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上世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0:08:45
《《寻找最美味的意粉酱》观后感》
上世纪美国七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精神物理学家霍华德在食品生产领域创造了一种让美国人快乐的方法。精神物理学就是测量事物,霍华德热衷于测量事物,并在自己开设的小公司里接到了百事公司的业务请求: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的甜度范围内测出最完美的百事轻怡甜度口感。接下来一切顺理成章,霍华德做了一系列实验,找了许多人来分别尝试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二的甜度,然后按这些人最喜爱的甜度数据做了一个曲线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最多人喜欢的口味就是最完美的甜度。但结果是这个图表根本就不是预期的钟形曲线,这些数据根本毫无逻辑。
霍华德陷入了困境。而一些相关的测试人员最后靠猜想取了个中间值,也就是百分之十,但霍华德是个追求学术标准的人。他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找到最完美的口味,为什么他弄不明白百事轻怡的这个实验?因为百事轻怡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就是找到最完美的口味!后来他接到美国意粉酱生产公司的请求,找出最美味的意粉酱。霍华德的茅塞顿开让他兴奋地告诉意粉酱公司:“我们要找的不是一种最完美的酱料,而是许多种完美的酱料。”
于是霍华德重新设计他的实验,并在许多意粉酱口味测试中成功地发现美国人最喜欢的三种酱料。意粉酱公司也因此开发出这些新口味,从而打败竞争公司并获得巨额利润。食品公司以前都通过问卷调查来取得用户喜好数据,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大脑往往不知道舌头要什么,而食品公司却生产了人们以为自己想要的共性食品,试图以一种口味或一种方法取悦全部人。霍华德的实验故事就是与共性相反的多样性最好的体现。寻找最完美的意粉酱,是一种以共性出发的思维定势,而寻找不同种类的完美意粉酱是一种横向分类的多样性思维。霍华德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促生了许多美味的让人快乐的意粉酱,更是创造了一种发掘多样性的思考方法。
《攀登者观后感》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尼泊尔在珠穆朗玛峰的归属地,这一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关于边境问题产生了龃龉。
原来,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两国边界,中国是想把珠穆朗玛峰一分为二,南边归尼泊尔,北边归中国。但尼泊尔想把珠穆朗玛峰据为己有。尼泊尔抓住了我国无人登顶过珠峰的软肋,屡次向中方挑衅,公开叫嚣“珠峰完全属于尼泊尔,与中国无关”。
尼泊尔的嚣张态度源于他们率先登顶珠峰的底气。
征服世界之巅的理想,最终由一个新西兰的养蜂人和被称为“喜马拉雅山挑夫”的夏尔巴人实现,这让他们名满天下,也让尼泊尔嚣张了好几年,叫嚣着要独占珠峰。
全球14座海拔在八千米以上的高峰,有九座都在中国境内或边界上。但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从北坡攀登珠峰,更犹如天方夜谭!
事关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立马提出体育工作的三项具体任务,第一项就是在1960年登顶珠峰,并成立了中国登山协会。
1960年,在队友一个一个倒下后,冲击顶峰的重任落在了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贺贡布四个人的身上。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氧气、无干粮、无物资,但都一一克服了。当他们遇到被英国人称为“飞鸟也无法逾越”的第二台阶时,刘连满为了祖国的荣誉,毅然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了人梯,克服了难关。刘连满甘为人梯在底下撑起队友,耗尽了巨大的体能,无法再继续前进。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个氧气瓶留给了刘连满,“你在这里休息,我们去冲顶,回来的时候我们再一块儿下撤”。后来,刘连满因为双腿长时间冻伤,只能截肢。
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是个值得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铭记的日子。
王富洲三人在没有食物、没有氧气、极其寒冷的条件下,成功从北坡登顶,攻克了“第二台阶”,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处,中国人首次登上了珠峰,也成为全世界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
次年,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签订了《中尼边界条约》,珠峰北坡归中国所有,这是攀登者们誓死捍卫祖国利益的成果。
致敬!中国攀登者们。
《回的不是礼,而是品德700字》
上世纪初,一位小患者向一位医院院长鞠躬致谢,院长回礼。回望现在2020年,一位小患者向护士鞠躬致谢,护士回礼。这两幅图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深思,医生回的仅仅是礼吗?
