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语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19 06:05:41
《一次难忘的游戏》
周四的语文课上,老师神秘地拿出一袋饼干,宣布今天要玩一个游戏,叫做“挤眉弄眼吃饼干”。大家欢呼起来,纷纷举手。我幸运地被选中了,心开始“咚咚”地跳,暗暗在心中打气。
游戏开始,我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鼻梁上的饼干,小心翼翼地抖动着面部肌肉。那饼干仿佛口香糖粘住了一样,一动不动。我皱起鼻子,脸也开始一抽一抽的。饼干忽然动了一下,往下掉,我灵巧地用舌头接住了。
最让我佩服的是同桌小赵,他像在表演杂技一样,一会儿挑眉,一会儿眨眼,嘴巴一张一合。在他眼、鼻、嘴和脸的相互配合努力下,很快就成功了。那一刻,教室里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让我们明白,面对挑战时紧张也在所难免,但坚持不懈、保持冷静,努力克服困难才能收获成功。这个游戏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欢乐挑战。
《一根彩带的秘密》
语文课上,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根漂亮的彩带。我们立刻围过去问:“老师,今天发彩带给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神秘地笑了笑:“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啦。”
没过多久,老师公布了游戏规则:“要用一只手把彩带系在另一只手上,还要打出一个漂亮的蝴蝶结,限时3分钟哦!”
游戏开始了,我拿着彩带往手腕上缠。用左手绕了个圈,把彩带一头塞进圈里,可不管拽哪一头,彩带都会“啪”地弹开,变回原来的样子。这彩带真调皮,像个不听话的小娃娃!我只好把它摊在桌子上,盯着它犯愁。扭头一看,周围的同学也都皱着眉,一个个耷拉着脑袋——3分钟很快过去了,居然没人成功。
就在大家泄气的时候,老师提醒:“你们可以两人合作呀!”我立刻和旁边的同学组队,凑成了“一双手”:他伸出右手,我伸出左手,我扶着彩带,他灵活地打圈、轻拉,很快就帮我系好了蝴蝶结。接着我也帮他,他的手腕上也多了一只“彩蝶”。
看着手腕上晃悠悠的蝴蝶结,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次游戏让我懂了一个大道理:只用一只手做事,其实挺不方便的;要是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搭把手帮一帮,就能一起把事情做好啦!
《彩带里的大道理》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每人发了一根红绸带。正当我们摸不着头脑时,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用一只手,把红绸带系在另一只手上哦!”话音刚落,计时器“嘀”地响了,全班立刻手忙脚乱起来——这绸带像个调皮的孩子,叫它往左它偏往右,怎么都不听话。
有的同学先把绸带按在手上系,有的干脆铺在桌上折腾,可越忙越乱。我攥着绸带往左手腕上绕,刚想勾住带子,它“哧溜”一下滑到了胳膊肘;同桌更夸张,把绸带缠成了“麻花”,急得对着带子小声嘟囔:“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老师在教室里转着,看我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又偷偷笑。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嘀”的一声,时间到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手腕上的绸带要么松松垮垮,要么缠成了一团,没一个系好的。
这时候老师笑着提醒:“可以两个人合作呀!”“嘀——”计时器再次响起,我一把拽住旁边的同桌:“快,你帮我扶着!”他立刻伸出右手,按住我手腕上的绸带一头,我用左手捏住另一头,顺着他的手绕了个圈,轻轻一拉,蝴蝶结就稳稳“贴”在了手腕上。刚系好我的,他就把自己的绸带递过来:“该我啦!”我学着他的样子按住带子,他手指一绕一拉,红绸带也乖乖“趴”在了他的手腕上。才一分钟,全班同学的手腕都飘起了红绸带,同桌还晃着手腕跟我比:“你看我的蝴蝶结比你的圆!”
看着手腕上晃悠悠的绸带,我心里透亮:要是没有同伴帮忙,好多事都难办;可只要搭把手,再难的事也能轻松做好。这彩绸带让我懂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团结在一起,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语文课上的红绸带》
语文课上,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红绸带。
“咦,这条绸带发给我们是要干什么呢?”我自言自语道,其他人也露出了莫名其妙的表情。老师让我们猜猜红绸带的用途,还提示:“这是一个小游戏哦。”同学们立刻炸开了锅:小丽问:“难道是‘你说我猜’?”老师摇摇头:“不对哦!再给个提示——这个游戏是需要用手的。”刚才抢答的小雨立刻把手放下,嘀咕着:“什么游戏要用绸带,还要用手啊?”
一分钟过去了,没人猜中答案。老师叹了口气,刚开口说“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聚到了她身上。老师接着说:“在3分钟内,用一只手把红绸带系在自己的另一只手腕上,还要打一个蝴蝶结。”话音刚落,她就喊道:“倒计时开始!”
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指令弄懵了,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有的想用嘴叼着绸带,有的想用下巴压着绸子……3分钟到了,居然没一个人成功。
老师笑着提醒:“两个人合作,不就能凑出一双手了吗?”她再次按下计时器。这次3分钟还没到,大家都完成了任务——没人失败!
最后老师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现在你们知道这个游戏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了吧?”
