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康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28:05
《康熙朝间立储事初一作文》
康熙朝间立储事初一作文
清圣祖康熙,多么贤明的一位君王,但揭开这个帝王家庭的往事,便知这位帝王的.无奈与辛酸。
康熙皇帝8岁登基,16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这61年间,他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三次亲征葛尔丹,抗击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创建了多么大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明君”着称。
治国有方,治家无招。早就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康熙皇帝创造出了一片太平盛世,将朝纲整顿的井井有条,可这齐家比这治国还难。何况这帝王之家关系复杂,这让康熙为难至极。
宫中又为立储之事再掀波澜,康熙皇帝废除胤礽之后,坚决不提立储之事,这使诸位皇子们怎能坐得住呢?便开始结党营私,拉拢官员,争夺太子之位。康熙见此情此景,心好似被刀剜,但当下之情景,只能静观其变,如若自己插手,便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宫内皇子大多数乃同父异母,但也与亲兄弟相差无几,竟如此明真暗斗,毫不顾忌手足之情,这使康熙倍感心寒。不由得一首小诗涌上心头“本子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像有名的玄武门兵变,这便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皇子阿哥们真想这样做吗?我看不然。这便是出于无奈,谁让你是皇子呢?谁让你生在宫内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夺得皇位,方可高枕无忧。倘若争不得皇位,重者便是一死,即便是轻者也永无出头之日。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命运安排好的,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不顾什么手足之情,凡事影响到自身利益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铲除,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方可罢休。
康熙驾崩后,皇四子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雍正。在仇恨的促使之下,他将手足之情抛于九霄云外,将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杀的杀,关的关。真乃一大悲哀呀!
皇宫大内之中非但不是人间天堂,却好似世间地狱。哀哉!哀哉!
【康熙朝间立储事初一作文】
《电视剧康熙帝国观后感》
电视剧康熙帝国观后感
好不容易的周末,本打算出去溜达溜达,可惜天公不作美啊,于是乎窝在被窝里,看电视剧,康熙帝国观后感。知道是啥电视剧不?《康熙帝国》,很老的片子了,光碟还是我特意早上出去买回来的。许是因为我性格当中有太多怀旧的因素吧,总是让我把过去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的带到现实生活中。再说里头有我最崇拜的两位演员呢,陈道明和斯琴高娃,不知为何,尤其喜欢他俩演的这部戏。
看了那么多穿越剧,那么多宫廷争斗的古装片,似乎导演和读者总是对康熙皇帝的'这段历史情有独钟。两部最火的清穿片《宫》《步步惊心》均以他为题材,可见康熙大帝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不过不同之处是,两部穿越片均已女主角与阿哥门的爱恨情仇为主线,而《康熙大帝》却更多的忠于史实,没有养眼的女主角,而是精湛演技的较量。其实陈道明也很帅的,帅的很有霸气,观后感《康熙帝国观后感》。斯琴高娃,更不用说了,孝庄皇太后在历上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果敢与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更是古今少见。
作为一个文科生,对历史我还是有一点了解的。记得在高中学古代史时,最感兴趣的就是清朝,这个由满人创建的历史朝代,给我们的中华文明添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我们有了多少孜孜不倦的谈资。其服侍、饮食、习俗、文化仍吸引着大批的当代学者为之趋之若鹜。
伟人就是伟人,其传奇的一生总是为我们所津津乐道。8岁登基,16岁智擒鳌拜。平三藩之乱,差点使整个京都陷于困境,面临退位让贤,是孝庄的痛骂与教育让他再次恢复勇气,找到谋略。三次亲征蒙古,打败葛尔丹,使外蒙划入中国版图。反抗沙俄在东北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国东北的边界。后统一台湾,开设府县.......他有太多太多的丰功伟绩,他的一生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
但凡一代圣君,都求贤若渴,善用人才。我其实特别好奇,古时候的奇才怪才偏才还真是多。仅凭一篇文章,一句话就辉煌腾达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人因为说错一句话而小命不保的。
当然,电视剧永远都只是电视剧,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历史不可能重演,也无法精确考究,但是我们对康熙的丰功伟绩却毫不质疑。
陈道明在里头的表演太过瘾了,他的服装也特别的吸引眼球,扮演皇帝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样。高老婆子也很有气势。总之,让我看的很过瘾!
