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华里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9:02:18
《在爱的年华里高一作文》
在爱的年华里高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爱的年华里高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是春雨,似水绵长,润物无声。
爱是老酒,醇香浓厚,回味无穷。
爱是繁星,星辉斑斓,点缀人生。
行走在爱的年华里,品味着爱的真谛,看孝、善与正义演绎的精彩人生。
爱的年华之一——孝
孝,是爱的伊始。从古至今,孝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有的人不知孝为何物,而有的人却将孝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在的“80”、“90”乃至“00”后都应该知晓孟佩杰其人吧。身为孤儿的她在被收养后接连遭受养父去逝,养母瘫痪的`打击。幼小的她独自挑起照顾母亲的重担,不抛弃,不放弃。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可以说,当其他孩子在嬉笑玩耍时,她在照顾母亲;当其他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吵闹时,她在照顾母亲;当其他孩子逐渐成熟走向社会时,她仍然在照顾母亲。这样的她又有什么不令那些“啃老族”的人们惭愧呢?
爱的年华之二——善
善,是爱的本性。我们每天都在诵读“人之初,性本善”可又有谁真正的思考过善的意义呢?一位老人从74岁开始靠蹬三轮车给贫穷学生捐钱,20年来从未间断,他就是白芳礼老人。老人是善良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善成为了他这20年来坚持的信念,他的善将他的正能量带给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可能有的人说,这样轰轰烈烈的事我可干不了,殊不知,微善亦是正能量。
曾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的女儿陪伴母亲去医院抽血,年轻的护士是第一次给病人扎针。眼看着针头两次都没有扎中血管,护士的手微微有些发颤。这时,母亲却说:“不要着急就当是给大妈针灸吧!”一句诙谐的话使护士平静了许多。终于,有鲜红的血液流入针管。如果事情换个开始,护士两次扎不好,母亲很生气去找医院理论。这样不仅会给护士带来阴影同样也带来了负能量给身边的人,所以说微善也是正能量。
爱的年华之三——正义
正义,是爱的真谛。古时,有许多清官好官,像包拯,人们称他为“包青天”,是什么使他可以如此清正廉明呢?是正义。现今,清官仍然存在,同时在生活中也涌现了许多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感人事迹。一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郊游,一次本可以事不关己的事故,涌现出的是一名名“英雄”。在那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郊游中,一个小男孩落水,在情况危急下,他们自发组织排成人梯先救人。结果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小男孩获救了却牺牲了两个大学生的生命,他们为这正义而献出了生命,成就了爱的真谛。
在爱的年华里行走,四周充斥着孝、善与正义交织的画面。
【在爱的年华里高一作文】
《你的坦诚》
我的青春年华里遇到的最坦诚的人是一个普通的男生,我曾未想过别人的坦诚也会教会我很多东西,甚至我愿意因为别人的坦诚而改变自己。
你是一个很有自信的男生,虽然你比较矮,比较像一个小孩子,但是你有特别好的人缘,平日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地,胸无城府,总是喜欢带动大家的气氛一起玩耍。身为英语课代表的你总是很认真负责,工作的时候一脸认真严肃,上课的时候也是聚精会神,认真地做好每一页笔记。我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你,喜欢你特别温暖的笑容。
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你是不是也有点喜欢我,直到有一天你亲口告诉我说你也有点喜欢我,但是你不想在这么早的年纪都真正喜欢一个人,你说我总是不知觉的伤春悲秋,我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想象与幻想,而你永远是那个很现实的人,我跟你不是一种性格,在一起也不合适。你说你喜欢理科比较厉害的女孩,但是我是有文科生气质的女生,与其不合适的喜欢,你更希望和我这样的人成为朋友,你说你的异性朋友很少很少。