《语文课上的阳光》
周四,是连续多日被阴云笼罩后,唯一全天都有太阳的日子。那阳光,带着久违的、能把人焐热的暖意,洋洋洒洒地泼在身上,叫人心里头都跟着敞亮起来,像被什么甜丝丝的东西填满了。
上午前三节课,我整个人都埋在书本和习题堆里,脑子被各种公式、知识点塞得满满当当,压根儿没心思,也没留意到这热烈又满是激情的阳光。直到上午最后一节语文课,老师带着我们读《黄河颂》。“啊,黄河!……” 激昂又有力的朗诵声在教室里响起来时,我才下意识地抬起头,朝窗外望了过去。
哇,好刺眼!但那阳光洒在树叶上,叶片像是被能工巧匠镶上了一层价值不菲的金边,闪烁着耀眼的金光,晃得人眼睛都要眯起来。我看了一小会儿,因为实在太晃眼,便把视线重新移回了课本。
就在这个时候,阳光像是个调皮的小家伙,从前桌同学的书包上溜了过来,悄没声儿地、轻手轻脚地落到了我的书本上,恰好就照亮了《黄河颂》的文字。这一次,我没有拉上窗帘,总觉得它是特意寻到这儿来的,我又何必去阻拦呢?或许是《黄河颂》有着独特的力量,连阳光都被深深吸引,赖在这儿不肯走了。
我在书上写着笔记,墨水在纸上缓缓流淌,在这热烈阳光的映照下,仿佛也被染上了缤纷的色彩,不再是单调的黑。旁边印刷的字体,也因为有了光线,有了不一样的姿态和活力,好似被注入了生命一般,在纸上欢快地跃动着,像是在和我一起感受文字里的豪情。我盯着它们看了一会儿,语文老师的讲课越来越激动,那些文字也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充满了蓬勃的力量。
可当我再抬起头时,眼睛却有些受不住这强烈的光线,瞬间发黑。我愣了愣,无奈之下,只好拉上了窗帘。没了阳光,才过了十分钟,我就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连课文都好像少了几分热血沸腾的感觉。但那阳光实在是太刺眼了,我纠结了几分钟,到底还是不忍心将它拒之门外,心里头怪想念它的。于是,我又拉开了帘子,阳光立马 “飞奔” 到我的书上,又开始活蹦乱跳起来,课本也重新被注入了活力,变得热情而豪迈。我心里一乐,由着它 “玩耍”,便专心致志地听起课来。
快下课的时候,光照渐渐淡了,或许是它也累了吧。而我们,用充满激情、热烈且富有力量的声音朗诵着《黄河颂》,它就在一旁默默地听着。直到下课铃响,教室里的人群散去,它才悄然转到大楼后头,去照耀别的地方了。
点评
这篇习作以灵动的笔触捕捉了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诗意瞬间,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将无形的“阳光”与抽象的“文情”巧妙融合,营造出物我交融的动人意境。作者笔下的阳光,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位被《黄河颂》吸引的“调皮”听众,一个在书页上“活蹦乱跳”的伙伴,这种精妙的拟人与通感手法,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情趣与美感。文章对心理波动的刻画也极为细腻,从“拉上窗帘”到“不忍心”而重新拉开,这一细微的举动将内心对光明与激情的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最美的课堂体验,源于一颗对万物敏感的心,以及将外在景致与内在感悟无缝衔接的出色能力。
《细心城》
一次语文考试没考好,我一回家就发现门上多了一则标语:细心城,学渣禁止入内。
这可是我家,我偏要进!
进门后,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竟然不是我的家,我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更惊讶的是,这里的花花草草都是完全对称的,不差分毫。周围所有人都在慢悠悠地走着整齐的步伐。我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的步幅竟然毫厘不差,每迈一步都是40cm。
我找了一个图书馆,打算写作业。图书馆门口的牌子上写着:细心者才可入内!
图书馆内静悄悄的,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其中有一个穿着蓝色校服的小朋友,下巴抵在摊开的课外书上,眉头微微皱着,右手食指顺着文字慢慢移动,遇到不识不认识的字,就悄悄从书包掏出字典,指尖轻轻翻着页码,生怕发出一点声音。他的每个动作都显得特别的细心!
我找了个座位坐下。写数学题时,我把所有草稿纸折成小格子,数字写得工工整整,算完还会再检查一遍,生怕漏一个小数点。因为我害怕一旦不细心就会被赶出去。
写完作业以后,我已经很饿了。我走进一家饭店,老板正在用计算器细心地算帐。厨师正在灶台前细心地工作:他先把洗好的青菜摆成小堆,每一片洗净的叶子都排列得整整齐齐。每片叶子都要仔细检查,要是沾了一点泥沙,就赶紧拿到水龙头下再冲一遍,连菜根上的小须须都要择干净。旁边还立着一个标志牌,上面写着:细心餐厅,吃饭请等3小时!
“哎,没办法,谁叫我进了细心城呢?”我自言自语道。这里所有饭店都有这样的提示语,我只有耐心地等啦。
吃完饭以后,我的身边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道传送门。我跳进了传送门,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
难道这座城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醒我做事要细心吗?