【电视剧康熙帝国观后感】
《康熙帝不上尊号》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十
不上尊号
康熙帝无论在发展经济文化上,还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上,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国内和国际上都一致赞扬他。有好几次,康熙帝打了大胜仗,大臣们都要求给他上尊号。上尊号,就是给皇帝加上一些好听的词儿,像“功德”“孝敬”“仁纯”等等。
可是,康熙帝特别讨厌这件事,拒绝给自己上尊号。他对大臣们说:“虽然打了胜仗,可国家还很穷。大家办事要节省,要求实。如果从我这儿起,就给自己加功封号,那不太可耻了吗?”
大臣们都说:“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矩。您上尊号,也是满朝文武的荣耀啊!”
“不能这么说!”康熙帝严肃地说,“国家不富强,谈得上什么荣耀?上尊号又有什么用?皇帝为一国之主,要办实事,讲实用。我就不喜欢动不动就上尊号,歌功颂德!”
大臣们还要说什么,康熙帝大声说:“上尊号的事,万万不能办。你们不要再提了。”
康熙皇帝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朝廷许多大臣又忙开了。有的送绸缎,有的送马匹,有的送珍宝。没想到,康熙帝一概不收。大臣们觉得不好意思,都央求他收下。
康熙帝说:“你们这么办了,全国各地的官员就要跟着学,也送这送那。这不合我的心愿,我坚决不能收。”
康熙帝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很少有的。康熙帝是清朝最能干的皇帝,虽然他也办过一些错事,可他仍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每日小练
1. 康熙帝在位期间做出了哪些贡献?
A. 统一“度量衡”
B. 维护国家统一
C. 反对外来侵略
D. 发展经济文化
2. 康熙帝认为皇帝为一国之主,最重要的是什么?
上期答案
1. AB
2. 把性命当儿戏。
《康熙帝不立牌坊》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九
不立牌坊
有一次,朝廷负责礼仪的大臣向康熙帝报告,说山西有个姓荆的妇女为丈夫“殉葬”而死,请皇帝下令,给她立个牌坊,表扬她遵守礼教。
康熙帝听了,绷起脸,很不高兴。
原来,这种“殉葬”是过去一种非常落后和野蛮的风俗。有的是一个主人死了,他的奴仆就跟着自杀,和主人一块儿入葬;有的是丈夫死了,妻子自杀,夫妻俩同葬。这种封建礼教不知害死了多少妇女和百姓。可统治者还经常鼓励人们这么做,谁殉葬死了,就给谁立个像牌楼一样的牌坊,说他们是“义仆”、“节妇”。
康熙帝早就反对这种做法,好几次下令禁止活人为死人殉葬。今天听大臣们还要给姓荆的妇女立牌坊,他就生气地大声说:“我早就说过,不准让奴仆为主人殉葬,不准让妇女为丈夫殉葬。怎么你们还要表彰这些事呢?”
大臣们红着脸不说话。
康熙帝又说:“丈夫死了,应该让妻子自己决定今后的去处。为什么要逼人家自杀,把性命当儿戏?我如果下令给荆氏女子立牌坊,以后殉葬的人不就更多了吗?今后不许再办这样的事。妇从夫死的事,应当永远禁止!”
每日小练
1. “殉葬”是怎样的风俗?
A. 一个主人死了,他的奴仆就跟着自杀,和主人一块儿入葬
B. 丈夫死了,妻子自杀,夫妻俩同葬
C. 父亲死了,女儿自杀,妇女俩同葬
D. 母亲死了,儿媳自杀,婆媳俩同葬
2. 为什么康熙帝反对“殉葬”?
上期答案
1. AB
2. 首先是当皇帝的责任,应当君臣一起担当。
《康熙帝地震之后》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八
地震之后
有一年夏天,北京发生了一场地震。接着,附近的好几个县也闹开了大地震。“轰!轰!”地震的响声像打雷一样,吓得人们心惊胆战;田野里到处房倒屋塌,烟尘滚滚。很多人来不及躲闪,被砸得死的死,伤的伤。有些地方地面裂了大口子,里面冒出又浓又黑的水,流得遍地都是,臭气冲天。
过了不多日子,唐山(在河北省)一带也发生了大地震,老百姓的损失可大了。
这场大地震使朝廷的许多大臣都害怕起来。有个叫魏相枢(shū)的大臣秘密地求见康熙帝,对他说:“这场大地震,是老天爷对坏人的警告,我看一定是索额图他们几个人干了坏事,才引起地震的。陛下只有重重地处罚他们,才能消灾免祸,才不会再闹地震。”
“你胡说什么!”康熙帝一听就生气了,“你怎么敢趁天灾的机会,诬告别人呢?”