可能是自己还没有遇见更多的人,所以被这般坦诚的拒绝后心里也不是一番滋味,但是还是喜欢你,因为看到你温暖的笑容就会有想要好好学习的动力,这可能就是青春里的心酸吧。我还是想成为你喜欢的那种人,不爱刷题的我竟然也静下心来做了一套有一套理科试卷,成绩也慢慢地好了起来。喜欢文学的我也总是时不时地拿一些奖项,气质也好像发生了点变化,也像你一样努力地融进人群里,也喜欢上了时不时温暖的微笑。
当我觉得我离你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却总告诉我我距离你越来越远,我们终究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你的坦诚,直接又犀利,总是无数次地破灭我的幻想,你总是说我喜欢的城市恰恰是你最讨厌去的地方,我喜欢的书籍在你看来也只是空有唯美的辞藻。当我感觉自己已经优秀了很多的时候你告诉我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就这样努力了很多年还是没有听到一句喜欢我的夸我的话语,后来我变得越来越好,有的地方甚至超越了你很远,然后有一天你突然不见了,走到了我看不到的地方,临走的时候你留下一张纸条说我是你遇见的最好的女孩,你慌乱的年华里最喜欢的一个女孩就是我了,但是你不会在自己一无所有还是学生的时候去尝试接受一份感情,你总是希望自己在独立的时候遇见真正喜欢的人。
看到纸条我本应该比较悲伤,可也瞬间释怀了起来。你一直是一个坦诚的人,但是对我总是那么不坦诚。不过,幸好这份不坦诚,不然我们只会在懵懂的年纪互相伤害,没有任何的未来。不知不觉,我也走过了很远的路了,自己变得更加稳重了,不知觉,你的这份坦诚竟也这般改变了我,还好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遇见。
时隔这么多年,我还是特别地想你。
《寻路》
在这个紫色的年华里,我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抱着一捧紫色的花,寻找着我的梦想,未来的远方。
青翠的树林里柔和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缺口,影射在不平的小道上,形成点点光斑。耳畔传来几声鸟鸣,夹杂着叶子被风抚过的沙沙声,而后又置身于无边的寂静中……
人生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分叉口,我们不停地寻找那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和风景,渴望成功的捷径,期盼幸福的幽径。
溯洄从之,复兴之路
在无数个晴朗的早晨,我起身拉开窗帘,让第一缕阳光就这样温暖地掠过脸颊。一日之计在于晨。打开书本,纸页间散发出的清香,引领我前往那历史性的时刻。我看见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主席激昂地宣告,人们在欢呼;我看见那令人痛心的十年,国家所遭受的浩劫;我看见那瘦削的身影,领着人民描绘春天的故事;我看见习主席那坚定的目光,我知道,那是我们中国人共同所寻找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溯洄从之,拼搏之路
在无数个烈日烘烧过的午后,我来到学校。还未踏进教室,就已经听闻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拉开座位轻轻坐下,转眼就陷入学习的海洋。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在完成作业,全然没有刚才热闹的氛围。我轻嗅一股硝烟味,教室转瞬已经成为战场,以笔为武器。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这是我所寻找的道路——一条竞争的路,一条拼搏的路。披荆斩棘,风雨无阻,这既是一种磨炼,亦是一种骄傲!
溯洄从之,自信之路
在无数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孤独、寂寞、委屈、抱怨一同涌上心尖。想要说些什么,又只能咽在喉咙里无法说出。苦涩的感觉孕出几颗苦涩的水珠,倒映着天边的星云。
无意之间看到这么一句话:“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几分才华而不甘与瓦砾为伍。”
被指责也好,被误解地罢,如果三言两语就失去信心,谁也无法拯救你!
这是我所寻我的道路——一条自信的路,全世界都可以抛弃你,唯独你自己不行!
在追寻道路的征途上,难免会有重山峻岭的阻隔,只有逾越过种种艰难险阻,才能找到那条光明的大道!
逐梦,无惧!
