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爷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07 07:09:13
《晒晒我的爷爷》
微风拂过绿色的田野,泛起绿色的菜浪,苦瓜的藤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引来许多蜜蜂前来采蜜。田野旁是潺潺的流水,远处是连绵的高山,颇有“一水户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感。田中有一位挥汗如雨的农夫,那就是我的爷爷,我要用一支蘸满汗水的笔,晒晒我那勤劳而慈祥的爷爷。
我的爷爷已经年过古稀,他时常戴着一顶草帽,穿着白色的背心,黑色的短裤,以及一双饱受风霜的皮鞋,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一双明亮的眼,直挺的鼻梁,脸上布满了皱纹,龟裂的手上满是耕作时留下的伤痕和老茧。
爷爷是一个勤快的人。我依稀记得,凌晨四点,他便在茫茫夜色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两个桶,到山间打山泉水。自行车行驶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有些时候路很滑,使这条山路更加危险,但他从不抱怨,只为让我们喝上甘甜的山泉水。打完水,急匆匆地吃完早饭,自行车便在村间的小路上飞驰,通往绿色的田野。农忙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稻香。望着金色的、沉甸甸的麦穗,爷爷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顾不上疲倦,弯下腰,拿出镰刀小心翼翼地割下丰收的果实,生怕把它们伤着了,不一会儿,他把稻儿们搬上三轮车,骑行在通往打谷场的道路上,在打谷场里经过一道又一道的工序,金黄的稻谷变成白花花的大米。爷爷的脸上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
即使是农闲的时候,他也常常惦记着我们。端午节前夕,爷爷会从山间取来一筐翠绿的竹叶。再从市场上采购糯米、蛋黄、虾米、五花肉之类。老式的风扇嗡嗡的转,为爷爷在酷暑中送去一丝丝清凉,而爷爷则用一双巧手为我们制作粽子。我依稀记得,小时候爷爷包粽子时,我在一旁眼睛盯得溜圆,看着爷爷有条不紊的操作,我也想来试试。结果是一片狼藉:白花花的糯米一大片一大片满在地上,几块可怜的猪肉躺在地上……而爷爷只是笑着,默默的把地面收拾干净。每逢端午,端出一盘热腾腾的粽子,浅浅一尝,粘粘的糯米而不粘牙,夹杂这蛋黄的咸香和五花肉的鲜香。不多时,一个热腾腾的粽子进入肚中,心里边暖暖的。
细品爷爷种的菜,爷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又看见他那慈爱的面庞,我的内心受到了触动。这就是我的爷爷,晒他的勤劳,晒他的慈祥。
《游红山公园》
今天有一件好消息,我爷爷将会在今天上午到来,所以我和妹妹高兴的又蹦又跳,在上午10 点钟的时候,我的爷爷敲响了门铃,我急忙跑到了门口,打开了门,我爷爷温暖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我的孙子又长高了!”我们进屋吃完饭,我爷爷就说:“我去红山公园儿玩吧,那里一定很好玩。”
我骑自行车,爷爷和妹妹骑电动车,经过20 分钟的路程,我们终于到了红山公园,有着 32 公顷大,我们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绿葱葱的树木,我们往前走了几百米,就来到了一个荷花池边,一朵朵荷花从池子中冒出来,六朵荷花已经绽放,而碧绿的荷叶如同一个大圆盘一般,浮在水面上,我们又往前走了几千米,就是一座红红的假山,而其中还是空的,可以在里面玩耍休息,我们在假山里玩了一会儿,就返回走了出来,我们玩的非常开心,以至于都忘了车子停在哪了。我们找到车子,疲惫的回到了家。虽然今天玩的有些累,但是也令我们非常的开心,我爱这美好的一天。
《我的绍兴探险记》
"起床啦!今天要去鲁迅爷爷的家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被窝里叫醒。我像小弹簧一样蹦起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坐高铁去绍兴呢!
高铁"嗖嗖"地跑得可快了!我趴在窗户上,突然看见一条闪闪发光的大河。"妈妈快看!""这是钱塘江哦。"爸爸还教我念了一句古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虽然我不太懂,但觉得好厉害!
终于到啦!第一站就是鲁迅爷爷的家。百草园里,青菜排着整齐的队伍,石井栏摸起来滑溜溜的,皂荚树像巨人一样高。我最喜欢三味书屋,看到书桌上那个"早"字,我悄悄对妈妈说:"我也想刻一个!"妈妈笑着点点我的心口:"刻在这里才最棒!"我还得到了一个超可爱的鲁迅爷爷冰箱贴,现在它正贴在我家的冰箱上呢!
