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爷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18 03:52:30
《抽屉里的1953:爷爷的时光密码》
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
他十多岁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时期海南的琼海战役,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他们的部队接到命令,去抗美援朝。他因为在战场受伤,退下了前线,退伍回乡,回到涟源钢铁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因为伤病,他不到五十就从厂里退休,回到了小山村养老。
从小,我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其他孩子的摇篮曲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是在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眠的。因为这是爷爷除了国歌之外,唯一会唱的歌曲。
那枚藏起来的军功章
小时候我最好奇的是爷爷房间里那个带锁的抽屉,里面有一套很厚的书(毛选),一个老旧的掉漆的蓝色木盒子,还有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记忆里总是在看见他天气晴好的清晨,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脸色是少有的怀念的神色。他总是很珍惜地看一看又收回去很宝贝的模样,很是神秘。小时候我是家里的破坏大王,用奶奶的话说就没有我找不着的东西,为了弄清楚抽屉里的秘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要打开抽屉。终于有一天,在我试图把手从隔壁的抽屉的夹缝伸进去够宝贝的时候,悲剧发生了:手,卡住了。我的哭喊引来了爷爷,终于打开了那张梦寐以求的抽屉,看清了那个蓝色盒子里的宝物,是一枚勋章,长大后才知道是一枚二等功的勋章。我想要伸手去拿看得更仔细些,可是一向对我有求必应的爷爷却只肯给我看一看,看过后又很珍惜地锁进了抽屉。
爷爷告诉我,这枚勋章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他的眼神里总是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骄傲,也有深深的怀念。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试图去打开那个抽屉,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兵的秘密,更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而这枚军功章的背后的故事他再也没有提起过。
那段绝口不提的往事
年少不知事的时候,我觉得爷爷是世上最宠爱我的人,也是个奇怪的老人家。他不喜欢看电视,但是从我记事起,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是必须看每天7点的新闻联播,每年对他来说最大的盛事是国庆阅兵,春晚都不积极的他总是早早起来守着电视机,生怕错过一分一秒。对于新闻里国家大事,他一个八竿子打不上的退休老人比谁都关心。他身上有种莫名其妙的正义,村里的大事小事总要去关心。奶奶总是嫌弃他多管闲事,自家的事管不上,别人家的事热心得很,平白得罪了乡邻得不了一句好。爷爷总是默默挨骂,下次还是照旧。逼急了,也只说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
再大一些,我上学了,我惊奇的发现从来没有上过学的爷爷居然也能看书报,我不懂的几何题他偶尔还能教一点。他说因为他曾经是一名炮兵,一名好的炮兵如果想要精准命中目标,是需要计算角度的。在爷爷心情好的时候,我总是缠着他讲他过去的故事。可是他从来不说,只说并不是好听的故事,没什么可说的。少有的被我磨不过去的几次,也只推说那时候大家都太年轻了,只想着活下去,哪有你们现在的好日子,天天在蜜糖罐子里泡着哟!
他越是绝口不提,我越是好奇。终于有一天,新闻联播里播放了朝鲜战争的新闻画面,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但是爷爷那天破天荒跟我说起了琼海战役中十七岁的班长为了掩护他们撤退而牺牲,朝鲜战场上不到二十岁的连长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往事。他们都还那么年轻,战争其实是很残酷的。他的讲述不过寥寥数语,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电影小说里那些精彩生动的细节,但是那种哀伤沉痛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原来新闻里的“山河”,是他未说的“战地日记”。
那天,新闻联播放完,爷爷破天荒没有回房间睡觉,而是一个人在院子里坐了很久。
铭记与遗忘
作为爷爷的孙女,他是战争英雄,我很为此骄傲,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精彩的经历他要藏起来,甚至想要遗忘这段过往。长大后我读到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看过了《上甘岭》《长津湖》,看过了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听过了那些老兵的回忆,慢慢的理解到也许那些对我们来说带着英雄主义滤镜的历史,是十多岁的爷爷亲身经历的残酷真实,在那段经历里,他每天直面死亡,为了活下去而拼尽全力;在战火硝烟里,亲眼看着跟自己战友倒下,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他一身伤病,却仍然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个,因为他活着亲眼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我们的幸福。