《少年游》
在年近十七岁的年华里,踏着从远古传来的黄钟大吕声,在炎炎酷暑中静静地出发,去寻访那心仪已久的中华之魂。
——题记
时光若丝绸般轻舞飞扬,机舱外的云层正持续地升高、翻腾,直至淹没我的视野,而一阵云雾撩绕 汹涌澎湃过后却又是一马平川的平静,浮着的云层若光的羽翼,丝缕轻扬,静谧而美好。而心潮却不止一次地涌动,随着飞机飞行高度的降低,我知道我已经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厚重而滚烫的关中土地,一霎间,我竟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姿态去面对那个沉埋了13朝风华的京都帝里,那个正处于中华大地的原点上的古城西安。
然而,真正的照面却比想象中的来得容易,这座沉淀了历史的沧桑古城,以一种近乎安详的姿态接纳了我们的到来,天气出乎意料的凉快,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燥闷,空气干净而清新,地面有刚被雨水冲刷过的痕迹。
而我们的旅程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
兵马俑
乘载着千年的厚重与风华,岁月的潮水翻涌而过,却冲不掉历史在这片土地上走过的印记,昔日威风八面的八千兵马俑,如今已被滚滚风尘磨得静谧而安祥。掌心紧握的兵器已被抽空,战马颔首低眉,温顺而乖巧,黄土色的陶俑嘴角带笑,面容恬淡,一霎间,竟有颠倒时空的错觉,我不禁惊讶于那容貌各异的军队中渗出的巨大的亲和力,仿佛面前的只是一位神色安定的老者,正平静地道出千年的沧海桑田。
这对于我已不是一种标志性的表面的存在,内心里一直觉得他们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在厚厚的土层下面燃烧了千年,这嘴角上小小的弧度,仿佛能让我瞥见那一年大统天下的秦朝人民,对于他们的新生活有着多么热切的期待。秦王或许是暴戾的,但他的军队不是。他们也只是农民出身的小伙子,与我们一样拥有着希冀和梦想,拥有着一个小小的家,或许很多人都会在枕着弓箭入睡时,会回到那个没有战火的田地,喝一碗再平淡不过的茶。记得曾有人说过,人民永远是善良的,我自认为很正确,看,那厚厚的盔甲下隐匿着的小小的微笑与希翼,不正是答案么?
哦,对了,对了,原来一直魂牵梦萦着我的兵马俑之魂,不是杀气凛凛威震四方,而是历经千年沉淀的幸福与安详。
华清池
恍如穿过了千年的文明,现代的钢筋水泥在一层层地脱落,凋零,化作了满天飞舞的牡丹花瓣,恍然间仿佛又回到了唐朝。
大红的屋柱,金黄琉璃,飞檐横梁上的流光溢彩,光滑润泽的汉白玉汤池,无一不昭显出那些只属于唐朝的华贵。骊山是号令天下的明皇,华清宫是温婉如水的杨妃,这千百年来,仍旧静静地倚在玄宗的膝上,着一件色泽鲜艳的锦袍,轻轻地哼着家乡的小曲。
步伐轻轻履过,仿佛能看见当年温泉水滑落凝脂的娇艳。这位身材丰满的绝代美人带着她的霓裳羽衣不经意地路过,回眸一笑就送掉了半个盛唐。而如今,那安史之乱的凄清已化作历史的烟云,剩下的,就是这座雍容的华清宫,带着那股千年不绝的温泉,孜孜地流过那滚滚的红尘。
即使是兵荒马乱,即使是年月经久,即使是被毁得面目全非,我相信这华清宫下的土地也会一如既往地温润。正如那段发生在这里的缠绵爱情一样,早已是深深地烙入国人心里的一颗精魂。这个烙印无关国运,无关历史,只是仅仅关乎爱情。
钟鼓楼
渐渐地能看见那青砖红瓦的城楼了,那口一人高的大钟仍静谧地伫在那里,仿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与鼓楼上的那标着二十四气节的二十四面鼓遥遥对望。
街道上川流不息,人声嘈杂,现代化的建筑一幢接着一幢,紧紧地压了过来,而这千年的钟鼓楼却仍是脸颊带笑地凝望着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
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了;一代人走了,新的一代人又接起了这座城;一个朝代过去了,新的一朝又继续掌管着整个中华。如此兴衰更替。人面已变,而河山不改,钟鼓楼以一种最安详的姿态接纳了中华的漫漫风华。它们或许知道国家兴亡自有时,它们能做的就是为这泱泱的历史做千年的见证。
即使是朝代兴替,即使是风云变色,钟鼓楼却一直记着晨钟暮鼓的誓言。因为无论怎么样,这是它们最本分的职责。一如这土地上的人民,千百年来兢兢业业地守住这片热土,耕耘着这片热土。
城墙
在离开西安城的时候,我回头观望这渐去渐远的城墙,斑驳的影子渐渐没入视线的底端,凹凸不平的女儿墙,城角上古老而略显破败的角楼成了我对这片关中热土的最深的印记。陶俑、宫殿、城楼,与这泱泱的中华古风凑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深深地嵌入记忆的中心,这已不是我个人的印记,这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共同的回忆,是属于华夏子孙最信仰的图腾。
