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读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6 03:32:43
《读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有感》
王崧舟老师的《语文的生命意蕴》一书是其汇聚十年诗意语文探索的智慧与精华。王老师在序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语文课上存在的一种“怪相”——语文教师似乎只在冷眼旁观“别人的世界”,讲着“别人的故事”。这样的语文课堂既没有感情的碰撞,也没有诗意的触动,只能让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和文字的工具,如同一汪死水,干涸,空虚。要想培养出真正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学生,或许我们得给语文课堂多注入一些诗意,使这方池水真正活起来。
一、细读文本,挖掘诗意
语文的诗意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真实地存在于文本之中,文本之美是诗意语文的基点和出发点。那么,如何挖掘文本诗意呢?王崧舟老师认为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就是文本细读。
同时,王老师还提出了六条重要的文本细读策略:一是直面文本,体验最初的诗意;二是字斟句酌,品味精微的诗意;三是互文参照,彰显深层的诗意;四是擦亮语言,揣摩形式的诗意;五是还原比较,感悟潜在的诗意;六是寻找缝隙,挖掘蕴藉的诗意。这六条策略不仅很有指导性,也有极强的操作性。
如何在不朽的文字中发现诗意,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一生的求索。回想自己平时的备课过程,往往是先粗略读几遍课文,便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明确授课的重难点,然后再从网上搜罗一些教学设计或实录。备课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看别人怎么上这一堂课的,很少花时间去将文本一读再读。直到去年学校派我参加集团初中语文的教学比武,赛制规定比武的篇目是课外的且比赛当天才能揭晓,备课时既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刚得知赛制时,我很慌乱,因为这样的赛制基本上等于没有办法提前准备,除了找几个漂亮的PPT模板外啥都做不了。几天后便平静了下来,我想这个赛制就是在倒逼语文老师们“素读”文本,看老师们没有了教参,没有了网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设计后,到底能不能上出一堂有个人味道的语文课。
如何上出一堂有个人味道的语文课,而不是一锅“大杂烩”,文本素读是不可逃避的第一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是一名读者,而不是一名语文教师。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文本的诗意、内心的诗意所在,才能将体验到的诗意传递给学生。
二、精准定位,设计诗意
功底深厚的老师能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文本的许多精妙之处,以课文《长城》为例,王崧舟老师发现了这篇课文隐藏着10处秘妙——结构、章法、语言、基调、顺序、句法、长城、奇迹、图腾、主题。
然而,时间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限,这又要求我们在最宝贵的语文课堂里教给学生最核心、最关键的语文知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课一得”。那么,如何精准定位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诗意的教学设计呢?
王崧舟老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甄别和筛选机制:第一,看一看这个文本秘妙有没有语用特征;第二,看一看这个文本秘妙有没有文本个性;第三,看一看这个文本秘妙有没有统领功能;第四,看一看这个文本秘妙有没有迁移价值。
经过这四层甄别和筛选之后,王老师最终将《长城》的核心价值定位为结构上的“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并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进行了精巧且富有诗意的教学设计。
初登讲台的我,在面对课文尤其是经典名篇时,总想一股脑地将其各个方面的好都教给学生,一堂课上既要剖析主题之深刻,又要拆解结构之精巧,还要让学生去体会语言之绝妙等等,而且每一点都必须说得透彻,似乎忽略了其中一点就是亵渎了这份经典。本以为面面俱到了,学生应该充分领略到经典的魅力了,殊不知这样的课内容太多太满,学生面对这样的饕餮大餐完全难以下咽。在这种情况下,像王崧舟老师这样处理就是一种比较科学且有效的方式——先确定这一篇有哪些可以教的,再根据不同维度去确定有哪些是这一篇必须要教的,最后再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设计和教学。
三、机智应对,营造诗意
细读出了文本的诗意之处,精思出了一堂诗意的设计,在登上讲台前都还是教师个人的,只有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教学才真正发生。
然而,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状况是我们设计不到的、意料之外的,能否机智地处理这些状况往往关乎一堂课的成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王崧舟老师,他曾经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发言说邱少云是一个傻瓜,王老师惊愕之余,当下呵斥:“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王老师说他的这一瞬间反应成为了整堂课的分水岭,本已推向高潮的课堂进程突然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那么,如何运用教学机智去灵活应对课堂出现的种种状况,营造真正的诗意课堂呢?王崧舟老师认为,虽然状况的发生是瞬间性的、临时性的,但是教学机智发生的条件和要素却是可以分析和准备的。
首先是在状况发生前,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我是否对文本已经心领神会?(二)我是否愿意宽容学生的“错误”?(三)我是否打算不过多地控制学生?(四)我是否提前经历了学习过程?(五)我是否完全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意图?
