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之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1:47:03
《绿豆芽成长记之三-日记一则100字》
10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带着绿豆芽开始了我们的长途旅行:乘车从娄底抵达深圳。下车的那一刻,我发现有的绿豆已经脱掉了一半的衣服,就像一个可爱的婴儿戴着一顶睡帽;还有的绿豆全脱掉了,好像顽皮的宝宝腆着的雪白的小肚皮。我十分开心,因为我的绿豆在成长。
《寒假日记之三-一年级日记100字》
1月29日 星期二 多云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包红包,爸爸点钱,我递红包,大阿婆贴透明胶,妈妈帮着爸爸一起点钱,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包了整整两大包的红包,看着这沉甸甸的劳动果实,我好开心啊!
《绍兴杭州游学日记-游学日记之三》
安昌,安昌,一个安定昌盛的地方。安昌古镇,也确实如此。绍兴有三乌,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在这里,随处可见划着乌篷船的村民,时不时地从街角处传来阵阵吆喝声,江南的雨更是巧妙,时不时的下起牛毛细雨,将一片烟雨蒙蒙的梦幻世界铺开在你面前,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雨便是江南的灵气。
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杭州,乘船荡漾西湖中,如此美景令人沉醉。喜欢看石子投进西湖中泛起的层层涟漪,听微风拂面而来的呼呼声,忆雷峰塔倒塌背后沉重的历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从来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中国城市,而西湖,则占了其中的一大半。
《ZZ日记系列之三 三八节发生的事情》
2012.3.8星期四 晴
亲爱的维迪(维迪是ZZ笔记本的名字):
我要开始给你讲今天的事情了!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们上学只用到中午12:00就放学了。每天上学、放学,接送我上下学的李叔叔就会像影子一样跟着我,而且所作出的动作那么没修养,那么没礼貌!还好,今天中午他不来接我。
维迪,今天最让我激动的事情是体育杨老师乱收钱的事被校长发现了,我给你侃侃道来。
下了第二节课,杨老师忽然慌里慌张找到我和邵邵,把我们拉到一个角落,悄悄说:“唉,我把你们交给我的训练费还给你们,如果校长问到,千万别说我收了你们的钱啊,千万别说……”说完立刻跑了。
我和邵邵先是一头雾水,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顿时幸灾乐祸。杨老师总用辅导我们体育为理由,收了很多钱。我和那些同学都想把这事告诉校长,可又怕得罪杨老师,所以在背后给他取了个绰号:杨为钱,(杨老师本名叫杨卫)。嘻嘻,校长明察秋毫,知道了这事!杨卫,我不会同情you的!
突然,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喊着:“邵邵、朱朱、邹邹、陈陈、邱邱、杨一、高高,校长叫你们去校长办公室!”
“啊——”我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一定是问那件事!一定是问那件事!我该怎么回答?杨老师再三叮嘱了的……
“实话实说呗!”邵邵倒挺镇定。
我们几个紧张的同学一同慢吞吞来到校长办公室。
“坐沙发!坐沙发!”校长满脸笑容,十分热情。
“嗯。”我们七个人拘谨地挤在沙发里。
“你们……体育老师是杨老师吧?”校长问。
“是。”
“那……杨老师有没有对你们特殊训练?”校长又问。
“有。”
“他收了小费吗?”校长又又问。
“当然!”这次是那5位同学说的,谁叫杨老师只找了我和邵邵呢?
“收了多少?”校长又又又问。
“邵邵和朱朱600元,我们200元。”邱邱抢着说。
校长听了,脸顿时拉了下来,阴沉沉的。
啊哈,杨为钱,我可救不了你啦!
