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高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22:37:26
《童年读后感350字》
大家都想知道大作家高尔的童年是怎么样的,我也带着这份好奇认真地读了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童年》,在书中我看到高尔基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苦难童年。
小说的主人公阿辽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从此生活在多事的姥爷家里。阿辽沙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影响下,养成了善恶分明,能爱能恨的性格。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阿辽沙啊!阿辽沙,你真是一个苦难的孩子啊!但是你的苦难使你变成了一个意志刚强的孩子,这一点让我佩服,并且你依靠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耐劳,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读完这本书,我从阿辽沙那艰难的生活中学到了很多,与阿辽沙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而阿辽沙的生活却是苦难的,可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要什么有什么,而阿辽沙却总是要挨打,我们是不是要比他幸福很多呢?答案是肯定的,看了阿辽沙的故事后,我将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首先,列宁从阶级观点出发,批评了高尔基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对待知识分子问题的责难。列宁说:“我们正采取一切办法吸引知识分子(非白党的)去与坏蛋作斗争。在苏维埃共和国,真心诚意地帮助工人和农民,而不是终日埋怨和疯狂地喷吐毒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百分比正逐月增长。”。这就指出了高尔基把为工农服务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反革命的白党知识分子混淆起来的敌我不分的错误。
其次,列宁着重分析了高尔基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是“受到那些满怀怨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包围”的必然产物。列宁说:
您的职业迫使您“接见,几十个满怀怨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且由于生活环境,您不得不比任何人都更多地接触这些“残余分子厅。
似乎“残余分子”“对苏维埃政权抱有一种近似同情的感情”,而“大多数工人”则是制造冒充“共产党员”的坏蛋云云!于是您说出了“结论”。干革命不能靠坏蛋,不能不要知识分子。必这种科学的分析,诚恳地告诉高尔基:“我不想强迫别人接受我的劝告,但是我不能不说:您要彻底改换环境,改换接触的人,改换居住的地方,改换工作,否则生活会使您完全厌倦。,函列宁深刻地指出:生活在高尔基那样的环境里,“无论是部队里的新事物,或是农村里的新事物,或是工广里的新事物,您作为一个艺术家,在这里是不可能观察到并进行研究的。您剥夺了自己做那种能够使艺术家得到满足的事情的可能性”。“要观察,就应该到下面去观察一一下面可以遍观建设新生活的情况,就应该到外地的工人居住区或到农村去观察—在那里用不着在政治上掌握许多复杂的材料,在那里可以专门从事观察。”
《列宁与高尔基的友谊》
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和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革命友谊,一向是社会主义文坛长久流传的轶话。但是,这些轶话,在不同阶级的文学家中间,也引起了不同的反映。帝国主义的奴仆们,固不必说,’他们是利用这些轶话极尽其造谣诽谤之能事,就是在一些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学家中间,根据他们的世界观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歪曲的,甚至也会成为他们宣扬自由主义思想,攻击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借口。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本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这本书主要是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俄国文学教授康恩所著的《高尔基和他的俄国》一书编译而成),这本书虽然详尽地介绍了高尔基的文学活动,对于一九三三年对高尔基了解很少的中国读者,不能说一点积极作用也没有。
但是,很显然,康愚是一个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者,只从他的关于列宁和高尔基的友谊的论述来看,他虽然也看到了列宁和高尔基的深厚革命友谊,但却不能正确地解释这种友谊的基础是什么,甚至做了混淆是非的论述。他把列宁和高尔基发生的两次思想分歧的争论,都说成是布尔什维克党和文学家的对立。为了宣扬他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还把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思想中的一时迷误,夸张成文化至上主义,而不惜歪曲事实的真相e譬如在十月革命初期,高尔基曾由于世界观中的某些弱点,在如何对待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时分明就是白匪和帝国主义雇用的特务)问题上,和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发生过一些思想分歧,而这些分歧显然是文学家高尔基自己思想上的迷误,对于这次思想分歧,高尔基在《列宁》这本书里曾做过自我批评。
但是,在这位美国唯心主义文学史家的笔下,却只摘引了其中叙述分歧事实的段落,而抹去了那主要的一段,说什么“高尔基对于布尔什维克对付不属于该党内部正统派的人所用的手段,还不免怀着怨愤”之类的与事实不符的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