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圣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1:32:07
《《弟子规》读后感1100字》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读着这些使我想起了电视剧私塾学堂里面摇头晃脑的学生们和先生。想着这个画面,我情不自禁的感叹到古人的智慧,弟子规让我真的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是根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具体是写学生们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规范。弟子规形式为三字韵语,主要讲述的是儒家的孝悌仁爱,有很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价值,采用《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写而成。
《弟子规》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一切生活中要做到言语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大家相亲相爱,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对自身有益的学问。《弟子规》分为七个部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其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学文则属于智育修养。
“孝”这一部分让我懂得了人要孝顺、体贴父母,记得有一天奶奶外出回家,我看见她非常的疲劳,就去给她捶背,奶奶脸上露出很欣慰的笑容,此时妈妈夸奖了我说道:弟子规学习的不错哈,知道孝顺心疼奶奶了。那一刻我心里想我以后一定要按照弟子规里面的要求去做,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做个听话的好学生,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学会礼仪,有礼貌的待人接物,可以促进我们更好的进步,让我们明白“事虽小,勿擅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悌”表现了一家人要相亲相爱,过年的时候妈妈还在上班,奶奶在忙着做年夜饭,我则帮助爸爸一起打扫和贴春联,这一天喜气洋洋。“谨”让我从中体会到做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好好的珍惜时光。“信”让我们要守信用,人要注重品德,不要和别人对比吃穿,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拥有好人缘,让亲爱的老师不失望。“爱众”说的是人与人之间需要互帮互助,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而不能被品德不好的人带坏。“亲仁”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要尊敬道德高尚的人,同时我们自己也要拥有高尚的品德。
“学文”不同与前面的几项,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道德是不可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做到心到、口到、眼到,三者缺一不可,读书时不能半途而废,要不受杂音的影响,放平心态,要爱护书本,要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让老师以我们为骄傲。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自暴自弃,要勇敢的面对它。
《弟子规》是古代教育思想的结晶,它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中华历史文明长河。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弟子规》教会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好的规则,好的心态、我在《弟子规》的教导下一点点的改变着,一步步的成长着,一次次的感受着,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而纯粹!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学会帮助他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的去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朋友,任何事情都要从自我做起。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优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论语心得》
有这样一位圣人,他的语言从古传今,有的还转变成了成语,从一代又一代的人口中传下来,他就是——孔子。
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思在其中,我的感悟加上老师的讲述,让我终于知道孔圣人真是伟大。
打开语文书第50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学习复习的重要,从老师的话中,我听到了孔子曾经七昼夜衣食无着却还能讲学、弹琴,真实弦歌不绝。继续听课,我终于更深刻的知道了我从小背到大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正含义,让我明白要学思结合,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
它让我知道时间就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我要珍惜时间,很多人都说时间的重要,我也如此,可我没有真正的做到利用时间,而是浪费了它。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时间换不来也买不来,孩子的欢笑换不走他的脚步,老人的叹息也无法使他留步。它是大自然的雕刻者,记录下,也流逝着每一个人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去学习,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是没有终点的,它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始终都需要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今天的语文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开始了自己对时间的规划与重视,但这都是因为那一个人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代圣人800字》