他把这段记忆深深地藏起,是不愿触碰还是为了守护内心的安宁,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原因。爷爷的沉默并非遗忘,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铭记。也许真正的英雄并非那些被传颂的名字,而是那些默默付出、守护和平的人。如同那枚被锁在抽屉里的军功章,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会被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端详。他的沉默让我明白,有些记忆并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递,它们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段历史,也守护着内心的平静。他从不试图用英雄的身份去博取别人的敬仰,而是选择回归平凡,做一个普通的老人。这份淡然与从容,是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也开始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爷爷的故事。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行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村里事务的热情,甚至是对陌生人的正义感,其实都是他军人本色的延续。他或许已经离开了战场,但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却从未离开过他。
有时我会想,如果换作是我,是否也能像爷爷那样,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义无反顾?是否也能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创伤后,依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答案或许并不重要,因为爷爷已经用自己的人生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爷爷走的那天,他好像预知到了什么,那个时候其实他有好几年脑子糊涂不太认识人了,可是临去的那几天,他突然清醒了,我们祖孙俩久违地聊了好久的天,离去的那天清晨,他特意要求穿上了那身军装,平静地走了。
如今,每当我看到新闻里关于志愿军老兵的报道,总会想起爷爷坐在院子里的那个夜晚。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释然。那一刻的他,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重新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带着满身的故事悄然归来。而这些故事,终将成为我们家族传承的一部分,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忘来路的艰辛。
《那山,那屋,那人》
爷爷已经故去四年多了,我们一家也从原本的老家搬到了百里以外的仙女峰。爷爷生前待我极好,好到不能用笔墨记录下所有,只能记下些许片段,聊作安慰和纪念。
我们家的老屋后面有一座山,很高很高,我们家的老屋就在山脚下。那座山和老屋里藏着我童年的喜怒哀乐,还有我的爷爷。
我记得爷爷经常会躺在屋外的躺椅上轻轻摇着大蒲扇给我讲他小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些故事很多现在已经不记得细节了,只记得那时候的夜晚星星特别亮。
小时候,爷爷时常会带我去利民大采购,我还依稀记得他拍着胸脯,豪迈地说:“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爷爷有钱!”我信了,可他结账时,掏出的却是用几层塑料袋包裹的零零碎碎的散钱,一下又一下用他龟裂的手指数着,可年幼的我又怎么会知道呢?我只知道:爷爷对我真好!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完后还不知悔改,因此母亲常常会从屋外的树上折下一把树枝,捆在一起往我身上打,这时,爷爷会站在我身前,护住我,不让我被打;再后来,我不调皮捣蛋了,因为我慢慢的知道,那个站在我身前保护我的爷爷已经躺进了那口小小的棺材,出不来了。每当想起爷爷,我总会一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枕头套一晚上都干不了。
搬家后,我好像和爷爷之间有了一座隐蔽的屏障,爷爷生命的最后几天都是在老屋里待的,小时候他会躺在我隔壁的房间里睡觉,鼾声如雷一般响彻云霄,我经常不耐烦地捂住耳朵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只想爷爷快点消失······后来,真的见不到他了。后来,虽然他不在了,我还是会捂住耳朵,幻想有那么一个声音吵的我睡不着觉。现在,环境的转换我无法适应,我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面对雪白的天花板,独自沉思。
有一种孤独,身边添一个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孤独,是茫茫天地间的余舟一芥,人们只能素颜修行,各自孤独面对。
爷爷一直爱好喝酒,抽烟。他的酒友死后我们都劝他:别喝了,对身体不好。他从不放在心上,从来都不以为然。后来真出了事,他查出了癌症晚期,他躺在病床上,回忆自己的一生,窗外有开得很烂漫的花,在医院雪白的被子的衬托下,显的格外红艳。我听见他轻轻说:“此生足矣。”可为什么“足”了,也许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他说完后微微转身向我一笑:“灿,好好读书,爷爷会保佑你,一生平安,一生无牵挂。”
可爷爷的保佑终究是没能灵验,我的牵挂在岁月一点一点的消逝里,未少半分。 老家那杂草丛生的屋子已经荒废很久了,它身后的那座山却还是和从前一样,郁郁葱葱。孤寂的屋子在草一点一点占满它,覆盖它的同时,也在完成着它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的追忆。
等到明年花开了,满山遍野时,我捎一朵,带回老家去。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六十多岁了,他很瘦,而且长得很高,有一米九呢!
