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农校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9:23:03
《参观安江农校纪念园》
昨天晚上,妈妈给我读了一则新闻—-《袁爷爷,您的禾下乘凉梦要成真了!》。里面说到袁爷爷的美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和我的助手在稻谷下乘凉。听妈妈念完这则新闻,我对袁爷爷的哀思和敬仰油然而生,便请求妈妈带我去安江农校纪念园,去寻找袁爷爷留下的足迹。妈妈欣然同意,答应明天带我们去,我和妹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车出发了。车上我和妹妹兴高采烈地谈着参观的事情,“姐姐,你说会不会很好玩?”“应该会吧....”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畅谈得美滋滋的。一个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安江农校纪念园。
安江农校纪念园不仅是珍稀植物园、湖南省爱国主义基地,还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走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金黄的稻田,秋天到来了,整个稻田充满着稻穗的清香,稻谷们个个都累弯了腰,像驼背的老爷爷在劳动。原来这里就是大垅试验田,袁隆平爷爷曾在这里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开启了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
顺着林荫小道往前走,整个人都感觉清清爽爽,风婆婆把叶儿妹妹吹得翩翩起舞,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校训牌,上面写着“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说到珍稀植物园,果真是名不虚传。园里的每一棵参天大树上都挂着一个信息牌,写着树的信息,这些参天大树每一颗树都不少于一百岁呢!最小年龄都有一百二十岁,而最大的有二百八十岁。虽饱经岁月的苍桑,却依旧生机盎然,让我不仅感叹生命的强大。
纪念园里有很多值得我去看的景点,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炸弹钟和袁爷爷的旧居了,我先来讲讲炸弹钟吧。炸弹钟是日军在雪峰山战役中投下的炸弹的壳,后用来做校园的上课钟,用以警示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用树枝轻轻敲打,钟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可在我耳中仿佛听到了炸弹爆炸的声音,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说到袁爷爷的旧居,那是一座很陈旧的小屋,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通过窗户往里望去,隐隐约约看到房间里有一盏台灯、一张写字桌、一个柜子、一个热水壶和一个保温杯。袁爷爷不仅在这里养育了三个孩子,还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看到这里,我心里暗暗想,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小朋友们,通过这次参观,我领悟了稻海的波涛,感受了那一抹抹翠绿,那田、那谷、那稻香、那科研的艰辛,以一番虔诚的心,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我想对你们说: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袁爷爷一样,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今年57岁的周样椿是兰州农校的副教授。30多年来,他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试验,先后培育出20多个小麦、胡麻优良品种,被农民群众称为“育种王”。
周祥椿是上海人,1955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以后,怀着建设大西北的雄心壮志,来到兰州农校任教。从此,他一颗炽热的心便和甘肃的黄土地紧紧地系在一起。
早在60年代,周祥椿在教学的同时,就抽空进行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试验。那时,尽管头上压着一顶“右派”帽子,处境十分困难,可是他的试验没有停止。有时白天挨批斗,晚上又钻进试验田。为了弄清胡麻杂交的有利时机,他日夜守在试验田里,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发现胡麻花药的开裂时间是在清晨零点到两点。这一重要发现既为正确掌握杂交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也纠正了教科书上的错误。经过十多个春秋的艰苦努力,终于在70年代初,培育出小麦卫东系和天水系等四个小麦新品种。并且先后在天水、定西地区推广种植20多万亩,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进入80年代以后,周样椿又先后培育出清山782,清山851,清农1号、清农3号等12个小麦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抗锈病、抗寒、高产的特性。1985年,省农委和省农业厅把《系列小麦杭锈病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冰课题,承包给清水农校和天水种子公司,由周样椿主持实施。在4年多时间里,他既要在学校教课,又要在试验点上工作。试验点分布在好几个地区,他每年都要行程千里,往来于各试验点之间。从兰州到天水,往往是夜里乘火车,没有座位,就一直站到下车。一到试验点上,他就立即走进田间,对作物进行观察、鉴定、选择,常常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
为了培育出小麦抗锈病新品种,他每年大部分时间蹲在乡下,照顾不上自己的子女。他的爱人患眼病行走不便,他也无法照料。他日夜思念远在上海的老母亲,却忙得8年中才探望了一次。来到老母身边,他的心里却又放不下远在甘肃的良种试验,假期没有满,便含泪告别了病中的老母,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这些年,周祥椿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定西五地市的29个县建立了小麦抗锈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网络,1986年到这些年,周祥椿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定西五地市的29个县建立了小麦抗锈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网络,1986年到1989年的4年当中,良种推广面积累计达485万亩,大约增收小麦1亿公斤,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80年代初,周祥椿还和课题组的几位同志一道,先后培育出天亚2号、天亚4号、天亚5号等胡麻新品种。特别是天亚2号胡麻良种,既有高产t早熟骊适应性广的性能,又有耐肥抗倒伏等特点。在川水地或山早地种植都有比较强的增产优势。工985年到1986年,在全国区域实验中表现优良。1985年,各省区种植110多万亩,成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一个品种。去年,我省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大约占到全省胡麻面积的一半。最近四年,我省推广周样椿的胡麻新品种以后,增产9 000万公斤。
长期繁重的试验推广工作,使周祥椿的身体越来越痰弱了。他患有萎缩性胃炎,体重只有40多公斤,可是依然奔波在千里陇原。现在,周教授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全省“胡麻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冬小麦坑锈品种的选育推广”两个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他象一头“老黄牛”,在科技教育战线上默默地耕耘着。