逛累了,我的小肚子"咕咕"叫起来。黄酒棒冰甜甜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茴香豆嚼起来"嘎嘣嘎嘣"响。爸爸说鲁迅爷爷小时候也吃过这些,我觉得好神奇!
回家的路上,我抱着妈妈买的纪念品,心里美滋滋的。绍兴真好玩,有故事,有美食,下次我还要来探险!
《去绮园》
暑假的一天,我和爷爷奶奶又一起去了绮园。天气特别炎热,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又闷又热。
我们大约十点左右就到了,停好车子,买了票就进了绮园。
绮园里游客明显比上一次多,我依然迫不及待地走到假山上去玩。在假山上,我发现一张大大的蜘蛛网。它十分精致,呈放射状,在阳光下它随风摇曳,闪闪发光。我想把它拍下来,但是怎么都拍不出,只拍出了石头,有点遗憾。再往上走,我走到最顶端。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绮园。绮园真的好漂亮啊!就如诗中所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般美。九曲桥下,鱼儿在水中快乐地嬉戏。
我们又往里走了,在一个石桌旁休息了一会儿,我看到一根古朴自然、线条优美的雀梅藤。它的叶可泡茶,也和它的根一样可药用;它的果味酸,但可以食用。从挂在藤上的牌子知道:这根藤有130年了。哇!我们祖孙三代——爷爷、爸爸和我,三人的年龄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大!
后来奶奶看了时间,说道:“不早了,我们还要去张乐平博物馆呢!”到了博物馆门口,看到馆前草坪上矗立着张乐平与三毛在一起的铜像。在底座上刻着一句话:
大树是由苗苗长大的,对苗苗我们要精心灌溉。
——张乐平
走进馆内,有张乐平先生的一百余幅漫画珍品和不同版本的作品集、遗物、书法作品等。其中有一幅漫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三毛之父”的样貌。临走之前,我们还买了一本《三毛从军记》,盖了好多纪念章。
回去的路上,我们又去阿杜土菜馆吃了午饭。店中的客人比上次多好多,但那边的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吃!回家路上,车开不动了,于是叫了拖车送到修理厂,爸爸接我们回家。
今天去了漂亮的绮园,看了有趣的三毛,吃了美味的中饭,又经历了车子坏在半路上,有喜有忧,真是丰富多彩的一天!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卞耀祖)
《甜杆儿》
今天下午,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院子里,爷爷奶奶挎着菜筐往菜园去了。我早就跟奶奶念叨,想尝尝今年的甜杆儿,此刻趴在书桌前写作业,心思却跟着他们飘向了田里。
没过多久,奶奶踏踏的脚步声伴着笑声传来。她一进门就扬了扬手里的“宝贝”——两根甜杆儿,像翠绿的长枪,足有我两个高,表皮泛着油亮的光泽,上面还沾着被爷爷的镰刀割下来的新鲜的汁水。“这可是你爷爷挑了又挑,从地里选出来最甜的两根!”奶奶笑着说。
我赶紧抽了根稍细的,用我那没长齐的牙把硬皮扒开,雪白的果肉立刻露了出来,还带着晶莹的汁水。咬一口,汁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带着股淡淡的青草香,比蜜糖还润还甜。奶奶说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我心里甜滋滋的——难怪邻居总夸我们家田里的甜杆儿比别家的更饱满、更香甜,原来藏着爷爷的细心照料呢!
后来听奶奶讲,菜园里还挂着弯弯的黄瓜、红透的西红柿,土里埋着胖乎乎的胡萝卜。我盯着窗外的田地,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探秘了,不知道那些藏在绿叶下的惊喜,会是什么味道呢?