放学,每个同学得到了一个面包和一袋奶。
我把准备送给妈妈的一束康乃馨和一张贺卡装在礼品袋里放在妈妈枕边,不知Mum是否喜欢。
《搞笑弟弟之三笑》
一笑
夏季的一个傍晚,“呼呼”的凉风吹着。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享受这一凉爽的晚风。
晚饭时间到了。我们一家人端菜端饭地忙起来,不一会儿,便开始就餐。晚饭好丰盛啊:有鸡,有鱼,有虾,有肉。好吃的弟弟一把扯下一只鸡大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只见他一张嘴,把鸡腿往嘴里送,又用力往边上一扯,一大块肉就在他嘴里了。可弟弟的年纪还是太小,鸡骨头咬不动,便给了爸爸吃。谁知,弟弟的话语和动作让我们哭笑不得。只见弟弟拿着鸡腿,爸爸张开了大嘴。这时,弟弟像唤狗似的说:“o,lo!o,lo!”说着,还调皮地抖了抖手。起先,大家还没回过神,而后便是一阵哄堂大笑。笑什么?老爸变成dog了,“汪汪”,哈哈。
二笑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还在睡觉,弟弟一骨碌爬起来,不知是谁给他的灵感。他翻出了我的首饰盒,里面全是我自己编织的项链、手链、脚链。他把项链戴在头上,挂在脖子上;把手链戴在手上,挂在耳朵上;把脚链戴在脚上,套在小腿上。他还找出了我的裙子穿上,找出丝帕披上,还像模像样地跳起了舞。爸爸被他吵醒了,一睁眼,唉呀,妈呀,这小妞哪来的?定睛一看,又仰头大笑;我被他们吵醒了,一睁眼,吓得到退几步,这男人婆哪来的?定睛一看,笑得从床上掉了下来;妈妈也醒了,一睁眼,叫道:“我的小祖宗唉!”弟弟大概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扭了扭屁股,我们笑得更厉害了。声叹气
三笑
还有一回弟弟读夜书,学珠心算。老师让同学们先学拔珠的手法。只见她的大姆指往上一拔,一颗珠子便上去了,这是“1”。接着,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试着拔一下,就说:“areyou ok?”“ok”话音刚落,弟弟忽然冒出一句:“ko”安静的教室被弟弟的一句“ko”给搞活了,大家都笑着看着弟弟,弟弟一脸迷惑,只是跟着他们“呵呵”傻笑。
他的笑事举不胜举,若还没听够,请听下回分解。
《小狗日记之三: 毛绒球》
我和倩姐带着小狗欢欢在小区里玩了一会儿,这时,一只纯白色的小狗莎莎和她的主人走来了。
倩姐穿着淡粉色的背心,背心上吊着两颗丸子似的小绒球,她双手拿着绒球抖了抖,顽皮的莎莎还蛮喜欢毛绒绒的东西呢。莎莎站起来,举着双手,眼睛睁得很大,好像在说:“我要!我要!我要!”我手上正好拿着一枝桃心圆珠笔,笔头上有许多紫色绒毛,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紫色的绒球桃心。
我拿着笔挥了一下,莎莎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桃心笔上。.我跑到哪儿,她就追到哪儿,看来我逃不出莎莎的“法眼”啦!
“啊,我要休息下!”我走到花台上坐下,本来以为莎莎不会来惹我了,但她趴在我腿上抓呀抓,我发出叫声:“哈哈!好痒呀!嘿嘿!嘻嘻!我认输了好吧!嘻嘻,哈哈……”
我们和莎莎玩了一小会儿,怎么她的主人就要带她回家啦?真是想不通,但只好说拜拜啦!
《濡河·《人生》·月台—“西游记”之三》
陕西这片土地,与不少文学名篇有瓜葛。在西去的列车上,我脑子里装满了李白“滋河折柳伤别”的诗句、白居易《长恨歌》的情节、影片《人生》中巧珍犹豫的眼神、高加林倔强的嘴角……
瀚河快到了。我再一次把古人描写它的诗翻译成醉人的图画:清澈的河水映出蓝天、白云,岸边垂柳多情地摇曳,一对友人牵着马儿慢慢走来,折一枝柳条,赋一首诗,道一声“多多保重”……我哪曾料到,现实中的潇河竟是这样:河床里没有水,岸边也没有送别的人,柳条倒是有的,可枝条不是下垂而是向上翘—潇河的诗意跑到哪里去了呢?
或许是年代久远,时过境迁吧。于是,我不再去想灞河,也不去想并无浪漫色彩的华清池,而开始寻找生活中的“巧珍”和“加林”。在空旷的黄土地上,我看到光着膀子挥撅刨地的“高加林”;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公路上,我看到骑自行车的“巧珍”;我甚至还看到“巧珍”与“加林”结伴进城,不过,他俩坐的不是德顺爷爷的马车,而是崭新的“嘉陵”。这一切确实使我激动,但这“激动”的强度却远远不及银幕上巧珍和加林对我心灵的震撼。我只得从现实返回银幕,一遍遍回味《人生》带给我的含泪的思索、美的享受……
我突然明白,当我用艺术的眼光来看生活时,我是将二者作了机械的对比。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是饱含着创作者审美判断和艺术激情的“第二自然”!要是二者可以划等号,那艺术岂不成为了多余?
由西安回武汉,在郑州换车。那天晚上,郑州车站的月台上,某电视台正在拍一场“送别”的戏,碘钨灯照着一位身着白裙的女演员,她神色优郁、泪眼婆婆,可谓“情真意切”;无独有偶,摄像机旁,我也正与一位分别多年,在短暂的重逢后又要长久离开的朋友依依不舍。同为“伤别”,可我觉得,“生活”比“艺术”更美,因我和友人是真的难受,而那位女演员却是在“做戏”。
然而,我又错了。艺术作品中某一情节或场景,孤立起来看确实不如生活美,但艺术是一个整体,你如果在一部完整的作品中去欣赏“月台伤别”那场戏,说不准你会为女主人公掬一把同情之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