我想并不是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美德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正是因为有小患者,医生等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人才得以流传至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明星火了,更多的人开始推行“颜值即正义”,只注重自己的外貌和衣着,而不去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一位环卫工人在路道旁清理地上的垃圾,一位高瘦漂亮的女士走过,随手就把手上的纸张扔在了地上,想着反正工人会打扫,但他这一扔,扔的并不是垃圾,而是自己的素质,并不懂得体谅和尊重他人。
优秀的传统美德不一定是课本中学到的,也会是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的。在一次假期中,我和妈妈还有姐姐去电影院,在等待电影播放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刚买的爆米花打翻在地上,我和姐姐都认为工作人员会打扫而不去打扫,而我的妈妈却拿着一个袋子,把地上的爆米花捡起来丢掉。这让我学会了,以后在公众场合中若可以就该自己清理自己的垃圾。
由此可见,传统美德的传递并不是口述,而是用自己的行为去传递。有人说过:“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可见,若每个人都用行动传递美德,那么世界将更加美好。
传递美德的办法有很多,也并不多么伟大,你可以在别人双手抱满东西时,去帮他按一下电梯,你可以在别人摔倒时扶她起来,你可以在服务员替你服务后说一声:“谢谢。”你可以看见妈妈干活时接替他干活,传统美德的事情有许许多多,但最重要的美德养成是在小孩的时候。
因此,父母,老师或是陌生人在对待小孩时,应给予相同对待大人的尊重,品德在我们的言语举动当中,在我们一行一动当中,让我们传递美德,共建美好的社会吧。
《火烘》
苗家有谚语:小孩不知冷,老人不知饿。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真的很冷,作为小孩儿确实不在乎冷,穿一件破旧棉衣,起床往门外跑找小伙伴嬉闹追逐,疯玩。遇上雪天,当真如过年了。一场雪短则七八天长则半个月或二十多天,屋顶积雪压瓦,院子堆立雪人,村里路两旁的落雪全被小孩儿打雪仗弄光了。村外的积雪压树,沉甸甸的,风吹过时往往会有嘎嘎嘎树枝断裂声。小孩儿想跑出村外,大人看得紧,怕有危险,但村道、村晒谷坪、村边的稻田成为他们的乐园。
小孩儿到六七岁,得上学了。那时候,每村都有小学。村寨有大小,入学人数有多寡。我三岁随家下放凤凰两头羊叭仁村,建国后这个村最多时有九户,七二年秋我入学全村一个班七人,有三家是姐弟同班。班级的学生年龄相差大,相差最大的是我和我姐,八岁。也就是说,当年大姐十四岁读小学一年级,两年后,她辍学,挣工分去了。
当时师资匮乏,学生读书没什么压力。我们一年级是姓秦的女老师教,下放知青,据说教学水平蛮高,我确实没多少记忆,仅留存了秦老师很知性的印象。秦老师在小村教一年,离开了,由本村一位工农兵大学毕业的老师续接。识字不多,课堂常常玩乐没人在意我们学了多少东西。上学后,到天冷,坐在小小教室里发抖,手、脚、耳朵冻伤开裂也是常态。冰雪下来,大人便翻出火烘,要我们带去课堂。
最简易的火烘是截取五块一尺左右的木板,四块钉成一个四方盒状,在底部横钉一块板,木盒两侧,各钉一木条,四五十公分高,顶上来一横条也钉牢,盒子里放一个土钵子,一个火烘就成了。土钵子铺一些木灰,放上木炭和引火炭,提着去学校,放在桌下烤脚掌、烘两腿或者拿起放在腿上烤手,不影响课堂老师不会干预。上学不是人人都带火烘,有的是懒得带,有的是家里没有火烘或木炭,真是冷得狠了,可向同学借火烘,老师也不会过问。
木匠做火烘是小木工活,火烘的式样不少,有普通型、升级版和火筒、烤火箱等。哪怕是普通型,一般不用铁钉固定而是用榫卯结构,最多是榫卯之余钻孔打上木销。升级版的火烘花样不少,或在火烘木盒上沿添加宽板,便于烤火时放脚,受力面宽,舒适。这是实用型的升级;或在提把做改进,木盒两侧的木条各增加一根,顶部改成巴掌宽的木块。如此升级,烤火时孩子可坐到火烘上,火烘大气、可提可坐,不过,对孩子而言这种火烘稍嫌重了些,提去学校有点吃力;火筒主要用在家里烘烤衣物、小孩子尿布等,做法是六十到八十公分高矮的锥形圆桶,上小下大。在木桶半腰开口,用于取放火盆,木桶上半部分会钻孔散出热气。使用时,将燃炭放进去,需要烘烤的衣物罩住火筒,一会儿雾气蒸腾,袅袅挥散。这种火筒也有袖珍版,偶尔有孩子带去教室烤火。
篾匠师做出来的火烘更精巧一些,先备妥一个稍大的柱状土钵,所用篾片要精选最外层的更耐用。然后围住柱状土钵编制,篾片缠紧土钵下段,到中上部撑开一些既是外观的美也是更好保护篾片不被火烤而碳化。超过土钵部分后,篾片撑开、按秩序交织成花纹,十来公分高编织锁口成一个完美的内圆形。底部的篾片交叉扣紧,锁牢,将土钵固定。最后,取一块两指宽窄竹块在适当位置火烤弯折,插扣进火烘篾片中做成提把。使用时,先在土钵放一些木灰,然后再往里加木炭、引燃炭等。竹编火烘优点是小巧、精致、艺术品,劣势是火炭不能放多,否则会将竹篾烤焦、引燃。竹火烘最大的优势在于睡前暖被子,火烘放少量燃炭,放入被窝,短短时间能将被窝烤得热呼呼的,是老人们的最爱。
