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潭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0:20:51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杜甫原文赏析和翻译》
狂夫
【唐】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篠(xiǎo):细小的竹子。篠通:筱
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的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长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居住的草堂,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秀美光洁的翠竹,细雨滋润着荷花,微风吹来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加狂放!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百花潭”在浣花溪南,杜甫草堂在其北。上句的“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传说孔子到楚国,听到一个小孩在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这里就是暗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头发。河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之意。“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浊”意指世道浑浊。根据世道决定进退,表明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即”传达出知足的意味。也就是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上句的“万里桥”与下句的“百花潭”,上句的“草堂”与下句的“沧浪”相对应,在似对非对中,描写了一路风光,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筿红蕖冉冉香。”中“翠筱”即绿色细竹。南朝梁简文帝《喜疾瘳》中有“隔帘阴翠篠,映水含珠榴”诗句。“娟娟”就是美好的样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浥”即滋润。“红蕖”即粉红色的荷花。“冉冉”本意为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也可以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这一联的意思是说,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微风吹送,清香可闻。其中,“含”和“裛”两个动词运用很妙。“含”有小心呵护之意,暗示了风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足见雨之细。这里,诗人以精心之笔,描写了微风细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花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中“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书断绝”就是断了书信来往。“恒饥”就是长时间挨饿。这里写了诗人的现实生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绝,他一家子就得重陷长久的饥荒之中,上句“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接着下句 “恒饥稚子色凄凉”是因上句而来,说明了“厚禄故人书断绝”的结果。这里,还要注意诗歌的形式,诗人打破格律来写,在句法上形成了“上二下五”式,把“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突出“恒饥”的贫困处境。在艺术上与“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异曲同工之妙。
“填沟壑”,即倒毙路旁无人收葬,意犹饿死。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呢。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如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月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你看,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风光哩!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面是“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这首诗就是作于这期间。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宁溪作文700字》
“长潭水,清又清,一浪一浪亮晶晶,晶晶里面有黄金。”台州的西部山区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在它的中间有一个“大水缸”——长潭水库,台州大部分水都来源于这里。而与其相邻的村落,正是我的最爱的乡村山野——宁溪。
我外婆的老家在宁溪的凉棚村。一进村,鸡鸣狗吠连绵不断,男人们背着锄头向山上走去,向田间走去,女人们说笑着抱着大盆里的满堆衣服向河边走去,老人们在地上撒着昨夜吃剩的米,看着小鸡们争先恐后地抢食,山间的孩童赤着小足,往那满山遍野跑去,往那一团团盛开的花丛中跑去,孩子们清脆的欢笑传遍了整个村落。
绕村庄有一条小溪,那是我们的天然游泳池,溪底时不时游过几尾嬉戏的小鱼,绿绿的青苔遍布了沿溪的石头旁,碧绿的湖水衬着悠蓝的天空。此时此刻,你要是躺在游泳圈上,看着自在的蓝天白云,还有知了在耳边伴奏,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哥哥姐姐还会抓鱼,拿一条毛巾在水里泡着,“唰”地抬起来,就抓到了不少活蹦乱跳的小银鱼,真是太厉害了!
外婆外公在石桥上叫走了玩得忘记时间的我们,带我们去那片竹林地。直直的竹子相互交错,竹叶一层盖着一层,盖住了热腾腾的太阳,沿着路边,我见着了红红的带刺的小果子,看着哥哥姐姐们争先恐后地摘着,外婆笑着告诉我:“这是山莓,比草莓还甜哩!”我们一边薅着路边的山莓,一边看着外公一锄头又一锄头地挖笋,跨了大半座山。
回到家,觉得有点饿了,外婆为我们做宁溪独有的美味——麦鼓头。用面团混合着猪油包裹着梅干菜,合成了一张大饼,筋道的面皮带着梅干菜的爽口,透出诱人的香味,让我忍不住要多吃一张。
无论我身在何方,宁溪的美总不时地浮现在我的梦里。那里有外公外婆,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后 记
我最喜欢去宁溪走走,放飞心灵。
家长感言
宁溪的山山水水美不胜收,家乡的一切,让人倍觉亲切,让人激动不已!在孩子的笔下,宁溪的美是那么传神,那么生动,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教师赏析
宁溪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宁溪的美食让人馋涎欲滴,小作者的作文让人回味无穷。作文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陶伟珍)
《捞鱼作文650字》
“溪潭水澄澄,彻底镜相似。”看着眼前汩汩流淌的小溪,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句话,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圈圈涟漪,溪流中的水草随意扭动身躯,就成了一支优美的舞蹈。
“这水里有没有鱼?”表弟盯着水面询问道。“有没有捞捞看不就知道了吗?”说着爸爸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捞网,小的两个给了我和表弟,他自己拿了一个又大又结实的,捕鱼行动正式开始!
