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铅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3 02:18:16
《记我的语文老师》
似梅般的“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又有水仙那般“湘娥化作此幽芳”的神韵,这大概就是我对您的第一印象了吧。在印象中,我觉得您并非一位不拘言笑的严师,而更像一个阳光、开朗的邻家姐姐。一头微卷的头发,一对浓眉之下,又是那似星辰般盈盈的双瞳。高挺的鼻子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却又不显严厉。那朱唇一张,便露出两行洁白的牙齿。脸颊旁的一颗痣却也不显突兀,修饰的恰到好处。
不仅是美丽的外表,对职业的敬重在您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师说》言:“古之学者必有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是您便在这三尺讲台上放飞梦想,育桃李芬芳。
在印象中,您的声音总是柔和的,似母亲的关怀声,似潺潺流水声,时常萦绕在我耳畔,令人心中平静,而又心旷神怡。可当领读时,那柔和的声音却又变了个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预备,起!”,虽称不上粗犷,却颇有几分“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般的穿透力,令人身临其境,融入意境之中。
您的课堂活跃时,却又不觉吵闹;安静时,却又充满生机。您总能让同学们融入课堂的气氛之中。在讲到刘和珍遇害时,您也不禁发出了愤慨的呼声“段祺瑞政府竟是如此残暴!”,提起某些令人欣喜的事时,也总会捂着嘴笑,微黄且卷的头发也随着身子不断摆动,像极了那含苞待放的花儿,略显羞涩。
您虽和蔼,对待我们却也不乏几分严厉。
您常说:“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最好时候。”还记得当您得知我们早读有些无序时,您是有许些恼怒的,于是便厉声呵斥,要求我们在早自习时保持安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您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朗诵比赛时,您临近去北京出差的时间,只好腾出时间来,亲自带领我们进行排练,最终,我们也不负您的期望,成功夺得了一等奖。
在教师的岗位上,您总兢兢业业,默默地发光发热。若说我们是冲破桎梏的雄鹰,那您就是我们的翅膀;若说我们是久逢甘露的旱田,那您便是那滋润人心的春雨;若说我们是斗色争妍的花朵,那您便是那缕光芒万丈的阳光!
窗外雨声渐渐住了,皎洁的月光隐隐透入房内,推开窗向外瞧去,凉云早已散了,树叶上残留的露滴,映着荧光千点。抬头望那婵娟,不知不觉间,我仿佛又望见您,望见您的身影出现在清晨的第一缕霞光之中;望见您的背影停留在夜晚的虫鸣之中。
《铅华一梦》
1
“宠辱不惊,任花开花落;放来去留,看云卷云舒。”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同志人生》里看到的一句话。作者说这是形容朱允文的一句话。我甚喜欢,于是拿来作QQ签名。而实际上,我一直无法做到如斯的洒脱。许多时候人们只是希望做到怎样怎样的自己,现实和想法总是距离十万八千里。我一直想把一个群转让某人,却始终没有执行。想,永远只限于一个人的精神的慰藉。而事实却只有一个。
2
我常常会怀旧。因为许多时候,太想念纯净的味道。
抬头就会想念那片蓝天,低头就会想念那片土地。我对朋友说,我很想念那片黑色的土地。朋友说,她过年回家,当踏上那片黑土地的时候,有种想哭的冲动。她发信息给我说,她激动的俯身去触摸它们,感觉那么的熟悉。以前总是很不能理解席慕蓉的那些乡愁,离开家再读《狂风沙》的时候,却有种撞击心灵的震撼。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竟然是故乡。多少的感情埋在了文字里,让写者自己寻求超脱?
3
人总是会随着时间成长。妈妈说,我却像个小孩子似的,一直长不大。我想起彼得了,也理解了那永恒的忧伤。于是我和妈妈说,不再不想长大了。许多东西都是生命的过客,来了,去了,如此的平常不过。错过的就真的错过了,失去的就真的失去了。离开的,就真的已不再回来了。 年华凋落,又何必叹息心已不再简单和年轻?
4
站在大地上,伸展自己的双臂,闭上眼,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律动。风沙沙的吹,我能感受到它的亲吻,柔柔的带了点肆虐的张狂。春天的阳光参合了冰冷的温暖。让我不由的想念某个春寒料峭的四月,我把海子和鸢尾写在纸上,和叶子一起走过“流风中的日子”。轮回转动,是不是,那年的月光早已老去,回首,一切物是人非?
