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谁想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4:47:46
《过河》
“有谁想来试一下?”陈老师指着云梯问大家。
我看了一眼高高的云梯,瞬间打消了尝试一下的念头——我体力不好,云梯那么高那么长,怎么可能攀得过去?
忽然,人群中传出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陈老师,我来试试。”
话音刚落,沈杨吉走出了队伍。他是学校田径队的一员,经常参加各种比赛。他虽不算高大,但十分健壮,且身手敏捷。他走到云梯前,轻轻一跃,便抓住了横杆。而后稍稍扭了扭身子,就毫不费力地向前攀去。一眨眼的工夫,他便轻松到达了对岸,真不愧是体育健将啊!
第二个上场的是周家熠,身材瘦小的他竟敢爬云梯?真是不可思议!只见他好不容易爬了上去,伸手去抓前一根横杆时就犯了难,还没稳住,摇晃的身子就“扑通”一下掉了下来。看吧,这就是轻易尝试的后果,我暗自庆幸。
“还有人要试试吗?”
“陈老师,你自个儿试试呗。” 我小声嘀咕道,料想陈老师自己也不一定行。
糟了,不知是不是听见了我的嘀咕,陈老师竟真的向云梯走去了。他虽然带我们来上体育课,但并不是我们的体育老师,而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他头戴一顶小毡帽,身穿黑色的棉风衣,哪像一位会运动的人啊?如果掉下来,那可怎么办啊?我不是害了他吗?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在我担心之际,陈老师已经抓住了第一根横杆,然后慢慢往前攀爬。他的身子晃晃荡荡的,像个钟摆,好像随时就会掉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他竟成功攀到了对面。但陈老师没有下来,反而转了个身,又攀回去了。
“哇!”下面爆发出一阵惊叹,同学们都瞪大了双眼。这回去的路途比过来时艰难多了!陈老师满脸通红,咬紧着牙关,一步一步地费力向前移动着。几次,他差一点儿没抓住横杆,但都被他坚持住了。陈老师攀攀停停,终于回到了起点,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掌声。
“年近五十的陈老师都行,我难道不行?”这样想着,我便自告奋勇地上场了。
我爬上云梯,纵身一跳,双手抓住了第一根横杆。过“河”的路途远比我想象的艰难。我刚握住横杆,身体就不听使唤地摆来荡去,差点儿失手滑落。才攀了三四步,两条手臂都酥软了。到“河”中间了,我实在攀不动了,直直地挂在那儿,真想一松手放弃了。“加油!王熠辰加油!”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我深吸一口气,左手紧紧地握住横杆,把身子往上缩了缩,右手猛地一伸,成功地往前抓住了一根杆子。我拼命地向前攀爬,一杆又一杆,终于到达了那看似不可能到达的终点!
在跳下云梯的刹那,我特别自豪。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屠甸镇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
后 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目标就在眼前,却不敢去尝试。从此,我坚信只要敢于尝试,不懈努力,人生中没有哪条河是过不去的。
家长感言
在“过河”这件事上,你尝到了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希望在其他方面也大胆尝试。
教师赏析
小作者是个悟性极强的孩子,能够从一件小事上悟到人生的大道理。在叙事中,他的心理转变尤为明显,从不敢尝试到想要尝试,再到敢于尝试。愿更多的小朋友在尝试中获得喜悦,获得成功。(陈建平)
《我变小了》
请问谁想上学呢?我猜想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大叫:我不想!我不想!今天,我遇到了姜子牙,我求道:“子牙啊子牙,看在我赵子龙的面上,让我不上学了,可以吗?”姜子牙定睛一看,满口答应地说:“可以!”只见他挥了挥手中的魔法棒便,立马把我变成了一只细小细小的蜈蚣。姜子牙爷爷和蔼可亲地说:“好了,子龙,你可以不用上学了!”我大喜,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呼呼大睡了起来。
第二天,我从十座大山下爬了出来,离开了五行山,大吃一惊:“这不是我的被子和床吗?怎么变得比天还大?”我抬起一只脚准备跑,可另七只脚却不愿意,我见床上乱七八糟,准备下床,可这......哪里是下床吗?分明就是从一千楼跳到一楼,我小心地爬下去,万丈深渊!我好不容易爬下去,不过今天也是不用上学了,陈老师肯定望着我的座位发呆呢!我心里暗暗自喜,爬出来,我想:反正不饿,就不洗脸,吃饭了,爸爸妈妈也走了,我好不容易拿起只有一毫米的小木棒!结果,下楼的时候,我没站住,一下子从上面滚了下来。我头晕晕的,一只脚伸过来,差点把我踩死!糟糕,弟弟也下来了,他拿着水枪,哪里知道我是一只蜈蚣,直朝我射来,我一躲,水进了花丛中,蜜蜂好奇怪:谁在帮我浇水呢?我再也不想在这了,我来到球场晒太阳,被别人的球直砸来,我气得火冒三丈:“你们不把我当个东西吗?我也是人啊!”
我垂头丧气地去找到姜子牙,他说:“子龙,怎么又来了?”我闷闷不乐地叫道:“我受不了了,好多人不把我当东西,还拿球砸我!”姜子牙说:“好吧!我帮你变回来,不过,你下次不要这样伤害昆虫了。”我连忙说:“嗯!”突然,一道闪光而过,我又成了原样,还是去上学吧!
小朋友,千万别像我一样总是伤害昆虫,结果自己变成了虫子哦……
《巷道里的煤海》
炮声、激水、硝烟,伴随着矿灯盏盏,谁想到这地球深处,也有如此战斗场面! 一盏矿灯,一把利剑,把沉睡的煤壁劈断,看煤炭争着跳上溜道,愿把阳春送往人间。
海处处乌金闪亮,仿佛是亿万双慧眼,象在亲切地顾盼,象在祝贺又一个高产。
地面上运输线如织似网,巷道里煤海如潮掀巨澜; 矿工把千万吨热力提升、提升,让动力之花红遍祖国每一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