《坐上梦想的马车,慢慢长大》
遗留在年华里的那些美好的梦想,是最美的回忆。而更美的,是在追梦的旅途上,始终如一的坚定的心。
小时候的梦
小时候的梦想是最简单的,却也是最温馨的。
那时候,看了许多童话,便幻想着自己是童话中的公主,有英俊的王子打马归来。幻想自己是拥有魔法的仙女,以无比优美的姿势打败恶毒的老巫婆。那时候梦想着天上下糖果雨,梦想着和鸟儿歌唱,和花儿对话,和小草慢慢长大……那时候的梦想朝三暮四,遇上新奇的事物,就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或许这不叫梦想吧,应该说是自己心中的小小心愿,比梦想要小一些,称之为小梦想吧。可是,无论这些小梦想多么渺小。甚至乱七八糟,一切的一切却是如此快乐着的,最美好的回忆,不是吗?
年少的梦
那一天,来到她面前,她温柔的帮我拭干眼角的泪水,告诉我别害怕,要勇敢。她带着我们这群孩子快乐的做游戏,她给我们讲好听的故事。她拥有和蔼的笑容和好听的声音。她在我们心中是多么神圣。似乎从那时起,一个小小的梦想在心底慢慢萌芽,渐渐长大。那就是——长大后成为像她那样的老师,拥有甜甜的笑容母亲般的关怀和渊博的知识,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这是多么令人羡慕。于是,便真的朝着这个小小的梦想努力着。开始学习她温柔的讲话,微笑着对待小伙伴,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要勇敢。会偷偷的在练习上练习打勾勾,琢磨着像不像她画的那样……老师,成为那时候唯一的梦想。便真的为此而偷偷努力着。这美好的小秘密,让内心快乐着幸福着。这或许是梦想真正的含义吧。
青春的梦
是谁曾经说,青春里许下的愿望,老天会听得见。青春里的我,早已不是懵懂的小孩儿。我以随着时光,慢慢长大。青春里啊,有无数美好的梦,我为此制定了一个十年计划,给年轻的自己,一个十年。十年之内,我要完成所定下的梦想。比如﹕读完1000本名著,出版一本书,环游中国……这些梦想,都是我努力的动力。梦想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的决心。谁说人生中就只能有一个梦想呢?只要我喜欢,我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梦,因为我年轻,我有勇敢且坚定的心。
未来的梦
无论未来的梦是怎样,但我都知道,梦想就是要使自己和他人快乐并幸福着。此生有梦不寒凉。
在时光的年轮里,我们无法阻碍思想的变化,随意我们的梦想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梦想的改变,也就代表着自己慢慢长大。但梦想无论怎么改变,不会变的是始终如一的坚定的追梦赤子心。我们能做的,勇敢的,坚定地,坐上梦想的马车,慢慢长大。
《韶华里遇见的你》
时光打着用记忆补丁缀满的伞从我眼前走过,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它从容不迫地想要抹干净我对你的记忆,阿夏。
盘踞在斑驳流光里不肯离开的零碎景象被我拼命地拼凑起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
你身着洁白的素裙,抱着一大摞书,站在那里静笑的样子。
是这样子的你,不得不使我的的目光透过熙熙攘攘地人群望穿去,只定格在你披着柔和阳光的脸上,在那样子宁静而又和煦的午后。
阿夏,你可知道,那是我从始至今记忆力最美好的一个夏天。
那个,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背着书包跑向前去,与你一起并肩走着,脚步却是不安分地跳跃着,跳跃着。对于我笨拙却又胆怯的提问,你是恰恰相反——声音柔和而又温软地告诉我,夏。
这是个很好听的名字,我把它记住了。殊不知,这个名字是我在以后那么多年里,一直唤得最多最亲切的。
空闲时扳扳手指头算算,你和我已经一起走过七年了,真好,这不是一段短暂的感情,起码它经历了时间长期的打磨,然后像水晶那样越发朴质和纯净。
但是——水晶也终究会有破碎的那一天,先是由有细小的裂痕,然后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裂痕向内部入侵,终究有一天碎得不成样子。
听说夏要走了。做着作业的我为了这一句轻声的话而警觉地抬起头来,看向那个发话的女生,她的身旁已经围了一大群女生了。怔了怔之后,她继续柔和而又兴奋地讲述着,夏也许会搬到她故乡那里去,那里有一片海,很不错吧!那里一定会很漂亮!