“这......”魏相枢的脸都吓白了。
康熙帝接着说:“历朝历代,都有过地震。可一有地震,当皇帝的就要处罚一个掌权的大臣,说是他们没把事办好才闹地震。这就大错了!如果真是因为办了错事,那首先是当皇帝的责任,应当君臣一起担当。怎么能把罪过推到臣子身上啊!你说!”
“臣不敢,臣不敢。”魏相枢连忙辩白。
“我知道你和索额图有私怨,可你不应该用公事报私恨。今后不准再这样,去吧!”
魏相枢一句话不敢再说,连忙退出去了。
康熙帝这年只有二十五岁,就能明辨是非,不受欺骗。
地震刚过去,他就下令对受灾百姓发放救济,并由国家把他们的房子修好。
每日小练
1. 地震刚过去,康熙帝做了那些事情?( )
A. 下令对受灾百姓发放救济
B. 由国家把百姓的房子修好
C. 处罚一个掌权的大臣
D. 查处贪官污吏
2. 如果真是因为掌权的大臣办了错事,康熙帝认为应该如何补救?
上期答案
1. ABC
2. 专门组织了考察队,沿黄河而上,经过千辛万苦,直至找到黄河的源头为止。
《康熙帝皇帝和科学》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七
皇帝和科学
前面讲,康熙皇帝爱学习,也肯钻研。他有时候竟因为读书时间过长而累得吐了血。对于历史、文学、音乐、书法、绘画,他都懂,还会好几种民族语言。特别对自然科学,他更有兴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还有数学、几何、物理、医学、测量等等,他都一一研究过,还写了几十篇论文。
康熙帝不是死读书,而是非常注意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他为了解开“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谜,专门组织了考察队,沿黄河而上,经过千辛万苦,直至找到黄河的源头为止。他还经常到御花园里,测量计算亭台楼阁、池塘假山的高低大小、宽窄长短。就连行军打仗,巡视山川,他也不忘记带着书本、仪器。来了兴趣,或者伴灯夜读,或者测测日影,计算子午线(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的长度,或者量量某处的高度和方位。
康熙帝为了学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还具有虚心下问的品德。
一次,康熙帝到南方各地去巡视。船行到德州(在现在的山东“不,不。”李光地急忙回答,“皇上有兴趣,就慢慢审读吧。”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第二个年头。康熙帝详细审读了《历学疑问》,而且用朱笔做了圈点和眉批。他把李光地找来,对他说:“梅文鼎的功力很深,写得周详,议论也准确。”
“有不周全的地方吗?”
“只是计算上有些错误,我在旁边做了纠正,可让他参考。”康熙帝和颜悦色地说。
后来,李光地再次陪康熙帝南巡。康熙帝想起了梅文鼎,就让李光地把梅文鼎请来。
已经七十多岁的梅文鼎听说康熙帝要召见他,有点紧张。康熙帝一见到他,就谈起了他写的那本书,又向他请教了许多问题。梅文鼎很受感动。一连三天,他和康熙帝讨论着天文和数学。康熙帝对梅文鼎十分敬佩,临分手的时候,他说:“要不是老先生年纪太大了,我一定要把您留在身边,时时请教。”
康熙帝还挺重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他让好几个外国学者留在身边,随时向他们请教。他的这种做法,比守旧的官员高明得多。
每日小练
1. 康熙帝有哪些优秀品质?( )
A. 热爱学习
B. 虚心下问
C. 勇于接受新事物
D. 仔细、谨慎
2. 康熙为了解开“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谜,是怎样做的?
上期答案
1. ABCD
2. 把河道加深加宽,让水能畅流无阻。
《康熙帝治河》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六
治河
黄河和淮河是两条大河,经常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灾难。康熙帝对治理黄河和淮河十分重视,经常亲自到治河工地巡视,查看地形,做出决定。
有一年春天,康熙帝巡视南方,来到一处叫溜淮套(在江苏省北部)的治河工地。治河官员张鹏翮(hé)听说了,急忙带着大小官员来参见皇帝。康熙帝骑着马顺着河道,仔细看了这个地方的河道形势和开工的准备情况,边看边向张鹏翮提出许多问题,张鹏翮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康熙帝很不高兴,查看完地以后,在行宫门前问张鹏翮:“你曾经上书给我,说要治理这里的河道,有什么具体办法吗?”