《我的农民爷爷》
我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农民”的爷爷。他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慈祥的微笑,充满了对我们的爱。
暑假,我们到乡下看爷爷,一听我们回老家,他兴奋地从田间赶回来,只见他身穿着一件满是泥斑的长袖,下身是灰色的长裤,裤管卷到膝盖上。全身被太阳晒得发棕,加上汗水的浸泡,浑身油光闪亮。我连忙扑到爷爷怀里,说:“爷爷爷爷,我好想你啊!”爷爷慈祥地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斯最乖!爷爷去摘你喜欢的菜来给你吃!”说完,又骑自行车到田里去,我一定要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爷爷的菜园。只见一畦畦绿油油的芥兰菜长得格外嫩绿,西红柿密密麻麻挂满枝头,油菜花开得正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引来了不少蜜蜂嗡嗡飞舞。爷爷弯着腰认真地摘下油菜,那细致的动作,那么温柔,仿佛这些菜都是爷爷的宠儿。
我不禁欣赏这一切美好!爷爷他在春天辛辛苦苦地播种,夏天辛苦耕耘,施肥,粗糙的手掌织就丰收的锦缎。他滴落的汗水酿成金秋丰收的喜悦。我住了几天,发现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公鸡还没打鸣,爷爷就已经起床了。爷爷拿着锄头就出发了。爷爷的腰弯成弓,太阳把爷爷的脸照得黝黑发亮,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他一边打开收音机一边听着潮剧,一边给菜捉虫、浇水、施肥。他那么认真,那么热情,眼睛里闪烁着对田园热爱的光芒。爷爷劳动一两个小时后其他的农民有的提着箩筐,有的扛着锄头,穿过村子,沿着弯弯的小路,来到田间干活。这真是一幅劳动的画卷啊!
对爷爷来说,丰收就是财富,只有不断劳动,就能不断丰收。所以,为了爱家人而劳动不辍,让家人吃上环保的蔬菜,同时也为自己健康而劳动。
我跟着爷爷来到田里,想帮他干活,我弯下腰,开始一根一根地拔草,但我没拔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腰也酸了,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爷爷见了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以后可要好好读书,将来有休闲轻松的工作,就不用干农活了。”我心领神会,微笑着说:“爷爷,我要继续帮你。”爷爷开心地笑了,举起大拇指夸我,然后爷爷继续挥动着手里的镰刀,十分卖力。
很快爷爷就干完了,很快为我们摘了一篮西红柿、几篮整齐细嫩的油菜,骑上自行车载给我们吃。爷爷的爱融入了菜中,他那么辛苦付出,脸上却乐开了花。他手中的锄头,刨开土壤,种下希望!爷爷,您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的爷爷》
一天傍晚,我和大姑、大姑父一起出去散步,一个老奶奶说我像年宝子小时候。年宝子是谁呢?他就是我爷爷。
我的爷爷非常勤劳,凌晨三四点钟,他就起床了,连早饭都没吃,就拿着农具去地里干活了。晚上,他倒头就睡。夏天,烈日炎炎,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蝉在树上嘶鸣,连小狗也热得直吐舌头。花草树木几乎都要燃烧起来。这样的天气,爷爷还是戴着草帽在地里忙碌着,他大汗淋漓,一滴滴汗从他的脸上滴到田地里,衣服都湿了,可是他还是坚持不懈。爷爷菜地里有各种各样的菜,有菊花脑,有空心菜,还有茄子……每天,我们的餐桌上菜品都非常丰富,他还经常大包小包的把种的菜送给南京的小姑他们......晚饭后,爷爷还会在家里做活儿。
爷爷也非常聪明。他以前是个木匠,会做各种各样的家具,非常厉害。而且他的手艺很好,所以,他在老家一带很出名,大家如果家里需要什么家具,都上门来请他。他带出了很多徒弟。爷爷还会开店做生意,他开过两家店,生意都非常红火。
爷爷虽然很普通,但是他吃苦耐劳,很有志气,所以在我心中很高大!
