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诗韵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37:26
《诗韵在心间流淌》
暂时卸下学业的重负,选择一个于月光融融的夏夜,轻轻翻开《中国历代诗词精选》,微黄的书页便缓缓翻卷开来。我捻着书页,漫溯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任诗韵在心田肆意流淌……
春花盛开的月夜,流连于张若虚的诗情画意。抬眼望去,是那一江渺无边际的春潮,潮水翻涌着一轮皎洁如玉的月,影影绰绰,碧波浮光,与深蓝的天幕中孤独的圆月交相辉映,似乎要融为一体,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若即若离的距离。月下的花林仿佛正覆着一层雪霜,雪白的似乎与江畔的浑茫一片。月下有花树摇情,有游子思乡,亦有鸿雁传书,有恋人思情……万般思绪、千种哲思都付与滔滔不尽的流水与皎皎生辉的孤月,带着悠悠不尽的乡愁与绵绵不绝的相思,坠入“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梦幻世界。
恍然间,耳畔响起幽幽羌笛之声,那大抵是步入了王之涣的玉门关了。但见关外黄沙映残阳,腥风伴血雨,关内黄河上白云,孤城万仞山。岑目远眺,只见兵营内残旗乱舞,劲风萧瑟,一派悲寂苍凉之景。这时也才明白诗人的感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似乎是对边关将士的安慰劝勉,亦或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与抚慰。
我乘舟寻觅在茫茫诗海,忽而登上怪石嶙峋的蜀道,尽情感受蜀道上“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巍峨巉岩,透过险峻的蜀道领略诗人怀才不遇的苦恼愤懑;继而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般疏狂一醉,借酒浇愁;亦或体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惬意;忽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躬耕陇亩,优哉游哉。
阅诗经、览楚辞、吟唐诗、唱宋词、哥元曲、品明清诗文,踽踽独行的屈原、超然田园的陶潜、狂放豪迈的李白、乐观豁达的苏轼、诗情万种的易安居士.......一代代诗文大家,接力行舟,让悠悠诗韵流淌于文化的长河。
而今,我有幸作为一个溯流者,沉醉期间,不亦乐乎。
《诗韵词风》
在一个闲静的夜晚,点一盏台灯,捧一卷诗词,嗅一纸墨香,品一番意味。穿越千年时空,让文人墨客带着我领略诗和远方,是多么自由而惬意。在诗词中,我当了一回潇洒的游客,做了一回作者的知音,也悟了许多厚重的道理。
日落十分,建德江畔。一叶扁舟拨开薄雾轻轻地驶来,舟上坐着一位谦谦君子——孟浩然。晚风拂过他的衣裳,他吟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语气里带着些许失落。我走上前,关切地问:“您为什么而忧愁?”“我求仕失败,科举未中,于是来漫游吴越。”“既然这样,就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啦,好好欣赏眼前的美景,忘掉烦恼吧!”夕阳用最后一抹余晖,点亮了明月和繁星,随即沉入西方的地平线下。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幽蓝的夜空,那样清远,那样梦幻。不远处的树影,在天幕的背景前,随风轻轻摇动,那应该是天上的树吧?不然,树枝旁怎会缀着点点星光呢?身旁的江水流淌着,发出悦耳的哗哗声,水面上道道忽隐忽现的银光,让人看清了那清澈的江波。稍稍抬头,皓月当空,好像伸手就能抓住似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张口就吟。“好诗,好诗!”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就这样,一首《宿建德江》便完成了,那精致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千古流传,成了不朽的诗句……
感受完建德江静谧的夜景,我又来到了一个自由的农庄,遇到了大词人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小屋,溪流,绿草,还有一对恩爱的老夫妻,成了一幅醉人的田园画卷。“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农家人淳朴的生活,田园美丽的风光,让隐居的辛弃疾,放飞心情,将世事抛却在脑后。读到这,我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豁达了起来。
诗词不仅给我带来美的享受,还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告诉我:要领悟妙道的胜境,必须先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我懂得: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赢得更广阔的世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明白:要坦然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它穿越时空,无时不放出璀璨的光芒。品读诗词,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在诗词中与作者对话,丰富了我的生活,提升了我的素养,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爱诗词!我爱中华文化!
