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明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7:53:15
《投入·收获·明理》
“学习有苦也有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次看到这一句话,我就回想起那两杯水。
面对堆积成山的作业,我十分得烦。一回到家我就抱怨这抱怨那的,妈妈对我说:“不要抱怨,快去写作业,等一下又做到很晚。”我点了点头唉声叹气地走进房间,拿起语文作业就一顿乱写,很快我的语文作业就写完了,数学作业和英语作业也是随便写的,导致我的字写得很丑。妈妈看了我的作业生气地说道:“我说你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了作业呢,原来都是胡乱写的。孩子有付出才有收获呀。”被妈妈这么一说,我的心情更烦恼了。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你出去吧,别吵了。”妈妈无奈地摇着头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端了两杯满满的凉白开进来了,妈妈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我心想:妈妈现在又要做什么?妈妈接着把杯子放在了桌子上,我好奇的看了看妈妈。妈妈先把一小把沙子放进了其中一个杯子里,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妈妈。水溢出来了一小部分,妈妈拿着另一个杯子往这个杯子放进了一大把沙子,只见水溢出来了很多。我奇怪的想:妈妈到底在做什么呀?
妈妈问:“孩子你现在明白了什么道理呀?”我摇摇头,用好奇的眼睛盯着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像这个杯子一样,你投入的少就收获的少,你投的多就收获的多。”我似乎听懂了妈妈的用意,向妈妈点了点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只有认真读书,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妈妈的良苦用心让我终身难忘。
《扬善而生明理以活》
尤肯达修女的善心像一盏明灯,照亮的区域虽窄,却足以温暖一片心灵;施图林格博士的举动像一颗卫星,探测的过程虽艰难,却在成功之时能带给人类极大的震撼与价值。两者分饰人文与科学的角色,看似对立,实则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
古今中外,“人文”这个词含义深远,它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慈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便是最著名的一个慈善家,《史记》中便有记载“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隋文帝时,“循臣”公孙景茂,在代陈之役时用自己的俸禄安顺水土不服的士兵,救下了上千人的性命。鸦片战争后,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流放新疆,在伊犁又一次自己捐款兴修了龙口渠,解决了边陲要塞的水之来源。一个世纪前,美国财阀洛克菲勒和卡内基捐出了相当于今140亿美元的善款,并留下了“在巨富中死去,是一中耻辱”的观点。如今,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了“捐赠承诺行动”,世界上40位亿万富翁累计共捐款442亿美元。
他们无一不善,无一不继承着济贫救富的人文情怀。他们将财产与爱心分散,让人温暖、安心。自然地,不那么富有的人也在行着点点滴滴、力所能及的善。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同样的,李大钊先生在与胡适先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时,曾致信胡适:“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所以宣传理想主义与研究实际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互依的。”我想,问题与主义的关系,正如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在自然科学方面,莱特兄弟历尽失败与挫折,却用执着的信念打造飞天的梦想;爱因斯坦的理论饱受争议,而他却用他魔法般的才智,令数学公式与物理定律签定了原子弹的契约;霍金虽然只有两根灵活的手指,却用他坚强的灵魂诠释出宇宙的奥秘;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忍辱负重,用他爱国的热血和渊博的知识,使中国人民真正地有了不怕帝国主义欺负的军事资本。
在科学的殿堂上,若自然科学是华丽的屋顶,那人文科学便是支撑它的立柱。
纵观人文科学,泰勒士用睿智的头脑第一个思考出人生的哲学,达尔文用潜心的观察探索出物种的起源。同样地,在中国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科学家“朱光亚、罗阳”等等,也在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拼搏在事业的前线奋斗着。着眼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一次的全世界范围的文化大交流,不仅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了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着盛会。
那么多的人,情系祖国、人民,锲而不舍将自己的科学梦变成现实,令人类发展突飞猛进,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
温家宝总理说过,我们应“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确实,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美丽。我想,仰望星空便是人类对神秘科学的憧憬与向往,而脚踏大地也意味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其实,无论是人文的感染还是科学的进步,其根本目的便是造福人类,提升生活的水平。希望工程令千万儿童走进散满书香的校园,孩子们发奋苦读,考入县城,走出山村,便是实现了对人生的改写,生活的前景可谓辉煌了许多。5.12大地震时,人人都献出爱心,共捐出上百亿善款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使获得新生的人们有新家,使那些受到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自然伤害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人文的关怀。生活虽不算富足也算得上小康,享受着慈善带来的温暖。人文对生活的贡献有很多,但科学的贡献也不容小觑。我们天天拿在手中的手机电话,那也是贝尔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的成果,令声音穿越海洋,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而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也令夜晚黑暗的世界变得一片光明,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暗,使生活与生产更加方便自由。
科学是一首歌,为生活哼唱出独特的旋律,人文是一组诗,为生活朗诵出迷人的辞藻。生活是万千世界中最有魅力却也朴实无华的存在,我想,科学与人文,在将来必会比翼齐飞、深入人心,使人类生活更上一层楼。
《经典明理哲理故事》
一个农场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激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 "他经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答复道:"捉你们和捉我完整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
态度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懂得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心、懂得的心境。要有宽容的心!