我的爷爷喜欢抽烟,每天几乎要抽一盒多。
有一次,爷爷在那里坐着抽烟,我叫了他好多次,他跟聋了一样,一直不理我。终于,爷爷听到我在叫他做饭,才站起身,从他的烟雾世界走出来。他每次在家抽烟,家里都是烟雾缭绕,呛得我喘不过气来。爷爷每次抽烟,我都要躲到一个没有烟味的地方。如果满屋都是烟味的话,我就会出去散散心,然后再回家,不然我就要吸二手烟了。听说抽烟有害健康,所以我希望爷爷把烟戒掉,长命百岁!
我爷爷对我非常好,经常给我买零食。
有一次我要去打羽毛球,一不小心忘了带吃的,幸好是爷爷送的我,不然我就没东西吃了。就在我发愁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了一个好丽友派,然后爷爷把我送到羽毛球班,我和别人一起吃着好吃的零食,开心极了!我真是太喜欢我的爷爷啦!我觉得这次吃得好美味啊!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喜欢抽烟的爷爷。
《惊喜重逢》
翻开回忆这本书,爷爷和蔼又满是惊喜的笑脸定格的那一页格外醒目。
深秋的一天,视频那头的爷爷努力掩饰着内心的失望,装出满不在意的样子,可微微下垂的嘴角,瞬间失去光彩的眼睛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失落。他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慢慢地说:“不回来就不回来吧,还是以学业为重。”原来,再过几天的周末是爷爷的生日,照惯例我和妈妈要回昆明给爷爷庆生,可是由于考试安排,周末增加了两节课,我们就赶不回去了。看着爷爷落寞的表情,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回到家,看着日历上被红圈重点勾出的日期,我决定必须做点儿什么,不能让这个日子成为遗憾。我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模式:预习,找视频课解决难点问题,反复做练习,改错,终于96分的试卷成了最好的请假条。坐在早上头一班回昆明的飞机上,看着微微泛白的天边,我困意全无,满心想着爷爷突然看见我和妈妈时的惊喜表情。
一辆黑色的车缓缓地停在了我们眼前,一位身穿黑色夹克衫,手提着黑色公文包的老人缓步下车,他微微蹙着眉,满腹心事的样子。可就在他抬头看见我们的一瞬间,表情凝固在了脸上,足足愣了四五秒才反应过来,几乎是小跑着向我们冲来。我也没有忍住,一下子冲上去抱住了他:“爷爷,我回来陪您过生日了!”
爷爷的笑从皱纹中展开,略带浑浊的眼睛里此刻迸发出了一丝光芒,他拍了拍我的头,声音中都带着几分惊喜,“我老远就看见这儿站着两个人,觉着这么像我孙女和女儿呢,没想到还真是!”秋风拂面,却没有一个人感到寒意,地上的树叶被风带到了空中,仿佛也在为这一刻的温暖而兴奋得翩翩起舞。
小时候我长在爷爷膝下,爷爷的口袋里总是装满了惊喜:甜在心里的糖果,心心念念的小玩具……我逐渐长大,不能时刻陪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对我的爱却从未停歇。他会因为航班延误,在机场等我一整天;他会走过半个街区,只为了买到最甜的西瓜;他会为了迎合我的口味,陪我坐在街边大快朵颐……爷爷的爱照亮了我的整个童年,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思绪回归,爷爷正在拆我的礼物。大大的信封上写着“一份惊喜。”他好奇的打开,是一封我的手写信,里面包含了我对他的感激与祝福。他笑着,看着,眼角却红了……
《我和春天捉迷藏》
星期天中午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们要去"小九寨沟"找春天玩!妈妈说那里可漂亮了,就像童话世界一样。
从奶奶家出发,我们像一队探险家,沿着植物园的围墙走。我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突然看见前湖的水面闪着亮晶晶的光,像撒了一把小星星。过马路时,爸爸紧紧牵着我的手,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好快。
哇!这里的春天真调皮!她躲在刚冒出头的小草里,藏在奶奶找到的野菜里。奶奶教我认马兰头,它的叶子像小船;野芹菜闻起来香香的;荠菜最好玩,叶子像小锯齿。我采了一大捧,感觉把春天都捧在手心里啦!
最刺激的是过独木桥!木头圆圆的,我像走平衡木一样张开手臂。走到中间时,我偷偷往下看,溪水在对我眨眼睛呢!爷爷在后面喊:"别怕,春天在给你加油呢!"
奶奶蹲在溪边抓螺蛳的样子真有趣。她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手在水里摸来摸去。"快看!"奶奶举起一颗螺蛳,它的小房子转呀转的。我们把它们装在袋子里,螺蛳们好像在说:"带我们去看春天吧!"