海,故乡,阿夏。这是不是要离开的意思?尽管先前,阿夏说过她想要去看海,但我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快,超越了光的速度,掠过我的心底,惊起一串串的涟漪。
阿夏,我们是不是应该说再见?我勉强挂着微笑,微仰着头却是红着眼眶地说着。
是啊,要再见了,也许是再也不见。你也红了眼睛,语气一如往常般的轻快。
然后的我们没有言语,只是看着对方不说话,只是那样子的凝视着,像是跨越一个世纪那般久远的凝视,夹杂太多不舍和难过。
阿夏离开的那天,我没有去送她,我怕到时候会哭得一塌糊涂,我们俩都会哭。可是,我要把记忆里最美好的阿夏,画在初遇时——一尘不染、笑容姣好的她。
之后的我,每次趴在窗口写作业的时候,看见天空上有飞机遥远而又笔直地划过,就会搁下笔,又想起在远方的阿夏,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不知道她会不会给我来信,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
终于盼到了来信的日子,我雀跃着从邮局取回来用我最喜欢的淡蓝色丝带装饰起来的米黄色信封,上面有阿夏清秀干净的笔迹,写着“To夏”。是那么让我开心的字眼。
阿夏,现在的你在干什么?会不会像我这样子的想念着你,这样深刻而又绵延。只是仅仅知道,你和我在同一片蓝天下看夜空,学习,生活,只是恰恰不知道,你和我是不是真的过得好,还能像以前那样嬉戏打闹,苦战试卷,一起回家。
阿夏,岁月静好,时光不老,友谊万岁。
《心碎乌托邦》
十六岁,我还走在最纯净的年华里。
十七岁,斗转星移,一切关于爱情的浮华都已渐渐消散褪去。那些关于你的话语,关于你的喜怒哀乐,关于我们走过的一个个伤春悲秋,一幕幕缠绵画卷,都将随风而去,眨眼之间灰飞烟灭。漫漫空气中,我再也寻觅不到它们的踪迹。
我无论如何伸长手臂,终究还是捕捉不及。哪怕只是一个残影。
记忆的细胞消亡的太快,而我的手指,永远难以抵达它们的葬身之地。
我的白痴,尽管这定义早已成为过去,成为我往后的年岁里一道难以启齿的永无痊愈的伤。
人心无声沉睡,我却已是醉酒碰杯,唯有祭奠。
我真的深深的爱过你!
我知道也许除了我自己,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听见这笃定的声音。
如今驻足转身,我还是会看到自己走过的那些漫漫长路,一半是鲜花乱坠桃李芬芳,一半是砂石滚落遍体鳞伤。
我终于选择勇敢的面对自己一直藏在心底的那份感情,
我问我自己,既然那些回忆总会令人泫然欲泣几近窒息,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继续?