《班上来了“插班生”》
预备铃刚响过,大家就拿起语文课本,一边朗读课文一边等待老师,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整个教学楼。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啊”的一声,打破了这片读书声。
我循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小张同学的背上出现一只小甲虫,这只甲虫身穿一身铠甲,正悠哉悠哉地迈开步伐,沿着小张的背往上爬。小张见状,火速站起身子,用力地晃动身体,再跺跺脚,试图甩掉身上的小甲虫。可小甲虫不肯下来,反而赖在原处一动不动。周围同学有的叫出声,有的拼命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还有的站起身子,吓得连连后退。瞬间,教室像炸开了锅,而我们也丝毫未发现已走进教室的张老师。
这时,一旁的小王眼疾手快,拿起手里的课本用力扫向甲虫。小甲虫被小王这么一扫,在空中做了几个后空翻,最后稳稳落地,就像舞蹈中的主角一样。随后小甲虫向周围扫视一圈,定在了小晔的方向,接着迈开步伐,一步步向小晔那边爬过去,小晔一脸惊慌,缩起身子,向墙角边靠去。在小晔旁边的我也开始坐不住了,生怕甲虫改变主意,调转方向,爬到我位置旁,我不禁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甲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晔迅速提起椅子,像一座五指山一样将甲虫狠狠摁下,甲虫再也动弹不得了。危机终于解决了,当全班同学回过神来,才发现张老师早已站在讲台上,她微笑着说:“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插班生’,不过看样子它不太守纪律。”大家一听,哈哈大笑。
这真是一场难忘的“照面”啊!老师很好奇前面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课后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这不,我来交作文了。
(作者是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天,但却久久回荡在脑海中。如果我们在生活遇到小昆虫,在没有伤害我们情况下,就不要伤害它们哦!
家长感言
生活中充满很多趣事和乐事,孩子们能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升感悟能力。
教师赏析
原来如此,刚踏进教室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怎么乱成这样,结果只看到了小晔同学“消灭”甲虫的画面了,感谢芷凝愿意将生活小事用笔记录下来,还把过程写得详细、生动,画面感极强,真厉害。(张慧玲)
《心向宝岛美景》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日月潭》这篇课文,我才真正领略到它的迷人风采!课文中写道,日月潭的湖水碧绿如玉,湖中央的光华岛宛如一颗镶嵌在碧波中的绿宝石,把湖水分成两半,一半圆圆如太阳,一半弯弯似月亮。难怪人们给它起了这样富有诗意的名字。
课文还描绘了日月潭在不同时刻的美景:清晨,湖面上薄雾轻笼,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中午,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闪闪烁烁,仿佛无数颗碎银在跳跃;下雨时,周围的群山被云雾环绕,宛如仙境一般。
我最爱的是清晨的日月潭,因为它静谧而神秘,好像在悄悄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学完课文,我真想去台湾亲眼看看它的模样,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丽。
《我的老师》
我们班级有三位老师,分别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
先说语文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也就是语文老师,她很温柔,还很关心每个同学的身体。比如有一次有一位同学不小心被铅笔扎到了手,老师急忙地拿出碘伏给他消毒。还有一次有一位同学不舒服,老师摸摸同学的头,好像有点热?老师又用额头挨上头学的额头对比一下体温说:“不高烧”。随后又给他量体温,一看36度,老师这才放下了心。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很细心,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很关心。
再说数学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每次讲题都会讲的非常认真,有一次数学老师讲甲到乙是一千米,但有一名同学没有听课,老师一眼就看了出来,把他叫起来,让他再讲一遍这题,他回答不上来,老师不但没有训斥他,还耐心的讲给他听,这个同学再也不好意思溜号了。
最后说英语老师:
我一上英语课就有点发闷,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是我读的发音不准,每次都得读上好几遍才能准确发音,后来我只能不断的练习发音,最后英语帮助我学会发音。
我们这三位老师都很认真负责,我爱我的老师们。
《我的“海绵宝宝”老师》
李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头发,大大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像盛满了温暖的星光。她的手机壳、抱枕上都印着海绵宝宝,可爱又亲切,所以我们都亲昵地叫她“海绵宝宝”老师。
李老师是一位“全能艺术家”,她既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画作,又能写出动人的文章。她的作品屡屡斩获市区乃至省级奖项,每当她分享获奖喜悦时,我们都打心底为她骄傲,也暗暗佩服:我们的老师真厉害!
她的课堂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李老师总能把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有趣,一个个知识点在她的讲解下,仿佛活了过来。她还时常穿插幽默的小故事,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每次上语文课,我们都听得格外入神。
李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在课堂作业里,再细微的错误也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她会用红笔仔细圈出错误,耐心地指导我们订正。她常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万不能不懂装懂”这句朴实的话,被我深深地记在心里。
课余时间,李老师又成了我们的“玩伴”,她会和我们一起打羽毛球、吹泡泡、打台球,还会带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她当老鹰,我们当小鸡,在操场上你追我赶,整个校园都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就是我们的“海绵宝宝”老师,她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又对我们严格负责。在她的陪伴下,我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