上学带火烘,早上多是大人帮着烧燃炭火,木火烘四角插放一些炭块,备续。第一炉燃炭将尽,添加新炭自燃慢,我们的催燃办法多。一是将火烘放在座位桌上,偏头、鼓腮、抿嘴奋力地噗噗吹。二是手提着火烘把前后做往返摔摆,或将火烘舞成圆圈,猩红的炭火遇到更多的气流喳喳喳燃出炸响,等手酸力乏,火烘的炭火也燃旺了。中午或课间,家里殷实的同学会带糍粑在火烘上烤,烤得焦黄,香气弥散,让其他同学羡慕而馋饿。烤熟的糍粑,大多会与玩伴分享,其他人会假装没看见,全力抗衡着诱惑不让自己露出馋相。也有同学带了红薯,在课堂上烧烤,满堂红薯香,烤熟后吃得一嘴黑,老师并不干涉。自然,会有促狭鬼乘老师不注意,将半截辣椒丢进别人火烘去,呛鼻的辛辣把多数同学呛咳嗽了。老师严肃起来,走到课桌间找出没燃完的辣椒继而揪出搞事的学生,罚站到门外,其他人哄笑。
新世纪后,安全意识得到强化,火烘这个小物件也就消失。到如今,冬天遇到冰雪,早早有天气预报,教育管理部门也会做好预警措施,放学生在家里避过冰雪。
《破屋历险记》
传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夜晚,一座老村庄里突发了一场离奇的火灾,有一家三口活活的被烧死在房子里,最后房子也成了废墟。可最近,房子在一夜之间莫名恢复,而且,每到午夜,屋子里又有了灯光,窗户下又有了一家三口的身影,还经常传出他们的声音。村民们都吓得纷纷搬走,村长只好请来侦探,我们只是好奇前去参观,却被误以为是侦探。
一行人—我,陈佳意,李桦,王雪和杨思涵进入了这栋灵异之屋。幽黑的走廊里,“嗒”得一声,手电筒开了,借着微弱的灯光,我们不由地感叹房子真大时,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传说中的“护灵人”,来不及尖叫,他已经冲了过来,我们一窝蜂地逃进客厅,死死地堵着门。终于,“护灵人”走了,我们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
这时,一阵温柔的女声传来:“房间真暗,帮我去开一下灯吧!”虽然经历了刚刚的突发事件,但王雪还是自告奋勇的去了。走廊里“咔”的一声,灯亮了,我们都呼了一口气。不等我们停歇,那个女声又出现了:“要下雨了,帮我去收一下衣服吧!”这次我鼓起勇气去了,走廊里,只有我一人,安静的可怕,我贴着墙,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好似护灵人就在哪个转角猫着。感觉走了好久,我终于见到了晾衣架,三下五除二拿到了衣服。准备返回时,护灵人真的又出现了。我迅速反应过来,双腿好似踩了风火轮一般,赶紧跑回客厅,我再一次堵住了门。好像这扇门有护身符一样,护灵人没再纠缠我了,我总算躲过了这一劫。
“帮我去拿一下菜吧。”女声第三次出现了。经过一场艰难地筛选,决定让陈佳意去完成这个任务。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陈佳意还是没有回来的迹象。我们打算去营救她时,一阵尖叫声传来,陈佳意跌跌撞撞的跑回来了。我们非常有默契地用沙发挡住门,可护灵人好像变强壮了,沙发很快就挡不住了。我们只好慌慌张张的躲了起来。前脚刚刚踏入衣柜,后脚护灵人就破门而入,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屏住呼吸,汗毛都竖了起来。“咚咚咚,咚咚,咚”只听到我的心跳声,生怕护灵人活捉我们,但他好像没有发现我们,就此又躲过了一轮危机。
这时,女声再次响起来,她要我和她玩球,我只好战战兢兢地捡起球向走廊滚去,不一会儿,球又滚回来了!我凝成了冰块,向黑暗处望去,好似能看到护灵人向这儿冲来。赶紧走回客厅,在一个角落里我捡到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了写了破屋离奇事件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房地产商搞的鬼,护灵人是人扮演的,声音是事先录好的,房子也是重新建的。为的只是从村民手中低价买到地皮。
我还在愤愤不平时,李桦喊道:“逃生通道在这儿,大家快来。”我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曙光。可好景不长,一只大手把我拖进了一个小黑屋,用一根大木棍把我给打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我已躺在医院。我正和伙伴们高兴时,村长来了,蹦出一句:“谁让你们进去的?”我疑惑的看着村长,猛然间发现村长长高了许多,看来事情远不止于此……
《回眸往昔年味浓》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我的童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过年,在浓厚的年味里才感到乐趣,这个乐趣的过程是最快乐的时候。