原来,我一直在逃避,一直未能真正抛开过去。后知后觉地,我才恍然大悟。我竟沉沦了如此之久。
“漫长时光,总有一天你会伤心痊愈”。
《中国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诸山下,与禹陵、东湖并立为绍兴市郊三大著名风景点,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的书法圣地。
“清”是指水中间的小块陆地,是理想的活动处所。本来这个地方有很多兰花,所以称“兰诸”。山也就随之称“兰沽山”。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谢安、孙绰、孙统、支遁等41位名士聚兰亭修楔。“修楔”就是古代人们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所以那时候他们列坐水边,把盛酒的羽筋从水的上游放出,循流而下,一旦酒筋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应该即兴赋诗一首,不然罚酒三筋。在那次聚会中有26人作诗,他们一共作了37首诗。事后,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一篇序,记下了那次聚会的盛况和作者的观感,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不光是书法上品,而且还是一篇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一共有325字,因为写得很美,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这篇文章中光“之”字,就出现二十处,因为个个矫健俊美,而又各具风采,因而令人倾倒,而成为传世之宝。因此,这篇集序就使得原来己经很美丽的兰亭更加出名,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观赏。根据《越中杂识》记载,早在200多年以前,到兰亭去游览的人就已络绎不绝。
1985年,绍兴市人民政府决定,每年三月初三在兰亭举行追仿1600多年前的修楔筋咏的兰亭书会。这样兰亭就为发展中国民族的文学艺术做出了新的贡献。
历史上兰亭经历了好几次变化,现今的兰亭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84年)。由于历史的变迁,兰亭现在不在原来的地方,但是还是依山傍水,竹木掩映。难怪《兰亭集序》中有这样一些语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以说这是一座幽雅别致的江南园林。
现在我们来简单地描述一下现今的兰亭的八个景区:鹅池、乐池、小兰亭、流觞亭、御碑亭、右军祠、兰亭江和书法博物馆。
从人口步人景区,穿过一条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是一乱碧水,这就是鹅池。池畔是一块用石板铺砌的40平方米左右的“道地”,道地的西一首立有一个刻着“鹅池”两个赫赫大字的石碑。传说王羲之刚写好“鹅”字时,忽然听有一个皇帝圣旨来了,所以他连忙搁笔去接旨。那时候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继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一碑父子写的二字成为千古佳话。王羲之是书法家出身的,他的儿子从小就得到书法指导。后来,王献之也成了名,人们把他们父子二人合称为“二王”。唐代张怀灌《书断》把王氏父子的隶书、行书、草章、飞白、草书等五种字体都列人“神品”一类,可见后人对他们书法艺术的推崇。
除了石碑的故事以外,鹅池这个地方也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就是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传说王羲之有一天为了游览水乡景色乘着一叶扁舟,忽然他在修竹之间看见了一群白鹅在河面上戏水。因为王羲之对自鹅很感兴趣,所以他目不转睛地观赏白鹅的种种姿态和戏水的情状。一看到这个,躺公对他说:“何不将它买下?”后来他知道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所以他去跟道士说他想买那群白鹅。道士非常不高兴,不过他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如果您想要,就请写一木(道德经》来换吧。”王羲之同意了,这样。以字换鹅,兴致勃勃地将白鹅带了回去。王羲之写的这本经,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黄庭经)。诗人李白在他的一首诗中写了:“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可是,为什么王羲之那么喜欢白鹅呢?据说,这跟他钻研书法有关系,他以为执笔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因此,去游览兰亭的人一见几只白鹅悠然嬉游,就会想起来工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和他对书法的观点。
