向我招手问好,好像在说:“快来吧!来吧!书的海洋欢迎你!”
孩童时代
当我上了小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字的增多,我终于能够独立读书了。每当在房间时,总是在美味可口的食物的伴随下,钻到书堆中,去寻找更多的知识,满足我求知的欲望,那种快乐,就像一只贪得无厌的老鼠进了米缸一样。
记得那次,我看《笑猫日记》入了神,早上上厕所也带着书,和书形影不离。到了学校,拿着书,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中的内容如同磁铁一般吸引着我,让我达到忘乎所以的境界。我全神贯注地看着,走到卫生间,也没注意哪边是男,哪边是女,随随便便地就走进去了,只有眼球还目不转睛紧紧地盯着书本。“呀!”我大叫一声,走进男厕所了,我捂着脸,像后面有凶恶的大狼狗紧追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少年时代
四五年级时,书籍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帮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关于知识的大门,也陪我走过了求知的漫漫长路。我已经领悟到了读书的快乐,已经能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了。晚上,回到家,拿起书就看,妈妈一看我回家不写作业,立刻变身为古代的武林高手向我发起狮吼功:“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写作业!”一看到我们家的“女战神”瞪着眼珠就让人害怕。没办法,我无奈地打开课本,装模作样地写起作业,可心里却暗暗祈盼:老天爷啊,快让我妈走吧。嘴里却说着:“妈,您放心,我…...我以后绝对按时写作业,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老妈看到我规规矩矩地写作业,心满意足地走了,我的眼神也跟着我们家的“女战神”,看到她走出门的那一瞬间,我简直就跟过年一样,内心兴奋不已,恨不得仰天大笑,太好了!她终于走了!我又可以看书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按我的想法发展时,老妈突然杀了我一个“回马枪”,让我措手不及,被抓了个正着,“死丫头,你死定了!”只见“女战神”变身“暴君”……
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身边总是少不了我最好的伴侣——书。“倘然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这是鲁迅说的。我觉得很对,人只要存在于这世间,就必须要读书。书伴随了我十年的岁月,也将会一直伴随我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