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新材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6:04:30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
以坚持为话题的新材料作文可以使用什么素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一
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用于发电的水库,先后投入了一亿多美元,高中作文素材坚持。当大坝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生物学家们发现大坝底有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类,如果大坝最终建成的话,将影响这种鱼生活的环境而导致这种鱼的灭绝。于是环保组织向法院提出了诉讼,要求大坝停工并放弃修建水库的计划,但在第一次诉讼中,他们失败了:初审法院认为大坝已经接近完工,浪费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钱去保护一个鱼种是不明智的,拒绝判决大坝停工。环保组织又上诉到最高法院。
终于,这些小鱼儿在最高法院赢得了它们的权利,依据是联邦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这些小鱼儿可以在它们的家园自由地栖息,而它们身边是那被永久废弃的价值一亿多美元的大坝。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二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进,被誉为 “经营之神。”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
“好好干吧!”
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以往,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后滕也会受到松下严厉的斥责。这种作风可以说是松下管人的秘决。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后滕自然会心怀愧疚,对松下也会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松下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类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三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会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1个月。
在全国上下一片萧条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1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1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生计无着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不会感激万分呢?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货源。3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款一走了之和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分公司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四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己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五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作文素材《高中作文素材坚持》。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
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六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皇帝手下的一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以他的长久服役为理由。“我应该升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报告,“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及才华有着高明判断力的人,他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
“亲爱的将军,好好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他们仍然是驴子。”
【新材料作文坚持素材】
《水上行走鞋》
嗨!大家好!我要向各位推荐由我设计的纳米新材料鞋子——水上行走鞋。
水鞋,全称“水上行走鞋”。鞋子主要材料是橡胶,表面还会包有一层防水保护膜。鞋子的下层有两个轮子,有人会问:“在水上走干嘛要轮子呀?”我告诉你,因为这种鞋子不仅可以在水上走,还可以在地上走。在地上走,你会觉得无趣,你可以把两个轮子收下来,这样就可以滑冰了!
你把轮子一收,在水上走走,你就会感觉轻飘飘的,在水上穿行,活动自如,穿上行走鞋体验吧。小河弯弯,流水潺潺,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这景色也太好看了吧!
如果你在海边玩,浪花来了,人要用力一跳,你不用,你只需要静静地站在那儿,他们一定用眼睛死死的盯着你,那时你会觉得自己非常高大。
有时候,你在海边游玩,想给朋友露一手时,鞋子是你的随行师,表演唱歌,水行鞋可以根据音乐伴奏,纠正你的声音,使你的声音更加完美动听。
怎么样?我设计的鞋子还行吧。我对这双鞋子非常有信心,它物美价廉,期待您使用哟!
《2024年高考作文专家指导系统: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4年高考(微博)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一统天下。有人认为,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角度多多,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没有必要再苦苦地训练审题立意。其实不然,审题立意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而跑题偏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佳作悟法】
佳作一:(2013·安徽优秀议论文)
学会改变