《寓理于物缘物明理》
现在来谈谈以说理为目的的咏物文章。
自然界、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富有理趣的。它们同社会发展规律、同人生的道理,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老牛抵犊、乌鸦反哺,使人们想到人间父慈子孝的伦理道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使人们想到治学行事中积少成多的道理;鹉蚌相争,告诉人们不要相互争斗,使他人坐收渔利;蝗螂捕蝉,告诉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鱿蝉撼树,令人那视其不自量力;精卫填海,令人佩服其顽强意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明了广收博取的益处;“壁立千初,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指出了人生的原则……
古往今来,许多缘物明理的作品脍炙人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问梁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半亩方塘”写出吸收新思想、新知识的必要;“祈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借月中桂影,写出驭除奸怪的必要;“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歌味画眉鸟,厌弃封建樊笼的束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更护花”,歌味落花,寄托扶掖后人的愿望……缘物明理的文章,一般来说,比借物抒情难度大一些,因为它大都有一个由物及人类比推理的过程,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物与理之间往往有几个相似点。因此,要做到点点相似,处处吻合,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看得过于神秘,只要懂得规律,多想多练,是能够掌握的。
仍就上文所举的例子说。苏轼的《题西林壁》明写庐山,暗寓事理。山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立足点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事间万事万物都有多侧面,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山中看山,某一个山峦只能取某一个方位,看到某一种状态;在事中看事,往往只看到一个方面,得到这一方面的结论。从山中看山,还可能被林木所蔽;在事中看事,也往往被个人利害、个人偏见档住眼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想看到庐山真面目,必须站在山外高处,把庐山全貌尽收眼底;要想对事物作出客观的评价,也必须去私心,弃偏见,站在真理的高度,对事情来个“面面观”。可见,一首小诗,物与理之间至少有4个联系点,这是一个多么精密的思维过程!
其实,这种思维方法,我们也会,不过也许还不完美,需要多思多练,逐步完善而已。比如让我们写一篇《咏石榴》,你打算借以阐明青少年成长的道理,该怎么考虑呢?那就应该一一观察和归纳石榴的各方面的特征,和自己所要揭示的道理一一类比,舍去不能类比和不必要类比的内容,选取鲜明有力的方面,把忍路理顺,然后落笔成文。以下联系点是可取的:第一,石榴树吸收着大地的养分,沐浴着阳光,叶子青葱草绿,叶子中间缓满了鲜红的花朵,热烈约烂,生气勃勃;青少年身受党的培养,老师的教海,吸收着真理和知识的琼泉,天真热情,富有朝气。第二,石榴花开时,花芋中已经孕育了未来的果实,并不断为它愉入养分;青少年应从小立志,为实现雄心壮志而努力学习知识。第三,石榴生长过程中,要同风雨、干早、虫害等等作斗争;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困难.要抵制各种那恶的思想。第四,石榴成熟后,满腹珠现,把甘美奉献给人类;青少年应努力学知识,长才干,以满腹才学建设人类的美好未来。想到这些,物与理不是联系起来了吗?当然,落笔成文,不能像上面这样分条列举,而要有线索,有顺序,讲章法,讲详略。不过,确定了联系点,就等于丈章写好了一半。
写缘物明理的作品,也有选择角度的问题,要根据事物的特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恰当的角度。唐代诗人的三首著名的咏蝉诗可以为例:
虞世南《蝉》:
垂缕饮清落,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粪影,来对白头吟。
霉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扰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三首泳禅诗以抒情为主,但也都有较为浓厚的哲理意味。我们这里仅就“理趣”方面谈谈它们立意的角度。
蝉因为“居高饮寡”而被古人看作高洁的象征,这三首诗也都从高洁方面立意,但具体角度有所不同。虞世南的作品从居高声远的角度立意,指出声远的原因是居高而不是凭借秋风传送,说明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权势地位或达官贵人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骆宾王的作品是在狱中作的,他当时受人陷害而被投入监牢,内心无比愤葱,所以从“寡重”、“风多”立意,极写处境之险恶。“飞难进”是说政治不得意,遭受排挤诬陷,“响易沉”是说言论受到压制,这些都是因为环境险恶。李商隐因“薄宦”(官职低微)而生活清贫,所以从居高“难饱”立意,发了一阵牢骚。同是咏蝉,但因作者地位、道遇不同,所抒发的心志不同,因此选取的角度也不同,却又各自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被称为唐代味弹诗的“三绝”。这里讲的是诗歌的例子,写味物散文与此道理是相同的,可以从中学习从特定角度立意的方法。