孔子,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号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形象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我心中孔子是一个宽厚,学识渊博、遇事淡定从容的形象,在古代,他被尊为圣人;到了近代,他成为古代反动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学被全面否定,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去评价孔子,要结合史料全面的去了解一代圣人。影片开始,白发苍苍的孔子坐在阶前,捧着竹简昏昏欲睡,回忆自己波澜壮阔又悲凄孤独的一生。他做过精神上的领袖,也曾在失石如雨的战场擂鼓应战,他一条道跑到黑,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一生都在为恢复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努力奋斗,在影片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离开家国、妻女,去周游列国,在颠沛流离的日子中仍然保持自己的理想未曾动摇,保持着高洁风骨,在饥饿困乏的绝境中,仍不忘苦中作乐,抚琴奏乐,以乐声代饭。给我们塑造了“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顽强不屈的形象。
孔子怀有仁者之心,鲁国当时实际上是由握有军权的三桓掌控,他们为所欲为、嚣张跋扈,与孔子所推崇的“仁者爱人”相违背。孔子同情弱小,在影片中孔子十分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拼死救护,在救护过程中展现了孔子极佳的辩论术,他富于正义,孔子有勇有谋,在夹谷之会中体现淋漓尽致。孔子在鲁国任宰相一年,鲁国大治,却引起了邻国齐国的不满,试图通过相约会盟的方式挟制鲁国国君。孔子深知这是一场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于是求季孙斯援兵五百乘,但当鲁国国君和孔子到达夹谷时,兵车并没有跟来。当齐国准备发队伍来挟制鲁国国君时,孔子用了疑兵计,让一百乘牛车在后方扬起了灰尘,让敌人以为有千军万马,硬生生收了兵还归还了之前被抢的汉上三城。不战而收复三城充分展示了孔子的军事指挥才能。孔子归国时在鲁围城外,循周朝古礼叩拜,把孔子的思想展现淋漓尽致。
《孔子》对孔子思想的充分展现,让我们对客观的孔子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孔子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先河,为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对于理想坚持不懈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事要灵活变通。
《从早餐做起300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当我读到《弟子规》这一句时,就想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劳累一周的爸爸妈妈正在睡懒觉,机会终于来了,我决定为父母做顿早餐,说干就干,于是我跑到厨房开始了我的秘密行动,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蒸锅的最底层装上水,然后把第一层放上馍馍,第二层放上菜,对了,妈妈为了加强我的营养,每天还要给我煮个鸡蛋,我怎么把这个忘了呢?于是,我小心翼翼地从冰箱拿出三个鸡蛋放在了最底层,然后我把蒸锅放在了电磁炉上,按下“开始”键,“嗡……”一切OK了,我激动的坐在沙发上等待着,一会跑过去看看,一会趴过去瞧瞧,热气终于冒出来了,应该好了吧!我赶紧按下“结束”键,把热乎乎的“成果”端上了桌。爸爸妈妈起来后,看见满桌的饭菜,惊喜的夸我真是个好孩子。只可惜,爸爸在品尝我煮的鸡蛋时,发现蛋黄竟然是稀的,爸爸说:“吃的不是鸡蛋,是儿子带来的幸福”!妈妈一边“啧啧”地吃着,一边不住的点头。
第一次做早餐,虽然没有成功,但《弟子规》让我迈出了孝道的第一步!
《我眼中的"君子"》
“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
——题记
君子,当有竹的品格——“千磨万砺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勇于直面挫折与困难。君子,当有莲的修养——“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迁”,能够在浑浊的红尘中独善其身。君子还当有梅的自强不息,水的从流飘荡......
我眼中的君子,正如李白一般豁达奔放。纵然遭人诽谤而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也依旧意气风发地吟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名句。纵然在途不顺,也依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纵然经历种种失败与挫折,也依旧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眼中的君子,正如岳飞一般精忠报国志不移。纵然身处乱世,他毫无畏惧地挺身而出,以身救国。纵然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他在风波亭留下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迈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
我眼中的君子,正如文天祥一般宁死不屈。纵然已被敌军俘虏,纵然敌军给出了高官俸禄的筹码,他也依旧留下了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青”的千古名句,面向着大宋的方向壮烈而死。
我眼中的君子,正如谭嗣同一般大义凛然。纵然当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纵然能逃往国外而谋求一线生机,他也不为之所动容。拒绝出走,对志为变法献身,毅然表示“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被捕入狱时,留下行垂千古的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后壮烈牺牲。
我眼中的君子,正如屈原一般清醒是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国而跳入汨罗江。我眼中的君子,是像闻一多那样义正言辞,拍案而起。我眼中的君子,正如钟南山那样尽职尽责,在最危急的关头毅决然地冲在最前面。我眼中的君子正如.......