其次是在状况发生时,我们可以这样去应对:(一)倾听—认同:基于真诚倾听的开放性对话;(二)诊断—归因:基于问题诊断的分析性对话;(三)期待—激励:基于积极期待的激励性对话;(四)同情—融合:基于善解人意的同情性对话。
作为老师,在面对课堂上意料之外的状况时,我们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否定孩子的想法,而应该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予以理解和尊重孩子,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并始终相信孩子是充满善意的、积极向上的。我想,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诗意课堂。只是这几句话说来容易,鼓励、理解、尊重、相信——这些词哪一个不是沉甸甸的?
池与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池若无水便成了坑洼,水若无池便没了栖身之地。要想语文之池灵动起来、清澈起来,必然要引入诗意之水。惟其如此,才是充实的语文、美的语文、诗意的语文。
《读王崧舟《语文的的生命意蕴》有感》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一直都是在忙碌中教学,似乎从未停留自己的脚步去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字课程在课堂中除了给孩子们传授语文的知识之外,还需要给予他们什么呢?有幸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的生命意蕴》之后,心情澎湃,如沐春风:王崧舟老师是一个用生命教书育人的老师,在他的心中,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他是语文,语文渗透在他的生命的意蕴里。
很喜欢王老师的文字,都是用心去抒写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感悟,他的每一行文字都是诗一般的语言,每一句话都洋溢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我不想羞羞答答地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我渴望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心灵的湿润和颤栗。于是,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盈盈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中的场”。从字里行间中我读出王老师对语文的热爱,他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语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语文。正因为这份对语文教学的深情,让一堂语文课堂不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而是对生命的呵护,对人性的呼唤,对真善美的追求,语文成了充满人文,充满诗意的课堂。
王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存在不同的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好课的最高境界是无课。”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审视自己的课堂,自己欠缺的太多。在大部分的语文老师的课堂中,正在泛滥着以客观超然的姿态,课堂中存在着知识点的满堂灌,忽视了文本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语文的诗意在哪里?王老师告诉我们在文本,在文本之美,在文本的秘妙中。这就告诉我们教师首先要狠抓教材,透过文字看文章的主旨。要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的文字,带有作者的情感,而阅读文章的学生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个体,如果用理性的方式来忽悠感情色彩的文字,无异缘木求鱼。只有在课堂中,老师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带着自己情感体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本内涵,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感受作者的酸甜苦辣,这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
王老师说一切读写,只为重新发现自己,“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他一定会带上两只眼睛,一只看到文字的表面,另一只则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阅读,重要的是另一只眼睛——心灵的眼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部分语文老师当然也包括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关注阅读的连贯性,关注阅读文本中要涉及考试的知识点。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情感的呼唤,忽视学生的和谐的发展。“阅读对人的精神影响是多方面的,沉入文字,我们常常因此感动得泪流满面”,通过流泪,达到净化其灵魂的目的。王老师在书中举了《丑小鸭》、《普罗米修斯》、《小珊迪》、《望月》的教学经历,在课堂中对文本的探究,对情感的拨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了情感滋养,有了生命之光的折射。这也让我们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高度、深度、广度。其实学生的阅读与阅读的内容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更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生朗读着文字的同时,也在感受文字的意境,而文字的人文和美感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感受生命的意义,在这样的课堂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得语文孕育出新的生命。
非常喜欢书中的这段文字:当我们以直观面对上课的每一个当下,我们是在上课,但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我们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去感受,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是的,诗意的课堂里藏着深深的幸福感,在阅读中感悟生命的伟大,在情感中感受生命的恢弘,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深挖教材,在阅读中,与学生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妙,守护着语文课堂的真纯!
《月夜登华山》
“华山抢险”,常使我想:何时华山行?读王荆公《游褒禅山记》,再生出一番情致:中国之大,为何要名华山?而每每回河南老家,更把欲罢不忍的遗憾铺向西去的轨道:“西岳峻增谏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
暑假里,这笔感情债总算有了偿还的机会。听说华山日出极为壮观,便决定夜登。更有人老瞧不起女娃娃,说什么夜里有山鬼,—哼!