一些人在事后问道:“为什么会这样?”萧伯纳却总是追问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让我沉思: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生总是碌碌无为满怀抱怨,而有些人总是能够在失败后奋起终获成功。总是在往事的失意中沮丧,只能让你失去太阳后,再错过月亮和星星,成功的机会一次次离你远去。因此,我奉劝失意者,与其躺在失意的沟堑中抱怨,不如奋起改变,改变自己,你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希望。
改变自己是智者的领悟,勇敢地改变自己首先需要有改变生活的态度。萧伯纳的名言何尝不是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啊!曾经的萧伯纳已经对英国戏剧失去了信心,他写的许多评论文章都充满讽刺和指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阅读了易卜生的著作,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深深触动了他。从此,他开始改变自己,学会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生活,用一种新的态度重新写作。终于,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多舛的命运,更使自己成为英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改变其实很简单,它只需要我们改变认识生活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成见,发现生活的另一面即可。
改变需要我们敢于尝试。明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我们要敢于改变,无论最终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改变。受困于内忧外患的晚清政府,面临摇摇欲坠的局面,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努力去做各种尝试,他们学西学,兴教育,虽然这种改变没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难道我们能够否认他们的功劳吗?历史的评价已经给出公允的结论,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虽然不成熟而且有许多局限性,但是它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我要说,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畏惧不敢改变自己,每一次不成功的改变必将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敢于改变自己,我们就拥有了迈向成功的机遇。
改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改变不仅仅需要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还必须懂得:改变是一种磨炼,需要我们能够承担破茧成蝶的痛苦。著名画家凡·高曾经担任教区牧师,他多次和煤矿矿工下井,乘坐缆车下降的过程非常恐怖,让他几乎晕厥,可是其他工人却没有抱怨。因为长期的工作经历使他们懂得既然抱怨、担心、害怕于事无补,就不如改变自己平静面对。他们改变自己选择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恐惧的方式,就是一种不屈,他们的表现深深触动了凡·高,也慢慢改变了凡·高。
我们生活中面对的许多事情,正如矿工们的经历一样,也许这些事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处境,但我们可以在适应中选择慢慢转变自己,使我们不至于成为只是不住抱怨的庸人。因此,选择承受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改变的过程。愿我们都能像萧伯纳一样追问一句“为什么不能这样”,它将会使我们在人生路上时时得到来自内心的激励,它将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去追求我们心所向往的目标。
因此,我们都应该记住:每一次改变,也许非常渺小,但也胜过多次无助的抱怨,我们的人生就应该从改变开始。
亮点评析 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运用排比,对事例分析透彻,结合生活彰显个性!文章抓住了重点,即我们需要改变!总的来说,语言流畅,文采飞扬,事例分析较好。
材料丰富,紧扣主题。这篇文章选材丰富,关注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典型且有说服力,事例分析,紧扣主题。
佳作二:(2013·新课标全国Ⅰ优秀记叙文)
青 瓷
河南一考生
一枝青花犹如一条小蛇盘上了瓶身,那瓶在日光下显得如此晶莹剔透。而一条长长的记忆,纠缠着老戴的整个人生。
当老戴还是小戴时,他的生活就如享受着江南春风的竹笋般,舒适,滋润。但是好梦总不会长,变故来得很随意,又那么让人无措。
老戴的爹,是小有名气的制瓷人。有一天,京城来了老朋友,老戴爹设了酒宴招待客人。席间,老友拿出一只锦盒,爱瓷如痴的老戴爹当时就呆在那里,半晌,才接过青瓷,喜得直叫:“好瓷!”老朋友问:“老哥哥,你说,这瓷值多少钱?我这条老命就差点儿为这瓶丢了。”老戴的爹有了些醉意,笑嘻嘻地伸出两个指头晃了晃。“两千两?”“嘻,二十万两。”老友喜得不知所措:“当真?”“我还能骗你吗?这可是景德镇的制品,慈禧太后的珍藏!”老戴爹略带醉意抱着花瓶,谁知脚下被啥绊了一下,就这样破了一个洞。老戴爹的酒醒了,呆在了那里。
最后,老戴爹变卖了所有家产,足足十一万两。朋友接过银票在叹息声中离去了。
老戴爹在懊悔中开始了对青花瓷的修补,他的心情并没有沮丧,摇着小脑袋憧憬着说:“儿子,我现在一心一意地修补青瓷,别的活我不做了,很快,大房子就会回来的。”
可惜,世上的事就是难遂人愿,家里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老戴爹仍然固执地不接其他任何活儿,埋头修补青瓷。老戴爹中风,临终前支吾地指着青瓷想说些什么,却被老戴娘打断了:“你这个老不死的,这个破东西害了你。你还拿它害孩子们,它再值钱我们也不补了!”老戴爹在不甘中合上了眼睛,老戴娘哭得死去活来。
小戴渐渐变成了老戴,他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但父亲有遗愿,要修补那个瓷瓶,他也就每天潜心修补瓷瓶。“爹,吃饭了!爹,你还在看那破瓶子?”儿子叫着老戴,不紧不慢地说。儿子在烧瓷上很有天分,这一点极像他爷爷。可是爷俩儿怎么也烧不出一块让青花瓶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瓷来。
“你这两天背着我神神秘秘地干了什么呢?”老戴不解地看着儿子。“保密。”儿子得意一笑。
老戴六十大寿那天,宾客满堂,却不见儿子。半晌,儿子满头大汗抱着一只锦盒走了过来。打开,一枝青花静静地开在瓶子身上,阳光下温润如玉。“你,你修好了?”老戴流下了眼泪,这瓶子真是天衣无缝。
“没。那破瓶子被我摔了,又不是什么宝贝,修什么?我重新烧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儿子笑着说。
“你是怎么烧出来的呢?我和你爷爷怎么没想到这么做呢?”
“你和爷爷太看重那青瓷的价值,只知道补!”