最后,提醒一点:“缘物明理”虽说以理明为归宿,但它同议论文不同。议论丈重在说理,有明确的论题,有严密的论证。即使也写了某种“物”,但那是作为比喻论证或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出现的,是局部而不是主体。而我们所说的缘物明理的文章,是散文的一种,它以记叙、描写为主体,有很强的抒情性,它对事理的议论只是起到“点睛”的作用,不必有严密的论证,有的甚至完全没有议论的文字,其蕴含的道理让读者去领会。
前面习作中,《眷恋你,家乡的凌霄古粕)一文,既无限眷恋那株攀援着凌霄花藤的古柏树,感激它的荫庇与支撑,又认识到“如果我真像这藤条一样,永远离不开大树的支撑,也就永远不会长得高大挺拔”,寄寓了人生的哲理。《围墙演变史》通过围堵的几度翻新,使人们看到党的富民政策的威力。两篇习作都选取了新鲜的角度,表达了比较深刻的思想,值得一读。
《历史告诉我》
“读书激起革命志,明理倍添效国情。”读了《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一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样”的情景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在一九一九年,“协约国”打败“同盟国”后,立刻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分赃会上,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仍把中国当成任人宰割的对象,竟然要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省所掠夺的一切特权统统移交给日本。对这样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居然准备乖乖地签字承认。消息传来,北京沸腾,全中国沸腾。五月四日下午,北京的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从天安门出发,向外国使馆集中的东交民进发。途中,游行队伍受到外国军警的阻挡。爱国学生们满腔怒火,改道向北,直奔曹汝霖住宅—赵家楼,放火焚烧,严惩卖国贼。终于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宇。这就是震动全国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读到这里,我为“五四”运动的辉煌胜利叫好,为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而骄傲。同时,我深思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为什么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根本不把中国看在眼里而随意瓜分呢?
读完《中国革命历史故事》,我找到了答案。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成我国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近代历史雄辨地说明了这是一条颇扑不破的真理。
从《中英南京条约》至《辛丑条约》的签订,神州大地丧失了多少土地,从“火烧圆明园”至“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经厉了多少劫难。东三省的沦亡,芦沟桥头的炮声,南京路上的尸首,这都是中华民族挨打受辱的历史记载。落后,叫古老的中国蒙受了多少奇耻大辱啊!
今天,中国任人宰割,受人摆布的局面已成为历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挨打受辱的历史悲剧不会重演。新中国的后代要居安思危,要有清醒的认识。历史在发展,人民在前进,科学技术也在迅猛向前。如果我们不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努力使祖国富强,挨打受辱的悲剧就会重演。努力啊!炎黄子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尽管我们的前辈打胜了昨夭的战争,但今天的中国还受到战争的威胁,新的科学技术也在向我们挑战。我们决不能坐享其成,躺前辈创造的辉煌成就上睡大觉。我们要发扬爱国精神,努力学习,努力创造,使祖国振兴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永远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切有志于报效祖国的青少年,努力啊。
【简评】
(一)这篇文章较好地体现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把读的内容抚要写出,把“感”的内容作为主体突出。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丛书共六册,洋洋数十万字,作者却仅扼要地叙述!一个巴黎和会引出的“火烧赵家楼”的事件,作为议论的基拙,立即转入写“感”,论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观点。作者先摆出事实,例举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及中国人民受到的种种劫难,然后讲我们现在仍得居安忍危的道理,最后全文的意思落在加速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上,论述充分,突出了中心。
(二)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篇首以一句诗领起全文,篇中以“我深思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第一层“读”和第二层“感”的红带,篇末回首呼应开头,全文浑然一体。
《《落花生》读后感》
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借物明理,写的是花生的生长特点,而告诉我们的是做人的道理。
花生,不象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见了就产生爱慕之心;它的果实埋在地里,成熟了也看不见,必须挖出来才知道。小小的花生,是那样谦虚,那样不喜欢炫棍自己,把好处献给人,而自己却默默地不惹人注目地生长着,这是多么朴实的风格啊!