10点多钟,我们和妈妈一行五人出发了。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往上走,往上走,再往上走,再往上上走,还是那四五米宽的水泥路,还是那条漫漫的山坡道,倒霉,险在何处?只有头顶上高悬的明月,只有似乎伸手可触的大山逗我前行。远远的小瀑拽住我的目光,把山泉亮闪闪的醉语,把妈妈他们的笑声,远远地甩在后面。
人谷五里是华山第一关—五里关。脚下已不再是宽阔的水泥路,但规则的石级也很好走,坡度仍不大,呜咽的山风也发了脾气:华山险在何处!
又走了大约五里,到了青柯坪,忽然间,四方开阔,只见周围怪石嶙峋,月光下怎么也见不到二仙下棋,狮子滚绣球,…拟人、拟物也只有一个“拟”上,我却只盼险境。
忽然间。人多了起来,仿佛是从地里钻出来似的,都往一条道上挤。果不然,’自古华山一条道”吗!石级也不像先前那样好走了,七拐八弯,越走越陡,有的竟达七八十度,两旁的铁链有的断了,只好两手扶地,且爬且行,此时稍不小心就会跌进万丈深渊。原以为夜晚登山的人肯定不多,可我错了,仰望前面的山路,手电光与星光连成一体,似乎比银河里的星儿还要多;俯视脚下,闪烁着星群的谷底,仿佛置身于仙境。偶然间,前面有个姑娘似乎在和我比赛。好!我一咬牙,弯腰弓背,嘈、嘈、嘈,未及十个回合,便超到了前面。我知道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竞赛。险?好!有竞争者?更好!
一路山风,一路喘息,一路竞争,三几里地也只一瞬。“回心石?”谁回心?老月亮吓趴了窝,结伴比赛的女郎也调转了鞋跟,同是月夜登山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石崖壁立,峭壁千初,岂奈我何?哼!吾辈岂是蓬篙人?过了“回心石”,我似乎也不觉得太累了,原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当脚没抬高,无意中碰到石级时,这才发觉腿像灌了铅似的,不听使唤了。不过,我并未泄气。我喜欢征服,征服自然,再征服自我!由“回心石”挽索拾级东上向北折,是一条斜陡而长的石碑,也不知有多少石级,左右垂有铁链;两侧峭壁仅可容身,这就是华山第一险道—“千尺”了。人们双手抓住两侧的铁链,上一个石级抬一下脚,上一个石级换一下手,就这样一踏一换,慢慢地往前娜动,我不敢“抬眼望”,更不敢往下看,手里的竹杖此时也成了多余的东西。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铁链,眼睛死死盯住双脚,唯恐稍不谨慎跌人“永恒”。险是险,累是累,但心底里仍是很快活,小时候学走路,不就是扶着床沿或抓住奶奶手里的绳子?人生的路那能都跑步前进?
当我利用喘息的机会仰头看看还有多高时,没见到月光,没见到星星,旅游帽却已摔进黑黝黝的山谷。说实在的,此时我真怕自己灰心,只觉得四肢发软,娜动一下都很吃力。但我还是在娜。石级上,前面的照应后面的,有的人虽互不相识,但也互相拉一把;有的走几步停下来回头喊几声伙伴,后面的人耐心地跟在前人的身后。这儿是超不过去的。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像糖葫芦一样穿在铁链上。这才是所谓的“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头顶,如画重累矣。”总算过了这道险关,我长长地出了口气,有千尺垫底,还怕么百尺峡?过北峰,行“崖擦耳”,步“卧牛台”,再登九十度直立数丈的“天梯”。当然,我的脚上是并未“著谢公屐”的,因而有时心里也还是哆哆嗦嗦,可也不再犹豫,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每座高山。”此时月亮在西天的山凹里撞扁了。“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可不是我的初衷,再险也得上,而且要快快地上,否则“君临上界,”这一夜的功夫不就白搭了吗?
到了天梯,到达东峰峰顶,急急地和妈妈他们一起在一块无遮无拦的悬崖坐定……遗憾,地平线上一抹云,一道金边,一跳一跳的红日,这难道就是华山日出?听说前天东方只见一片豆青色。昨儿个一天大雾。明天呢?试问后来人。
华山回来,只留下一行日记:不曾相见时,遥遥地向往着你的峻逸;拜渴芳容后,却依然回味着你的深邃。—啊,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