回家的路上,我的小脸红扑扑的。原来春天不是躲起来的,她就在我们身边:在野菜的叶子上,在溪水的歌声里,在我采到的每一颗螺蛳的小房子里。明天我要告诉同学们,春天最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啦!
《爷爷的新手机》
周末归家,葡萄架下,爷爷蜷藤椅上,指尖摩挲着旧手机,眯起的眼缝里,映着斑驳的外壳,按键数字模糊得像老照片上的墨点。
“爷爷,送给你的新手机!试试呀!”我兴冲冲凑过去,晃了晃手里的礼盒。他指尖还黏在旧机边缘,头都没抬:“旧的用着顺,不换。” 我抿抿嘴,指着旧机卡壳的黑屏:“您看,都卡顿成这样啦!新的能视频通话,还能发视频呢!” 爷爷这才慢慢抬眼,接手机时,指节小心翼翼地轻轻擦过盒沿,像怕碰疼了什么。
我挨着他坐下,握住她的食指点屏幕:“您看,这个绿标是微信,点进去——对,就像按旧机拨号键!再点这个框框,就能敲字发消息啦……旁边这个小摄像头,点一下,就能看见咱全家脸!” 爷爷的指腹蹭过屏幕,涩涩的。
临近晌午,爷爷坐回葡萄架下,新手机搁在膝头。他戴着老花镜,把联系人一个个存进去,每输一个号码,就瞥一眼旧手机,像在跟旧时光里的牵挂对账。
午后阳光漫进堂屋,新老手机并排趴在茶几。旧手机外壳褪成斑驳的黄,像张褪色的老照片;新手机屏幕泛着灰亮色,活像个神气的少年。爷爷摸了摸旧机冰凉的背,忽然笑了,把它轻轻推进抽屉——像是把一段旧时光,收进了岁月的木匣。
看着爷爷渐渐熟稔的模样,我懂得了,爱与陪伴,才是最不会过时的“科技”。
《等等亲爱的他们》
我的爷爷奶奶,守着乡下几亩薄田,仿佛和科技浪潮绝缘。
几年前,父亲给二老添置了智能手机。他想听听田里的蛙鸣,想看看老人们晒得黝黑的脸。老两口捧着手机,像捧着稀罕物件,却总把它 “用坏” 。我们打电话过去,十回有九回,听筒里传来冰冷的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奶奶总委屈地说:“不知道咋回事,它自己就没声儿了。”
每次回乡下,教手机充电成了必修课。我们握着他们布满老茧的手,点充电图标、插充电线,像教孩子学走路。可不出一周,准能接到爷爷电话:“手机又黑了,充不上电咯。” 回去一看,要么充电线被随意扔在角落,要么手机连着充电器,却压根没插进插座。
那次,父亲从奶奶同村好友那儿听说,爷爷体检测出高血压。他瞬间慌了神,手指颤抖着拨电话,听筒里机械的关机提示,让他的脸瞬间煞白。“万一有啥急事儿,联系不上可咋办!” 他扯着我就往乡下赶,车轮碾过柏油路,带起的风里,全是焦虑。
到家时,日头正毒,奶奶守着空荡荡的院子,听见响动,眯着眼从屋里挪出来。父亲顾不上擦汗,忙问:“我爸呢?” 奶奶指了指田的方向,“在地里薅草呢,说庄稼离不开人。” 我们沿着田埂找,看见爷爷佝偻着背,在玉米秆里时隐时现,汗把后背洇成深色。劝他回屋,他还嘟囔:“草不除,要跟庄稼抢营养。”
回了家,父亲盯着奶奶,声音发紧:“降压药呢?医生说必须按时吃!” 奶奶攥着衣角,小声说:“没买,那机器测的,准不准哟?我和你爸寻思,兴许是弄错了……” 她眼神闪躲,满是对科技检测的迟疑。
之后好些天,我们守着二老,重新教手机操作,把充电步骤写在硬纸板上,贴在墙上;教他们看电量图标,像教认新种的庄稼苗。讲体检数据时,父亲蹲下来,握着爷爷的手说:“这机器,就像咱田里的好把式,能早看出庄稼毛病,也能早看出人的毛病,得信它。” 爷爷抽着旱烟,吧嗒吧嗒响,烟雾里,皱纹似乎浅了些。
科技浪潮还在翻涌,别让亲爱的他们孤零零挣扎。慢一点,等一等,把科技的温度,细细传递。
《爷爷戒烟记》
爷爷是个老烟枪,平时一天就要抽一包,每天吞云吐雾。家人劝他少抽烟,他总会像个闹脾气的小孩子一样不听劝阻,还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就是这样一个“烟民”,今天竟然破天荒地准备戒烟了!