君子正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可以看见游动的鱼,飘动的草。
君子正如深邃幽静的夜空,可以看见朦胧的光,移动的彩。
君子对如生机盎然的春天,可以看见融化的冰,动人的绿。
“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君子相交,撇开名利色香,而是一种兴趣相投,惺惺相惜,心灵与精神交织的一种至高境界。感谢我眼中的君子,是他们教会了我做人,做事,如何生活的道理。
《匠心独运丹青手作文》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事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题记
家乡地处湘中,邻居中有一位老师傅,听闻他小时就与父亲习传统技艺,以做火折子为最巧,现已年旬花甲。我年幼时,喜欢看他做火折子,今年过年归家,又想起他做的火折子,便择了一日去拜访。
敲开房门,一个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我笑着向他问好:“爷爷,您现在还做火折子吗,我今年想用点新奇的方式去点爆竹。”老师傅的眼神忽的一亮,连声说道:“好,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看我能不能把这门技艺拣回来了。”他叫我明日来他家。
第二天一早,我到了他家,他早已在院子里备好工具,木凳,锉刀,石臼……这些都是他的过往。他起身:“走。”冬日冷风袭来,话里藏着一点颤音。
他坐在一张几乎快要散架的木凳上,取过一截竹筒,细细摩挲着它的纹理,指甲盖已灰白发黑,手龟裂的不成样子。用袖口擦了一下扎拉的胡子,眯起眼,躬下身,取来一把锉刀,在竹筒上削出凹槽,青筋暴起,一下一下,深深浅浅,左左右右,竹屑如虫豸飞舞,打起卷儿来。慢慢的。我突然有些疑惑:“爷爷,现在打火机这么好使,火柴都比这好用,您干嘛学这个呢,好繁琐。”老师傅没有看我,盯着那个竹筒,闪过一丝无奈,缓缓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火折子,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闻此,我心头不由得一颤,泛起丝丝愧疚。
再把提前泡好的木瓜藤放在木桩上,用锤子,憋足呼吸,一下一下地砸,时而揉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火候到了,撕几团棉絮与芦花絮,继续捶。俄顷,他似乎没力了,起身取来一瓶小酒,抿上一口,望着它痴痴地笑,霞光照在他的脸上,让那双龟裂的手显得更加无地自容。“您的手……”“这是做东西时给震开的。”借着酒力,他继续抡起家伙,锤子运转飞快,大地似乎都在震动着。
完工之日,他将混好的粉撒在火绒纤维上,卷起,塞入竹筒内,盖上竹盖。火折子终于做好了。四十九年,他的手已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青筋如蚯蚓,但他与火折子多年相互扶持,有着竹的清香。至此,手也似竹节,不失灵敏,敬仰这“圣人作”,这浑然天成,这自然的美。
老师傅郑重的将火折子递给我:“你可以拿这个去点鞭炮了。”我似乎看见他眼中的自信与自豪。他将自己的终身投入在此,一木一刀,一竹一石,一刻一压,一捻一锤,我惊叹,这是一人,究其一生,追求的一念。我的心中,似有一个钟,一个老人将它击响,余音绕梁。
《聊斋志异》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是而已。人生将尽时,之于自然,不过一粒浮尘,或许,在他的人生中,老手艺,已不是一个大而泛的概念,心似静海,亦不失热爱,我也愿如他一样,坚守属于自己的东西,与火折子出于同源,那便是竹笛,每每吹响,似听到了千年以前,一位少年站在青山之上,向自然表达自己的膜拜,又似与一位老者同游,听他感叹秋风寂寥。同生于华夏,有人专攻竹木,有人奏响编钟:“嗟乎,能与先人共鸣,此生无憾矣!”
在此敲响的晨钟暮鼓,引发的不仅是声音的震动、历史的记忆,更是跨越时间的感情共鸣。老师傅,愿您所望,事事顺遂。
教师点评:
这个时代,很少有像子轩这般真正热爱传统的少年。一个“火折子”,是一位老者一身的缩影,亦是中国传统技艺的缩影,在时代的浪潮中行将逝去,需要有心人传承并弘扬。此文用质朴清新的语言记录下火折子创作的全过程,点滴间透露作者对于“老师傅”的敬佩与对传统文化的敬重,结尾的议论抒情与题记相互呼应,少年与老者情感共鸣,因为都是那么纯粹和专注,都是那般珍视与热爱,愿老者愿你所望,愿少年爱你所爱,加油!
《乾隆敬孔子》
历代皇帝都很敬重古代大圣人孔子,但乾隆皇帝一开始却并不敬他。大臣们都劝他敬“孔”,乾隆只好说:“我不相信孔子会比我聪明。你们把孔子请来,我要问他两句话,要是他回答对了,我就敬他;要是他回答错了,我还是不敬他!”这下可把大臣们给难住了。孔子是古代的人,想找也找不回来呀!大家只好用稻草扎了个孔子模样的人,穿戴上和孔子一样的衣帽,送到乾隆面前。
乾隆一看,对稻草人说:“众大臣都要我来敬你,今天我倒要考考你。”那稻草人居然说话了:“那你就问吧。”乾隆一惊,问道:“天下数谁最富?”
“孔子”回答:“勤俭。”
乾隆听了,马上就很佩服,因为他知道要是换了别人,一定会说“皇上最富”,而“孔子”回答得却很聪明,又很合理。乾隆又问:“天下数谁最穷?”