我小心翼翼地来到溪边,踩着水边的岩石,伸出网子就捞,但是网里除了几块碎石头,什么都没有。捞了几次都没什么收获,我有点泄气了:“爸爸,估计这里没有鱼吧!”“可能鱼都冬眠了吧!”表弟这边也一无所获。
“你们两个小家伙,是你们不会捞!看!”爸爸把捞网往我们面前一伸,哇!里面竟然有一条小鱼和一只小虾,它们正活蹦乱跳的,想要从网里逃脱。
我和表弟捧着小鱼和小虾,把它们放到带来的盆里,接着缠着爸爸问:“为什么我们都捞不到,你却能捞到?”爸爸指着那些水草说:“你们要往水草里面捞,小鱼又不傻,怎么会在你们轻易能看到的地方,等着你们去捞呢!它们呀,都躲起来了。”哦,我和表弟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各自瞄准目标,准备再次出击。
我找到一丛茂盛的水草,心想:这可是个风水宝地啊,这一网下去肯定会大丰收!我伸出捞网,使劲捞了几下,接着把捞网拉了回来,往网里一看,哇!有一个螺蛳!我高兴地差点掉到水里!不过接下来就没什么收获了,可能因为天气太冷,所以小鱼小虾们都藏到水的深处避寒去了吧。
最后,我们抓到了五只虾,两个螺蛳和一条小鱼,也算有收获了,迎着美丽的晚霞,我们踏上了归途。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北小学三年级学生)
后 记
看来抓鱼还是要在对应的季节才能有所收获,还要讲究方法啊!
家长感言
一条小鱼、两个螺蛳、五只小虾,孩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教师赏析
小作者准确的动作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描写,把捉鱼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梁旦红)
《美丽的五龙潭》
五龙潭可真是个好地方!早上,虫儿唱、鸟儿叫,潭水哗哗流。早上的五龙潭被云雾笼罩着,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神神秘秘的感觉。中午,太阳当空照,火辣辣的感觉真难受。可是一到五龙潭,你会发现,绿树正撑着大伞为你遮阳呢!晚上,大家喜欢的玻璃桥亮了起来,十分美丽,好像一道彩虹正横跨在山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玻璃栈道?那里的玻璃栈道使用的我国的钢化玻璃做成的,从山的一头直到另一头,从透明的玻璃往下看,一个个潭水从山上倒流到山下,好像一个巨龙从山上爬到山下。
四个潭中,最好看的是第四个潭了。传说这里住着一条白龙,所以这个潭也是五个潭中最深、最蓝的潭,好像一颗宝石点缀在山里。
春天,那里是万物生长的宝贵的地点。夏天,那里是阴凉之地,秋天,那里是果实之园。冬天,那里的潭水细细地流着,好像五颗宝石镶嵌在山上......