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有用的人,更需要许地山在《落花生》中赞扬的那样的人。由花生的生长特点,我不由地想起了那些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多象“花生”的品格啊生张海迪就是这样的人。她虽然身患重病,却时时想到别人。为了给病人解除痛苦,她刻苦学医。她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但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德语和世界语,还翻译了十六万字语小说和资料。雷锋、朱伯儒叔叔也是这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对祖国最有用的人。他们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颂。读了《落花生》这篇文章,我从花生的生长特点,领略到了应该怎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我要象花生那样默默地生长,不骄不躁,诚实谦虚,我要象花生那样,不讲究外表,不过分打扮自己,做一个心灵美的好少年,我要象花生那样,多为他人着想,好好为人民服务,我要象花生那样,把丰硕的果实奉献给人民。
“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会,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由《落花生》引申出的一个道理,这,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妈妈的明理》
今年夏间,我去山东淄博,见到了久别多年的安妹。还不曾寒暄几句,她就哭了,说:“二哥,妈妈晚年,天天都念叨你。”
在我们兄弟姊妹中,安妹是最小的一个,她守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最长。而我,离家最早,又走得最远,便最为年迈的母亲所牵挂。
“妈妈经常说你小时候的情形。”安妹问我:“二哥,你自己还记得吗?”
妈妈离开我们十年了,去世时,我不在她的跟前。
“妈妈说你小时不大爱说话,一说话,就叫人发笑,人家一笑,你就不说了。有次在亲戚家吃饭,大人们说说笑笑,只谈论他们的事情。你夹在中间,像只小木瓜,忽然你自言自语冒出一句:‘俺家的大公鸡,下了只蛋,’……大家听了一愣,你又说:‘是红皮的。’大人这才大笑,笑够了,等你的下文,你不作声了。”
我一点不记得曾有这回事,一点印象没有。
安妹是在呜咽着断断续续说这些话的,说到后头,她自己也拭着泪水,笑了。
“妈妈还说有一次你放学回家,割麦子的时候,十几个打短工的,蹲在大门口吃午饭,他们拦住路,不放你回家。你双手向后一背,装成个罗锅腰的老头儿,说:‘请大伙闪条道,让我老大爷过去吧!’大伙问:‘老大爷你多大岁数了?’,你说:‘俺八十岁了。’—妈说,那时你才八岁。”
我像在听别人的轶事趣闻,想不到我当初会这样的滑稽。这点点滴滴的儿时情状,全收藏在妈妈的记忆中了。可为什么妈妈的一些事情,在我的记忆中却很少很少了呢?
我记忆中的妈妈,不像妈妈记忆中的孩子那般富有戏剧性,我只留有她的一些片断的映象。
从我记事的时候,好像她就不很年轻了。
她一年四季只穿一色的蓝布衣裳。
记得在一个大雪天里,我和小伙伴们在外面雪地里跑够了,玩够了,回家时已经黄昏,走进院中,见妈妈正坐在灶口烧火。从灶口冒出的火光,将妈妈的蓝布袄洒上闪闪的金辉,又将妈妈的脸庞映红。隔着缤纷迷乱的雪花望去,深深的夜色烘托着妈妈坐在一团光晕里,显得特别好看。大约在我二十岁那年,也是个大雪天,我想起了妈妈,曾写过一首小诗,诗未保存下来,但我自信那意境是美丽的,因为它记录了我少时的珍贵的一瞥—黄昏,雪花,灶口的火光映出了我的好看的妈妈……
妈妈很勤俭,佣人做的活,她都做,这大概从她做媳妇的时候便这样,我们的家境并不宽余。
妈妈喜欢吟唱。做姑娘时,听弟兄们吟诗;做媳妇后,听丈夫吟诗。妈妈肯定背得一些唐诗宋词。但她的吟唱,只是一种信口哼出的腔调而已。我家里经常有盲艺人寄食,夜晚他们在堂屋里弹着三弦,唱几段鼓词,以回报主人的赏饭之恩。妈妈的吟唱里,似乎有吟咏古诗的调儿,有三弦的调儿,是她自己创造的咏叹调,有调无词,可以叫做“无标题音乐”吧!
这咏叹调儿,很深沉,很悠长,很优伤。
妈妈从来不说忧伤的话。她嘱咐孩子要努力读书,要争气,要做人。她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后代会比前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