“孔子”回答:“馋懒。”
乾隆满意地点点头,对大臣们感慨地说:“孔子不愧是个大圣人,我真比不上他啊!”从此,每年秋后,乾隆都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孔活动,还命令各地官府也都祭孔。
阅读心得
孔子的话很有见地,连开始并不敬他的乾隆皇帝,后来每年也要祭拜孔子。我们也要从孔子的言论中学习到有益的东西。
日积月累
近义词:勤俭 —( )
反义词:勤俭 —( )
学习方法
1.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
2. 将“日积月累”的答案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
近义词:释怀 —( 放心 )
反义词:释怀 —( 介意 )
《我惹祸了》
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估计都惹过祸,作为普通人的我更是如此。
那天中午,妈妈有事要出去,我和弟弟拿出球来,准备踢球,妈妈交代道:“要到外面去踢,不能在客厅踢球。”我和弟弟说:“知道了。”等妈妈走后,弟弟说:“外面太热了,我们还是在里面踢球吧。”我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之后我们就开始在里面踢球了。我传给他,他传给我,我们互相传来传去玩得很起劲,突然弟弟不小心用力踢了一脚球,我奋力接住了。随后,我生气地说:“弟弟,你干嘛那么用力?”弟弟小声地说:“我是不小心的。”我只好说:“你下次注意一点。”于是,我们又玩了起来,没想到的是弟弟又一次把球踢高了,不幸的是我没有接住球,更倒霉的是球刚好打到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盆上,这个花盆可是妈妈花了大价钱买下来的。我心里想:糟糕,惹祸了。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她看到碎了一地的花盆,脸色非常不好,我和弟弟赶快去收拾,可无论怎么修复,妈妈的花瓶再也回不来了,我和弟弟感到非常懊悔。
自从这件事之后,我时刻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这样贪玩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 ,圣人训 ;守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从幼儿园开始,我就能随口吟诵《弟子规》,背得琅琅上口。然而那时,我并不大明白里面所讲的含义。
上了小学后,学校让我们多诵读国学经典,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每天晨读都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国学经典。渐渐地,我便对《弟子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弟子规》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作。它是中国旧时的启蒙课本,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它让我们不仅了解古文化知识,还能汲取先人的智慧。
读了《弟子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的含 义是:在家中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回应,不能慢吞吞地回答。父母有事要我们 去做的时候,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懒得去做。
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 恭恭敬敬地将父母的话记在心里。当我们犯错的时候,父母责备时,我们应当顺从地听父母 的教诲,并且承担自己所犯下的过失,不可以顶撞父母,再让他们伤心生气。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看中医,带回几包中药回家煎熬。药煎好后,妈妈盛了一碗药汤让我喝,我刚喝感觉有点烫,就说:“那么烫叫我喝!我不喝!”妈妈急忙去把药汤降温,我喝了一口太苦了,大闹不喝了。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不停顶撞,气在心头我就把药汤倒掉;妈妈两眼充满泪光,默默无言的走进房间伤心落泪!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父母含心茹苦把我养育,我尚末为他们分担,还让他们生气,真不该。此时,“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我心中回响,我急忙去厨房煎药。
学习《弟子规》,可以引导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常常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多少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弟子规》,可这其中的道理,又有几个人懂得?这其中的要求,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
《弟子规》中有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就应该立即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去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拖拖拉拉,更不能偷懒。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恭敬敬地牢记在心里,父母批评你,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你必须虚心接受。
说得真好!难怪俗话会说:百善孝为先。
这几天,我刚好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了孝道的意义非凡。而今天下午在放学的路上,我就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
这是一个特别爱高高地扎着丸子头发的小女孩,圆圆胖胖的脸,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看起来特别可爱,估摸是读二三年级了吧。也许是住得远,几乎每天我都会看见他在校门口旁边商店的屋檐下等她妈妈来接。
这天,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都跑到屋檐下躲雨。几分钟过去了,十几分钟过去了,雨还是噼里啪啦地下个不停。很多同学被送伞来的家长接走了,只剩下我们几个焦急地等在原地。我也忍不住猜测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久还不来接我,抱怨着烦人的鬼天气。可不经意回头一看,那个小女孩却静静地靠在墙壁上,抬头仰望,眼角带着淡淡的笑,仿佛在欣赏什么。
“你在看什么?”我好奇地问。
“雨。”她轻声回答,声音清脆,真好听。
“雨?雨有什么好看的!就是这雨让我回不了家!”
她扭头看着我,笑了,又露出那浅浅的酒窝。
“当然好看了。你看这雨,晶莹,透亮,像珠子一样一颗一颗从天上掉下来……妈妈,我在这里!”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小女孩跑了出去。百米之外,小女孩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菜,把妈妈也拉到了屋檐下。
“妈妈,看你衣服都湿了,我帮你拍拍。妈妈,你不用着急的,我会乖乖在这里等你的。我不会乱跑的。妈妈,回到家了,你要快点洗澡,别感冒了……”那清脆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响起,而那位衣衫尽湿,却并不显狼狈的妈妈只是微笑,没有多余的话,差点让我弄不明白谁是妈妈,谁是孩子了。
瞧,这不就是《弟子规》说的“孝”吗?小女孩做到了,我也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