一进腊月,临村王庄每逢农历三、六、九日的大集会越来越热闹。母亲带着我去赶集,集上有卖各式各样年货的,我们边走边看,母亲给我买了两尺红头绳(毛线的),又到供销社买了我喜欢的“花洋布”,准备给我做一件新棉袄过年穿。我清楚的记着,最好的“洋布”三角二分一尺,次一点的两角八分一尺。那时买布除了钱以外,买布要用凭国家给每人每年发的一丈七尺三寸布票限制。所以父母总是省着穿,更多的是穿自己织的老粗布,穿旧了用一包染料一煮又新了。赶集买年画也是家家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把年画贴到屋里的显眼位置,既做装饰又有喜庆的意思。我和母亲在画摊前,看看这张看看那张,张张喜欢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母亲只许买两张。买了年画以后,我一手拿着爱不释手的画,一手牵着母亲的手,走到另一处的人群里,踮着脚看耍猴子,在铛铛铛的锣声中,猴子跳来蹦去真好玩;耍猴子的旁边还有卖膏药的,变魔术的,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
我最感兴趣的是看“西洋景”,我执意要看,母亲不给买票拉着我就走。边走边说:“西洋景,往里照,里边有个黑狸猫,咬屁股喽,快跑”于是就往回家的路上跑。
其实,那时的“西洋景”也就是民间的一种游戏器具。用一个大箱子一侧挖几个小圆洞,箱子里面放十张左右图片,根据光学原理暗箱操作用手摇切换。人在小圆洞口往里看,就显得神奇奥妙,那些画面又是外国的风俗人情画,就格外显得神奇,短暂的两分钟就看完了。看一次是五分钱,可是在那个年代,那五分钱要比今天的五块钱价值高的多。
腊月二十三老灶爷上天的日子,也是个大扫除的时间,如果遇到天气好,大都在这天扫房子。扫房要先把老灶爷的神码拿下烧了,送老灶爷上天,然后开始扫房。那时卧室和厨房不分,烧的是煤火,把屋里弄得乌烟瘴气,尘土纷飞。扫房时母亲先把东西搬出门外。再用一条“羊肚子”毛巾包着头,那时没有口罩,就再用一条毛巾围住嘴,前面只露出两只眼睛。母亲一人在屋里把炕上的苇席掀起来拿到外边,再把炕上的杆草一点一点抱出去摊开晒,母亲不让我进去,里面尘土太大,我只好在外边玩。母亲把房梁上,墙壁上,圪里圪崂,每个缝隙,都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完毕母亲成了一个土人,头上的毛巾变成灰色的了,衣服脏兮兮的,我帮母亲扫身上的灰尘。接着,母亲又把在太阳下晒的杆草,拍打拍打抱回屋里铺在炕上。最后我和母亲拿起小棍子在苇席上敲打,那缝隙里的灰尘就飘飘荡荡从席缝里飞出来了。待干净的席子铺在炕上很暄乎,我兴奋地一直在炕上跳来跳去。
窗户也糊上新买来的码头纸,上面贴着母亲自己裁的窗花美极了,就连那陈旧的木头窗棂也显得精神多了。干净的墙壁上,贴上两张新画,这家变了个样。然后我蹦跳着去找小朋友来我家看画,炫耀一下我焕然一新的家,既而又到别人家去看画。心里那个美滋滋的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新对联,有的挂上红灯笼。晚上,鞭炮声渐渐响起,我们几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跑着,跳着,看灯火,瞧瞧这家的红灯笼,看看那家的红对联、花吊挂(吊挂,是用几样不同颜色的彩纸,合在一起,自己裁剪出各种花样的图案,分开贴在门头上下垂着)。一会儿,村里的锣鼓队,咚咚咚,锵锵锵,从大街走过,孩子们都跟在后面说着、笑着、跑着、闹着。锣鼓队从家家门前走过,预示着敲去了疾病,迎来了健康。敲去烦恼,迎来了欢畅。敲去贫困,迎来了一年的财旺和吉祥。
睡梦中的我,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慌忙穿上母亲为我做的新衣服,小辫子上扎上红头绳,心里又美又甜,我帮母亲摆贡上香点蜡烛。父亲要放鞭炮了,我躲在屋子里捂着耳朵。等家里的事做完之后,就该出去拜年了。在拜年的时候我也尾随着大人去,走到哪一家,长辈和小辈们说着客气话的同时,也会端出糖盘子拿两块糖果给我。我跟着去就是为了得到这两块糖果。
过年穿新衣服吃饺子,吃白馍吃糖果,家里贴着新年画,那锣鼓的鸣声,那蜡烛柔和的光亮,那此起彼伏的鞭炮的火药味儿融为一体,就是年的味道,就是年的载体,是我童年记忆里最美的画卷,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
洺水河创意作文 指导老师 罗修学
《金师记忆之“吃”的断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金师校读了三年师范。金师校的全称是四川省金堂师范学校,是一所为金堂县及周边区县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在当时,一个农家孩子能考上金师校,对毕业的初中学校、对家庭来说都是无比荣光的事情。尤其对自己来说,那更是令人羡慕不已,只要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从此吃上“商品粮”,从此拥有了“居民户口”,拥有了“铁饭碗”,从此将告别祖辈、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背着太阳过西山”的日子。但当时对我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大孩子来说,并没有想到这些,只是从老师、同学、家人、亲戚邻居的眼中、言语中感觉到了那浓浓的钦羡之意和个别人些许的妒意。听说每月有十六元五的生活费,我只是觉得,从此可以吃饱饭了,可以吃好的了。