《秋天的诗韵(组诗)》
深秋有爱
城墙边
洒满撩人的月光
音乐
轻轻把思念倾诉
从桥边
到广场,树林
我用银辉写清秋
月色如银
为了你
把美丽的词汇
都写进诗行
洗涤前尘的过往
风,送走雁影
留下缤纷的故事
清澈的月光
照亮你的心房
秋天的怀抱
晨曦漫起,鸟鸣
奏响晨鼓
林密风静,叶尖凝露
初阳映红脸庞
一支红梅随想曲
点燃了湖岸的遥想
流水的情柔
涌动粼粼波光
风拨弄琴弦
荡开花涧的倩影
风,很柔
划过了心湖
微凉的风
扶摇透明的翅膀
尘世间,花开叶落
拥吻着大地
镜子
时光慢行
一天一天走向深秋
波光唯剩清婉
秋湖平如镜
湖水清凌凌
潋滟的蓝色中
倒映的五彩秋色
淡淡透明飞翔
黄昏有情
笑声掠过了湖面
镜像里的表情
灿如那一抹红霞
夕阳醉人
借助静湖一池墨香
轻抒秋色甜梦
梦里诗行写秋韵
平原秋色
风,像调皮的儿童
钻进秋的怀抱
黎明的平原
宛如新娘红晕满面
风掀起帷幔
天边新阳
亲吻尘世万物
明媚写在笑脸上
秋晨的平原
电动车,汽车,人流
流水般涌出小巷
释放一夜的积攒
美好的秋色
暖阳,清风和叶
总是不倦地缠绵
一路笑语,温馨无限
傍晚
晚霞,是
此时的明星
喧闹一天的尘世
暮色中
趋于平静
雀儿在归巢之前
梳了梳羽毛
望了一眼霞光
一声轻语
安然回了家
炊烟扯开了
夜的帏幔
轻轻的扶摇风铃
风吹,听
它发出的声音
清纯又温馨
阳光漫过田野
风捧出芬芳
弥漫田野
桂花黄
渲染了苍茫
秋阳晒出了
红润的暖
遥想辽阔天穹
天籁回荡
秋光潋滟
风扬雁影啼鸣
惊碎了一地花影
彩霞夕照
清风抚琴
悠扬的旋律
白云影动
蔓妙的风韵
作者简介:
施宏,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在岁月的流光里,物换星移,不变的,仍是那份对美好的执着,用笃定的心感受美好,用笔记录美丽,用文字装饰生活.有诗歌作品散见《岭南作家》、《长江诗歌》、《现代诗歌》、《江汉商报》、《汉诗世界》、《作家世界》、《乡土作家》、《华语作家》、《海峡文学》、《文学沙龙》、《当代汉诗平台》,现在湖北清松设计公司工作。
《诗“瘾”》
诗,从古延续至今,诗篇语言或精炼或优美,诗体较为严整,诗韵优雅含蓄。我往往陶醉于文墨书香、悠远而深长的意韵之中,由此慢慢迷上了诗。
我喜欢古典诗,古典诗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曾在闲暇之时,抱着一本《唐诗•宋词•元曲》看个不停,有时也会小试几笔。曾有一段时间,我和好友在一起共同写诗,合写了一首长诗,然后又各写了很多小诗,我把她和我写的全都整理在一个小本上,有时,品读过一篇古典诗词,再翻看我们的诗集,我们的诗太注重押韵,但押的又不好,有些句子还可以,但意韵又很浅薄,这使我感到了一丝丝愧疚。何来这愧疚?我个人觉得诗是从祖先那里代代相传下来的,到了我们这一代,连个诗也不会写,写不好,就有些愧疚了。或许是对诗上了瘾,才有这等愧疚。
诗是极富历史和色彩美感的语言集萃,诗歌从未在历史中断流,反而不断进步、发展、成型。从古至今传下了多少诗作,现在,我们仍在谱写诗歌,而这不正是一种“瘾”吗?诗“瘾”,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为诗所迷,不知多少旷世奇才,斟酌了多久,才酿出一首恣意飘洒墨香竹气的诗篇。《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绪论》中有“诗的生命代代出新论,可为感发的生命”,我想这可能就是诗歌不逝的原因,由心之所感而来。诗在历史中发展,成长,进步,在于它的特殊魅力,它的悠长、深远、含蓄,或大气或婉约都是特有的,极具吸引力的。当然,诗的历史绵延至今,也是人们的诗“瘾”的杰作。
诗无捷径,却有基本原则。(《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绪论》)《毛诗•大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是说在《诗经》中,其作品分类为:风、雅、颂,而其写作方式为赋、比、兴。
唐朝是一个诗歌汇聚,争奇斗艳的大时代,盛世诗歌,不羁而自由,老师曾讲古体诗和近体诗,层次分得十分分明的是唐朝。唐朝出了个大诗人李白,那位才学诗文极好、却不羁自由的谪仙,在隐隐中,在他的笔墨里,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空前繁盛。王维的诗有一种静谧禅意,空明幽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景致动人,丝丝清凉之意。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生四个时期,一大半处于流亡和凄苦之中,他的诗多了些内敛,多了些民间疾苦,多了些哀愁。时代变了,诗风变了。由此,我觉得,诗歌与人世间的聚会、离别有着不一般的牵系。从志南和尚的“古木荫中系短蓬”到“吹面不含杨柳风”,我能感到诗与外界的联系中,自然界是大框架。《毛诗•大序》中对诗的概括:“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袒露,人心随事物变迁,随自然更迭而起伏,或积极,或萧索。
前面提过诗由内心活动用精炼语言表达而来,《乐记》中讲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而钟嵘的《诗品序》中又有:“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样一来,又可得:“人心之所动,由言表述其心意,著诗。”这一结论。那么一个人,多多少少也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世间之人,不可能全是铁石心肠,那么人心之所动,动之以情,溢于言表,这便成了“瘾”,抒人的情感,抒自然、事物,世间的不同意义和形态。诗从文墨升华至精神世界。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诗尤其讲求精神境界;读诗,仿佛是跨越时空的谈话,靠的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赏诗,品诗,在诗中提升自我;写诗,将自身之心高度凝炼升华。
诗歌是一种文明的不朽象征。诗的作用在于诗词可以使得人的内心不会死亡。诗是一种含蓄的存在,而含蓄的表达,也正是大多时候的人们所需,由此,诗即成了一种无形之中烙进人心的“瘾”。诗“瘾”同其它一些瘾一样,来自于人无可抑制的内心,但不同的是,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从诗中领悟人情世故,从诗中还原古老的土地和民风。
诗“瘾”是同可见文明一起留下来的,并在人心之中静静传袭和继承着。诗是时代的见证,于是诗风可变,诗体可改,但除基本的原则之外。诗“瘾”同历史一般,在岁月中静候,在某一时刻勃发。诗的生命,如那两千年前的思想角逐般轰轰烈烈,一千多年前的群雄纷争般气势磅礴,又如那丛林深处的曹家一般传奇,陶渊明饮酒赏菊时的淡泊雅致。心承载着思想,有感有悟,将其凝练,便是跨古的纽带,诗“瘾”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