“皇上爱民如子,黎民百姓无不感激皇上的大恩大德,皇上英明,嗯,英明。”张鹏翮所答非所问地说。
康熙帝严厉地说:“我问你治河的办法,你尽说些没用的空话!”
张鹏翮慌了,结结巴巴地说:“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请……请皇上亲自决定……”
“胡闹!”康熙帝大怒,“刚才看河的时候,我见你们立的治河标杆歪歪斜斜,不像样子。问你什么,你都答不上来。你是管治河的,不留心治河的事,你还留心什么事!”
张鹏翮吓得连忙跪下磕头,把官帽也摘了下来。康熙帝又十分生气地说:“我今天看的情况,和你们送来的图样根本不同。而且你们还把好多标杆立在百姓的住宅上,是什么道理?你是治河呢,还是拆百姓的房子呢?”
官员们哑口无言。康熙帝又详细地分析了周围的地形,接着说:“这里地势高,就是开成河道,水也不能流过去。我想还是不开为好。不如把河道加深加宽,让水能畅流无阻,更好些。”
由于康熙帝的亲自过问,这一带的治河计划才落实了。康熙帝反对地方官不干实事的作风,又亲自调查,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是过去的皇帝谁也没做到的。
每日小练
1. 以下哪些问题,是康熙十分重视的?( )
A. 自然科学
B. 国家统一
C. 发展生产和文化
D. 治河
2. 康熙针对溜淮套的治河方案是怎样的?
上期答案
1. ABC。
2. 尼布楚条约。
《康熙帝赶走罗刹》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五
赶走罗刹
清朝的时候,我国的北方和俄国接壤。俄国的沙皇(和我国的皇帝一样,是一国之主)一直想侵略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企图霸占那里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矿藏。
有一年,俄国又派兵占领了我国黑龙江一带的地区,到处杀人放火,还吃人。清朝军队对他们进行反击,把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赶出去。可这伙强盗被打跑后,又打回来,赖着不愿意走,无耻极了。当地百姓恨死了俄国匪徒,叫他们是“罗刹”。“罗刹”是什么呢?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吃人肉喝人血的恶鬼。
康熙帝和老百姓一样,也非常痛恨俄国侵略者。他好几次亲自到东北,考查边防情况,坐着船在松花江上查看地形。后来,他发出命令:“罗刹侵犯我边境,作恶多端,对我国危害越来越大。我们要给予还击,赶走他们!”
在康熙帝的指挥下,彭春、郎坦、萨布素三位将军率领的清军,和俄国侵略者打了好几年仗,终于把他们赶出了黑龙江一带。后来,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从此安定了很长时间。
康熙帝不但身体健壮,武艺纯熟,会射箭,还能指挥作战。他好几次亲自带兵,平定叛乱,打了许多大胜仗。他为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每日小练
1. 俄国的沙皇想侵略我国,是企图霸占我们的( )?
A. 肥沃的土地
B. 茂密的森林
C. 丰富的矿藏
D. 文化艺术
2. 清朝和俄国侵略者打了好几年仗,终于把他们赶出了黑龙江一带。后来,两国签订了__________,中俄边界从此安定了很长时间。
上期答案
1. 郑成功。
2. BC。
《康熙帝清军到台湾》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四
清军到台湾
祖国的宝岛台湾,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和大陆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建立在大陆上的封建王朝,不断派遣官员管理台湾地区的事务。到了明朝末年,这颗海上明珠,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者霸占。清朝初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赶走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郑经掌握了台湾大权。郑经宣布以台湾海峡为界,要求康熙帝用对外国的礼仪对待台湾。这实际上是想把台湾分裂出去。
康熙帝断然拒绝了郑经的无理要求,并决心统一台湾。这时候,福建总督姚启圣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向康熙帝报告了台湾内部的情况。
原来,台湾内部有许多人反对郑经要分裂的主张,纷纷起来反对他,有的还驾船回到了大陆。郑经死后,他的二儿子郑克塽(shuǎng)执政,更不得人心。
康熙帝看了奏章,把大学士李光地找来,问他:“台湾发生内乱,姚总督在奏章中建议朝廷快速派兵攻取。你看如何?”
“臣以为完全可以。”李光地毫不犹豫地回答。
“派谁去合适?”
“姚启圣就挺合适。他在福建当了许多年的官,比较熟悉台湾地理环境。再说粮饷和军械也容易筹集。至于武将,水师提督施琅(láng),身经百战、有勇有谋。让他俩共同督军,定能取胜。
“好!”康熙帝兴奋地握紧拳头,发出命令,“就派姚启圣和施琅率水军渡过大海,迅速占领台湾,决不能让它和咱们大陆分裂开!”