师范校的三年,是我长知识的三年,更是我长身体的三年。在排队列的时候,常常被老师训斥:“你咋个乱站队呢?”从站队的前几位慢慢往后挪,直到挪到倒数的三四位。是的,我的身高从进校时的1.59米,到毕业时的1.73米,确实长了一长截,这要归功于金师校的饭菜,这吃,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甚至到了参加工作之后,由于我们缺乏基本的生活知识,在吃的方面,也还闹了许多笑话。
羡煞一个人
当初,我们特别羡慕肖军。刚入学时,学校吃的是桌餐,八个人一桌,也不记得是学校规定,还是我们班主任刻板,男女生分桌吃饭。全班四十个人,二十五个男生,十五个女生,三桌男生,两桌女生,有个男生必须与女生同桌,这个最幸运的男生,就是肖军。我们当初羡慕他,并不是他在花丛中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他每天能吃得饱饱的。我们当初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加之多数都是农家子弟,之前大多数都处于半饥饿、缺油少荤状态,更需要大量摄入饭菜,试想,八个男生一桌,那点定量的饭菜,肯定是不够抢的。女生相对而言饭量要小些,吃饭也比男生要矜持些,如果男女生混合搭桌的话,也不至于让二十四个男生对肖军徒生羡慕嫉妒恨了。
挖墙脚
饭菜都是由厨房工作人员在开饭之前就摆上桌的,一般是三菜一汤,一盆大米饭。菜是两荤一素,米饭表面均匀分成八个扇形。刚入学之初,大家还不熟悉,同桌吃饭,都还比较讲理。各取各的那一份米饭,吃相还比较矜持。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就不那么客气了,动作稍慢一点的,往往就只能吃个半饱。最后那份米饭,表面积还是足量的八分之一,但下面部分就倾斜了,被挖了墙脚。开始动筷时,更是如风卷残云。
食堂也有两个卖零餐的窗口,但我们极少光顾,原因之一是排队的人太多,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的零花钱都不多。那16.5元的伙食费是全部纳入餐费的,不再另发现金和餐券。
后来我们就实行分餐,由桌长将盘里的菜基本均匀的分到八个同学碗里,分饭时,尽量将那筷子与桌面垂直。
食堂革命
桌餐吃了半学期不到,同学们就不依了。我们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首先发难,然后波及到二年级、三年级的,多次找校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我们金师八三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招生时,第一次往届、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录取时没有分差,因此有70%的是往届生。据说那个级是金师校历年招生中,唯一有身高限制的年级。因此,无论从身高年龄,还是其他方面,都不逊于二三年级。
在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下,校方终于同意将桌餐制改为零餐制,从1984年春季开始执行。将同学们的伙食费按月以等额票券形式发放到同学手中,开饭时,自己到食堂窗口选购各自所需的饭菜。
感谢同学们的努力!感谢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开明!幸好我只吃了半年的桌餐。试想,如果三年都是桌餐的话,也许我就长不到现在这么高了。
蒜苗回锅肉
那蒜苗回锅肉,未见其形而先闻其香,至今令我口齿留香,也让我终身对回锅肉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三角钱一份,简直是物超所值,只要食堂有这菜,我是必买无疑的。偶尔,如果兜里充实的话,还整个双份。将那蓝色的三角票面递给师傅打菜时,总担心他的手发抖,希望他别抖得太厉害,特别是当看到那一片又大又厚油爆爆的肥肉被抖出菜瓢时,惋惜之声差点脱口而出了,简直心疼得不得了。
感恩老师的爱
我们八三级一班的教室紧邻食堂,每天临近中午时分,那一阵阵的菜香不断钻进我们的鼻孔,刺激我们的味蕾。上午第四节课,是最难熬的时段,还好,我们遇到了几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最后几分钟时,他们就不再讲内容了,甚至有个别老师微笑着提醒大家:系好鞋带,拿好碗筷准备冲刺!
碗筷交响曲
每当中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从各个教室门口冲出一股股人流,向食堂方向汇聚,整个校园响起一片匆忙的脚步声和碗、筷、勺子碰撞声的交响曲。食堂内,更是一片嘈杂,虽然,每个班都有固定的窗口,但总有个别不守规矩的人见别的班人少,就去抢占位置的。也曾因此闹矛盾,还记得当时我们年级二班和三班的两个男生因此而打架,还因此事被张贴《校告》,受了个“警告处分”。事后想想,真的不值得。
师妹,今生欠你
毕业二十余年后的一次同学会,一女同学笑我:“二十年前不懂事,二十年后都还不懂事!”我答:“既然二十年前不懂事,二十年后又何必懂事!”
是的,那时年少不懂事。当你每次悄悄塞给我那些红的、蓝的、黄的饭菜票的时候,我坚持要付给你相应的钱,你却始终不肯接手。总说自己饭量小,用不了这么多饭菜票,放在那儿也浪费了,是自愿送给我的,不是卖。但我当时却没有什么可送你的!
师妹,不知你现在过得好吗?今生欠你的,注定是无法偿还了,只有在心中默默给你永远的祝福!