亮点评析 一般而言,新材料作文写记叙文的很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何紧扣“材料”问题。记叙文对“材料”可以明引,也可以暗合,多采用暗合。这“暗合”,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这篇小说体的记叙文,采用的就是“神似”式的暗合,点明小说中心和材料题旨的就是结尾那句话。它既卒章显志,更让人思考材料题旨的巧妙性、含蓄性:老戴、老戴的爹都太看重那只青瓷的价值,想凭自己的经验、技术去修补那只青瓷,却没有“勇气”去打碎那只精致的青瓷;而小戴显然颇具胆量,毅然摔了,打造出全新的青瓷。当然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精到,也是获得高分的必备要素。
【技法指导】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是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义是什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类,一是文字类的,二是图画类的。这里谈的是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对此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如2013年浙江卷、湖南卷,对此要在辨析其异同关系的基础上立意(题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有的是多重关系型,如2013年江苏卷,大多是两元关系型,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作文题内容是失者与拾者的关系,广东卷内容是“捐助”与“受助”的关系,湖北卷是方与圆的关系,辽宁卷是沙子与珍珠的关系,福建卷是流星与树根的关系。
(3)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与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2013年辽宁卷,审题立意要重点挖掘寓(喻)意。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题目中的老切割师的话,辽宁卷题目中的老者的话,福建卷题目中的最后两句话。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例的审题: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材料 2013年北京卷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其中“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作为提示性话语至关重要。它表明要扣住“手机”立意、行文。可以从科学家的视角来立意,可以从文学家的视角立意,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立意。抓住这样的关键语句,何忧之有?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 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分析 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考生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的批评”“自信”等角度立意。
一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三、多角度思考,寻最佳立意,忌边缘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则材料,有哪些立意角度呢?
从材料内容讲,不同的人、事、物就有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人、事也有多个立意角度。
从立意方法讲,可以正向(顺向)立意、反向(逆向)立意、类比立意。
在众多的立意角度中,只能选一个角度立意。当然要选“最佳”立意。何谓“最佳”立意呢?
从命题者角度看,能对接命题者命题所依据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和特点的,就是最佳立意;能重视思辨法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例如2013年福建卷作文题,如果使用了“抓关键句法”,抓住诗末句“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普通,不够出彩。考生如能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这正是命题者想要考查的思辨能力,因而,这才是最佳立意。
从材料本身看,能体现核心语意,从主要对象角度切入的立意是最佳立意,而边缘立意则是最差立意,甚至偏题立意。
2014年高考(微博)作文备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作文一统天下。有人认为,新材料作文是开放性命题,角度多多,从哪一个角度写作都行,没有必要再苦苦地训练审题立意。其实不然,审题立意是理解材料的关键环节,而跑题偏题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审题立意是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复习的始终。训练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
【佳作悟法】
佳作一:(2013·安徽优秀议论文)
学会改变
一些人在事后问道:“为什么会这样?”萧伯纳却总是追问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让我沉思: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生总是碌碌无为满怀抱怨,而有些人总是能够在失败后奋起终获成功。总是在往事的失意中沮丧,只能让你失去太阳后,再错过月亮和星星,成功的机会一次次离你远去。因此,我奉劝失意者,与其躺在失意的沟堑中抱怨,不如奋起改变,改变自己,你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希望。