不久,在1683年夏天,施琅带领二百多艘战舰,二万多兵将向台湾进发了。他们首先到了澎湖岛。这澎湖岛在台湾西边,是台湾的门户。守在这里的郑克塽部将刘国轩在凡是能登岸的地方都垒起高高的石墙,墙头上又安置了火炮和弓箭,防守十分严密。施琅仔细查看了地形以后,就亲自率领六十只战船,分成八队,作为前锋;后面又有八十只战船,负责接应,然后,就开始了猛烈的进攻。
刘国轩见清朝水军来了,也离开了高墙,率数百艘战船迎战。这一来,施琅暗暗高兴,因为他最善于指挥海战了。
只听一声令下,清朝水军快速前进,冲入了刘国轩的船队。刘国轩急忙下令乱箭齐发。霎时间,箭支满天飞窜。施琅非常镇定,左躲右闪,指挥船队开炮轰击。不料,一支箭飞来,正射在他的眼睛上,顿时鲜血流了满脸。他不顾疼痛,掏出手帕擦干了血,又继续指挥战斗。刘国轩见清军来势凶猛,就想往后退。施琅趁机率军攻杀,终于占领了澎湖边沿的虎井、桶盘两个岛屿。
接着,施琅又乘胜分兵推进,四面围攻,杀得敌军大败,击沉了战船一百多艘。刘国轩狼狈逃回台湾岛去了。
清军占领了澎湖,又乘胜追击,顺利地登上了台湾岛。郑克塽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了。攻取台湾的战斗只进行了七天,清军就取得了胜利。
由于康熙坚决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台湾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每日小练
1. 清朝初年,民族英雄_______在台湾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赶走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
2. 康熙派了哪些大臣去收复台湾?
A. 李光地
B. 姚启圣
C. 施琅
D. 刘国轩
上期答案
1. 平西王。
2. 一面派重兵在湖北、湖南从正面阻止吴三桂的军队,一方面又派兵从江西、四川截断叛军同各地的联系。
《康熙帝平定吴三桂叛乱》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三
平定吴三桂叛乱
“吴三桂叛乱,已经起兵打过来啦!”
康熙帝亲政不久,这个坏消息就传来了。怎么对付呢?这对他是一个大考验。吴三桂是一个很出名的人。他为了反对农民起义,把清军从关外引进关内,打败了农民军。大家恨透了吴三桂,都说他是大汉奸。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驻在云南。他在云南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甚至想分裂国土,当个土皇帝。因为他兵力强盛,谁也不敢管他。康熙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决定要免去吴三桂的王位,把他的权力收回来。
吴三桂知道了,急得坐立不安,索性起来造反了。他仗着自己兵多将广,发动叛乱,从南往北打了过来。
消息传到北京,在朝廷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大臣主张派兵镇压。有的人吓得没了主意,主张向吴三桂求和,说:“形势太紧迫了,朝廷兵力不强,路途又远,还是不要出兵,就让吴三桂割地称王吧!”
“是啊!最好的办法是杀掉主张撤掉吴三桂权力的官员,恢复吴三桂的权力。这样,吴三桂出了气,也不会叛乱了。”有的大臣说。
才二十岁的康熙帝静静地听着,心里在判断着、谋划着。然后,他严厉地说:“撤销吴三桂的权力是我最后决定的,有什么乱子由我担当。我早料到了,吴三桂这个人反复无常,早晚要造反的!你们说什么让他们分裂国土称王,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主张求和的大臣都低下了头。康熙帝又斩钉截铁地说:“如今只有一条路,坚决派兵征讨!”
康熙帝果断地决定出兵平定叛乱。他亲自布置了作战的方法,一面派重兵在湖北、湖南从正面阻止吴三桂的军队,一方面又派兵从江西、四川截断叛军同各地的联系。他对带兵的将领们说:“你们要打的是吴三桂叛军,严禁欺负百姓、杀人放火抢东西。有敢违令的,定斩不饶!”
清军勇猛进军,果然把吴三桂打得大败。后来,吴三桂病死了,叛乱也被平定了。这场战争打了将近八年。
每日小练
1.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将吴三桂封为_______。
2. 康熙是如何布置作战方法的?
上期答案
1. ABD。
2. 鳌拜总想管着康熙,想让皇帝成为自己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