吃商品粮
我最初被分配到长乐乡小学任教。当我实实在在的手拿自己的购粮本时,那欣喜之情真的是无以言表的。虽然,自从拿到金堂师范《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明确了自己已洗脱了“农皮”,已将“泥巴碗”换成了“铁饭碗”,从今以后就可吃上“商品粮”了。师范的三年,学校是将我们的口粮按量发放的饭票、面票,用以到学校食堂购买米饭和馒头。摩挲着手里的本本,每个月有28斤米面,还有1.5斤菜油。想到这“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当时真的很满足。联想到那则辛酸的错别字家书“庄稼风(丰)收了,粮食狗(够)吃了”,心中更是踏实。
学校所在地长乐乡三合碑没有粮站,我们购买米面需要到几公里外的赵家粮站。我们去买粮时,有时也顺便到赵家小学的同学那儿去窜窜门。
冷水下面条
刚参加工作那时,一般乡镇学校都没有伙食团,更不要说村小了,加之于我们那时没有个人生活经验,在吃的方面,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我们有个同学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全校只有他一个人吃住在学校,其余的都当地的,每天都回家吃饭。一天晚上,他准备煮面条来吃,在锅里掺上水,把面条下锅,开始烧火,等水烧开(沸腾)时,面条已成面糊糊了。后来,他才知道要先将水烧开(沸腾)后再下面条。
炖浑猪脚
一个周末,我约上李国兴一同到金龙乡中心校黄祖金那儿去耍——他是我同年级二班的同学。我们到街上去买了四个猪脚,准备炖来吃。清洗时,才发觉脚上还有许多猪毛,因没有毛夹子,没法把毛去掉,这时黄祖金说听到过一种办法:先将猪脚炖一段时间,拿出来用手指捏着谷草夹着猪毛就能扯脱。用这方法猪毛是去除了,但随即又出现了个问只瓣猪脚,咋个吃。正在嘻哈打笑讨论的时候,正好唐华同学来了,四个人,刚好一人一个猪脚。
盐煎肉
一次,我到五凤乡九里村小贺少东那儿去耍,他与我是初中同学,师范时他读二班。到那儿时,已近中午,平时学校附近的渡槽桥墩下也有卖肉卖菜的,可当天菜已卖完,还有几片猪肉,我们割了一斤多肉。没菜怎么炒?我建议他去农民的菜地里扯点菜,他说不敢去“偷”,还是算了吧!于是我们就只好用“盐”煎肉了,这是我生平吃过唯一一次的真正的“盐煎肉”。哪天有兴趣时,再炒一份来品尝一下。
往事虽如烟,但却时常萦绕在脑海边!别笑话我们的无知、幼稚,那是我们的美好记忆。再说,谁又没有过那样一个美好的时段呢!
《点灯老人》
我们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设施不全,不仅房屋陈旧,道路狭窄且凹凸不平,连路灯都没有安装,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晚归的居民一不小心被摔跤,弄得鼻青眼肿,大家怨声载道。
忽一晚,小区亮起了一盏灯笼。提灯的是一位老人,只见他腰身佝偻,长着倒八字的胡须,满头银发在风中飘荡,只是眼睛有些浑浊不清,小区人都称他为“张大爷”。
据说张大爷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只拿着低保度日,平时生活也很节俭。有一天,一个晚归的孩子摔伤之后,张大爷便下决心为小区居民做一件善事。于是,买来了灯笼和蜡烛,一到天黑,他就点上蜡烛,提着灯笼在小区里巡逻。看到晚归的人们,他总是提着灯笼把人们护送到家。
每当夜幕降临,小区的道路上总有一团火焰燃烧着,看到那盏灯,大家心里便感到格外温暖。有人劝张大爷,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又出钱,又出力,何必哩。那钱不可以买点营养品补补身子吗?那力不能省点力在家里歇歇吗?
张大爷笑笑“我们小区就是个大家庭,我也没其他用处,能拿灯给大家照照亮,我心里也感到欣慰啊!”
有天晚上,张大爷的灯似乎有些昏暗,他移动的脚步也比平时缓慢,还不时传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
张大爷住进了医院,那盏灯笼就挂在他家的门口,在风中打着旋而却发不出一丝亮光。
我随小区的住户一同到医院去探病,大家把买来的鲜花、水果等送上。张大爷见这么多人来探望他,感到非常激动,眼里噙着泪花,哽咽着说“我无儿无女,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啊!”