改变自己是智者的领悟,勇敢地改变自己首先需要有改变生活的态度。萧伯纳的名言何尝不是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啊!曾经的萧伯纳已经对英国戏剧失去了信心,他写的许多评论文章都充满讽刺和指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阅读了易卜生的著作,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深深触动了他。从此,他开始改变自己,学会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生活,用一种新的态度重新写作。终于,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多舛的命运,更使自己成为英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改变其实很简单,它只需要我们改变认识生活的态度,放弃自己的成见,发现生活的另一面即可。
改变需要我们敢于尝试。明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我们要敢于改变,无论最终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改变。受困于内忧外患的晚清政府,面临摇摇欲坠的局面,仍有许多仁人志士努力去做各种尝试,他们学西学,兴教育,虽然这种改变没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难道我们能够否认他们的功劳吗?历史的评价已经给出公允的结论,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虽然不成熟而且有许多局限性,但是它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我要说,不要因为一次挫折,就畏惧不敢改变自己,每一次不成功的改变必将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敢于改变自己,我们就拥有了迈向成功的机遇。
改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改变不仅仅需要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还必须懂得:改变是一种磨炼,需要我们能够承担破茧成蝶的痛苦。著名画家凡·高曾经担任教区牧师,他多次和煤矿矿工下井,乘坐缆车下降的过程非常恐怖,让他几乎晕厥,可是其他工人却没有抱怨。因为长期的工作经历使他们懂得既然抱怨、担心、害怕于事无补,就不如改变自己平静面对。他们改变自己选择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恐惧的方式,就是一种不屈,他们的表现深深触动了凡·高,也慢慢改变了凡·高。
我们生活中面对的许多事情,正如矿工们的经历一样,也许这些事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处境,但我们可以在适应中选择慢慢转变自己,使我们不至于成为只是不住抱怨的庸人。因此,选择承受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改变的过程。愿我们都能像萧伯纳一样追问一句“为什么不能这样”,它将会使我们在人生路上时时得到来自内心的激励,它将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去追求我们心所向往的目标。
因此,我们都应该记住:每一次改变,也许非常渺小,但也胜过多次无助的抱怨,我们的人生就应该从改变开始。
亮点评析 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运用排比,对事例分析透彻,结合生活彰显个性!文章抓住了重点,即我们需要改变!总的来说,语言流畅,文采飞扬,事例分析较好。
材料丰富,紧扣主题。这篇文章选材丰富,关注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典型且有说服力,事例分析,紧扣主题。
佳作二:(2013·新课标全国Ⅰ优秀记叙文)
青 瓷
河南一考生
一枝青花犹如一条小蛇盘上了瓶身,那瓶在日光下显得如此晶莹剔透。而一条长长的记忆,纠缠着老戴的整个人生。
当老戴还是小戴时,他的生活就如享受着江南春风的竹笋般,舒适,滋润。但是好梦总不会长,变故来得很随意,又那么让人无措。
老戴的爹,是小有名气的制瓷人。有一天,京城来了老朋友,老戴爹设了酒宴招待客人。席间,老友拿出一只锦盒,爱瓷如痴的老戴爹当时就呆在那里,半晌,才接过青瓷,喜得直叫:“好瓷!”老朋友问:“老哥哥,你说,这瓷值多少钱?我这条老命就差点儿为这瓶丢了。”老戴的爹有了些醉意,笑嘻嘻地伸出两个指头晃了晃。“两千两?”“嘻,二十万两。”老友喜得不知所措:“当真?”“我还能骗你吗?这可是景德镇的制品,慈禧太后的珍藏!”老戴爹略带醉意抱着花瓶,谁知脚下被啥绊了一下,就这样破了一个洞。老戴爹的酒醒了,呆在了那里。
最后,老戴爹变卖了所有家产,足足十一万两。朋友接过银票在叹息声中离去了。
老戴爹在懊悔中开始了对青花瓷的修补,他的心情并没有沮丧,摇着小脑袋憧憬着说:“儿子,我现在一心一意地修补青瓷,别的活我不做了,很快,大房子就会回来的。”
可惜,世上的事就是难遂人愿,家里已经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老戴爹仍然固执地不接其他任何活儿,埋头修补青瓷。老戴爹中风,临终前支吾地指着青瓷想说些什么,却被老戴娘打断了:“你这个老不死的,这个破东西害了你。你还拿它害孩子们,它再值钱我们也不补了!”老戴爹在不甘中合上了眼睛,老戴娘哭得死去活来。
小戴渐渐变成了老戴,他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但父亲有遗愿,要修补那个瓷瓶,他也就每天潜心修补瓷瓶。“爹,吃饭了!爹,你还在看那破瓶子?”儿子叫着老戴,不紧不慢地说。儿子在烧瓷上很有天分,这一点极像他爷爷。可是爷俩儿怎么也烧不出一块让青花瓶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瓷来。
“你这两天背着我神神秘秘地干了什么呢?”老戴不解地看着儿子。“保密。”儿子得意一笑。
老戴六十大寿那天,宾客满堂,却不见儿子。半晌,儿子满头大汗抱着一只锦盒走了过来。打开,一枝青花静静地开在瓶子身上,阳光下温润如玉。“你,你修好了?”老戴流下了眼泪,这瓶子真是天衣无缝。
“没。那破瓶子被我摔了,又不是什么宝贝,修什么?我重新烧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儿子笑着说。
“你是怎么烧出来的呢?我和你爷爷怎么没想到这么做呢?”
“你和爷爷太看重那青瓷的价值,只知道补!”
