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常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3:23:43
《语言的秘密》
我们家虽然只有五个人,但是在家里经常使用的语言有五种,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有秘密,而且说了别人也不知道。
我爸爸是福建人,每当他给奶奶用福州语打电话时,我们四个人都不懂。每当姥爷、姥姥、妈妈和我说朝鲜语时,爸爸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当爸爸和妈妈用日本语交流时,我在旁边只能干着急。每当我和妈妈读英语时,其余三个人又不懂啦!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世界上的语言都学会了,随时可以破解大家的秘密呢?
《描写和叙述是最主要》
描写和叙述是最主要、最经常使用的表达方法。所谓描写,就是把我们在观察中对各种事物的印象、感受具体、细腻地表现出来,把人物的特点、事物的特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刻划出来。 如何描写景物、刻划人物,在有关章节里我们已经分别作了具体介绍,这里重点研究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勾勒描绘: 勾勒描绘也称白描或速写。即抓住人物、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明的语言,描写出其特点,给人以鲜明真切的印象。 小语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作者就是采用了勾勒描绘的方法,写出了少年闰土的形象。鲁迅笔下的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他“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他笔下那些“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合,平正之状可鞠,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之类的虚伪丑态”都可看出鲁迅先生勾勒描绘的功夫。 第九册《一对小瓷鹅》也运用了勾勒描绘的手法:“你看右边的那一只,头和脖子的粗细差不多,几乎分不出来。头扭到后面,弯得象座拱桥。它的嘴扁扁的,整个身子又扁又宽。从脖子下面起,越到身子后面越肥大,到最后突出的尖尖的部分,那就是它的尾巴。身子的两边长着一对翅膀,翅膀也是尖尖的,脚趾之间有蹼相联。”有顺序地描绘了小瓷鹅的形状和神态。 在人物描写中曾引用刘连群著的《马三立别传》中对马三立先生的肖像速描,全段仅用五十余字,抓住特点,给读者留下印象十分鲜明真切。
2.细致描写 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和事物的特征,为了突出中心思想,对人和事物有时要像画工笔画那样,一笔一划地精雕细刻,这就是细致描写。 下面是同学们在作文训练中练笔的几个细致描写片断: 姥爷听京剧 姥爷靠在沙发上,微闭着眼睛,正在听京剧。随着半导体收音机传出的京剧唱腔,姥爷的脑袋悠然自得地芜着,翘起的二郎腿也跟着免动。左手在沙发扶手上轻轻地打着拍子,嘴里还不时地哼两句。右手端着的小泥壶也不知举了多长时间,也许里面的茶水早凉了吧。 “好—”忽然姥爷一声喝彩,尾音施得长长的,还拐了个弯儿。姥爷这才睁开眼睛,把泥壶送到嘴边,抿了一口。 挤 “一二三确!一二三渤“再加把劲儿,车门就关土了。”售票员阿姨一边按看关车门的按粗一边喊着。最后上来的这个小伙子身子一扭,屁股一拱,拼命一使劲,“砰”的一声,车门关上了。
车厢里立刻传来了人们的说话声:“哎呀,我快成了柿饼了。” “我呢,上来是立体的大活人,等下了车,非变成相片不可。”“嘿,后头这位您可真能拱,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这时车厢里传来售票员阿姨那亲切的声音:“各位乘客,现在正是上班高峰,车少人多,请大家凑合点儿,委屈一下。”她这几句话还真灵,车厢里立刻安静下来了。 表弟、大姨和姨夫 表弟终于回来了,只见她右手袍着球,左手不时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头发乱蓬的,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作一看还以为是京剧中的花脸呢。背心湿流渡的,蓝色的裤权上沽满了一个个足球的泥印。一看就知道他野了一下午。 “你上哪疯去了?”姨夫扳着脸问。“干嘛!你要吓死他呀!”大姨边说边拿过湿毛巾准备给表弟擦脸,“以后可别这么晚回家了,让妈妈着急。’川我…… 我就踢了一小会儿球嘛。”
表弟一看大姨档驾,又开始撒娇了。“以后不许踢球,把球给我!”表弟一看大事不好,一边往大姨身边躲,一边把球转移到了身后。“我让你躲!”说时迟那时快,姨夫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表弟手中的足球,抛出了门外。“哇” 的一声,表弟哭了。“我让你哭!”姨夫举起巴掌要打表弟,“你要疯啊!”还没等我上去掩护,大姨已经挺身而出:“你干脆把我们娘儿俩也扔出去得了。” 大姨一扭身出门为表弟捡球去了。姨夫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胡乱从烟盒中摸出一颗烟塞在嘴上,点着了火。忽然传出一股糊焦味,哎,他把烟头放反了。 为了招待我,姥姥切了一个大西瓜。全家人围坐在桌旁正准备吃,忽然一只小手伸来把最大的一块儿枪走了。我抬头一看,是宁宁,她正冲我做鬼脸呢!“哼!你这个小滑头!”我说道,只见宁宁拿着西瓜并不吃,用手指头枢西瓜上的西瓜籽,一边拒着,一边吮着流到手指头上的西瓜水。最后,西瓜籽让她枢干净了,可西瓜让她枢了个稀巴烂。然后,把西瓜送到我嘴边,“一妞妞,你吃!”我皱着眉说:“我可不想吃烂西瓜。”“你吃,你就得吃!”