我握着老人的手,说“张大爷,多保重,你会好起来的。”张大爷默默地点点头。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北风呼啸,大雨倾盆,狂风吹落了那盏灯笼,暴雨浇灭了那根蜡烛。张大爷的生命之火也随之熄灭。
点灯老人走了,可那盏灯却仍在我们心中亮着……
《读《傅雷家书》有感》
曾几何时,在上世纪那个现代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闲来无事,愁绪来袭,人便会铺开一张信纸,提笔写下自己的心绪,装入信封,交给邮筒,等待远方亲朋的回复,《傅雷家书》便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一位父亲用自己默默的坚持,书写着一封封家书,尽着父亲的教育责任,带给后人无限的启迪。
《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在这本集子里,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不能死读书,要学会变通,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即不能偏科。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必要的。
《傅雷家书》是教育成功的标榜,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看看当前学校的学生教育问题,现在学生中“留守孩子”很多,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扔给在家的老人、扔给学校,一年到头不闻不问子女的情况,不关心子女的做人和品行,电话交流甚少,更不要说写信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是孩子成长不能缺乏的生命元素和精神营养啊。当今社会那些不良少年的出现,首先就是良好家教的缺失,滴血的现实应当引起每一位父母的警觉,品读一下《傅雷家书》吧,定会受益匪浅。
时移世迁,过去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了,人生的正道,是在于不断地前进,而现实的一切,也确实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我们回想过去,品读经典,也正是要为今天和未来的前进,增添一分力量。
《我、池塘和鱼的故事》
一、村子里的池塘
我们村子不大,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子有差不多四百口子人。村子分为东队和西队两个生产队,全村几百号人都姓袁。从辈分渊源来说,大抵东队的爷们辈分要长一些,西队的辈分要低一些,所以小时候见了东队的人不是喊爷爷就是喊老爷爷。听老辈儿人讲,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村子最初是关系不太近的两户袁姓的人家分别在这里安家,经年累月,代代繁衍,如今成为一个好几百人的村子。
村子里有四个大些的池塘(老家人叫“坑”),如今脑海里依然很清晰的记着它们的方位和儿时记忆里的摸样:村东头一个远房哥哥家的西侧院墙外有一个很深的池塘;村子外北面(我们叫“后头”)有一个大池塘;村中央三爷家房子东边有一个大池塘;村西头我们家院子后面西侧不远处有一个池塘。
村子东头的那个池塘我印象不深,因为我家住在村西头,很少去那边玩。只记得似乎很深。偶尔去那家远房哥哥家玩,也是因为他家有一个跟我岁数差不多大喊我叔叔的侄子。当然,这个侄子似乎从没喊过我叔叔,我们都是喊对方名字的。倒是他的爸爸和母亲见了我的爸爸和母亲都要喊叔和婶子的,而我见了他们就喊哥和嫂子。
村子北头的那个池塘在我们小的时候是全村人夏天最喜欢的去处。这个池塘很大,有的地方很深,据说还淹死过一个小孩,名字记不得了,大概发生在我们记事之前很久了。大人们怕我们小孩擅自下水游泳(我们叫“洗澡”),常常吓唬我们说里面有水鬼,会抓住人不放的。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很少去这个池塘的东南角游泳,因为据说那就是当年淹死人的地方。即使偶尔胆子大些大家一块去游泳,也总是胆战心惊。假如有人突然大喊一嗓子“有水鬼”!,我们大伙儿便嚎叫着光着身子拼命地往外爬………
村子中央的那个池塘的位置很重要,算是村子的最初发源地吧,也是当年村里的最繁华地段。记得很小的时候,当时还是大集体生产队,这个池塘算是归到村里的东队。大概是在1970年代的最后几年或者1980年代的早几年,年年风调雨顺的,村子中央的这个大池塘便年年夏天都会由于全村的水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而涨的满满的,而且从不干涸(前几年回去,池塘早已经干了)。有一年,东队的人集体在池塘里养了很多鱼。一到下雨天,池塘里的鱼儿就会浮出水面,有灰色的、有红色的、有白色的,大概还有黄色的,反正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五颜六色的鱼儿浮在水面上,煞是好看,引得不少村里人站在岸边惊讶地观赏鱼儿。如今,那色彩斑斓的梭子形的鱼儿还常常会在我的梦里游啊游……..
村中央的这个池塘北头有一家我喊爷爷的人家很早就开了个小卖部,所以平时都会有不少村里人聚在那里晒太阳,聊家常。有走街串巷耍猴的、江湖卖艺的、唱梆子戏说评书的、玩魔术的、放电影的甚至还有瞎子算命的等等,都会选在这个池塘的东侧那块平地上。说评书的会选在晚上;卖艺的会选在白天。中午时分,选个场子,咣咣咣卖艺的锣声一响,全村的男女老少便会从家里跑出来围了一圈看热闹。记得有一次村里来了个表演双人打架摔跤的,他套上一个假人的道具,立即便成为两个人抱在一起,呼咚呼咚的摔跤,似乎是表演刘邦与项羽在打架。那个时候小,我还不懂得谁是刘邦谁是项羽,也不懂为啥他们要打架。