过鹅池往前走,过了三曲桥就是小兰亭,亭内立石碑一方。碑上“兰亭”那两字是清朝康熙帝写的。因为十年动乱中碑被砸成三截,虽然已经重修,但是没有跟原来的样子完全一样,“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不过古代的意味还存在。
小兰亭的西边有“乐池”。这个面积有十亩左右的池是兰亭里最近新建的地方。临池有一草亭叫“俯仰亭”。池中有竹排、小舟,池的西边有饭庄、茶室,是游人可以休息的地方。
在小兰亭的东边有“流觞亭”,这就是兰亭的中心。亭的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在亭的正面挂着一方匾额,上面写的是三个金字——“流觞亭”。亭内陈列了一幅《流觞曲水》图,画的就是“修楔”的情状,画中人物的姿态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头沉吟,有的袒胸露臂,醉态毕露。流觞亭的前面就是曲水叠石,传说这儿就是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41人修楔、流觞、喝酒和即兴赋诗的地方。因此,也是在这儿,今人流觞咏饮,模仿这个古代的活动。
从流觞亭往北走几步就是御碑亭,亭内有一块巨大御碑,这块碑是6.8米高,2.6米宽和0.9米厚的,据说重量达3600多斤。御碑的正面镌刻着清代康熙癸酉年(1693年)春摹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阴面是清代乾隆书写的《兰亭即事》七律一首,诗说:“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筋咏于今纪胜名……”这首诗表达了这位遍游全国胜迹的皇帝对兰亭的倾慕之情。御碑四周及顶额、底部都雕着有龙、凤、牡丹及祥云等图案,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御碑亭八角重檐,气势宏伟,1962年被台风刮倒,所以1983年又重建。在御碑亭的西边,近年来新辟了兰亭碑林,为国内和国外的书法名家提供了勒石立碑,丰富了兰亭书法藏品。
从御碑亭再往北走,出园林北门,就是兰亭江,这是一条浅而清的溪流,绕兰诸山而过。这条溪流的水底有游鱼和卵石,近年来开辟为举行群众性水上修楔活动的场所。
流筋亭的左边有右军祠(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和右军将军,因此被称为王右军)。祠的建筑形式古雅别致,祠前清水流动,祠内有一泓池水,就是墨他,池中有四角方亭,这就是墨华亭,南北两端有石板水桥相通。池两边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咏石刻多方,大都为历代书法家临摹这位书圣的遗墨。浏览一下这些碑刻.就使人感到这些摹仿之作尚且有如此精深的功力,王羲之本人的书法就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了。王羲之成为书圣非一日之功,据说他勤练书法,经常洗笔,年深日久,使池水都染黑了。后人将这一乱池水给它“墨池”这个名字。右军祠还有一副对联,写的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这副对联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放迹山水的旷达性格。他爱慕会稽的秀丽山水,以玩山赏水、作书养鹅为乐。
和兰亭隔水相望的是1989年所新建的“兰亭书法博物馆”,这就是中国旅游部门拨款在兰亭天章寺旧址新建的博物馆。它位于山坡上,周围都是葱笼的树木,环境很美。这座以收藏、展出古代和现代的书法精品为宗旨的书法博物馆,占地十多亩,内有大小书法展览厅,大小书艺交流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使兰亭又添一景。
兰亭并不只是一个美丽的公园而已,兰亭是中国书法圣地!
《西施亭》
在诸暨南门外约一华里远的浦阳江畔,有一个西施亭,那是为纪念绝代佳人西施,于一九八0年建成的。
走出解放街,跨出南门堵洪桥,便能望见西施亭。那精巧别致,临江而立的险势,迎空翘伸的亭角,使过往行人莫不投以景仰的目光,有的则停下脚步,欣然观赏起来。