亮点评析 一般而言,新材料作文写记叙文的很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何紧扣“材料”问题。记叙文对“材料”可以明引,也可以暗合,多采用暗合。这“暗合”,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这篇小说体的记叙文,采用的就是“神似”式的暗合,点明小说中心和材料题旨的就是结尾那句话。它既卒章显志,更让人思考材料题旨的巧妙性、含蓄性:老戴、老戴的爹都太看重那只青瓷的价值,想凭自己的经验、技术去修补那只青瓷,却没有“勇气”去打碎那只精致的青瓷;而小戴显然颇具胆量,毅然摔了,打造出全新的青瓷。当然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精到,也是获得高分的必备要素。
【技法指导】
一、读懂材料:审题之前提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是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因此,读懂材料就是要知道其内容和含意,知道它说了哪些主要的人、事,其核心语义是什么。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从材料类型上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大致有两类,一是文字类的,二是图画类的。这里谈的是文字类材料。
(1)从数量上看,有单则型和多则型。高考新材料作文大多是单则型,对此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意。多则型的,如2013年浙江卷、湖南卷,对此要在辨析其异同关系的基础上立意(题目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从关系上看,有单一关系型和多重关系型。高考题有的是多重关系型,如2013年江苏卷,大多是两元关系型,如2013年大纲全国卷作文题内容是失者与拾者的关系,广东卷内容是“捐助”与“受助”的关系,湖北卷是方与圆的关系,辽宁卷是沙子与珍珠的关系,福建卷是流星与树根的关系。
(3)从表达上看,有直白型与含蓄型。直白型的材料多是时政类、故事类,审题立意要提取中心,溯果求因。含蓄型的材料多是比喻类、寓言类,如2013年辽宁卷,审题立意要重点挖掘寓(喻)意。
2.从材料内容上审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读懂材料,关键是把握核心语意。核心语意在哪里呢?
(1)在关键句上。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题目中的老切割师的话,辽宁卷题目中的老者的话,福建卷题目中的最后两句话。
(2)在暗示立意的关键词上。请看下例的审题: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初看这则材料,似乎无关键东西可寻。但仔细审读,“担心失败”“推卸责任”已暗示了立意的方向。
(3)在句间的逻辑关系上。如2013年安徽卷作文材料: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核心语意在后一句上,因为句中的“却”点明了语意重心。
3.从对象和关系上审题
(1)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2)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审题的基本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材料 2013年北京卷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其中“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作为提示性话语至关重要。它表明要扣住“手机”立意、行文。可以从科学家的视角来立意,可以从文学家的视角立意,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立意。抓住这样的关键语句,何忧之有?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 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使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拿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分析 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考生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的批评”“自信”等角度立意。
一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三、多角度思考,寻最佳立意,忌边缘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多角度立意。一则材料,有哪些立意角度呢?
从材料内容讲,不同的人、事、物就有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人、事也有多个立意角度。
从立意方法讲,可以正向(顺向)立意、反向(逆向)立意、类比立意。
在众多的立意角度中,只能选一个角度立意。当然要选“最佳”立意。何谓“最佳”立意呢?
从命题者角度看,能对接命题者命题所依据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和特点的,就是最佳立意;能重视思辨法的立意,就是最佳立意。例如2013年福建卷作文题,如果使用了“抓关键句法”,抓住诗末句“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写追求、坚守、信念、扎根、底线这样单方面的文章,立意就比较普通,不够出彩。考生如能从全诗着眼,写到“仰望夜空与立足脚下”“自由与坚守”“避免浮躁,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间的二元辩证关系,这正是命题者想要考查的思辨能力,因而,这才是最佳立意。
从材料本身看,能体现核心语意,从主要对象角度切入的立意是最佳立意,而边缘立意则是最差立意,甚至偏题立意。
《新的阶段》
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7个领域,共巧个主题项目进行跟踪和攻关。国家为这项研究计划拨出了巨额资金。计划实施后,各个领域选聘专家成立委员会,分解课题,招标、申报,已有近万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加人了这项研究计划。各个领域都已启动,进入良好状态,其中生物领域进展喜人,所取得的初步结果为我国粮食增产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863计划”是一项中长期计划,它的成果大多将要到本世纪末或下一世纪初才能起作用。而把这些成果变成产品、商品还有个建立产业的问题。从建国时起,我国开始注意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建设。
20世纪50年代,我国研究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核技术和喷气技术,分别建立了一批高技术企业。到198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达到740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拥有300万职工,30万技术人员的高技术产业队伍。显然,这样的水平在世界高技术领域是比较低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集中了世界80%的高技术产品和60%的中等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10万亿美元中的近80 %。而我国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的比重过小,并且发展缓慢,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合理调整和改造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作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国家科委受命于国务院,制定并推行了 “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以优先建立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等领域的高技术、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在近3年内创办2 000个高技术、新技术企业,开发2 000项高技术、新技术产品,并将使其中的2/3以上形成规模生产,1/3出口。到20世纪末或21 世纪初,在整个产业结构和国民生产总产值中,大大提高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值所占的比重。在出口产品中,把高技术产品的比重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高技术产品在本国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水平。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