《抽屉里的1953:爷爷的时光密码》
我的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
他十多岁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时期海南的琼海战役,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他们的部队接到命令,去抗美援朝。他因为在战场受伤,退下了前线,退伍回乡,回到涟源钢铁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因为伤病,他不到五十就从厂里退休,回到了小山村养老。
从小,我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其他孩子的摇篮曲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是在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眠的。因为这是爷爷除了国歌之外,唯一会唱的歌曲。
那枚藏起来的军功章
小时候我最好奇的是爷爷房间里那个带锁的抽屉,里面有一套很厚的书(毛选),一个老旧的掉漆的蓝色木盒子,还有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记忆里总是在看见他天气晴好的清晨,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脸色是少有的怀念的神色。他总是很珍惜地看一看又收回去很宝贝的模样,很是神秘。小时候我是家里的破坏大王,用奶奶的话说就没有我找不着的东西,为了弄清楚抽屉里的秘密,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要打开抽屉。终于有一天,在我试图把手从隔壁的抽屉的夹缝伸进去够宝贝的时候,悲剧发生了:手,卡住了。我的哭喊引来了爷爷,终于打开了那张梦寐以求的抽屉,看清了那个蓝色盒子里的宝物,是一枚勋章,长大后才知道是一枚二等功的勋章。我想要伸手去拿看得更仔细些,可是一向对我有求必应的爷爷却只肯给我看一看,看过后又很珍惜地锁进了抽屉。
爷爷告诉我,这枚勋章是他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他的眼神里总是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骄傲,也有深深的怀念。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试图去打开那个抽屉,因为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兵的秘密,更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而这枚军功章的背后的故事他再也没有提起过。
那段绝口不提的往事
年少不知事的时候,我觉得爷爷是世上最宠爱我的人,也是个奇怪的老人家。他不喜欢看电视,但是从我记事起,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是必须看每天7点的新闻联播,每年对他来说最大的盛事是国庆阅兵,春晚都不积极的他总是早早起来守着电视机,生怕错过一分一秒。对于新闻里国家大事,他一个八竿子打不上的退休老人比谁都关心。他身上有种莫名其妙的正义,村里的大事小事总要去关心。奶奶总是嫌弃他多管闲事,自家的事管不上,别人家的事热心得很,平白得罪了乡邻得不了一句好。爷爷总是默默挨骂,下次还是照旧。逼急了,也只说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
再大一些,我上学了,我惊奇的发现从来没有上过学的爷爷居然也能看书报,我不懂的几何题他偶尔还能教一点。他说因为他曾经是一名炮兵,一名好的炮兵如果想要精准命中目标,是需要计算角度的。在爷爷心情好的时候,我总是缠着他讲他过去的故事。可是他从来不说,只说并不是好听的故事,没什么可说的。少有的被我磨不过去的几次,也只推说那时候大家都太年轻了,只想着活下去,哪有你们现在的好日子,天天在蜜糖罐子里泡着哟!
他越是绝口不提,我越是好奇。终于有一天,新闻联播里播放了朝鲜战争的新闻画面,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但是爷爷那天破天荒跟我说起了琼海战役中十七岁的班长为了掩护他们撤退而牺牲,朝鲜战场上不到二十岁的连长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往事。他们都还那么年轻,战争其实是很残酷的。他的讲述不过寥寥数语,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电影小说里那些精彩生动的细节,但是那种哀伤沉痛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原来新闻里的“山河”,是他未说的“战地日记”。
那天,新闻联播放完,爷爷破天荒没有回房间睡觉,而是一个人在院子里坐了很久。
铭记与遗忘
作为爷爷的孙女,他是战争英雄,我很为此骄傲,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么精彩的经历他要藏起来,甚至想要遗忘这段过往。长大后我读到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看过了《上甘岭》《长津湖》,看过了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听过了那些老兵的回忆,慢慢的理解到也许那些对我们来说带着英雄主义滤镜的历史,是十多岁的爷爷亲身经历的残酷真实,在那段经历里,他每天直面死亡,为了活下去而拼尽全力;在战火硝烟里,亲眼看着跟自己战友倒下,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他一身伤病,却仍然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个,因为他活着亲眼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我们的幸福。
他把这段记忆深深地藏起,是不愿触碰还是为了守护内心的安宁,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原因。爷爷的沉默并非遗忘,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铭记。也许真正的英雄并非那些被传颂的名字,而是那些默默付出、守护和平的人。如同那枚被锁在抽屉里的军功章,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会被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端详。他的沉默让我明白,有些记忆并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递,它们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段历史,也守护着内心的平静。他从不试图用英雄的身份去博取别人的敬仰,而是选择回归平凡,做一个普通的老人。这份淡然与从容,是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也开始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爷爷的故事。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行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村里事务的热情,甚至是对陌生人的正义感,其实都是他军人本色的延续。他或许已经离开了战场,但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却从未离开过他。
有时我会想,如果换作是我,是否也能像爷爷那样,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义无反顾?是否也能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创伤后,依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答案或许并不重要,因为爷爷已经用自己的人生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爷爷走的那天,他好像预知到了什么,那个时候其实他有好几年脑子糊涂不太认识人了,可是临去的那几天,他突然清醒了,我们祖孙俩久违地聊了好久的天,离去的那天清晨,他特意要求穿上了那身军装,平静地走了。
如今,每当我看到新闻里关于志愿军老兵的报道,总会想起爷爷坐在院子里的那个夜晚。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释然。那一刻的他,仿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重新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带着满身的故事悄然归来。而这些故事,终将成为我们家族传承的一部分,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忘来路的艰辛。
《那山,那屋,那人》
爷爷已经故去四年多了,我们一家也从原本的老家搬到了百里以外的仙女峰。爷爷生前待我极好,好到不能用笔墨记录下所有,只能记下些许片段,聊作安慰和纪念。
我们家的老屋后面有一座山,很高很高,我们家的老屋就在山脚下。那座山和老屋里藏着我童年的喜怒哀乐,还有我的爷爷。
我记得爷爷经常会躺在屋外的躺椅上轻轻摇着大蒲扇给我讲他小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些故事很多现在已经不记得细节了,只记得那时候的夜晚星星特别亮。
小时候,爷爷时常会带我去利民大采购,我还依稀记得他拍着胸脯,豪迈地说:“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爷爷有钱!”我信了,可他结账时,掏出的却是用几层塑料袋包裹的零零碎碎的散钱,一下又一下用他龟裂的手指数着,可年幼的我又怎么会知道呢?我只知道:爷爷对我真好!