如果可以,也让我回到两年前,鸢尾花开的正盛。
5
没落的繁华,有种潮湿的味道。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酶变质。曾经那么令人流泪的爱情,再回首时,也不过恍如一梦。
朋友总是说怕现在的拥有的爱情太脆弱,努力抓也抓不住。我无奈的笑笑,努力的守候,真的可以守住那分承诺吗?如果在感情上想付出和收获等价,那么这个人是个爱情白痴,注定悲伤。许多东西,不知道结局,就别胡乱猜测,面 对了,接受了,勇敢的走过了,即使失去也无怨无悔。正如慕蓉说的,爱情的筵席是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
6
请柬
席慕蓉
——给读诗的人
我们去看烟火好吗
去 去看那
繁华之中如何再生繁华
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
让我们并肩走过荒凉的河岸仰望夜空
生命的狂喜与刺痛
都在这顷刻
宛如烟火
7
雪花落落就化了。醇酒香着梅花的味道。其实春天不过是冬天的一个梦。梦醒之后,世界依旧白衣素裹。依旧寂寞如常。风吹淡了云烟,纯净的灵魂在弥漫硝烟的城堡上,终也淡笑如水。
《山里的世界》
流年里的铅华,终如指尖流沙,徐徐缓缓地沉淀在时间的转轮里,犹如蛇的蜕变般,掺杂着苦痛与憧憬,似乎一切在回首间都如被风吹散的烟云,一去不复返,冲淡了过往,却昭示着未来的向往。
无须如凤凰涅槃,欲火重生,将自己置于一个极端,有时“行了需及时”也是一种消遣;而“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而我怀揣着这样一种心情走进了那片山里的世界。
10月31日,农历十五,按农村的习俗,初一、十五则是求神拜佛的好日子。
就是这一天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与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那是沉默于山里的世界,宁静,幽深。
这天的一大清早,一家子便踏上了旅程,那是一个充满着乡土味道的朴实名字——田村。就在离我的老家不远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路面是水泥地,有宽有窄,九曲十八弯似地,一直延伸到尽头。
山里就是不一样,蓝蓝的天,软绵绵的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脑中的混沌一下子被风吹的消散不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
山路上我第一次看见了芦苇,长长的苇杆里蕴含着充足的水分,毛茸茸的苇端压弯了饱满的苇杆,大风吹过,拂起点点苇絮,就像蒲公英般漂亮,却又有着不一样的韵味。芦苇边的小溪悠悠的流着,应是到了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已不见拔高的稻穗,反而弥漫着燃烧完秸秆后淡淡的烟雾,隔着那层薄薄的烟气,几个头戴草帽的农人还在田地里收割着不多的稻穗。远处林木耸立,笔直的排列着。似是翻涌的波浪一般,翠绿的颜色如油墨一般泼洒在山丘上。
兜兜转转在这迷人的乡间小路上,许是这山风吹得人昏昏欲睡,等我醒来时已经到了那宁静的世界——宝华寺。
一幢新建的大殿静静地矗立着,绕过新殿,散发着古老气息的佛殿呈现在我们眼中,缓缓地踱着步,生怕疾走会错过什么似地。屋舍的前方有棵百年的老银杏树,我心里不禁大大的庆幸了一把,不用门票就看见了这国宝级的植物!正值初秋,叶子末端有些微黄,可爱小巧的样子让我和弟弟都垂涎不已,家长便在一旁恐吓,说是这佛家之所,哪里容得我们这等小鬼辈分撒野。还真是不甘心呢!不过,那树可真是漂亮!灰色的树干,粗壮的身躯,黄绿色的小叶,站在树底下还能品出郁达夫《故都的秋》里的味道,却也多了丝温暖,少了些悲凉。
晃晃荡荡地走过碎石小路,乍一抬头,不禁慨叹!绵延数年屹立不倒的古刹,幽远,宁静,仿若与山一体般嵌在山谷里,我不信佛,却也从没到过任何一座庙宇、佛殿,但在这儿,我看见了与现代建筑完全不一样的超然,有着一股子悠远的意味。置身于此,久居浮世喧器的心似找到归宿般安定,不知是这山中的世界的力量,还是这颗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的心早已疲惫不堪?
风轻轻的吹,鸟儿啾啾的鸣,树叶间婆娑地发出沙沙声,翘起的檐角上悬挂的铃儿发出清脆的声响,空灵的仿若来自九天之外。
走进殿内,栩栩如生的雕塑静静地伫立着,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早已出现斑驳裂痕,但那仍然不减这些塑像的美,人们信仰中的佛,永远是以其慈悲怜悯的眼俯瞰众生,十八罗汉用着各种姿势分列于佛的两侧,从弟弟透着自豪的语气中,我知道了居于佛左侧的前两尊叫——“降龙”“伏虎”。耳边隐隐回绕着淳厚的钵音,循着声音,入眼的是几位穿着袈裟的伽蓝和尚,伴着木榆和钵的声音,吟唱着他们心中的佛经,那种似是歌曲的调子散布在殿中的每一个角落
兜兜转转地,几间佛殿便让我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宁静、悠远”,这俩个词一直缭绕在我的脑海中,这天外的世界就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慈祥和蔼,这儿的每一颗沙粒,每一米阳光,甚至是每一处尘埃都无不充满着温暖和惬意,积淀着浓郁传统气息的飞翘檐角,檐上挂着的铃被风抚过的声响,在这个世界里,似乎一切都变得美好,一切都充满着新奇。
喟叹:有此伽蓝,兰若何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