宁宁说着就把西瓜往我嘴里塞,我用手去推,可没想到“啪”的一声西瓜掉在了地上,宁宁看着西瓜弄了一皱,嘴一裂,“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下可把我弄糟了,自己不是有意的,可把小妹妹弄哭了,是呀!人家好不容易创造的一块“无籽西瓜”让我给掉在了地上能不伤心吗?我去哄她,可宁宁不理我,检起西瓜,跑到姥姥那儿告状去了。 以上这些片断,有场面描写,有不同年龄、不同心态的人物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比较注意抓住特征,写出了特点。当然,这样的片断练习,不一定都可以成为作文的题材,但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却无疑是有益的。
语文课本中,不乏细致描写的范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十二册《草原)))、可爱淘气的小猫(九册《猫》)、正直可敬的大仓老师(十一册《大仓老师)))、朴实憨厚信守诺言的农村姐弟(十一册《我的心事》)……哪一篇没有精雕细刻的细致描写呢?只要我们认真去读,用心去读,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 3.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也称侧面描写。我们曾在人物描写中讲过。它是指通过第一人称或文章中次要人物对主人公、主要人物的印象、感受,通过主体事物在周围事物中产生的反应,以侧面描写主要人物或主体事物的特征,所以这种写作方法也称为“烘托”。
《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我”的种种心理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一种侧面描写。 《小英雄雨来》一课,一方面几次写到日本鬼子的凶狠残暴,反衬出雨来的英雄本色;一方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多次描写芦花村、还乡河、渲染气氛、衬托人物,也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这道题怎么这么难呀,同学们有的托腮沉思,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干脆放下笔,等待着事态的发展。不一会,大家的目光都渐渐集中到小秀才身上。”这里并没有直接介绍 “小秀才”其人,但通过被一道难题难住了的同学们的种种神态描写,我们不难同这位被称作“小秀才”的同学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作者运用的正是侧面描写。
《有创意的广告》
报纸上、电视中的广告,常使人看得不衬烦。因为许多广告设计得太粗糙,或者太离奇、太东骨、太夸张。难得看到设计得巧妙的广告,便会印象深刻。最近,我在电视中看到两枯广告,倒很欣赏。
一幅是电冰箱的广告。画面上.有一台电冰箱.连同它的电表;电表中那根示意用电的红线几乎是停滞不动;电表前有一只蜗牛在端浦爬动,它诧异地对电表说“怎么,你比我走得还慢!”
大家都知道蜗牛的爬行是极慢的。但,冰箱电表转动的速度比它还慢,不就是说这冰箱用电极省吗?既是在夸张它的用电省,又不落泉连,所谓“意在不言”中这广告的设计,比之那些穷凶极恶地吹喊的广告来说,可谓高明得多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养生堂”的一则广告。画面上,先后有两个镜头:一个是父亲庆贺儿于生日;另一则足儿子长大了,给父亲做生日。广告结束时,画面上出现一行字幕:“世上所有的父亲都知遗儿子的生日;而又有多少儿子知道父亲的生日?"显然,这句话是针对现在有许多儿女根本不关怀长者的生日这一现象来说的,是在提醒小辈们别忘了我国的传统和美德,要孝敬长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教育。“养生堂”是经营补品药材的,登载这广告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浪费了广告费?是不是还要再大肆宣传一番:大全购买养生堂的补别考敬老者?其实,这叫“急功近利”的想法,何必知此着急呢?店擂的名声在外,又何愁没人来买呢?那种再宣传一通购买的做法,倒真是画蛇添足,给店堂的名声打了折扣。
这是两个聪明的广告,体现了新的思路。其实,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不也都要新思路呜?