还有一天来了一个说评书的中年人,据说他要求住在东队的保管室里,村里人管饭,有没有报酬我们小孩子就记不得了。到了晚上,那个说书人一只手拿着两块木板,另一只手拿一个鼓槌敲跟前的一面架子鼓,给人们讲评书。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故事叫《拉荆笆》,讲一对夫妻俩很不孝顺老母亲,不给饭吃。有一次,这个儿子用荆条编了一个大筐,把老娘放进去,骗老人说去赶集给她买好吃的,然后把她扔在了荒山野岭。回来后孙子问奶奶去哪儿了?儿子说奶奶在赶集的路上被狼吃了。孙子听了大哭,说你骗人!你肯定把奶奶扔到山里了。说完,孙子就把那个荆筐收起来放在房子里。夫妻二人很诧异,问为何。孙子哭着说,你们用这个荆筐把奶奶扔到山里了,等你们老了,我也要用这个篓筐把你们扔到山里去!夫妻二人听了以后很是后悔,于是急忙跑去山里把老娘背了回来,从此恭恭敬敬地孝顺老人。
村子西头的这个池塘我最熟悉,因为它就在我家房子后面西侧的不远处,从小在边上玩,上小学时每天吃过饭背着书包跟小伙伴们从这个池塘边经过去一里外那个叫刘庄的村子南头的小学读书。这个池塘不很大,但是也很深,水从没有满过,还常常干涸,老家人说这种池塘(坑)没有底,漏水。但是,很奇怪的是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那两年这个池塘却没有干涸过,尽管水不是很多。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二、池塘里的鱼
从小就喜欢鱼,倒不是吃鱼,而是喜欢钓鱼,也喜欢养鱼。
我钓鱼的目的不是吃鱼,是养鱼;钓鱼的方法也不是用鱼钩,是用透明的盛罐头的玻璃瓶子去池塘或者小河里钓鱼。之所以不用鱼钩钓鱼,是因为鱼钩会伤害小鱼,那样受伤的小鱼是养不活的,而用瓶子钓到的鱼儿基本上不容易死。
读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家房子后面西侧的那个池塘倒是没有干涸,但是里面开始时是没有鱼的,因为这个池塘从前是经常干涸的。我喜欢鱼,所以有一天突发奇想:从其他地方钓鱼,然后偷偷地把钓到的鱼在傍晚时分倒进这个池塘里,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鱼塘了。
说干就干!于是我就常常自己骑自行车去七八里路外的姥姥家钓鱼。
姥姥家的东边院墙外有一个不大的池塘,姥爷和几个舅舅在里面养了不少鱼,我每次去姥姥家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东边院墙的小门外,站在池塘边出神地望着那个池塘,期待有大鱼浮出水面。总觉得树荫下的池塘底黑漆漆的,似乎很深很深,就猜想那里面肯定有很多很多的鱼儿。有时候赶在下雨天,我也会跑到池塘边,饶有兴趣地观察浮出水面的鱼儿,看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偶尔我一动,它们便呼喇一声潜入深处不见了………
那时候个子矮,车子高,我就会像很多小孩子一样偏着身子把右腿穿过横梁踩着脚蹬子一上一下地蹬半圈骑自行车。每次周末的上午吃过早饭就去姥姥家,去的时候带上一个盛罐头的圆形玻璃瓶子。
到了姥姥家,我就跑到他们家东边院墙外面的池塘边钓鱼。方法是,用一根长长的细绳子一头拴在瓶口,盛半瓶水,往里面放几块馍馍,用手捏碎,馍馍浸了水被捏过以后就会沉到瓶底。然后把瓶子再盛满水扔进池塘深处,手里抓紧绳子另一头,蹲在池塘边,一动也不动,屏住呼吸,等待鱼儿钻进瓶子里吃馍馍。虽然看不见水底的瓶子里是否有鱼儿钻进去,但是我心里有把握会有鱼儿钻进去的。耐心地等一会儿,大概几分钟,等到我觉得大概有鱼儿钻进去了便迅速地收紧绳子把瓶子提出水面,这时候便会看到几条黑色的小鱼惊恐地在瓶子里乱窜,我便会飞快地跑回院子里把鱼儿倒出来放在盛满水的盆里,蹲在边上欣赏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去池塘边钓鱼。就这样,待到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会钓到不少小鱼。
天快黑的时候回到了家里,我便赶紧把瓶子拿下来,趁着夜色悄悄地来到房子西边的那个池塘边,看看周围没有人,便急忙把鱼儿全部倒进池塘里。
就这样,日积月累,我不断地从外面钓鱼,然后趁着下雨天或者傍晚把钓到的鱼偷偷地倒进村西头的那个池塘里。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都会背着书包站在池塘边呆呆地望着水深处,希望能看见我放进去的那些鱼儿。终于有一天,上学的路上,我再次站在池塘边寻找我的鱼儿,突然看见水深处有鱼鳞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原来是一群鱼儿匆匆地游过,有大鱼也有小鱼,似乎有上百条!我激动地心里砰砰直跳,差点喊出声来!但是又怕有人发现池塘里有鱼,于是便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去上学了。
从此,我每天都会在上学的路上站在池塘边去寻找我的鱼儿………
五年级的那个夏天,要收麦子的时候,大概是六一儿童节前后,天气炎热,好久不下雨。一天放学后,我背着书包回家,离池塘还有差不多一百米的时候我就听见远处的池塘里人声鼎沸。
我心里一紧,预感到我的鱼儿可能出事了!便飞快地跑过去!等我跑到池塘边的时候,我看见池塘里挤满了人,很多大人们都在拿着箩筐之类的工具在池塘里兴奋地抓鱼!我顿时急得大哭起来!朝着池塘里和岸边的人们大喊说那是我养的鱼!我养的鱼!边上的一个堂哥嘻笑着反问道:“你怎么证明是你养的鱼啊?!这是公家的池塘,所以是大家的鱼!”
泪眼中只记得大人们兴高采烈地用不同的工具把大大小小的鱼抓回家去,好像有的大鱼都有几斤重!我记不得自己是怎样离开池塘的,是不是也回家拿盆子回来抓了几条?记不得了!从此以后,每次背着书包经过那个池塘,看着已经干涸的塘底,眼睛都会不听使唤地想掉泪。我想念我的鱼。
多年过去了,偶尔回老家,站在当年的那个池塘边,早已物是人非!池塘里种满了杨树,杨树长得很高!很高!早已干涸多年的池塘,如今看上去好小!好小!
2017年1月24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