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去五龙潭看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顶荷善子》
家乡纵前溪流奔,
荷叶花必罩青天。
潭水波浪滚滚动,
知有渡船路此地。
童子动浆采荷叶,
立把童子渡船遮。
渡上童子把歌唱,
想必童子心得欢。
《《晨景》现代诗四首》
晨景
朝霞似火红,
红日映碧潭。
潭水如翡翠,
桃花何娇艳。
夕照
夕阳逛西山,
彩霞涌满天。
海豚跃龙潭,
瞬间绽画栏。
山林
红日泛金光,
繁枝拂九霄。
秀林披红装,
山野孕风骚。
夜色
明月当空照,
古松月中挺。
苍穹藏奥秘,
世人皆憧憬。
作者:雷志发,男,1954年11月生。河南省固始县人。退休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喜欢用诗词表情达意,讴歌正能量。半年来,习作诗歌800余首。愿奉献文海泛舟,与读者交流。文海泛舟作品有《人间天堂》、《京城闪光》、《春驻霸王岭(诗集)》、《春游西沙七连屿(诗集)》、《天映湖上》、《江上晚景》、《美丽的尕海湖》等。
《报答党的恩情》
我出生于阳春潭水,在漠阳江畔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60年代初,我跟随在北大荒劳动改造的地主加右派的父亲去了东北,父亲退休后返回了广东故乡,却把我留在了黑龙江嫩江。我在东北工作20多年来,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在我意志消沉的日子,广东籍老乡、当时在连队任连长的共产党员丁森身同志的耐心教育帮助和鼓励,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人们无不欢欣鼓舞,我更是笑逐颜开。当南国广东这块土地在改革的春风吹拂中,给故乡带来明媚的春天时,一种深深的诱惑在激动着我、吸引着我,要调回南方工作照顾父母的强烈愿望,在心中缠绕多年。
1982年10月,阳春花滩林场急需内燃机技术员,还要懂得开推土机的技术人才,年近不惑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圆了调回南方工作的梦。
回到故乡后的第二个春天,因工作需要,我又调到了阳春市某企业工作。此时的南方.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强劲的改革春风使我这个当年“可以教育好的子弟”插上了金色翅膀;承包责任制的落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全面实施,又使我这个昔日的“狗患仔”踩上了金桥。现在,我也有了存款。在东北生活还很拮据的我,今天,竟有能力圆了我在城里购买楼房、彩电、冰箱、电脑、摩托车的第二个梦。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依靠一个基础支撑着,这就是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的增长,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实行一个最根本的战略转变,即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我看到了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乘风破浪,充满希望驶向胜利的彼岸,我深受鼓舞。
对于熬过乱世的人,才最珍惜盛世来之不易;对于熬过冬天的人,才觉得春天的温暖特别珍贵。我和我的家乡,我的乡亲,我的姐妹,我的家庭,就是在党的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普照下的春天再生的。
去年金秋,我举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潭水镇,故乡在我目光中,那幢幢拔地而起的建筑群,镶嵌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步履所到之处,鸟语花香,稻浪滚滚,流水潺潺,硕果彤红;驱车走过的大桥和公路,昔日的闭塞落后已荡然无存,这便是我现在的故乡向世界展示的面貌。此时此刻,我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没有党的英明伟大、正确领导,如果没有那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我的家乡岂能有今天?我又岂能会有今天?
我从镇上花花绿绿热闹异常的农贸市场上,看到了色彩斑斓的希望。阿伯对我说:“以前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现在我们说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家乡的新气象。邓小平让我们致了富,江泽民给我们描绘出了国强民富的无限美景,我们都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后,吃穿不用愁了,这会儿市里经常派人下来帮助我们搞科学种田、科学养猪、发展栽蕉种果……田里亩产达六七百斤,栏里养的猪像条牛,你说神不神!”
家乡的记忆是甜蜜的,家乡的风景是一座永远的纪念碑。我为自己能生在科学昌明、前途灿烂、生活富裕、祖国强大的时代,而觉得自豪!
时代催人进取,激励人生追求,我的迫求又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急切地提高文化知识了。因此,我自费报读了湖L师范学院函授创作班。由于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使我克服了时间紧、工作忙的种种困难。在我不折不挠的努力苦学下,终于克服了原来文化特低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大学文凭。有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稳定,有党的好领导,才能圆我一个个梦。
文化知识得到了充实,在此基础上,我经常练笔,废寝忘食,勤奋耕耘。迄今,我已出版、发表的著作有《刘传高文学作品选》、《死亡与复生之谜》以及一批短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旅游随笔、通讯、特写等近百万字。《妻子两次哭泣》曾获广东省珠江月刊1997年举办的“新华杯”征文大赛二等奖;通讯特写《啊,我的祖国》获2000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电视学会等三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大赛二等奖,并加人了当地的作家协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人生又圆了另一个梦—作家梦。
今后,我将会更加地忘我工作报答党的恩情;也会更加勤奋地用自己手中这支笔,讴歌伟大时代,描绘祖国的日新月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