《骊山行》
读杜牧《阿房宫赋》,常使我想:何时骊山行?骊山位于陕西临撞县城正南面,论高度它海拔不过千米,可是早已驰名中外。那里有闻名全国的华清宫、温泉浴,还有人人皆知的兵谏亭。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去欣赏它的壮美景色。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这座向往已久的骊山。我们乘车风驰电掣地来到了骊山脚下。下了车,进了朱红色大门,绕过一株高大的云松,向前走不过百余米,就来到唐朝玄宗皇帝为宠妃杨玉环建筑的避暑住所—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水环绕。池水碧绿而明净,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池边用大理石雕刻的九个龙头,神态逼真,细水从龙口喷出,构成“九龙戏水”的美景。水面上的九曲桥,以条石做基,圆木做柱,琉璃瓦做顶,总长十几米,像一条矫胜的游龙。走过曲桥,有座楼阁,琉璃金顶,门窗用坚硬的木料细雕而成。周围奇花异草,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走进华清宫,里面有一个“贵妃池”,那是杨玉环洗澡的地方。在旧社会,达官贵人在这里寻欢作乐,劳动人民谁能进来?今天,劳动人民可以自由自在到这里观赏游玩,真是“换了人间”!
从“贵妃池”向东走几十米,我们来到一排名为“五间厅”的平房跟前。“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就住在这所房子里。那是1936年12月12日晚上,子弹打穿了窗户上的玻璃。蒋介石吓得魂不附体,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慌忙跳出后窗,向山上逃窜,终于在半山腰被活捉。后来,人们在那里修了个小亭子,取名“兵谏亭”。
我们绕过“五间厅”,向东走不多远,便来到通向兵谏亭的小路上。小路蜿蜒向上,都用石块砌成。小路两旁的山坡上,松树、杉树郁郁葱葱,芳草鲜美,花香四滋。当我们沿着几百级石阶登上兵谏亭时,早已汗流侠背了。大家敞开脚怀,当风而立,凉爽的轻风迎面吹来,格外舒服。老师告诉我们:蒋介石当年拼命逃到这里,还想沿一条石缝爬上山坡。可是石缝上端有个石洞,他怎么也爬不上去,两手在上面乱抓,两脚在下面乱蹬,就这样,被捉住了。这生动的介绍,引起大家一阵哄笑。兵谏亭,它是历史的见证:谁要与人民为敌,逆历史潮流而行,决没有好下场!
我们休息片刻,准备从这条石缝爬上山顶。石缝紧靠山崖,我低头下望,只觉头晕目眩。我有点怕,但转念一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到更多更美的景物,非上去不可。于是,我鼓足了勇气,随大家一鼓作气,终于爬上了山顶。我和同学们都长长吁气,一个个身上,汗水与泥上混在一起,有的人脸上、手上还被荆棘划破了,可大家心里都很高兴。喘气稍停,我们争相指点,远处,一列列火车奔驰向前,公路纵横交织,村镇和工厂星罗棋布,大小烟囱上拱着缕缕轻烟;近处,农田有碧绿色的,有黄色的,真像多彩的锦缎。看到这些,我们觉得祖国秀丽的山川、江河更可爱了,赞美之情油而生。
游览结束了。归途上,我们依依不舍,回头望着那渐渐远去的骊山,那葱笼起伏的山势,真像一匹昂首欲奔的骏马,雄姿英发,令人神往,令人遐想……
《月夜登华山》
“华山抢险”,常使我想:何时华山行?读王荆公《游褒禅山记》,再生出一番情致:中国之大,为何要名华山?而每每回河南老家,更把欲罢不忍的遗憾铺向西去的轨道:“西岳峻增谏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
暑假里,这笔感情债总算有了偿还的机会。听说华山日出极为壮观,便决定夜登。更有人老瞧不起女娃娃,说什么夜里有山鬼,—哼!
10点多钟,我们和妈妈一行五人出发了。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往上走,往上走,再往上走,再往上上走,还是那四五米宽的水泥路,还是那条漫漫的山坡道,倒霉,险在何处?只有头顶上高悬的明月,只有似乎伸手可触的大山逗我前行。远远的小瀑拽住我的目光,把山泉亮闪闪的醉语,把妈妈他们的笑声,远远地甩在后面。
人谷五里是华山第一关—五里关。脚下已不再是宽阔的水泥路,但规则的石级也很好走,坡度仍不大,呜咽的山风也发了脾气:华山险在何处!
又走了大约五里,到了青柯坪,忽然间,四方开阔,只见周围怪石嶙峋,月光下怎么也见不到二仙下棋,狮子滚绣球,…拟人、拟物也只有一个“拟”上,我却只盼险境。
忽然间。人多了起来,仿佛是从地里钻出来似的,都往一条道上挤。果不然,’自古华山一条道”吗!石级也不像先前那样好走了,七拐八弯,越走越陡,有的竟达七八十度,两旁的铁链有的断了,只好两手扶地,且爬且行,此时稍不小心就会跌进万丈深渊。原以为夜晚登山的人肯定不多,可我错了,仰望前面的山路,手电光与星光连成一体,似乎比银河里的星儿还要多;俯视脚下,闪烁着星群的谷底,仿佛置身于仙境。偶然间,前面有个姑娘似乎在和我比赛。好!我一咬牙,弯腰弓背,嘈、嘈、嘈,未及十个回合,便超到了前面。我知道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竞赛。险?好!有竞争者?更好!