一大早,爷爷就表情严肃,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他仿佛下定了很大的决心,长舒一口气后,郑重宣布:“从今天起,我要开始戒烟了,大家都要做我的监督员,监督我!”我们都大吃一惊,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我好奇地问:“爷爷,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爷爷看了我一眼:“小滑头,爷爷是真要戒烟了,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你们的健康。”说完,还把烟和一堆打火机全交出来了。从这一刻开始,我就有了一个新身份,爷爷的“小小戒烟监督员”。我成了爷爷甩不掉的“小尾巴”。
到了中午,爷爷习惯性地去摸口袋里的烟盒,在什么都没摸到后恍然想起自己已经把烟交出去了。他无奈地叹息,烦躁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焦躁不安,我知道爷爷的烟瘾犯了。过了一会儿,爷爷出了门。
我赶忙追出去,我想:他一定去买烟了,还信誓旦旦要戒烟呢,连一天都没坚持下来。这回肯定让我抓个现行。在楼下,我们遇到了张爷爷,这可是爷爷的烟友,只见他热情地递给爷爷一支烟,说:“来一根。”爷爷的视线落在了那根细细长长的香烟上。我不禁暗暗担心:爷爷本就烟瘾犯了,现在有个正当的理由能抽烟,爷爷很难拒绝啊!果然我看见爷爷伸出手,心想:不好,爷爷要沦陷了。刚要冲上前制止,谁知,爷爷的双手一个推拒,坚定地说:“我不抽烟了,抽烟有害健康,你也少抽点。”对面的烟友也是一愣,随后乐呵呵地收起了递出的烟,说着:“好好好。”
我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回了原地,爷爷和烟友闲聊一会儿,便互相道别。爷爷来到超市买了几支棒棒糖后,独自坐在超市前,用抽烟的样子吃着棒棒糖,那模样别提多好玩了。
看来,爷爷很有希望成功戒烟!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我一定会帮助爷爷戒烟。
家长感言
每次看到爷爷抽烟,孩子就会说:“抽烟有害健康。”没想到还真让爷爷受到影响,决定戒烟,这次真的要好好奖励他。
教师赏析
海峻通过对爷爷的神态、动作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展现了爷爷在戒烟过程中的艰难以及自己一开始对爷爷的不信任,但是也可以看出爷孙俩的关系特别有爱。(陈丹)
《我最想去的地方》
听爷爷奶奶爸爸说
有个地方百花飘香
听老师说
有个地方书声琅琅
那个地方书架成行
那个地方实验室令我向往
那个地方的音乐教室、美术室
还有宽大标准的体育场
全国各地的学子们
齐聚课堂
成为华夏复兴的栋梁
我知道那个地方
距离我还很遥远
但是,我会努力学习
不懈拼搏
实现我的愿望
《记忆超群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位记忆超群的老人,岁月似乎没带走他的聪慧,反倒让他的故事愈发动人。
爷爷年纪大了,脑子却特别灵活。家里来客那次,众人围坐闲聊,爷爷静静听着,眼睛里闪着智慧光。突然,一个小孩打碎碗,吓得慌了神,眼泪在眼眶打转。爷爷不慌不忙,笑着说:“小朋友,别害怕,爷爷小时候也这样!碎碎平安,这是好兆头呀!” 这话一落,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大家都跟着笑起来,孩子也破涕为笑。
我写作业遇难题时,也常找爷爷。有一回,一道题把我难住,跑去问爷爷。他看了题目,闭眼想了会儿,就耐心讲解起来。每一步都细致,像刚做过这题似的清晰。讲完题,还把相关知识点复习一遍,我一下就懂了。我惊讶问:“爷爷,您咋这么厉害?” 爷爷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这是爷爷这么多年积累的知识呀,多学多记,你也能做到。”
爷爷的记忆力,不止体现在这些事上。他还藏着一肚子故事,每晚坐在院子里,给我们讲古老传说,讲他年轻时的经历。那些故事像生动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在我心里,爷爷的脑海就像装满宝藏的仓库,记忆超群的他,用智慧和故事,温暖着我的童年,教我懂得包容、求知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