小时候的我很调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完后还不知悔改,因此母亲常常会从屋外的树上折下一把树枝,捆在一起往我身上打,这时,爷爷会站在我身前,护住我,不让我被打;再后来,我不调皮捣蛋了,因为我慢慢的知道,那个站在我身前保护我的爷爷已经躺进了那口小小的棺材,出不来了。每当想起爷爷,我总会一个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枕头套一晚上都干不了。
搬家后,我好像和爷爷之间有了一座隐蔽的屏障,爷爷生命的最后几天都是在老屋里待的,小时候他会躺在我隔壁的房间里睡觉,鼾声如雷一般响彻云霄,我经常不耐烦地捂住耳朵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只想爷爷快点消失······后来,真的见不到他了。后来,虽然他不在了,我还是会捂住耳朵,幻想有那么一个声音吵的我睡不着觉。现在,环境的转换我无法适应,我只能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面对雪白的天花板,独自沉思。
有一种孤独,身边添一个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孤独,是茫茫天地间的余舟一芥,人们只能素颜修行,各自孤独面对。
爷爷一直爱好喝酒,抽烟。他的酒友死后我们都劝他:别喝了,对身体不好。他从不放在心上,从来都不以为然。后来真出了事,他查出了癌症晚期,他躺在病床上,回忆自己的一生,窗外有开得很烂漫的花,在医院雪白的被子的衬托下,显的格外红艳。我听见他轻轻说:“此生足矣。”可为什么“足”了,也许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他说完后微微转身向我一笑:“灿,好好读书,爷爷会保佑你,一生平安,一生无牵挂。”
可爷爷的保佑终究是没能灵验,我的牵挂在岁月一点一点的消逝里,未少半分。 老家那杂草丛生的屋子已经荒废很久了,它身后的那座山却还是和从前一样,郁郁葱葱。孤寂的屋子在草一点一点占满它,覆盖它的同时,也在完成着它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的追忆。
等到明年花开了,满山遍野时,我捎一朵,带回老家去。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六十多岁了,他很瘦,而且长得很高,有一米九呢!
我的爷爷喜欢抽烟,每天几乎要抽一盒多。
有一次,爷爷在那里坐着抽烟,我叫了他好多次,他跟聋了一样,一直不理我。终于,爷爷听到我在叫他做饭,才站起身,从他的烟雾世界走出来。他每次在家抽烟,家里都是烟雾缭绕,呛得我喘不过气来。爷爷每次抽烟,我都要躲到一个没有烟味的地方。如果满屋都是烟味的话,我就会出去散散心,然后再回家,不然我就要吸二手烟了。听说抽烟有害健康,所以我希望爷爷把烟戒掉,长命百岁!
我爷爷对我非常好,经常给我买零食。
有一次我要去打羽毛球,一不小心忘了带吃的,幸好是爷爷送的我,不然我就没东西吃了。就在我发愁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了一个好丽友派,然后爷爷把我送到羽毛球班,我和别人一起吃着好吃的零食,开心极了!我真是太喜欢我的爷爷啦!我觉得这次吃得好美味啊!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喜欢抽烟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