一路山风,一路喘息,一路竞争,三几里地也只一瞬。“回心石?”谁回心?老月亮吓趴了窝,结伴比赛的女郎也调转了鞋跟,同是月夜登山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石崖壁立,峭壁千初,岂奈我何?哼!吾辈岂是蓬篙人?过了“回心石”,我似乎也不觉得太累了,原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当脚没抬高,无意中碰到石级时,这才发觉腿像灌了铅似的,不听使唤了。不过,我并未泄气。我喜欢征服,征服自然,再征服自我!由“回心石”挽索拾级东上向北折,是一条斜陡而长的石碑,也不知有多少石级,左右垂有铁链;两侧峭壁仅可容身,这就是华山第一险道—“千尺”了。人们双手抓住两侧的铁链,上一个石级抬一下脚,上一个石级换一下手,就这样一踏一换,慢慢地往前娜动,我不敢“抬眼望”,更不敢往下看,手里的竹杖此时也成了多余的东西。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铁链,眼睛死死盯住双脚,唯恐稍不谨慎跌人“永恒”。险是险,累是累,但心底里仍是很快活,小时候学走路,不就是扶着床沿或抓住奶奶手里的绳子?人生的路那能都跑步前进?
当我利用喘息的机会仰头看看还有多高时,没见到月光,没见到星星,旅游帽却已摔进黑黝黝的山谷。说实在的,此时我真怕自己灰心,只觉得四肢发软,娜动一下都很吃力。但我还是在娜。石级上,前面的照应后面的,有的人虽互不相识,但也互相拉一把;有的走几步停下来回头喊几声伙伴,后面的人耐心地跟在前人的身后。这儿是超不过去的。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像糖葫芦一样穿在铁链上。这才是所谓的“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头顶,如画重累矣。”总算过了这道险关,我长长地出了口气,有千尺垫底,还怕么百尺峡?过北峰,行“崖擦耳”,步“卧牛台”,再登九十度直立数丈的“天梯”。当然,我的脚上是并未“著谢公屐”的,因而有时心里也还是哆哆嗦嗦,可也不再犹豫,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每座高山。”此时月亮在西天的山凹里撞扁了。“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可不是我的初衷,再险也得上,而且要快快地上,否则“君临上界,”这一夜的功夫不就白搭了吗?
到了天梯,到达东峰峰顶,急急地和妈妈他们一起在一块无遮无拦的悬崖坐定……遗憾,地平线上一抹云,一道金边,一跳一跳的红日,这难道就是华山日出?听说前天东方只见一片豆青色。昨儿个一天大雾。明天呢?试问后来人。
华山回来,只留下一行日记:不曾相见时,遥遥地向往着你的峻逸;拜渴芳容后,却依然回味着你的深邃。—啊,华山!
《我的妈妈是革新能手》
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经常使我和爸爸哭笑不得。
记得有一次,我家新买了一台双缸洗衣机,妈妈把一大堆衣服塞进洗衣机里,一按电钮,洗衣服就开始工作了。爸爸焦急地问妈妈:“你看见我的10元钱没有了?”妈妈说:“我哪知道。”等妈妈把衣服拿出来,爸爸上衣兜里的10元钱已经成了纸浆。
还有一次,爸爸让妈妈烧一壶水。妈妈一边看书一边把一壶口水放在炉子,然后眼睛没离开书本回到房里又继续看。过了一会儿,妈妈又捧着书出来把水倒进暖瓶里。爸爸去沏茶,发现水不冒热气。原来妈妈根本没点燃煤气炉子,水只是在水壶里呆了一会就倒进暖瓶。爸爸心疼地说:“瞎了我的好茶叶了。”
有一天,我家来了一大堆人,都是妈妈的同事。我心里想:一定是妈妈粗心,工作出了差错。没料想,他们是来送大红奖状的,原来妈妈被厂里评为革新能手。看来,妈妈在厂里并不粗心。
师:妈妈的“粗心”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洗衣服不掏兜,烧水不点煤气炉子。
师:最好笑的是哪一件事?
生:烧水不点煤气炉子,又把口水灌进了暖瓶。
师:为什么妈妈被评为革新能手呢?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