亭身呈六边形,高约五米,直径足有三米。由亭顶、亭角、亭柱、亭座、亭栏、亭基六个部分构成。精美多姿,真有巧夺天工之感。亭顶呈葫芦状,象古代勇士的头盔,六只亭角,象一根根展翅欲飞的夭鹅长须,朝六个方向凌空昂伸,亭角的末端又向下一弯,犹如天鹅头上的橙黄色噪子,朝江面觅食似的。每两只角兜成一个面,每个面的搪口皆成弧形,上面钳搁着一根根银灰色竹节模样的简瓦,筱盖着亭子。左右各七根,逐一短缩,唯中央一根与亭顶相连,因此,从亭顶开始,形成六只央角,活象六把色彩悦目的纸扇。亭檐下面六块翠绿色的条檩,相互榫接,构成一体。檩条上面有“双龙争珠”、“双凤争花”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图案画。檩条与每根柱子榫接处,还有六只褐红色的“牛腿”,支撑着伸向空中的亭角。亭子里有六根粗园的朱红色水泥柱子,柱子间有四块石头座板,每块长约一点四米,宽约零点三米。座板下面各有接近椭圆形的装饰洞孔,使亭座不致单调、呆板,益增壮观。今子的地面用七块特制石板拼成,呈多边形,可容纳二三十人。六根柱子的四周,用翠绿色圆钢管围成栏杆,供游人依扶。
走进亭子,往上看,每根镶条的腹面画着图画。第一幅是《洗妙》,画出了西施少女时的形象。第二幅画是《送别》。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为了雪洗国耻,采用范蠡的计策。西施为成全保国大事,毅然赴吴,画的就是送别的场面。第三幅《赏月》,是画西施到了吴国,在深宫中望着月亮思念故国的情景,第四幅是《抚琴遥望故土》,画西施坐在花亭旁边弹琴追念生她养她的家乡之态。第五幅是《西施范蠡泛舟五湖》,画的是当年越王打败吴国后,范蠡弃官为士,同西施一同泛舟五湖的情景。最后一幅,画的就是西施亭胜状。游客欲知西施亭的渊源,视画六幅,便知大路。
在亭子外围,凭栏眺望,北能看到城关全貌:蓝天绿山,高楼林立,电线如网,拱桥似虹,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东能目及金鸡山、化肥厂、机床厂。要是再向南看,绢纺织厂立即进入视野。凭栏俯视,只见江水粼粼,绿波澹澹,机船往来,,樯楫自闲。若遇和风拂面,好不令人心旷神怡!
迈出事子,向北走二、三步,往下蹬二十六级石阶,便到亭子基下的江边,在这里仰头往上看,只见基砧高峻陡峭,亭亭而立。墓砧上的亭子,大有凌空欲飞之状。真是“玲珑中透壮观,别致中有灵秀”。沿水边再往南走儿步,还能见嶙峋的崖石上写有清人仿照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笔法的“浣纱”两字。
太阳渐渐下山的时候,西施亭就被夕阳的金辉倒映在江面上。这时,江面浮光跃影,晃动不已。呵,这不是西施正在为故乡的巨大变化而翩翩起舞吗?
《家乡的小河》
在韩城盆地南端的西边,有一个二十华里长的小川道,一条流水涂涂的小河,自西向东,汇入黄河。小河中游有个大河湾,我的家乡—东赵庄就位于河旁。河湾里绿树成荫,山坡上梯田层层。绿禾蓝天,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景色宜人。
我们家乡的小河,清澈透底。大雨之后,由山上冲下来的大块岩石,互相碰撞,变成各种形状的石头,堆积在河床上。河水从石缝中穿过,哗哗作响,悦耳动听。盛夏,孩子们在小河里玩,有的提鱼;有的摸卵石,有的打水仗……示河里一片欢乐景象。社员们下地回来,坐在河边树荫下乘凉,或是把双脚伸进水中,或是用清凉的河水擦洗身子,都给人以特别凉爽舒适的感觉。每当这时侯,小河岸上.就撒满了欢声笑语。
小河,象我们一家乡纯朴的农民,样,用它的勤劳为家乡造福。它按照人们的安排,顺着渠道流进玉米地里,夜深人静时,可以听见玉米苗沙沙往上长的声音,流进棉花地里,棉苗长得又粗又壮,流进一望无垠的竺麻地,麻苗以每天一寸的速度向上冒。麻杆长得直挺挺,密麻麻,齐刷刷,绿油油。不久竺麻开花了,黄色的小花,飘飞出阵阵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姻姻、灿灿在麻地里弹琴歌唱。大自然赋予家乡的盛夏风光,本来就秀丽无比,再加上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去百般点缀,家乡就更加生机盎然。
我们家乡的小河平时很温顺,但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每当特大暴雨之后,凶猛的山洪冲垮了浮桥,淹没了庄稼,给家乡人民带来了灾难。我长大后,要象妈妈那样,当一名农田水利专家,与家乡人民一道,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小河的上游修筑水库,控制它的流速、流量,改变它的流向,再在小河两旁修筑水塘,种上藕,养上鱼。对了,还要建造几座水一电站,利用水力电,让它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使家乡的山水更秀丽。
到那时,家家堆“金”砌“银”,过上舒适宽裕的生活,到那时,山乡美景如诗似画,唯还能不夸俺家乡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